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無可奈何的成語

形容無可奈何的成語


1麵麵相覷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解釋 麵麵:臉對著臉;相:互相;覷: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著。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六卷:「僧問:‘如何是大疑府人?’師曰:‘畢缽岩中麵麵相覷。’」

2望洋興歎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釋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麵前感歎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產生;發出。

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歎。」

3無計可施 [ wú jì kě shī ]

解釋 施:施展。沒有什麼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元 無名氏《施仁義劉弘嫁婢》第三折:「使小聖展轉彷徨,無計可施。」

4無可奈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釋 奈何:如何;怎麼辦。不得已;沒有辦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太史伯陽曰:‘禍成矣,無可奈何!’」

5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6愛莫能助 [ ài mò néng zhù ]

解釋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願意幫助;但限於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聖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7無能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解釋 用不上力量;幫不上忙;指沒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罪至重,微我難解脫,即釋迦牟尼亦無能為力也。」

8黔驢技窮 [ qián lǘ jì qióng ]

解釋 黔:今貴州省;窮:盡。黔地的驢;本領窮盡了。比喻極為有限的一點本領也用盡了。

出處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9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諸葛恪傳》:「皇太子以丁酋踐尊號,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10迫不得已 [ pò bù dé yǐ ]

解釋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將為皇帝定立妃後,有司上名,公女為首,公深辭讓,迫不得已,然後受詔。」

11束手無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釋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12手足無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13萬不得已 [ wàn bù dé yǐ ]

解釋 無可奈何;不得不這樣做。萬:絕對;萬萬。

出處 明 焦竑《玉堂叢語》:「汝父欲保全身家,萬不得已,姑借我以免禍耳。」

14不可奈何 [ bù kě nài hé ]

解釋 奈何:對付,處置。指沒有辦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不可奈何,願陛下自寬。」

15無如奈何 [ wú rú nài hé ]

解釋 無可奈何。

出處 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此人則是貪戀酒色,無如奈何。」

16搗枕捶床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解釋 搗:撞擊;捶:拳擊。形容難以入睡,輾轉反側。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睡不著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籲短歎,五千遍搗枕捶床。」

17扒耳搔腮 [ bā ěr sāo sāi ]

解釋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出處 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於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18爬耳搔腮 [ pá ěr sāo sāi ]

解釋 急切無奈貌。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徐懋庸作序》:「我是和不是東西之流開開玩笑,要使他爬耳搔腮,熱刺刺的覺得他的世界有些灰色。」

19叩天無路 [ kòu tiān wú lù ]

解釋 叩:敲;閽:宮門;叩閽:鳴冤。指沒辦法申訴冤屈。

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二回:「生員自小女被惡侯搶劫,叩天無路,逢人哭訴。」

20目目相覷 [ mù mù xiāng qù ]

解釋 同「麵麵相覷」。

出處 元·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見阿媽和四個叔叔都目目相覷,其中必然暗昧。」

21計出無聊 [ jì chū wú liáo ]

解釋 主意出於無可奈何。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上複責問吳使者,使者對曰:‘……今王始詐病,及覺,見責急,愈益閉,恐上誅之,計乃無聊。唯上棄之,而與更始。’」

22仰屋竊歎 [ yǎng wū qiè tàn ]

解釋 竊:私自。仰望屋頂,私自歎息。形容處於困境,無可奈何。

出處 《資治通鑒·漢紀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歎,莫不知其多冤,無敢牾陛下言者。」

23惝恍迷離 [ chǎng huǎng mí lí ]

解釋 惝恍:也作:「惝況」,失意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24跌彈斑鳩 [ diē dàn bān jiū ]

解釋 指中彈落地的斑鳩。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傷的人。

25不奈之何 [ bù nài zhī hé ]

解釋 指無可奈何,無法可想。

出處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八:「相國老夫人聽得悲泣,不奈之何,故謁微生,願求脫命計。」

26得過且過 [ dé guò qiě guò ]

解釋 得:能夠;且:姑且。隻要勉強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誌;沒有長遠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負責任。

出處 元 無名氏《小孫屠》戲文第四出:「孩兒,我聽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過且過,出去做甚的?」

27馬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釋 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出處 茅盾《子夜》十二:「單辦那八個廠,四十多萬也就馬馬虎虎混得過。」

28顧影自憐 [ gù yǐng zì lián ]

解釋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出處 晉 陸機《赴洛道中作》詩:「佇立望故鄉,顧影淒自憐。」

29鞭長莫及 [ biān cháng mò jí ]

解釋 鞭: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後比喻力量達不到。

出處 清 昭槤《嘯亭續錄 魏柏鄉相公》:「滇、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

30無邊無際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釋 際:邊緣處。形容範圍極為廣闊。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6回:「白茫茫一片無邊無際,原來是太湖邊上。」

31一年半載 [ yī nián bàn zǎi ]

解釋 約計一年或半年。表示時間不長。

出處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

32難言之隱 [ nán yán zhī yǐn ]

解釋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出處 清 錢謙益《跋留庵》:「錢氏少為黨魁,晚托禪悅,生平頗多壹鬱難言之隱。」

33躍躍欲試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釋 躍躍:急於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34足智多謀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釋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於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出處 元 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35聽之任之 [ tīng zhī rèn zhī ]

解釋 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聽:聽憑;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物。

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見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憤恨,不勸告,不製止,不解釋,聽之任之,這是第八種。」

36王侯將相 [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

解釋 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重、勢大的貴族。

出處 《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7江郎才盡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解釋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後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1回:「如今弄了這個,還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鬧的真是江郎才盡了。」

38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39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釋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40有所作為 [ yǒu suǒ zuò wéi ]

解釋 可以做事情;並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41孤家寡人 [ gū jiā guǎ rén ]

解釋 三代帝王的自稱。後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65回:「雲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雲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

42聽天由命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解釋 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作主觀努力;這是一種宿命論思想。聽:任憑;由:順隨。

出處 清 無名氏《說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樓上,拋球擇婿,對天祝道:‘姻緣聽天由命。’」

43一無所獲 [ yī wú suǒ huò ]

解釋 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一無:全無)。

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44置身事外 [ zhì shēn shì wài ]

解釋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對事情漠不關心。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觀。」

45清正廉潔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

解釋 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

出處 陸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為有很多人開始時都是想當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天長日久之後就忘記了初衷。」

46獨斷專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解釋 斷:決斷;做決定。獨自作出決定;自己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在他卻不免有點獨斷獨行,不把督撫放在眼裏。」

47稱孤道寡 [ chēng gū dào guǎ ]

解釋 孤、寡:古代皇帝自稱。自封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統治者自居。

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輩兒稱孤道寡。’」

48孤立無助 [ gū lì wú zhù ]

解釋 隻有一個人或一方麵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處 《後漢書 班超傳》:「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遂攻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

49蚍蜉撼樹 [ pí fú hàn shù ]

解釋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出處 唐 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50黔驢之計 [ qián lǘ zhī jì ]

解釋 比喻虛有其表,本領有限。

出處 宋 李曾伯《代襄閫回陳總領賀轉官》:「雖長蛇之勢若粗雄,而黔驢之技已盡展。」

51胸無大誌 [ xiōng wú dà zhì ]

解釋 心裏沒有遠大誌向。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於回、革等人,實係凡庸之輩,胸無大誌,三年來觀望風色,動搖不前。」

52似曾相識 [ sì céng xiāng shí ]

解釋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出處 宋 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53出於無奈 [ chū yú wú nài ]

解釋 指實在沒有辦法而不得不這樣。無奈:無可奈何。

出處 《隋史遺文》四回:「本待砍你狗頭,憐你也是貧民,出於無奈,饒你去罷!」

54力不勝任 [ lì bù shèng rèn ]

解釋 勝任:擔當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夠;難以擔當任務。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言不勝其任也。」

55自我欣賞 [ zì wǒ xīn shǎng ]

解釋 指自己欣賞自己。

出處 王朔《無人喝彩》:「韓麗婷端著兩盤拌好的涼菜出來,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賞著:‘色香還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56新亭對泣 [ xīn tíng duì qì ]

解釋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麵;泣:小聲哭。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57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58事出無奈 [ shì chū wú nài ]

解釋 事情出於無可奈何。指迫不得已隻能如此。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同窗友認假作真》:「而今我們匆匆進京去了,心下如割,卻是事出無奈。」

59於事無補 [ yú shì wú bǔ ]

解釋 對事情毫無補益。

出處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於事無補,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

60迷離惝恍 [ mí lí chǎng huǎng ]

解釋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誌三》:「惟留二百餘金,恰足兩月餘酒食費,一家迷離惝恍,如夢乍回。」

61無奈我何 [ wú nài wǒ hé ]

解釋 不能把我怎麼樣。即無法對付我。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縱有通天本領,也無奈我何。」

62走為上策 [ zǒu wéi shàng cè ]

解釋 指遇到強敵或陷於困境時,以離開回避為最好的策略。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道:‘事已如此,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63貧窮潦倒 [ pín qióng liáo dǎo ]

解釋 家境很窮、衣著破爛、精神狀態很差。

64低眉倒運 [ dī méi dǎo yùn ]

解釋 倒黴,失意。

出處 草明《婚事》:「你記住吧!人總有個低眉倒運的時候。」

65獨霸一方 [ dú bà yī fāng ]

解釋 霸占一個地方(多指壞人)。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臨安裏錢婆留發跡》:「錢王生於亂世,獨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66新亭之淚 [ xīn tíng zhī lèi ]

解釋 新亭:地名,在今南京南。表示懷念故國或憂國傷時的無可奈何悲憤心情。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67叩閽無計 [ kòu hūn wú jì ]

解釋 叩:敲;閽:宮門;叩閽:鳴冤。指沒辦法申訴冤屈。

出處 清·秋瑾《精衛石》第四回:「此恨怎消真可痛,叩閽無計欲呼天。」

68望洋而歎 [ wàng yáng ér tàn ]

解釋 見「望洋而歎」。

出處 明·唐順之《與陳後岡參議書》:「俟他日有持《後岡先生集》示我者,我當望洋而歎,或尾後作一二句跋語是則可耳。」

69萬般無奈 [ wàn bān wú nài ]

解釋 萬般:極其,非常。實在無可奈何。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2回:「耘軒萬般無奈,隻得寫‘杯水候敘’貼兒,把婁程二位請到家中。」

70必不得已 [ bì bù dé yǐ ]

解釋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勢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無可奈何的意思。

出處 《論語 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71莫可奈何 [ mò kě nài hé ]

解釋 猶無可奈何。指感到沒有辦法,隻有這樣了。

出處 郭沫若《女神 湘累》:「他們見了鳳凰要說是雞,見了麒麟要說是驢馬,我也把他們莫可奈何。」

72茫然自失 [ má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食不寢,以至骨立。」

73茫然若失 [ má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麼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樣子。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為間曰:‘命之矣。’集注:‘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74計無所出 [ jì wú suǒ chū ]

解釋 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麼辦法。

出處 《晉書 顧榮傳》:「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於時賢愚計無所出。」

75不得不爾 [ bù dé bù ěr ]

解釋 得:能;爾:如此。不得不這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司馬芝傳》:「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

76無計可奈 [ wú jì kě nài ]

解釋 同「無計奈何」。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94回:「此時長老見那國王敬重,無計可奈,隻得勉強隨喜,誠是外喜而內憂也。」

77無計奈何 [ wú jì nài hé ]

解釋 謂無法可施。語本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出處 宋·歐陽修《漁家傲》詞:「愁倚畫樓無計奈,亂紅飄過秋塘外。」

78計出無奈 [ jì chū wú nài ]

解釋 同「計出無聊」。

出處 明·孟稱舜《花舫緣》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隻是計出無奈。」

79低頭喪氣 [ dī tóu sàng qì ]

解釋 失意頹喪貌。

出處 《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嚴畯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80無計所奈 [ wú jì suǒ nài ]

解釋 同「無計奈何」。

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我今日無計所奈,砍了這一束荊枝,負在背上,回山寨見俺公明哥哥去也嗬。」

81倒枕捶床 [ dǎo zhěn chuí chuáng ]

解釋 倒:翻轉;捶:用拳頭敲打。形容悲痛欲絕的樣子。

出處 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三折:「短歎常籲,千聲萬聲,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82鳳泊鸞漂 [ fèng bó luán piāo ]

解釋 飄、泊:隨流飄蕩。原形容書法筆勢瀟灑飄逸,後比喻夫妻離散或文人失意。

出處 唐 韓愈《峋嶁山》詩:「科鬥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拏虎螭。」

83寒酸落魄 [ hán suān luò pò ]

解釋 落魄:沮喪失意。形容不得誌時窮困、狼狽頹喪的樣子。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九十七回:「(範睢)遂換去鮮服,妝作寒酸落魄之狀,潛出府門,來到驛館,徐步而行,謁見須賈。」

84風景不殊 [ fēng jǐng bù shū ]

解釋 指悲歎國土破碎或淪亡。

出處 晉 王隱《晉書 王導傳》:「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

85付之一歎 [ fù zhī yī tàn ]

解釋 歎一口氣。多指對不滿意的某件事表示無可奈何。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計較長短,付之一歎罷了。」

86向若而歎 [ xiàng ruò ér tàn ]

解釋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歎不如。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至於北海,東麵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麵目,望洋向若而歎曰:‘……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87無如之奈 [ wú rú zhī nài ]

解釋 猶無如之何。

出處 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也是他買了個賠錢貨,無如之奈。」

88無其奈何 [ wú qí nài hé ]

解釋 猶言無可奈何。

出處 《宣和遺事》前集:「朝廷無其奈何,隻得出榜招諭宋江等。」

89金盡裘敝 [ jīn jìn qiú bì ]

解釋 皮袍破了,錢用完了。形容貧困失意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納。黑貂之裘弊,黃金百鎰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

90無可如何 [ wú kě rú hé ]

解釋 沒有什麼辦法。

出處 明·李贄《複鄧鼎石書》:「雖知情不容己,然亦無可如何。」

91無可柰何 [ wú kě nài hé ]

解釋 見「無可奈何」。

92足食足兵 [ zú shí zú bīng ]

解釋 食:糧食;兵:武器。糧食充足,武備修整。

出處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93範張雞黍 [ fàn zhāng jī shǔ ]

解釋 範:範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範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出處 《後漢書·範式傳》載:「範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歸鄉裏。……乃共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94亡可奈何 [ wáng kě nài hé ]

解釋 無可奈何。謂隻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95金釵換酒 [ jīn chāi huàn jiǔ ]

解釋 形容貧窮潦倒,落魄失意。

出處 唐 元稹《三遣悲懷》詩之一:「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96末如之何 [ mò rú zhī hé ]

解釋 猶言無法對付,莫可奈何。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塞難》:「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97功名蹭蹬 [ gōng míng cèng dēng ]

解釋 功名:指科舉考中做官;蹭蹬:失勢難進的樣子。指應試屢遭挫折。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6回:「誰知這樣一個好人,偏偏教他功名蹭蹬!」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