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標準統一的成語

形容標準統一的成語


1同心同德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釋 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心:願望;思想;德:信念;意誌。

出處 《尚書 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2東馳西擊 [ dōng chí xī jī ]

解釋 謂指揮不統一,幾路軍隊各自行動。

出處 清·魏源《聖武記》卷九:「各專責成,互相援應,毋東馳西擊,各不相顧。」

3各自為政 [ gè zì wéi zhèng ]

解釋 指各自在職權範圍內按照自己的主張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慮全局;各搞一套。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4萬眾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

解釋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出處 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5眾誌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釋 眾人統一的意誌;形成堅固的城牆。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 大。城;城牆。

出處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6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解釋 比喻文章、題材、寫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隻有一種形式;毫無變化。

出處 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

7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釋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擔苦難。比喻同歡樂;共患難。甘:甜;苦:苦難。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8盡善盡美 [ jìn shàn jìn měi ]

解釋 盡:極;善:好。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沒有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沒有一點兒缺點。

出處 西漢 戴聖《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9異口同聲 [ yì kǒu tóng shēng ]

解釋 異:不同。不同的嘴說出同樣的話。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也作「異口同音」。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道意》:「左右小人,並雲不可,阻之者眾,本無至心,而諫怖者,異口同聲。」

10循規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釋 指遵守規矩;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變動。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處 宋 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11百花齊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釋 百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①各種各樣的花卉同時開花。②現常比喻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也形容文化藝術和各行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隻顧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禦旨命他百花齊放。」

12隨波逐流 [ suí bō zhú liú ]

解釋 隨:跟著;逐:追趕;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是隨著別人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13一統天下 [ yī tǒng tiān xià ]

解釋 原指統一的國家。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

出處 《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14不切實際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釋 不符合實際。

出處 丁寅生《孔子演義》第98回:「若是徒有虛名,不切實際,那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了!」

15反複無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釋 反複;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書》:「時事反複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16大同小異 [ dà tóng xiǎo yì ]

解釋 異:差異。大體相同;稍有差異。

出處 莊周《莊子 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17如出一轍 [ rú chū yī zhé ]

解釋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處 宋 洪邁《容齋三筆 奸鬼為人禍》:「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18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釋 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處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

19誌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解釋 形容彼此誌向相同;信仰、誌趣一致。誌:誌向;道:道路;信仰。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陳思王植傳》:「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誌同,玄漠神通。」

20患難與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釋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21有條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釋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22殊途同歸 [ shū tú tóng guī ]

解釋 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23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

解釋 策:計策;主意。群:集體;大家人。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

出處 漢 揚雄《法言 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24表裏如一 [ biǎo lǐ rú yī ]

解釋 表:外表;裏: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宋 朱熹集注:「以忠,則表裏如一。」

25風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鬥。比喻共同經曆患難。

出處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26不謀而合 [ bù móu ér hé ]

解釋 謀:計議;商議;合:相合一致。事先沒有商量過而彼此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出處 晉 幹寶《搜神記》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謀而合。」

27同舟共濟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釋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28一概而論 [ yī gài ér lùn ]

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鬥槲的木棍;一概:一律。用同一個標準來評論、看待或處理。多形容不分性質、不加區別地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章 懷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29三從四德 [ sān cóng sì dé ]

解釋 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指封建禮教為壓迫、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

出處 元 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不學些三從四德,俺一家兒簇捧著為甚麼來。」

30分門別類 [ fēn mén bié lèi ]

解釋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 誌錄集》:「《夷堅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煩蕪芟之,分門別類,非全帙也。」

31和衷共濟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解釋 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

出處 《尚書 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 魯語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已。」

32意氣相投 [ yì qì xiāng tóu ]

解釋 意氣:誌趣和性格。誌趣和性格彼此十分投合。

出處 元 宮大用《範張雞黍》第三折:「咱意氣相投,你知我心憂。」

33省吃儉用 [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

解釋 原指減少糧食消耗;節省費用開支。後指吃的用的都很節儉;形容過日子非常節省。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雖不及得富盛之時,卻是省吃儉用,勤心苦胝,衣食盡不缺了。」

34眼高手低 [ yǎn gāo shǒu dī ]

解釋 眼高:眼界高;手低:指辦事能力低。形容要求的標準高;但實際工作能力低。

出處 清 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休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35精誠團結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釋 精誠:真誠。真心誠意;團結一致。

出處 《茅盾選集 雜感二題之二》:「唯有盟國的精誠團結,才能贏得和平。」

36閉門造車 [ bì mén zào chē ]

解釋 原意指隻要按照同一規格;關起門來造成的車子;用起來也能合轍。現用以比喻不進行調查研究;隻憑主觀想象辦事;不符合客觀實際。

出處 宋 朱熹《四書>或問》第五卷:「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37井井有條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釋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38氣味相投 [ qì wèi xiāng tóu ]

解釋 氣味:意指思想或誌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出處 宋 葛長庚《水調歌頭》:「天下雲遊客,氣味偶相投。暫時相聚,忽然雲散水空流。」

39齊心協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釋 協力:合力。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

出處 《周書 崔謙傳》:「然後與宇文行台,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勳,複興於茲日矣。」

40法出多門 [ fǎ chū duō mén ]

解釋 指各部門都自立禁令,法製繁苛,政令不一,使民不知所從。

出處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劉賁傳》:「或正刑於外則破律於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

41禮義廉恥 [ lǐ yì lián chǐ ]

解釋 有禮節;講道義;尚廉潔;知羞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規範。

出處 管仲《管子 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42言行一致 [ yán xíng yī zhì ]

解釋 說的和做的一樣。形容人表裏如一。

出處 宋 趙善璙《自警篇 誠實》:「自此言行一致,表裏相應,遇事坦然,常有餘裕。」

43不約而同 [ bù yuē ér tóng ]

解釋 約:約定;同:相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尺寸之勢,起閭巷,杖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

44大秤小鬥 [ dà chèng xiǎo dǒu ]

解釋 秤:稱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標準的秤進,小於標準的鬥出,進行盤剝克扣。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7卷:「不用大秤小鬥,不違例克剝人財,坑人陷人。」

45完美無瑕 [ wán měi wú xiá ]

解釋 達到最好標準。

46法出一門 [ fǎ chū yī mén ]

解釋 謂法律統一,前後一致,不能隨意變通。

出處 《藝文類聚》卷五四引晉杜預《奏事》:「法出一門,然後人知恒禁,吏無淫巧,政明於上,民安於下。」

47群威群膽 [ qún wēi qún dǎn ]

解釋 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出處 毛澤東《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大家出力量,不怕犧牲,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

48不謀而同 [ bù móu ér tóng ]

解釋 謀:商量。事先沒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

出處 唐 韓愈《請上尊號表》:「考其所陳,中於義理,天人合願,不謀而同。」

49百喙如一 [ bǎi huì rú yī ]

解釋 猶言眾口一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

出處 清 王夫之《孝烈傳》:「唯習聞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50金科玉律 [ jīn kē yù lǜ ]

解釋 金、玉:比喻貴重。科、律:法律條文。原指法律條文盡善盡美。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出處 前蜀 杜光庭《胡常侍修黃籙齋詞》:「金科玉律,雲篆瑤章,先萬法以垂文。」

51眾口如一 [ zhòng kǒu rú yī ]

解釋 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一致。同「眾口一辭」。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吏部一 都給事升轉》:「而謂科臣但當內擢,其最不肖者間出一二人於外,則眾口如一。」

52循規遵矩 [ xún guī zūn jǔ ]

解釋 循:遵守;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這麼一所大花園,都是你們照看,皆因看得你們是三四代的老媽媽,最是循規遵矩的,原該大家齊心,顧些體統。」

53成敗論人 [ chéng bài lùn rén ]

解釋 論:衡量;評定。以成功或失敗為評價人物的標準。

出處 宋 蘇軾《孔北海讚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54降格以求 [ jiàng gé yǐ qiú ]

解釋 降:降低;格:規格;標準。降低標準來尋求或要求。指不堅持原來的要求和標準。

出處 魯迅《墳 燈下漫筆》:「那麼到親戚朋友那裏借現錢去罷,怎麼會有?於是降格以求,不講愛國了,要外國銀行的鈔票。」

55依此類推 [ yī cǐ lèi tuī ]

解釋 按此標準向同類推理。

出處 宋·周煇《清波雜誌》第六卷:「蓋嚐供熟火也,以此類推之,豈識世事艱難!」

56破格錄用 [ pò gé lù yòng ]

解釋 格:規格,標準;錄用:任用。突破原來的標準任用人才。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7回:「此外新進之士,有奇才異能的,亦應時破格錄用。」

57規矩準繩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解釋 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規矩:圓規曲尺;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準:水平儀;繩:墨線;準繩:測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據的標準原則。

出處 漢 王符《潛夫論 讚學》:「譬猶巧錘之為規矩準繩的遺後工也。」

58別類分門 [ bié lèi fān mén ]

解釋 按一定標準分成門類。參見「分門別類」。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 隱奸》:「將江浙許多窮老名士,養在家中,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

59循規矩蹈 [ xún guī jǔ dǎo ]

解釋 循:遵守;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蹈:踩。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處 宋·蘇軾《擬進士禦試策》:「苟無知人之明,則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60貪欲無藝 [ tān yù wú yì ]

解釋 謂貪財的欲望沒有限度。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

61地地道道 [ dì dì dào dào ]

解釋 真正的,夠標準的。

出處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9章:「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聲不響,心裏打著主意。」

62一概而言 [ yī gài ér yán ]

解釋 概:古代量糧食時刮平鬥用的木棍;一概:一律。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不加區別,用同一標準來對待或處理。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釋滯》:「各從其誌,不可一概而言也。」

63一花獨放 [ yī huā dú fàng ]

解釋 一種花獨自開放。與「百花齊放」相對,常比喻缺少各種不同形式、風格的藝術作品。

出處 姚榮銓《無邊秋色入畫圖》:「人民的審美要求多種多樣,隻有一個畫種,那麼就沒有萬紫千紅,隻有一花獨放了。」

64雲集響應 [ yún jí xiǎng yīng ]

解釋 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讚同和支持。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嬴糧而景從,山東豪傑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65偭規越矩 [ miǎn guī yuè jǔ ]

解釋 偭:違背;越:逾越;規、矩:一定的標準、法則和習慣。違反正常的法則。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66出門合轍 [ chū mén hé zhé ]

解釋 按同一規格,閉門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明何景明《述歸賦》:「至其矩法則閉戶造車,出門合轍,不煩登途比試矣。」因以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

出處 《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

67四德三從 [ sì dé sān cóng ]

解釋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指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準。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娶了個四德三從宰相女,平生願足,托賴著眾親故。」

68大鬥小秤 [ dà dǒu xiǎo chèng ]

解釋 秤:稱重的器皿。使用超出標準的鬥收進,小於標準的秤出,進行盤剝克扣。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11回:「大鬥小秤、奸盜詐偽、淫邪欺罔之徒,受那些磨燒舂銼之苦。」

69寧遺勿濫 [ nìng yí wù làn ]

解釋 寧:寧可;遺:遺漏;勿:不要;濫:過多。寧願遺漏,也不要降低標準,一味求多。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閱起文來豈有不寧遺勿濫之理。」

70法無二門 [ fǎ wú èr mén ]

解釋 見「法出一門」。

出處 《金史·高德基傳》:「有犯罪當死者,宰相欲從末減。德基曰:‘法無二門,失出猶失入也。’不從。」

71愛人以德 [ ài rén yǐ dé ]

解釋 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72規圓矩方 [ guī yuán jǔ fāng ]

解釋 比喻夠標準,合法度。

出處 《漢書·律曆誌上》:「夫推曆生律製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

73車軌共文 [ chē guǐ gòng wén ]

解釋 文;文字。車軌統一,文字一致。比喻統一一致。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74貪賄無藝 [ tān huì wú yì ]

解釋 賄:財物;藝:標準、準則,引伸為法度、限度。貪求財物沒有限度。指反動的統治階級無限製地搜刮民財。

出處 《國語 晉語八》:「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

75一律千篇 [ yī lǜ qiān piān ]

解釋 一律:同樣的。一千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題材、寫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陳舊呆板。

出處 明·費經虞《雅論》:「用事非詩正體,然景物有限,格調易窮,一律千篇,隻供厭飫,欲觀人筆力才詣,全在阿堵中。」

76破格任用 [ pò gé rèn yòng ]

解釋 格:規格,標準。突破原來的標準任用人才。

出處 張恨水《八十一夢·第15夢》:「一日之間,我們這裏有兩個人破格任用,大可慶祝。」

77降格相從 [ jiàng gé xiāng cóng ]

解釋 降:降低;格:規格,標準。指屈己從人。

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收藏·總論》:「即有一二卷冊條幅,又為海內士大夫家珍秘,反不如降格相從,收取明人之易為力耳。」

78一軌同風 [ yī guǐ tóng fēng ]

解釋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出處 《晉書 苻堅載記上》:「一軌九州,同風天下。」

79偭規錯矩 [ miǎn guī cuò jǔ ]

解釋 偭:違背;規、矩:標準、法則和習慣。指違背改變正常的法則。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80取法乎上 [ qǔ fǎ hū shàng ]

解釋 法:標準,規範。取上等的為標準,也隻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出處 老舍《我怎樣寫火葬》:「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隻是為給人娛樂,那麼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我們似應當‘取法乎上’吧?」

81同力協契 [ tóng lì xié qì ]

解釋 猶言同心協力。

出處 《南史·宋紀·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蜂起。」

82同文共軌 [ tóng wén gòng guǐ ]

解釋 同文:全國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軌:全國車轍闊狹相同。統一文字,統一車轍。比喻國家統一。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83契若金蘭 [ qì ruò jīn lán ]

解釋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麵,契若金蘭。」

84應規蹈矩 [ yìng guī dǎo jǔ ]

解釋 蹈:踩;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指拘守舊禮儀與法度。

出處 《隋書·音樂誌》:「齊之以禮,相趨帝庭,應規蹈矩,玉色金聲。」

85瀾倒波隨 [ lán dǎo bō suí ]

解釋 比喻言行無標準。

出處 明 宋濂《楚石禪師六會語>序》:「第近年以來,傳者失真,瀾倒波隨,所趣日下。」

86規矩繩墨 [ guī jǔ shéng mò ]

解釋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繩墨:量平直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出處 《管子 七臣七主》:「法律政令者,吏民規矩繩墨。」

87規矩鉤繩 [ guī jǔ gōu shéng ]

解釋 規矩:畫圓、方的工具。指應當遵守的標準、法則。

出處 《管子 形勢》:「奚仲之為車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規矩鉤繩。」

88規繩矩墨 [ guī shéng jǔ mò ]

解釋 同「規矩繩墨」。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讚學》:「昔倕之巧,目茂圓方,心定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

89一褱而論 [ yī huái ér lùn ]

解釋 見「一概而論」。

90同心合力 [ tóng xīn hé lì ]

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出處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91孤標傲世 [ gū biāo ào shì ]

解釋 孤:孤單;標:標準高。孤高自賞,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獨立的形態。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與俗流。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92方言矩行 [ fāng yán jǔ xíng ]

解釋 謂言行方正,合乎規範。

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科第·孝感》:「彭一庵,名瓏,字雲客,長洲人,方言矩行,士林推重。」

93法脈準繩 [ fǎ mài zhǔn shéng ]

解釋 猶言法則標準。

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授曲》:「嚐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載之於書者。」

94遐邇一體 [ xiá ěr yī tǐ ]

解釋 謂遠近猶如一個整體。形容協調統一。

出處 漢·司馬相如《難蜀父老》:「遐邇一體,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95金科玉臬 [ jīn kē yù niè ]

解釋 同「金科玉律」。

出處 聞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種各料雖互相差異,卻又互相調和,這便正符那條藝術底金科玉臬‘變異中之一律’了。」

96同源共流 [ tóng yuán gòng liú ]

解釋 有同一源頭、流向。比喻同一,統一。

出處 東漢·班固《答賓戲》:「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源共流,沐浴玄德,稟仰大龢。」

97孝悌忠信 [ xiào tì zhōng xìn ]

解釋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

出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製顯靈救駕》:「凡遇人,隻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98定於一尊 [ dìng yú yī zūn ]

解釋 尊:指具有最高權威的人。舊指思想、學術、道德等以一個最有權威的人做唯一的標準。

出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

99小德出入 [ xiǎo dé chū rù ]

解釋 小德:小節;出入:偏離標準。指不必嚴格要求的一些小節。

出處 《論語 子張》:「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