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可怕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可怕的成語


1不寒而栗 [ bù hán ér lì ]

解釋 寒:寒冷;栗:發抖。不是因為寒冷而發抖。形容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

2凶神惡煞 [ xiōng shén è shà ]

解釋 原指凶惡的神。後來指凶惡的壞人。煞:迷信說法中的凶神。

出處 元 王曄《桃花女》第三折:「遭這般凶神惡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3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元 鄭光祖《芻梅香》第三折:「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4驚魂未定 [ jīng hún wèi dìng ]

解釋 驚魂:受驚嚇的心靈。形容受驚嚇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 宋 蘇軾《謝量移汝州表》:「隻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絏之中。」

5心驚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釋 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極其恐懼。跳:發抖。

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知怎麼,這一會兒心驚肉戰,這一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6提心吊膽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釋 吊:懸著;不塌實。心和膽好像懸起來;不塌實。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願。」

7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釋 毛:頭發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懼驚駭。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8驚恐萬狀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釋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出處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9栗栗危懼 [ lì lì wēi jù ]

解釋 栗栗: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處 《尚書 湯浩》:「栗栗危懼,若將隕於深淵。」

10豹頭環眼 [ bào tóu huán yǎn ]

解釋 形容人的麵目威嚴凶狠。

出處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頭環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

11驚心動魄 [ jīng xīn dòng pò ]

解釋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出處 南朝 梁 鍾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12駭人聽聞 [ 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釋 駭:驚嚇;震驚。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

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浙中近年怪論百出,駭人聽聞,壞人心術。」

13擔驚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釋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

出處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出門紅月乍平西,歸時猶未夕陽低,怎教俺擔驚受怕著昏迷。」

14戰戰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釋 戰戰:恐懼得發抖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謹慎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5驚弓之鳥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惶恐不安。也作「傷弓之鳥」。

出處 《晉書 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16談虎色變 [ tán hǔ sè biàn ]

解釋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後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出處 宋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17魂飛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釋 魂:靈魂;魄:是指所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指魂飛了;魄也散了。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18咬牙切齒 [ yǎo yá qiè chǐ ]

解釋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麵色如金紙。」

19魂不附體 [ hún bù fù tǐ ]

解釋 魂:靈魂;魂魄。迷信的人認為人魂魄一離體;就失去知覺;無法行動。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恐懼萬分。有時也形容受到極大的誘惑;不能自主。

出處 元 喬吉《金錢記》第一折:「一個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顏色,使小生魂不附體。」

20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21心有餘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釋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裏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出處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22噤若寒蟬 [ jìn ruò hán chán ]

解釋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23殺氣騰騰 [ shā qì téng téng ]

解釋 殺氣:凶惡的氣勢;騰騰:氣勢旺盛的樣子。指殺伐之氣很盛;凶神惡煞的樣子。

出處 《前漢書平話》:「戰塵鬱鬱,殺氣騰騰,遮籠四野、蔽塞五方。」

24望而生畏 [ wàng ér shēng wèi ]

解釋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5人言可畏 [ rén yán kě wèi ]

解釋 言:指流言蜚語。人的流言蜚語是可怕的。

出處 《詩經 鄭風 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6膽顫心驚 [ dǎn chàn xīn jīng ]

解釋 顫:發抖。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士女隨遷》:「生長升平,誰曾慣遭離亂,苦怎言。膽顫心驚,如何可免。」

27誠惶誠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釋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28鎮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釋 指麵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

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自若,她便搶先一步哭了。」

29大驚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釋 色:神色。大為吃驚;臉色失常。形容極度驚恐。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麵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30麵如土色 [ miàn rú tǔ sè ]

解釋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出處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麵如土色結眉額。」

31心驚膽戰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解釋 形容內心極度驚懼恐慌。戰:發抖。

出處 元 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三折:「一個個氣昂昂性兒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軟,不由我不心驚膽戰。」

32惶恐不安 [ huáng kǒng bù ān ]

解釋 惶恐:驚慌、害怕。驚慌、害怕得不得安寧。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人民正營。」唐 顏師古注:「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33麵目猙獰 [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解釋 猙獰:麵目凶惡。形容麵目凶狠可怕。亦作「麵貌猙獰」、「猙獰麵目」。

出處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還有兩人……都是身材驕健,麵目猙獰。」

34惶惶不安 [ huáng huáng bù ān ]

解釋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35麵貌猙獰 [ miàn mào zhēng níng ]

解釋 猙獰:樣子凶惡。形容麵貌凶惡可怕。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一個個身長臂大,麵貌猙獰。」

36吊膽提心 [ diào dǎn tí xīn ]

解釋 提心吊膽。形容非常擔心或害怕。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隻等姑娘一句話。」

37猙獰麵目 [ zhēng níng miàn mù ]

解釋 形容凶惡的相貌。

出處 《塞上行·行紀·憶西蒙》:「兩個蒙古青年騎快馬而來,下馬入帳,以猙獰麵目,厲聲問我要票。」

38怒容可掬 [ nù róng kě jū ]

解釋 掬:兩手捧取。形容一臉怒氣,讓人覺得可怕。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方欲啟問,隻見那義士怒容可掬,颼地掣出匕首。」

39膽裂魂飛 [ dǎn liè hún fēi ]

解釋 裂:破裂。魂:魂靈、神誌。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一回:「秦鳳一聞此言,膽裂魂飛,忙忙奏知李娘娘。」

40肉顫心驚 [ ròu chàn xīn jīng ]

解釋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 《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41膽戰心慌 [ dǎn zhàn xīn huāng ]

解釋 同「膽戰心驚」。

出處 明·汪廷訥《種玉記·赴約》:「牛郎織女圖歡會,蜂喧蝶嚷須回避,我因此上膽戰心慌不自持。」

42磨牙鑿齒 [ mó yá záo chǐ ]

解釋 咬牙切齒。形容凶狠的樣子。

出處 清·錢謙益《刻忠介公奏議>序》:「嗚呼!天地間之元氣終不可以滅己,而讒夫小人磨牙鑿齒者,相仍而未艾。」

43毛發森豎 [ máo fà sēn shù ]

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出處 宋·嶽珂《桯史·館娃浯溪》:「餘忽心動,毛發森豎,乃跡故步,還至水滸。」

44毛發盡豎 [ máo fà jìn shù ]

解釋 豎:直立。汗毛和頭發都豎立起來。形容憤怒或極度恐懼、緊張的樣子。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71回:「黑蠻龍聽了,不覺腮邊火冒,毛發盡豎。」

45殘暴不仁 [ cán bào bù rén ]

解釋 凶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53回:「韓玄殘暴不仁,輕賢慢士,當眾共殛之!」

46麵如死灰 [ miàn rú sǐ huī ]

解釋 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晝吟宵哭,麵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交集。」

47怛然失色 [ dá rán shī sè ]

解釋 恐懼使得人變了神色。

出處 宋 蘇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聞千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48魂飛膽破 [ hún fēi dǎn pò ]

解釋 同「魂飛魄散」。

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34回:「田龍秋聽說,驚得魂飛膽破,放馬逃生。」

49驚愕失色 [ jīng è shī sè ]

解釋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麵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出處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於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50骨寒毛豎 [ gǔ hán máo shù ]

解釋 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後人書之,留傳萬代,可謂骨寒毛豎也。」

51寒心酸鼻 [ hán xīn suān bí ]

解釋 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裏害怕而又悲痛。

出處 戰國 楚 宋玉《高唐賦》:「感心動耳,回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52寒毛卓豎 [ hán máo zhuó shù ]

解釋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見者寒毛卓豎,舍利佛獨自安然。」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