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不自信的成語

形容不自信的成語


1垂頭喪氣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釋 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誌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2自慚形穢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釋 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形體;穢:醜;肮髒;差。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3自暴自棄 [ zì bào zì qì ]

解釋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棄自己。形容不知自愛;甘於落後。暴;糟蹋;棄:鄙棄。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膽小如鼠 [ dǎn xiǎo rú shǔ ]

解釋 膽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膽小怕事。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

5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6自輕自賤 [ zì qīng zì jiàn ]

解釋 輕、賤:輕視。卑視自己;不知自重。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卷:「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7逆來順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釋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8灰心喪氣 [ huī xīn sàng qì ]

解釋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誌消沉;喪失信心。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誌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9自愧不如 [ zì kuì bù rú ]

解釋 自己慚愧;比不上別人。形容因自覺不如別人或有缺點而感到慚愧。

出處 唐 元結《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10遲疑不決 [ chí yí bù jué ]

解釋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出處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11膽小怕事 [ dǎn xiǎo pà shì ]

解釋 膽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怕惹麻煩。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9回:「誰知四下裏物色遍了,遇著的,倒大多數是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膽小怕事、買進賣出的商人。」

12厚顏無恥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釋 顏:臉麵;臉皮。臉皮厚;不知羞恥。

出處 《詩經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顏,薛荔蒙恥。」

13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解釋 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妄:過分地;菲薄:小看;輕視。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4怯聲怯氣 [ qiè shēng qiè qì ]

解釋 形容說話的語氣膽小而不自然。

15踟躇不前 [ chí chú bù qián ]

解釋 遲疑不決,不敢前進。

出處 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陌上桑古辭》:「使君從南業,五馬立踟躕。」

16屈尊就卑 [ qū zūn jiù bēi ]

解釋 原指降低尊貴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禮儀。現用來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職位或人。

17低聲下氣 [ dī shēng xià qì ]

解釋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95回:「這裏隻苦了襲人,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的伏侍勸慰。」

18望塵莫及 [ wàng chén mò jí ]

解釋 望見前麵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麵。塵:塵土;莫:不;及:趕上。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趙谘傳》:「複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谘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谘不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19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20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21相形見絀 [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解釋 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見婁樸,同窗共硯,今日相形見絀。難說心中不鼓動麼?」

22舉棋不定 [ jǔ qí bù dìng ]

解釋 舉:拿起;拿著。拿著棋子不知道該怎麼下。比喻臨事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

23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釋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裏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24人定勝天 [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

解釋 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出處 宋 劉過《龍川集 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25欺軟怕硬 [ qī ruǎn pà yìng ]

解釋 欺:欺淩;怕:害怕。欺負軟弱的人;畏懼凶狠的人。

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三:「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26戰戰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釋 戰戰:恐懼得發抖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7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釋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28七上八下 [ qī shàng bā xià ]

解釋 形容心神不安的驚惶樣子。

出處 宋 宗杲說《大慧普覺禪師語錄》第21卷:「方寸裏七上八下,如咬生鐵橛,沒滋味時,切莫退誌。」

29躊躇滿誌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解釋 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誌:心意。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多指對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出處 莊周《莊子 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

30穩操勝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31微不足道 [ wēi bù zú dào ]

解釋 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談。

出處 清 閻爾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讀古人書,遇古人有氣誼、事功、文章者,輒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32一蹶不振 [ yī jué bù zhèn ]

解釋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說叢》:「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

33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34抱頭鼠竄 [ bào tóu shǔ cuàn ]

解釋 竄:逃跑;亂跑。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

出處 宋 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

35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36孤陋寡聞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37熱血沸騰 [ rè xuè fèi téng ]

解釋 形容人情緒高昂;激動不已。

出處 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樣地受感動,怎樣地熱血沸騰。」

38成竹在胸 [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解釋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39愁眉苦臉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解釋 苦:痛苦。憂愁得眉頭緊鎖;哭喪著臉。形容愁容滿麵的樣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隻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裏人去了。」

40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形容意誌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41謹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解釋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於畏縮。

出處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42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43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44手到擒來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釋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裏用甚麼人馬!又那裏管甚麼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45人微言輕 [ rén wēi yán qīng ]

解釋 地位低;說話不受人重視。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孟嚐傳》:「而身輕言微,終不蒙察。」

46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

出處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47深信不疑 [ shēn xìn bù yí ]

解釋 非常相信;毫不懷疑。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夢狼》:「慰藉翁者,鹹以為道路訛傳,惟翁則深信不疑。」

48萬念俱灰 [ wàn niàn jù huī ]

解釋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萬念:一切念頭;俱:全;都;灰:灰心;失望。

出處 清 南亭亭長《中國現在記》第三回:「官場上的人情,最是勢利不過的。大家見撫台不理,誰還來理我呢,想到這裏,萬念俱灰。」

49意氣揚揚 [ yì qì yáng yáng ]

解釋 意氣:意誌;氣概;揚揚:得意昂揚的樣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氣概高昂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管晏列傳》:「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50不足掛齒 [ bù zú guà chǐ ]

解釋 不足:不值得;掛齒:說起;提到;掛在口上。不值得在口頭上一提。用於對人表示輕蔑;也用於對己表示自謙。也作「不足齒數」。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叔孫通傳》:「此皆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51槁木死灰 [ gǎo mù sǐ huī ]

解釋 幹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於衷、冷漠無情。槁:幹枯。

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52自愧弗如 [ zì kuì fú rú ]

解釋 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邵九娘》:「妻亦心賢之,然自愧弗如,積慚成忌。」

53暮氣沉沉 [ mù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氣。

出處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久已有誌於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

54信而有征 [ xìn ér yǒu zhēng ]

解釋 確實可信而且有證據。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遠於其身。」

55有憑有據 [ yǒu píng yǒu jù ]

解釋 既有憑證,又有依據。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 陳禦史巧勘金釵鈿》:「又且他家差老園公請你,有憑有據,須不是你自輕自賤。」

56摧眉折腰 [ cuī méi zhé yāo ]

解釋 低眉彎腰。形容沒有骨氣,巴結奉承。

出處 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7誌得意滿 [ zhì dé yì mǎn ]

解釋 誌向意願都得到滿足。形容躊躇滿誌的得意情態。

出處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書》:「當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誌得意滿,君子厄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58心灰意懶 [ xīn huī yì lǎn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形容喪失信心;不圖進取。灰:消沉;懶:懈怠。

出處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59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誌消沉。

出處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60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解釋 下定決心,抉擇做什麼事。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卻又一片深心,打了個呼牛也可,呼馬也可的主意,任是誰說什麼,我隻拿定主意,幹我的大事去。」

61苟且偷安 [ gǒu qiě tōu ān ]

解釋 不求上進;不顧將來;隻貪圖眼前的安寧。苟且:得過且過;偷安:貪圖安逸。

出處 宋 蘇軾《策略三》:「天下獨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肅,苟且偷安而不知長久之計。」

62戴頭識臉 [ dài tóu shí liǎn ]

解釋 比喻有麵子有身分。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囉唕!」

63傲睨一世 [ ào nì yī shì ]

解釋 睨:斜視。高傲地旁觀,對當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裏。形容傲慢自負,目空一切。

出處 《宋史 沈遼傳》:「遼字睿達,幼挺拔不群,長而好學尚友,傲睨一世。」

64自信不疑 [ zì xìn bù yí ]

解釋 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出處 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65灰心短氣 [ huī xīn duǎn qì ]

解釋 見「灰心喪氣」。

出處 寄生《論支那立憲必先以革命》:「是誠中國前途之隱憂,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氣者也。」

66珠玉在側 [ zhū yù zài cè ]

解釋 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過自己的人在身邊。側: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儀態華貴的人。

出處 《晉書 衛玠傳》:「玠風神秀異,驃騎,將軍王濟,玠之舅也,每見玠輒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67果於自信 [ guǒ yú zì xìn ]

解釋 果:果敢。形容過分自信。

出處 《列子·湯問》:「皇子果於自信,果於誣理哉?」

68廉遠堂高 [ lián yuǎn táng gāo ]

解釋 指天子居於百官之上,其尊嚴不可企及。舊比喻帝王尊嚴。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地,則堂高;陛亡級,廉近地,則堂卑。高者難攀,卑者易陵,理勢然也。」

69安心定誌 [ ān xīn dìng zhì ]

解釋 指安下心來。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回:「又差五鬥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賜禦酒二瓶,金花十朵,著他安心定誌,再勿胡為。」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