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變化大的成語

形容人變化大的成語


1刮目相看 [ guā mù xiāng kàn ]

解釋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呂蒙傳》:「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裴鬆之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千變萬化 [ qiān biàn wàn huà ]

解釋 形容變化非常多;沒有窮盡。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變萬化而不窮。」

3滄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釋 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出處 晉 葛洪《神仙傳 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4脫胎換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雲端。」

5變化多端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解釋 端:頭緒;方麵。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6變幻莫測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釋 變幻:不規則地改變。莫測:無法推測。變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王天君曰:吾‘紅水陣’內奪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變幻莫測。」

7瞬息萬變 [ shùn xī wàn biàn ]

解釋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極短時間;萬變:變化之多。在極短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出處 宋 胡宏《題上封寺》:「風雲萬變一瞬息,紅塵奔走真徒勞。」

8白駒過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釋 白駒:白色的少壯馬;喻指太陽;過隙:經過縫隙。白色的駿馬飛快地馳過縫隙。現指日影在縫隙前一掃而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9天翻地覆 [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釋 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凶。覆:翻過來。

出處 唐 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鬥。」

10日新月異 [ rì xīn yuè yì ]

解釋 新:更新;異:不同。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出處 宋 林景熙《霽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異,則亦不獨師能之也。」

11改頭換麵 [ gǎi tóu huàn miàn ]

解釋 改變人的麵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變動;而保留原來的內容實質。

出處 唐 寒山《詩》第213首:「改頭換麵孔,不離舊時人。」

12判若兩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解釋 判:判斷;評定;若:好像。評定一個人前後的表現;好像兩個人一樣;截然不同。

出處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須曉得柳知府於這交涉上頭,本是何等通融、何等遷就,何以如今判若兩人?」

13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釋 覆;翻過來。使天地換了位置。形容變化巨大;徹底。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5回:「那時,一屋子人,拉這個,扯那個,正鬧得翻天覆地。」

14煥然一新 [ huàn rán yī xīn ]

解釋 煥然:形容有光彩。光彩奪目;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形容出現了嶄新的麵貌;顯得很光彩。

出處 唐 張彥遠《曆代名畫記 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其有晉宋名跡,煥然如新,已曆數百年,紙素彩色未甚敗。」

15洗心革麵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釋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麵:改變舊的麵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麵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16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解釋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沒有一點必然聯係。

出處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17大起大落 [ dà qǐ dà luò ]

解釋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樂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18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釋 昔:過去;從前。現在不是過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變化非常大。

出處 元 關漢卿《謝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豈敢飲酒?」

19白雲蒼狗 [ bái yún cāng gǒu ]

解釋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雲頃刻間變成烏雲;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出處 唐 杜甫《可歎》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20感慨萬千 [ gǎn kǎi wàn qiān ]

解釋 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孫玉厚坐在這裏,心裏忍不住感慨萬千。」

21恍如隔世 [ huǎng rú gé shì ]

解釋 恍:仿佛;世:三十年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來形容對時間變遷、事物變化之大的感慨。

出處 宋 範成大《吳船錄》下卷:「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迓者,陸續於道,恍然如隔世焉。」

22天淵之別 [ tiān yuān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極在上,一極在下。比喻差別極大。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曹靖華》:「印在書內之插圖,與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淵之別。」

23物是人非 [ wù shì rén fēi ]

解釋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

24扭轉乾坤 [ niǔ zhuǎn qián kūn ]

解釋 比喻從根本上改變已成的局麵。

出處 劉白羽《第二個太陽》第三章:「他製定了一個‘華中局部反攻計劃’,妄圖依托湘、鄂、川、黔負隅頑抗,來改天換地,扭轉乾坤。」

25隔世之感 [ gé shì zhī gǎn ]

解釋 世:古指30年為一世;世指一個時代。指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個時代似的感覺。

出處 宋 範成大《吳船錄下》:「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迓者,陸續於道,恍然如隔世焉。」

26變化如神 [ biàn huà rú shén ]

解釋 神:神奇。形容變化迅速而神奇。

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二 鄧禹》:「出奇製勝,變化如神。兵鋒所加,敵人授首。」

27日異月殊 [ rì yì yuè shū ]

解釋 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出處 明·袁宗道《論隱者異趣》:「農工商賈,廝養皂隸,所作之事,日化月遷,所說之語,亦日異月殊,以其新也。」

28桑田滄海 [ sāng tián cāng hǎi ]

解釋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29喬裝打扮 [ qiáo zhuāng dǎ bàn ]

解釋 喬:假;喬妝:改變服裝、容顏。指用手段改變原來的麵貌。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自己卻喬裝打扮的,雇了一隻小船,帶了兩個家丁,沿路私訪而來。」

30改朝換代 [ gǎi cháo huàn dài ]

解釋 指舊的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政權。引申指時代變化很大;與舊時代的情況大不相同。有時也指外敵入侵。

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總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後被地主和貴族利用了去,當作他們改朝換代的工具。」

31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32原封不動 [ yuán fēng bù dòng ]

解釋 封:封口。原意為原來貼好的封口一點也沒變動。比喻一切照原樣;絲毫沒有變動。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小娘子道:‘日日與主翁來看爐,是原封不動的,不知何如?’」

33反複無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釋 反複;顛過來倒過去;無常:沒有常態。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書》:「時事反複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付如何。」

34大相徑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釋 徑:門外的路;庭:門院裏的地;徑庭:喻相差還很遠。兩者大不相同;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

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35天壤之別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釋 天和地;一在極上;另一在極下;比喻差別極大。壤:地。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內篇 論仙》:「其為不同,已有天壤之覺,冰炭之乘矣。」

36改天換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釋 徹底改變原來的麵貌。指改造社會,改造自然。

出處 朱敏《深情憶念周伯伯》:「站在我麵前的正是兩位扭轉乾坤,改天換地,領導我黨我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締造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曆史巨人。」

37鬥轉星移 [ dǒu zhuǎn xīng yí ]

解釋 北鬥轉換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鬥:北鬥星;星:星辰。

出處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閑雲潭影日悠悠,物轉星移幾度秋。」

38時過境遷 [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解釋 遷:變化。時間一過去;境況就會發生變化。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39肅然起敬 [ sù rán qǐ jìng ]

解釋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尊敬的心情。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40麵目全非 [ miàn mù quán fēi ]

解釋 麵目:樣子;非:不是。樣子跟從前完全不同。形容變化大得很。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陸判》:「濯之,盆水盡赤。舉首則麵目全非,又駭極。」

41頑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釋 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裏,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固不化。」

42風雲變幻 [ fēng yún biàn huàn ]

解釋 風雲:比喻變幻動蕩的局勢;變幻:變化不定。形容天氣變化無常 。現比喻局勢複雜;變化急速;難以預料。

出處 宋 陸遊《劍南詩稿》:「風雲變化幾席上,蛟黿出波瀾杆前。」

43不屑一顧 [ bù xiè yī gù ]

解釋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願意做或不願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處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係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44一成不變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釋 成:製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王製》:「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45掉以輕心 [ diào yǐ qīng xīn ]

解釋 掉:原意為搖擺;現隻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嚐敢以輕心掉之。」

46千差萬別 [ qiān chā wàn bié ]

解釋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許多差別。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文遂導師》:「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

47物換星移 [ wù huàn xīng yí ]

解釋 物換:景物改變;星移:星晨的位置移動。景物改變;星辰位置移動;指時序變遷。

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詩:「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48依然如故 [ yī rán rú gù ]

解釋 故:過去的。仍舊像從前一樣。比喻情況沒有發生變化。

出處 唐 薛調《無雙傳》:「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49耳目一新 [ ěr mù yī xīn ]

解釋 聽到、看到的跟以前不同;感到新鮮。形容事物的麵貌有了顯著的變化。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河南王傳》:「齊人愛詠,鹹日耳目更新。」

50置若罔聞 [ zhì ruò wǎng wén ]

解釋 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當中書言時,沈宜厲聲力折,隻因心中惱他,置若罔聞。」

51置之不理 [ zhì zhī bù lǐ ]

解釋 置:放。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出處 清 顧炎武《華陰王氏宗祠記》:「凡所以為厚生正德之事,一切置之不理,而聽民之所自為。」

52依然故我 [ yī rán gù wǒ ]

解釋 依然:依舊;故:原來的。仍舊是原來的我。形容情況仍然沒有變化。

出處 宋 陳著《賀新郎 次韻戴時芳》:「誰料腥埃妨闊步,孤瘦依然故我。」

53本性難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

54執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釋 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出處 《梁書 武帝紀上》:「若執迷不悟,距逆王師,大眾一臨,刑茲罔赫,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泯。」

55另眼相看 [ lìng yǎn xiāng kàn ]

解釋 用另一種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對某個人特別重視;不同於尋常。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不想一見大王,查問來曆,我等一實對,便把我們另眼相看。」

56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解釋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出處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57判若雲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解釋 高低差別就象天上的雲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懸殊。

出處 唐·杜甫《送韋書記赴西安》詩:「夫子歘通貴,雲泥相望懸。」

58波譎雲詭 [ bō jué yún guǐ ]

解釋 譎:變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雲變化多致。也比喻事物變化多端,難以預料。

出處 漢 揚雄《甘泉賦》:「於是大廈雲譎波詭,摧嶉而成觀。」

59改惡從善 [ gǎi è cóng shàn ]

解釋 改去壞的、錯誤的;向好的、正確的方向轉化。指不做壞事;重新做人。表示壞人或罪犯經過教育改造;有了明顯的悔改表現。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明則動,動則變。」漢 鄭玄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

60等閑視之 [ děng xián shì zhī ]

解釋 等閑:無關緊要;之:它。把它看得無關緊要;不加重視。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為安閑乎?汝勿以等閑視之,失吾大事。」

61廬山真麵 [ lú shān zhēn miàn ]

解釋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麵目。

出處 清 楊倫《序》:「所謂萬丈光焰化作百重雲霧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見廬山真麵。」

62麵目一新 [ miàn mù yī xīn ]

解釋 一下子出現了嶄新的麵貌。

出處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內山完造作序》:「似乎大抵受著英國的什麼人做的《支那人氣質》的影響,但到近來,卻也有了麵目一新的結論了。」

63事過境遷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解釋 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境:情況;遷:變動。

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如此歇了好幾日,黃繡球與黃通理事過境遷,已不在心上。」

64半斤八兩 [ bàn jīn bā liǎng ]

解釋 八兩:即半斤;舊製一斤為十六兩。半斤和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28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

65視如草芥 [ shì rú cǎo jiè ]

解釋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66洗手不幹 [ xǐ shǒu bù gàn ]

解釋 把手洗幹淨休息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小人從前原也作些小道兒上的買賣,後來洗手不幹,就在河工上充了一個夫頭。」

67飽經滄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釋 飽:充分地;經:經曆;滄桑:滄海桑田。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形容經曆了許多世事變化。生活經曆極為豐富。

出處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68刮目相待 [ guā mù xiāng dài ]

解釋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出處 《三國誌·吳誌·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9另眼相待 [ lìng yǎn xiāng dài ]

解釋 以不同於一般的態度對待,指特殊照顧、優待。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不過仗著這些功勞情分,有祖宗時,都另眼相待,如今誰肯難為他?」

70死不改悔 [ sǐ bù gǎi huǐ ]

解釋 到死也不肯改過悔悟。形容極其頑固;堅持錯誤。

出處 毛澤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少數極頑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著右派帽子進棺材。」

71另眼看待 [ lìng yǎn kàn dài ]

解釋 用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5卷:「侍郎與夫人看見人物標致,更加禮儀齊備,心下喜歡,另眼看待。」

72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解釋 迥然:差距很大的樣子。大不相同;相差太遠。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73舊瓶新酒 [ jiù píng xīn jiǔ ]

解釋 比喻舊形式,新內容的意思

出處 茅盾《桂枝香·為商務印書館八十周年紀念作》:「工商改造,舊瓶新酒,願長芳冽。」

74痛自創艾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解釋 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出處 明 張居正《素庵戴公墓誌銘》:「裏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艾,卒為善士,為鄉裏所重如此。」

75前倨後恭 [ qián jù hòu gōng ]

解釋 先前態度傲慢;後來恭敬有禮。形容前後態度截然不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

76判若鴻溝 [ pàn ruò hóng gōu ]

解釋 判:區別;鴻溝:古代運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漢分界的一條河,比喻事物的界線。形容界限很清楚,區別很明顯。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項羽恐,乃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77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解釋 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 清 歸莊《顧天石詩序》:「太白《古風》,而寄托深遠,激昂慷慨,前無古人。」

78刮目相見 [ guā mù xiāng jiàn ]

解釋 見「刮目相待」。

出處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必長足之進步矣。」

79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80視同一律 [ shì tóng yī lǜ ]

解釋 同等看待。

出處 清·唐芸洲《七劍十三俠》第97回:「又因前數次那些官兵到此,皆大敗而回,因此將這官兵視同一律。」

81今是昨非 [ jīn shì zuó fēi ]

解釋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82星移物換 [ xīng yí wù huàn ]

解釋 星位移動,景物改換。謂時序變遷。

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83地覆天翻 [ dì fù tiān fān ]

解釋 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凶。

出處 唐 劉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鬥。

84換骨脫胎 [ huàn gǔ tuō tāi ]

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 金 侯善淵《楊柳枝 丱歲飄蓬住遠山》詞:「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

85日異月更 [ rì yì yuè gèng ]

解釋 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出處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文字之變,日異月更,不可窮詰。」

86換骨奪胎 [ huàn gǔ duó tāi ]

解釋 比喻詩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陳出新。

出處 宋 釋惠洪《冷齋夜話 換骨奪胎法》:「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87奮發向上 [ fèn fā xiàng shàng ]

解釋 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出處 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各條戰線上形成你追我趕、爭當先進、奮發向上的風氣。」

88眉高眼下 [ méi gāo yǎn xià ]

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出處 《白雪遺音·世態炎涼》:「世態炎涼如作戲,眉高眼下,且自不提。」

89眉眼高低 [ méi yǎn gāo dī ]

解釋 臉上的表情變化。泛指為人處世的方法。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隻是跟著奶奶,我們學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兒,也得見識見識。」

90人世滄桑 [ rén shì cāng sāng ]

解釋 比喻人間世事變化很大。

91渤澥桑田 [ bó xiè sāng tián ]

解釋 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出處 宋 蘇軾《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二:「不驚渤澥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92廬山真麵目 [ lú shāng zhēn miàn mù ]

解釋 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指廬山的真實麵目。用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來麵目。

出處 宋 蘇軾《題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93女大十八變 [ nǚ dà shí bā biàn ]

解釋 指女子在發育成長過程中,容貌性格有較多的變化。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幽州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