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一唱眾和的意思
chàngzhòng

一唱眾和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zhòng hé

成語注音 一 ㄔㄤˋ ㄓㄨㄥˋ ㄏㄜˊ

成語簡拼 YCZH

成語解釋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朱自清《經典常談·詩經》:「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
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

成語簡體 一唱众和

近義成語 一唱百和一倡百和

感情色彩 一唱眾和是中性詞。

成語用法 作謂語;指附和的人極多。

成語造句 另外,高淳陽腔目蓮戲是一唱眾和,鑼鼓喧天,不用管弦,舞台上是看不到胡琴、絲弦這些常規戲曲伴奏的樂器,而安徽的祁門在舞台上還可以看到胡琴。 更多造句>>>

使用場景 形容彼此呼應

相關漢字

成語組詞

相關成語

一唱眾和造句

  • 1、另外,高淳陽腔目蓮戲是一唱眾和,鑼鼓喧天,不用管弦,舞台上是看不到胡琴、絲弦這些常規戲曲伴奏的樂器,而安徽的祁門在舞台上還可以看到胡琴。
  • 2、過去的湘劇高腔,一唱眾和,鼓板擊節,不用管弦。
  • 3、校風和諧,多元統一,濃濃家國之情;校歌雄壯,一唱眾和,朗朗鏗鏘之趣。
  • 4、明末清初,弋陽腔、昆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繼而出現了廣東「本地班」,所唱聲腔是一唱眾和,稱為「廣腔」。
  • 5、潮劇由宋、元南戲演變而來,有一唱眾和的形式,表演細膩,服裝用潮繡,有地方特色。
  • 6、演出時戴麵具,一唱眾和,鑼鼓幫腔。
  • 7、四平戲唱腔屬高調係統,古樸粗放,句末幫腔,一唱眾和
  • 8、於是有了川劇幫腔那種一唱眾和的特征,領唱與合唱交替、重疊。
  • 9、執竹板邊打邊唱,也有一唱眾和的,唱詞多屬順口溜。
  • 10、包括和聲在內則不同,展現的是采蓮眾少女一唱眾和的情景,這是其第二境界。
  • 11、跳戲的人載歌載舞,一唱眾和
  • 12、說實話,媒體記者和某些時評作者對這種無價值新聞的「一唱眾和」,實在無異於街頭的起哄,除了嘩眾取寵,吸引眼球,令人側目外,並無什麼意義。
  • 13、它的特色是一唱眾和,唱腔可塑性大、聲調高亢,既具南方溫柔敦厚之雅韻,又兼北方慷慨激昂的氣概。
  • 14、而陽腔目連戲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唱眾和,鑼鼓音節,不用管弦。
  • 15、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眾和,不托管弦,鑼鼓幫腔。
  • 16、采用一唱眾和的幫腔形式,僅用簡單的打擊樂伴奏。
  • 17、靚麗采茶女邊唱采茶歌,歌聲此起彼伏,一唱采茶歌,歌聲此起伏,一唱眾和
  • 18、大山歌演唱形式比較複雜,是一種集體組合輪唱或一唱眾和為主的對歌形式。
  • 19、采茶戲在演唱形式上主要是對唱、輪唱,一唱眾和,幫腔之眾,可於台上,也可以在幕後和台下。
  • 20、主題末句由樂隊複奏一次,形成一唱眾和、一呼百應的生動效果。
一唱眾和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