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不可比較的成語

形容不可比較的成語


1大相徑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釋 徑:門外的路;庭:門院裏的地;徑庭:喻相差還很遠。兩者大不相同;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

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2天壤之別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在極上;另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內篇 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3相提並論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解釋 相提:相比;相對照;並:一起;並列;論:談論;對待。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

4雲泥之別 [ yún ní zhī bié ]

解釋 象天上的雲和地上的泥那樣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極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矯慎》:「仲彥足下,勤處隱約,雖乘雲行泥,棲宿不同。」

5不可同日而語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解釋 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並論,不能相比。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6東拉西扯 [ dōng lā xī chě ]

解釋 拉、扯:閑談。沒有明確話題地聊天;也指說話寫文章條理紊亂;不緊扣中心議題。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裏原沒有什麼,東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還自以為博奧。」

7甘拜下風 [ gān bài xià fēng ]

解釋 甘心情願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如此議論,才見讀書人自有卓見,真是家學淵源,妹子甘拜下風。」

8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解釋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樣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7卷:「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

9自慚形穢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釋 因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慚愧;形容自愧不如別人。慚:慚愧;形:形體;穢:醜;肮髒;差。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10知難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解釋 知道困難就退卻下來。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軍誌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

11頭頭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麵麵俱到。

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12不可思議 [ bù kě sī yì ]

解釋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後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出處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13無與倫比 [ wú yǔ lún bǐ ]

解釋 倫:類;同類。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形容非常突出或程度高。

出處 唐 盧氏《逸史》:「置於州,張寵敬無與倫比。」

14孤立無援 [ gū lì wú yuán ]

解釋 孤立:沒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單獨行事;沒有援助。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班超傳》:「焉耆以中國大喪,遂功沒都護陳睦。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發兵攻疏勒。」

15大同小異 [ dà tóng xiǎo yì ]

解釋 異:差異。大體相同;稍有差異。

出處 莊周《莊子 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16同日而語 [ tóng rì ér yǔ ]

解釋 指兩人或兩件事放在同一時間裏來討論。意即相提並論;同等看待。語:談論。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17長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解釋 治:太平。國家、社會長期太平安寧。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18自愧不如 [ zì kuì bù rú ]

解釋 自己慚愧;比不上別人。形容因自覺不如別人或有缺點而感到慚愧。

出處 唐 元結《七不如篇序》:「元子常自愧不如孩孺。」

19神乎其神 [ shén hū qí shén ]

解釋 神:神秘;乎:語氣助詞;表示感歎;其:那樣。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5回:「向日聞得古人有‘袖占一課’之說,真是神乎其神,我隻當是神仙所為,凡人不能會的。」

20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解釋 上下:比喻高低、好壞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出處 唐 陸龜蒙《蠹化》:「翳葉仰齧,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

21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釋 如同看火那樣看得清楚。比喻對事物觀察得十分明白透徹。

出處 明 林潞《江陵救時之相論》:「當以某辭入告,某策善後,勇怯強弱,進退疾徐,洞若觀火。」

22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解釋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係。

出處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23千差萬別 [ qiān chā wàn bié ]

解釋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許多差別。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遂導師》:「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

24同心協力 [ tóng xīn xié lì ]

解釋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協:合。

出處 《梁書 王僧辯傳》:「討逆賊於鹹陽,誅叛子於雲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

25舉世無雙 [ jǔ shì wú shuāng ]

解釋 舉:全。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形容稀有罕見。

出處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26毫無二致 [ háo wú èr zhì ]

解釋 二致:兩樣。絲毫沒有什麼兩樣。指完全一樣。

出處 郭沫若《斷斷集 屈原時代》:「那時候的文體的變革和近代的文學革命,由文言文改為白話文的,實在是毫無二致。」

27霄壤之別 [ xiāo rǎng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級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處 魯迅《兩地書 致許廣平121》:「北平久不下雨,比之南方的梅雨天,真有‘霄壤之別’。」

28判若雲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解釋 高低差別就象天上的雲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懸殊。

出處 唐·杜甫《送韋書記赴西安》詩:「夫子歘通貴,雲泥相望懸。」

29半斤八兩 [ bàn jīn bā liǎng ]

解釋 八兩:即半斤;舊製一斤為十六兩。半斤和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28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

30天淵之別 [ tiān yuān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曹靖華》:「印在書內之插圖,與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淵之別。」

31伯仲之間 [ bó zhòng zhī jiān ]

解釋 伯仲:兄弟長幼的順序;老大、老二。就像弟兄們一樣。比喻不相上下。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論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32無可比擬 [ wú kě bǐ nǐ ]

解釋 比擬:相比。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江陵護國齊月禪師》:「窮外無方,窮內非裏,應用萬般,無可比擬。」

33天懸地隔 [ tiān xuán dì gé ]

解釋 懸、隔:距離遠。比喻相差極大。

出處 《南齊書 陸厥傳》: 「一人之思,遲速天懸;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34天差地別 [ tiān chā dì bié ]

解釋 形容差別很大,相差甚遠。

35不可捉摸 [ bù kě zhuō mō ]

解釋 捉摸:揣測;預料。指對事物無法猜測和估量;也指無法知道對方的用意。

出處 明 謝肇淛《五雜俎 人部四》:「及一廁足,不能自返,而故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36自愧弗如 [ zì kuì fú rú ]

解釋 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邵九娘》:「妻亦心賢之,然自愧弗如,積慚成忌。」

37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解釋 迥然:差距很大的樣子。大不相同;相差太遠。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38點頭稱是 [ diǎn tóu chēng shì ]

解釋 道:說;是:對。表示讚同。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5回:「高中堂點頭稱是。」

39胡編亂造 [ hú biān luàn zào ]

解釋 沒有根據、不合情理地胡亂編造。

出處 孫犁《小說雜談》:「他的小說的失敗,並不完全在這結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編亂造。」

40天壤之覺 [ tiān rǎng zhī jué ]

解釋 壤:地。天和地,一在極上,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內篇·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41自覺形穢 [ zì jué xíng huì ]

解釋 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舉止不如別人。後也泛指與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驃騎王武子,是衛玠之舅,俊爽有風姿。見玠輒歎曰:‘珠玉在側,覺我形穢。’」

42同日而言 [ tóng rì ér yán ]

解釋 同「同日而論」。

出處 《晉書·郗鑒傳》:「及湣懷太子之廢,可謂柔而有正。武秋失節之士,何可同日而言!」

43天堂地獄 [ tiān táng dì yù ]

解釋 原為佛家語。指善人死後升入天堂,惡人死後墮入地獄。佛家用以勸善懲惡。後常用以比喻幸福和淒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處 《宋書·天竺迦毘黎國傳》:「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44慚鳧企鶴 [ cán fú qǐ hè ]

解釋 比喻慚愧自己的短處,羨慕別人的長處。

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養氣》:「若夫器分有限,智用無涯,或慚鳧企鶴,瀝辭鐫思。」

45天冠地屨 [ tiān guān dì jù ]

解釋 比喻雙方相差極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日者列傳》:「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為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

46天壤懸隔 [ tiān rǎng xuán gé ]

解釋 比喻相差極遠或相差極大。

出處 《南齊書·陸厥傳》:「一人之思,遲帶天懸;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47貴人賤己 [ guì rén jiàn jǐ ]

解釋 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

出處 《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48風馬牛不相及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解釋 風:放逸;走失;及:到達;碰頭。指兩地相隔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種說法:獸類雌雄相誘叫「風」;馬和牛不同類;不致相誘。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幹。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