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想法相同的成語

形容想法相同的成語


1萬眾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釋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出處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2異口同聲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解釋 異:不同。不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也作「異口同音」。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並雲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

3表裏如一 [ biǎo lǐ rú yī ]

解釋 表:外表;裏: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裏如一。」

4殊途同歸 [ shū tú tóng guī ]

解釋 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5患難與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釋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6誌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釋 形容彼此誌向相同;信仰、誌趣一致。誌:誌向;道:道路;信仰。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

7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8心領神會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釋 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裏已經領會。領:領會;會:理解。

出處 唐 田穎《遊雁蕩山記》:「將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禪房,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

9不謀而合 [ bù móu ér hé ]

解釋 謀:計議;商議;合:相合一致。事先沒有商量過而彼此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出處 晉 幹寶《搜神記》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謀而合。」

10精誠團結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釋 精誠:真誠。真心誠意;團結一致。

出處 《茅盾選集 雜感二題之二》:「唯有盟國的精誠團結,才能贏得和平。」

11意氣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釋 意氣:誌趣和性格。誌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出處 元 宮大用《範張雞黍》第三折:「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12齊心協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釋 協力:合力。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

出處 《周書 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複興於茲日矣。」

13氣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氣味:意指思想或誌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處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

14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釋 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心:願望;思想;德:信念;意誌。

出處 《尚書 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15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解釋 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裏如一。

出處 宋 趙善璙《自警篇 誠實》:「自此言行一致,表裏相應,遇事坦然,常有餘裕。」

16不約而同 [ bù yuē ér tóng ]

解釋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17不謀而同 [ bù móu ér tóng ]

解釋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出處 唐 韓愈《請上尊號表》:「考其所陳,中於義理,天人合願,不謀而同。」

18百喙如一 [ bǎi huì rú yī ]

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出處 清 王夫之《孝烈傳》:「唯習聞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19眾口如一 [ zhòng kǒu rú yī ]

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一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於外,則眾口如一。」

20不謀同辭 [ bù móu tóng cí ]

解釋 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出處 《後漢書 祭祀誌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21舉國一致 [ jǔ guó yī zhì ]

解釋 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致的抗日陣線。」

22萬口一談 [ wàn kǒu yī tán ]

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出處 《宋史·胡銓傳》:「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一談,皆欲食倫之肉。」

23同力協契 [ tóng lì xié qì ]

解釋 猶言同心協力。

出處 《南史·宋紀·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蜂起。」

24英雄所見略同 [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解釋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讚美的話。

出處 晉 虞溥《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

25眾誌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釋 眾人統一的意誌;形成堅固的城牆。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 大。城;城牆。

出處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26眾口一詞 [ zhòng kǒu yī cí ]

解釋 很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出處 唐 令狐楚《謝賜冬衣狀》:「自臣而下,萬口一聲。」

27眾望所歸 [ zhòng wàng suǒ guī ]

解釋 眾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歸:集中)。形容群眾中威望很高。

出處 宋 陸遊《賀禮部曾侍郎啟》:「所養既厚,萬鈞亦何足言;眾望所歸,九遷猶以為緩。」

28參差不齊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釋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聖。」

29各執一詞 [ gè zhí yī cí ]

解釋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出處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一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

30步調一致 [ bù diào yī zhì ]

解釋 步調: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比喻進行某種活動;采取同一步驟;同一方式。

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在這種種方麵,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鬥。」

31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

解釋 策:計策;主意。群:集體;大家人。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32聚精會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釋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廣益的意思;現常用以形容專心致誌;精神高度集中。

出處 漢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33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釋 由:從;衷:內心。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話不是出於真心實意;指心口不一。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三年》: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楊伯峻注:「人言為信,中同衷。」

34銅牆鐵壁 [ tóng qiáng tiě bì ]

解釋 銅做的城牆;鐵打的營壘。比喻堅固而不可摧毀的事物。也比喻堅固嚴密的防禦。

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孩兒此一去,隨他銅牆鐵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35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曆患難。

出處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36同舟共濟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釋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37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釋 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鬆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8一拍即合 [ yī pāi jí hé ]

解釋 合:合調;符合曲調。一打拍就合於曲調的節奏。比喻雙方意見很快取得一致。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古人雲,君子之交,定而後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39判若兩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解釋 判:判斷;評定;若:好像。評定一個人前後的表現;好像兩個人一樣;截然不同。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於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40千千萬萬 [ qiān qiān wàn wàn ]

解釋 形容為數極多。

出處 唐 杜牧《晚晴賦》:「千千萬萬之狀容兮,不可得而狀也。」

41和衷共濟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解釋 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

出處 《尚書 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 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42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釋 形容高興到了極點。欣喜:歡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製。

出處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43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壞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劣習氣的人很合得來。

出處 宋 牟獻《木蘭花慢》:「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44同心協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協:合。

出處 《梁書 王僧辯傳》:「討逆賊於鹹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

45門當戶對 [ mén dāng hù duì ]

解釋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46合情合理 [ hé qíng hé lǐ ]

解釋 符合情理。

出處 陳殘雲《山穀風煙》第11章:「黃為民心情顯得輕鬆,覺得周祺這個人很可愛,既有原則,又能合情合理地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47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釋 心裏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2回:「我是這們個直性子,希罕就說希罕,不是這們心口不一的。」

48抱成一團 [ bào chéng yī tuán ]

解釋 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係極為親密。

出處 程樹榛《大學時代》:「劉向明和另外兩人,抱成一團,異想天開地搞什麼科學研究,在同學中造成很壞的影響。」

49毀譽參半 [ huǐ yù cān bàn ]

解釋 說壞話的和說好話的各占一半。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

出處 梁啟超《管子傳·自序》:「管子亦毀譽參半。」

50生死與共 [ shēng sǐ yǔ gòng ]

解釋 同生共死;相依為命。形容彼此情誼深重。

出處 《深情憶念周伯伯》:「幾十年來,周總理與我父親生死與共,休戚相關。」

51離心離德 [ lí xīn lí dé ]

解釋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出處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52齊心合力 [ qí xīn hé lì ]

解釋 形容認識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53齊心同力 [ qí xīn tóng lì ]

解釋 見「齊心協力」。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王常傳》:「齊心同力,銳氣益壯。」

54一心一計 [ yī xīn yī jì ]

解釋 一心一意。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計?想必你叫他話來。」

55專心一意 [ zhuān xīn yī yì ]

解釋 一心一意。

出處 《漢書·翟方進傳》:「其專心一意毋貸,近醫藥以自持。」漢·陸賈《新語·懷慮》:「專心一意,身無境外之交,心無欹斜之慮。」

56口不應心 [ kǒu bù yìng xīn ]

解釋 應:符合。嘴裏說的和心裏想的不一致。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說,卻又口不應心,做下那事!」

57同心並力 [ tóng xīn bìng lì ]

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 漢 賈誼《過秦論下》:「且天下嚐同心並力而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

58君子之交 [ jūn zǐ zhī jiāo ]

解釋 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出處 莊周《莊子 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59心有靈犀 [ xīn yǒu líng xī ]

解釋 靈犀:靈獸犀牛。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比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

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60所見略同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解釋 所持的見解大致相同。

出處 明·唐順之《與王芳湖中丞書》:「愚意方欲經營,而來敘適反,此豈古謂所見略同者乎!」

61法出一門 [ fǎ chū yī mén ]

解釋 謂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一門,然後人知恒禁,吏無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

62群威群膽 [ qún wēi qún dǎn ]

解釋 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處 毛澤東《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大家出力量,不怕犧牲,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

63敗興而歸 [ bài xìng ér guī ]

解釋 敗興: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掃興地歸來。也作「敗興而返」。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一回:「各軍士未及領賞,草草而散。正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64眾口同聲 [ zhòng kǒu tóng shēng ]

解釋 大家所說的都一樣。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59回:「但見朱仙鎮上的百姓,一路攜老挈幼,頭頂香盤,挨挨擠擠,眾口同聲攀留元帥,哭聲震地。」

65協心同力 [ xié xīn tóng lì ]

解釋 見「協心戮力」。

出處 清·汪琬《孝陵於役詩後序》:「凡所簡任,必極一時人才之選,故能協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66參差不一 [ cēn cī bù yī ]

解釋 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出處 《南齊書 禮誌上》:「至於嗣位之君,參差不一,宜有定製。」《隋書 後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曆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67同心一德 [ tóng xīn yī dé ]

解釋 同「同心同德」。

出處 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真跡》:「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則平居有所裨益,緩急有所倚仗。」

68心不應口 [ xīn bù yīng kǒu ]

解釋 心裏想的和嘴裏說的不一致。謂為人虛偽。

出處 明·楊德芳《步步嬌·閨怨》曲:「恨他心不應口,把歡娛翻成僝僽。情兒泛泛,渾如江水流。」

69心口相應 [ xīn kǒu xiāng yīng ]

解釋 想的與說的相一致。

出處 唐·慧能《壇經·般若品》:「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70吳越同舟 [ wú yuè tóng zhōu ]

解釋 吳越:指吳國人和越國人。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71萬口一辭 [ wàn kǒu yī cí ]

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出處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一辭。」

72利害相關 [ lì hài xiāng guān ]

解釋 指有密切的利害關係。

出處 《周禮·夏宮·職方氏》:「周知其利害。」

73呼吸相通 [ hū xī xiāng tōng ]

解釋 比喻認識一致,利害相關。

出處 《清史稿 顏伯燾傳》:「閩粵互為唇齒,呼吸相通。」

74聲氣相投 [ shēng qì xiāng tóu ]

解釋 指朋友間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9回:「自然是聲氣相投,定行見用於世,各著功名,可勝欣賞。」

75比翼齊飛 [ bǐ yì qí fēi ]

解釋 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齊飛:成雙的並飛。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上並肩前進。

出處 晉 陸機《擬西北有高樓》:「不怨佇立久,但願歌者歡;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76老鼠過街 [ lǎo shǔ guò jiē ]

解釋 比喻害人的東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出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77傳聞異辭 [ chuán wén yì cí ]

解釋 傳聞:原指久遠的事,後指聽來的傳說;異辭:原指措詞有所不同,後指說法不一致。指傳說不一致。

出處 《公羊傳·隱公元年》:「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78協力同心 [ xié lì tóng xīn ]

解釋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且天下嚐同心並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周書·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複興於茲日矣。」

79協力齊心 [ xié lì qí xīn ]

解釋 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協心同力」、「協力同心」。

出處 清·林則徐《密陳以重賞鼓勵定海民眾誅滅敵軍片》:「吾民協力齊心,殲除非種,斷不至於誤殺。」

80發言盈庭 [ fā yán yíng tíng ]

解釋 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議論,意見紛紛,得不出一致的結論。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

81物傷其類 [ wù shāng qí lèi ]

解釋 傷:悲傷;同情;類:同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傷。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82言行不貳 [ yán xíng bù èr ]

解釋 猶言言行一致。

出處 《晉書·孝友傳·許孜》:「至性孝友,立節清峻,與物恭讓,言行不貳。」

83攻守同盟 [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

解釋 原指國與國之間訂立盟約,戰時彼此聯合進攻或防衛。現多指壞人互相訂約,為掩蓋罪惡而一致行動。

出處 清 梁啟超《中國外交方針私議》:「日本既與英結英日同盟,及日俄戰役方酣,又與韓結日韓攻守同盟。」

84一心同體 [ yī xīn tóng tǐ ]

解釋 猶言同心同德。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二回:「話說唐僧複得了孫行者,師徒們一心同體,共詣西方。」

85萬口一詞 [ wàn kǒu yī cí ]

解釋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出處 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現在萬口一詞,願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86雲集響應 [ yún jí xiǎng yīng ]

解釋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讚同和支持。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87合膽同心 [ hé dǎn tóng xīn ]

解釋 猶言同心同德。

出處 天地會《共同和合歌》:「和氣自然兄弟眾,合膽同心拜五人。」

88同心共膽 [ tóng xīn gòng dǎn ]

解釋 亦作「同心合膽」。心誌一致。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鄭太傳》:「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

89同心協德 [ tóng xīn xié dé ]

解釋 同「同心同德」。

出處 唐·顏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與杲卿同心協德,亦著微誠。」

90同心合德 [ tóng xīn hé dé ]

解釋 同「同心同德」。

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獻壽》:「我有兩個同胞兄弟,一個是洞庭君,一個錢塘君。洞庭與俺同心合德。」

91毀譽不一 [ huǐ yù bù yī ]

解釋 毀譽:詆毀和稱讚;不一:不一樣,不一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不一。

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外臣毀譽不一,俱著各自據實奏聞。」

92法無二門 [ fǎ wú èr mén ]

解釋 見「法出一門」。

出處 《金史·高德基傳》:「有犯罪當死者,宰相欲從末減。德基曰:‘法無二門,失出猶失入也。’不從。」

93言行抱一 [ yán xíng bào yī ]

解釋 猶言言行一致。

出處 漢·賈誼《新書·道述》:「言行抱一謂之貞,反貞為偽。」

94謹終慎始 [ jǐn zhōng shèn shǐ ]

解釋 見「謹終如始」。

出處 明·解縉《瑞應歌辭序》:「謙恭抑畏,謹終慎始,巍巍藹藹,不可悉記。」

95貌離神合 [ mào lí shén hé ]

解釋 謂表麵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出處 清·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縱送激射,同符《史》、《漢》,貌離神合,精彩奪人。」

96較若畫一 [ jiào ruò huà yī ]

解釋 謂明確一致。

出處 漢·荀悅《漢紀·惠帝紀》:「蕭何為法,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

97道合誌同 [ dào hé zhì tóng ]

解釋 謂彼此的誌趣理想一致。

出處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謨神通。」

98銅城鐵壁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解釋 見「銅牆鐵壁」。

出處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民間之作寨堡者,亦飭令仿效為之,處之銅城鐵壁矣。」

99齊心一力 [ qí xīn yī lì ]

解釋 同「齊心協力」。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臧洪傳》:「凡我同盟,齊心一力,以致臣節,隕首喪元,必無二誌。」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