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平靜下來的成語

形容平靜下來的成語


1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問心無愧 [ wèn xīn wú kuì ]

解釋 愧:慚愧。問問自己;認為沒有什麼感到慚愧的地方。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誌一》:「君無須問此,隻問己心。問心無愧,即陰律所謂善。」

3鴉雀無聲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環境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4坐懷不亂 [ zuò huái bù luàn ]

解釋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於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係方麵作風正派。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不亂的。」

5風平浪靜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解釋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裏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複沉靜。

出處 宋 楊萬裏《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麵渾如鏡麵新。」

6隨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釋 隨:順從;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順從環境的變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適應各種環境並感到滿足。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計算起來,也是吾生有限,浩劫無涯,倒莫如隨遇而安。」

7萬籟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釋 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一點兒聲響都沒有。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種種聲響。

出處 唐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但餘鍾磬音。」

8心平氣和 [ xīn píng qì hé ]

解釋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 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9若無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岩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麵教人拿名片去縣裏把人放了,一麵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10夜深人靜 [ yè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深夜人靜,為何叩門?」

11泰然處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12處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於衷。也作「泰然處之」。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13行若無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無事。」

14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解釋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出處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15鴉默雀靜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釋 默:靜默。形容人們或活動場所非常安靜。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裏,鴉默雀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找園裏來。」

16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7捫心無愧 [ mén xīn wú kuì ]

解釋 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出處 唐 白居易《和夢遊春詩一百韻》:「不忍曲作鉤,乍能折為玉。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18平心靜氣 [ píng xīn jìng qì ]

解釋 心情平穩;態度冷靜;不魯莽行事。

出處 宋 呂本中《官箴》:「又如監司郡守嚴刻過當者,須平心定氣與之委曲詳盡,使之相從而後已。」

19從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解釋 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從容自若。」

20不緊不慢 [ bù jīn bù màn ]

解釋 形容心情平靜,行動從容。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相形之下,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緊走也不好,慢走也不好,不緊不慢也不好;不知怎樣才好!」

21心如古井 [ xīn rú gǔ jǐng ]

解釋 古井:年代久遠的枯井。內心象不起波瀾的枯井。形容心裏十分平靜或一點也不動情。

出處 唐 孟郊《烈女操》詩:「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22平心定氣 [ píng xīn dìng qì ]

解釋 指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出處 宋 陸九淵《與劉深父書》:「開卷讀書時,整冠肅容,平心定氣。」

23安閑自在 [ ān xián zì zài ]

解釋 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出處 明 李贄《焚書 預約 早晚禮儀》:「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24專心致誌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心裏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誌:心意;誌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誌,則不得也。」

25得心應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釋 心裏怎樣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樣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藝純熟;做起來很順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26無聲無息 [ wú shēng wú xī ]

解釋 息:音信;消息。沒有聲音;沒有氣息。形容沒有聲響;不為人覺察。

出處 魯迅《書信集 1047 至胡風》:「一到裏麵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

27滿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ū ]

解釋 滿: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無所謂的樣子。

出處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區區一條生命,在他們眼裏,正和一根草,一堆馬糞一般,是滿不在乎的!」

28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釋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出處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29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30聽之任之 [ tīng zhī rèn zhī ]

解釋 任憑事物存在發展而不去過問。聽:聽憑;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物。

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見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憤恨,不勸告,不製止,不解釋,聽之任之,這是第八種。」

31噤若寒蟬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釋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32心神不寧 [ xīn shén bù níng ]

解釋 形容心情不平靜;精神不安定。寧:安寧。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33回:「(三藏)心神不寧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33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 驚:驚異;濤:大波浪;駭:驚嚇。令人驚懼的大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34無拘無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釋 拘:限製;束:約束。沒有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4回:「出家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幹?」

35溫文爾雅 [ wēn wén ěr yǎ ]

解釋 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鬥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爾雅:文雅。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陳錫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36知足常樂 [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釋 知道滿足;就總是快樂。形容安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7輕舉妄動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解釋 輕:輕率;妄:胡亂;任意。不經慎重考慮;輕率任意地行動。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眾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38麵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釋 麵:顏麵;色:顏色。顏容不改變顏色。形容遇到危險時從容鎮靜;毫不畏懼的神態。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嗬,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麵不改色。」

39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釋 不慌張;不忙亂。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隻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

40動蕩不安 [ dòng dàng bù ān ]

解釋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41夜闌人靜 [ yè lán rén jìng ]

解釋 夜闌:夜將盡。夜深了;人都安靜下來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靜。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

42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解釋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43應付自如 [ yìng fù zì rú ]

解釋 處理事情從容不迫;毫不費力。

出處 鄒韜奮《經曆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44心安理得 [ xīn ān lǐ dé ]

解釋 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靜;安然;理:情理;得:適合。

出處 清 吳趼人《瞎騙奇聞》:「你別瞧我擺了店麵,天天賣錢,那是自己本事換來的,我用著心安理得。」

45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釋 心裏像浪潮翻騰。形容心情十分激動;不能平靜。澎湃:波浪互相撞擊。

出處 臧克家《得識郭老五十年》:「字裏行間,有一種高亢的聲音在呼喊,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種呼風喚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壯氣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46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47驚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解釋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絏之中。」

48意氣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49有所作為 [ yǒu suǒ zuò wéi ]

解釋 可以做事情;並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50清心寡欲 [ qīng xīn guǎ yù ]

解釋 清:清淨;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淨,減少欲念。

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我奉師父法旨,著你清心寡欲,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

51狼煙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解釋 狼煙:古代邊境點燃狼糞以報警;即烽火。四處都有報警的烽火。形容外敵侵犯或內敵動蕩;到處是戰火。

出處 明 沈采《千金記 宵征》:「如今狼煙四起,虎鬥龍爭,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

52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53軒然大波 [ xuān rán dà bō ]

解釋 高高湧起的巨大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軒然:高高的樣子。

出處 唐 韓愈《嶽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54鎮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釋 指麵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

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自若,她便搶先一步哭了。」

55風吹雨打 [ fēng chuī yǔ dǎ ]

解釋 風雨侵襲。原指風雨對花木的摧殘或建築物侵蝕。比喻某種力量的打擊或鍛煉考驗。

出處 唐 杜甫《三絕句》:「不如醉裏風吹盡,何忍醒時雨打稀。」

56風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釋 晦: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這天夜裏沒有月亮。風雨天氣;天色昏暗猶如晦日的夜晚。後比喻局勢動蕩;社會黑暗。

出處 《詩經 鄭風 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57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釋 怡然:安閑、愉快的樣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樂的神情。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黃帝》:「黃帝既寤,怡然自得。」

58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釋 悠然:安閑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而舒適。形容態度悠閑;心情舒適。

出處 《晉書 隱逸傳 楊柯》:「常食粗飲水,衣褐縕袍,人不堪其憂,而柯悠然自得。」

59動如脫兔 [ dòng rú tuō tù ]

解釋 比喻行動敏捷。

出處 《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60平安無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解釋 平平安安,沒出什麼事故。

出處 元 無名氏《昊天塔孟良盜骨》第二折:「哥哥將令,著兄弟巡界河去,平安無事,回哥哥的話來。」

61談笑自若 [ tán xiào zì ruò ]

解釋 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62不以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釋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秦太上君寺》:「臨淄官徒有在京邑,聞懷磚慕勢,鹹共恥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為意。」

63從容自如 [ cóng róng zì rú ]

解釋 不慌不忙,得心應手。

出處 吳伯簫《記一輛紡車》:「熟練的紡手趁著一線燈光或者朦朧的月色也能搖車,抽線,上線,一切做得從容自如。」

64動蕩不定 [ dòng dàng bù dìng ]

解釋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係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65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解釋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來。①對於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毫不介意。②現也指對錯誤言論或事物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後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66心無旁騖 [ xīn wú páng wù ]

解釋 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誌。旁:另外的;騖:追求。

出處 冰心《談信紙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樣,在寫信的時候,喜歡在一張白紙,或者隻帶著道道的紙上,不受拘束地,心無旁騖地抒寫下去的。」

67溫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釋 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溫柔:溫和柔順;敦:誠懇。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經解》:「入其國,其教不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68神色自若 [ shén sè zì ruò ]

解釋 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相貶笑。」

69逍遙自在 [ xiāo yáo zì zài ]

解釋 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在:自由;舒適。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出處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70風和日暖 [ fēng hé rì nuǎn ]

解釋 風很平靜,陽光暖人。

出處 宋 王楙《野客叢書 陳胡二公評詩》:「而牡丹開時,正風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風清之氣象邪!」

71鴉沒鵲靜 [ yā méi què jìng ]

解釋 同「鴉默雀靜」。

出處 《紅樓夢》第五十回:「我因為到了老祖宗那裏,鴉沒鵲靜的,問小丫頭子們,他又不肯叫我到園裏來。」

72不能自已 [ bù néng zì yǐ ]

解釋 已:停止。指無法控製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出處 唐 盧照鄰《寄裴舍人書》:「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73坦然自若 [ tǎn rán zì ruò ]

解釋 態度安詳,一如常態。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寶釵原不妄言輕動,便此時亦是坦然自若。」?

74大千世界 [ dà qiān shì jiè ]

解釋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後泛指廣大無邊紛紜複雜的世界。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希運禪師》:「長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師雲:‘雖然如此大千世界總在裏許。’」

75安安心心 [ ān ān xīn xīn ]

解釋 保持心境平靜,不受外界幹擾。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74回:「數年之後,心氣全平,冤憤若釋,倒安安心心的在地下修道起來。」

76河清海晏 [ hé qīng hǎi yàn ]

解釋 河:黃河;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出處 唐 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77海晏河清 [ hǎi yàn hé qīng ]

解釋 黃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靜。比喻太平盛世。河:黃河;晏:平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潭州水西南台道遵和尚》:「一言啟口,振動乾坤,山河大地,海宴河清。」

78平風靜浪 [ píng fēng jìng làng ]

解釋 風平浪靜。多以喻平靜無事。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8回:「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明,平風靜浪。」

79鴉默鵲靜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釋 見「鴉默雀靜」。

出處 周立波《山鄉巨變》上三:「會議室裏,鴉默鵲靜,隻有那口小白鍾發出嘀嘀噠噠的,很有規則的微響。」

80雲過天空 [ yún guò tiān kōng ]

解釋 比喻事情已經過去,一切恢複平靜。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1回:「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雲過天空。」

81夜靜更深 [ yè jìng gēng shēn ]

解釋 無聲無息的深夜。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現如今是阿誰,忙出去問真實,則見他氣丕丕的斜倚著門兒立。」

82娟好靜秀 [ juān hǎo jìng xiù ]

解釋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出處 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芽,稱其家兒也。」

83屏聲靜氣 [ píng shēng jìng qì ]

解釋 見「屏聲斂息」。

出處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門外兩個白長衫黑緞子坎肩的仆人,屏聲靜氣的在伺候傳遞著湯水。」

84恬淡無為 [ tián dàn wú wéi ]

解釋 心境清靜自適而無所營求。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刻意》:「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

85更深人靜 [ gēng shēn rén jìng ]

解釋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1卷:「更深夜靜,共伊商量。」

86更深夜靜 [ gēng shēn yè jìng ]

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個小時。夜已很深,沒有一點聲響。形容夜深處於一片寂靜之中。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靜,共伊相商。」

87更闌人靜 [ gēng lán rén jǐng ]

解釋 更: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闌:將盡;人靜:沒有人的吵雜聲,一片寂靜。夜已很深,沒有人聲,一片寂靜。

出處 明 陸采《懷香記 謀逾東牆》:「更闌人靜,東牆月上移花影。」

88沉聲靜氣 [ chén shēng jìng qì ]

解釋 指聲調低沉,態度平和。

出處 冰心《到青龍橋去》:「他沉聲靜氣的問:‘你是那裏的,要往那裏去?’」

89清靜無為 [ qīng jìng wú wéi ]

解釋 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出處 唐 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無為,邑人以康。」

90靜極思動 [ jìng jí sī dòng ]

解釋 指生活平靜到了極點,就希望有所改變。亦指事物的靜止狀態達到極點,便會向動的方向轉化。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靜極思動,陰盡生陽。」

91靜言令色 [ jìng yán lìng sè ]

解釋 靜:安靜;令:和善。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翟方進傳》:「兄宣靜言令色,外巧內嫉。」

92風平波息 [ fēng píng bō xī ]

解釋 風和波浪都沒有。比喻平靜無事。

出處 《四海記·祖師複下凡間救苦》:「武當山祖師大顯威靈,逢難救難,遇危救危,四海風平波息,發感神威。」

93平心易氣 [ píng xīn yì qì ]

解釋 見「平心靜氣」。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3卷:「橫渠論看詩,教人平心易氣求之,到他說詩,又卻不然。」

94沉靜寡言 [ chén jìng guǎ yán ]

解釋 性格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出處 《逸周書·官人解》:「沉靜而寡言,多稽而險貌,曰質貌者也。」

95老僧入定 [ lǎo sēng rù dìng ]

解釋 和尚靜坐,使心定於一處,不起雜念,叫入定。形容人靜靜地端坐著。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20回:「卻是個黑瘦老者,危然端坐,仿佛老僧入定一樣。」

96舒眉展眼 [ shū méi zhǎn yǎn ]

解釋 神態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須臾之間,隻見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來。」

97安閑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釋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

98息跡靜處 [ xī jì jìng chù ]

解釋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隻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出處 《莊子 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

99沉心靜氣 [ chén xīn jìng qì ]

解釋 「沉」同「沉」。猶言心平氣和。

出處 瞿秋白《文藝雜著·荒漠裏》:「我走著不敢說疲乏,我忍著不敢說饑渴;且沉心靜氣的聽,聽荒漠裏的天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