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袁紹的意思 袁紹造句 50字左右

袁紹造句50字左右


  • 1、河北袁紹,虎踞四州,兵精糧足,文臣如雲,猛將如雨,可確偏偏敗給了弱於自己的曹操,落得個兵敗吐血而亡的下場。
  • 2、最大的隱患在於,黃巾軍乃全民公敵,如果鋒芒畢露,西邊袁紹曹操和北邊的公孫瓚,任何時候要大軍壓境,都隨時出師有名。
  • 3、當曹操正為自己是否具備與袁紹對抗的能力而委決不下時,郭嘉口若懸河,滔滔汩汩地一連舉出十條理由,以證明。
  • 4、看著敖烈白馬金甲的鮮亮形象,袁紹的嘴角泛起一絲苦澀,此時此刻,在敖烈的麵前,袁紹就好像是一個叫花子,和敖烈相比,判若雲泥。
  • 5、比如,武功最高強的呂布,先後投奔丁原、董卓、袁紹等,人稱「三姓家奴」,再後來投奔新主子,已是無人可信沒有市場了。
  • 6、袁紹憑借他「四世三公」的這樣一個優勢,一個家族的優勢,結交了很多的人,做出一副折節下士、禮賢下士的樣子,幹什麼呢?
  • 7、袁紹隻覺得自己都快被所氣爆了,這幫諸候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聞功則喜,聞過則責,出謀劃策未見有人,落井下石更是大有人在。
  • 8、袁紹軍渡河追擊曹軍,曹操在延津南用輜重誘敵的計策大破袁紹軍,斬殺文醜,還軍官渡,袁紹軍進保陽武,關羽回歸劉備陣營。
  • 9、事實證明我們當初的決策是多麼的正確,袁紹在經曆官渡之戰後一厥不振,氣憤填膺的他不到三年就死在了幽州。
  • 10、雄才大略的曹操,仁義無雙的劉備,好謀無斷的袁紹,勇猛蓋世的孫策,霸氣無匹的呂布,不敗神話的趙雲,更兼有傳說中的神秘人物。
  • 11、董卓聞言大怒,李儒又向董卓建言,說袁紹為聯軍盟主,聲威大震,袁逢在內朝,身居緊要高位,若是叔侄二人裏應外合,就麻煩了。
  • 12、袁紹出身高貴,對文章典籍十分熟稔,董卓亂政前,他在洛陽,來往的賓客多為世家華族,眾人談起典故以古諷今,無不如數家珍。
  • 13、袁紹外表寬宏大量,內心量小忌賢,所任用者唯其親戚子弟;公外表簡單嚴肅,內心機智英明,用人不問遠近、唯才是舉,此度勝四也。
  • 14、人說「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袁紹那兩隻耳朵,喜讒聽佞,有不如無,他的戰略決策一誤再誤,和他拒諫飾非、不納忠言有直接關係。
  • 15、在綜合分析了曹、袁的優劣後,認為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他們都看好曹操,認為局勢會向著有利於曹的方向變化。
  • 16、自從董卓構亂以來,豪雄並起,跨州連郡,不可勝數;曹操比諸袁紹,名微眾寡,乃竟並吞袁氏,轉弱為強,雖賴天時,亦借人謀。
  • 17、為袁紹誌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
  • 18、趙雲十七歲拜師學習槍法,深得師傅真傳,趙雲身長八尺,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風凜凜,趙雲先後追隨袁紹、公孫瓚。
  • 19、主公,袁紹此人任人唯親,優柔喜功,當斷則不能斷,當真草包一個,而其弟袁術更是心胸狹隘,妒賢嫉能的卑鄙小人。
  • 20、曹操擊敗劉備,回到官渡,袁紹反而要在此時攻曹,田豐堅決勸阻,竟被囚禁獄中,紹軍大舉南下,田豐又從獄中上書諫阻,幾被斬首。
  • 21、袁紹外表儒將風度,內在無能,戰事若勝利歸功於自己,若失敗歸功於他人,拿別人的性命開玩笑撒氣,從此來滿足自己的私心。
  • 22、可能是考慮到自己無顯赫的身世背景,況且袁紹手下良將如雲,較難會受重用,於是就率領當地的一些義勇兵投靠了公孫瓚。
  • 23、袁紹整天在家裏麵大會賓客,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辦沙龍,開Party,車水馬龍,門庭若市。這個事情當時就引起了當局的注意。
  • 24、曹操、袁紹都是愛才如渴之人,本來自己就在讓典韋躲避曹操,沒想到他忠心護主,斷然現身,被兩個梟雄同時發現。
  • 25、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而且還有著袁紹這樣一個共同的敵人,但是春秋無義戰,誰也不敢保證曹操擺下的這次酒宴,會不會是鴻門宴。
  • 26、其實,最喜歡曹操的是他豪爽的性格,不顧別人的看法,可能這便是他不同於袁紹、袁術的原因,也是為何最終能走向巔峰的原因。
  • 27、特別是曹操擔心的是,自己與袁紹相鬥,可能兩敗俱傷,很長時間無力對付劉備,則劉備就可能有很長時間的擴張實力機會。
  • 28、當年他的父親袁紹和曹操、許攸等人和一大批公族子弟,每日裏不是飛鷹走狗就是呼朋引伴橫行洛陽,又做過多少「正經」。
  • 29、武將不用多說,都想陣前立功,文官卻有幾個懼怕袁紹勢大,在那裏猶猶豫豫,不過見劉藝決心甚大,知道事在必行,也不敢再多說。
  • 30、關心長溫酒一杯,刀斬華雄,驚得袁紹帳中目瞪口呆;武鬆在景陽岡下連喝十八碗烈酒,添了一身虎膽夜過山岡,打死了大蟲。
  • 31、因為郭嘉的遠慮也是無人可敵的,在三國中郭嘉幫助曹操破了袁紹,破了袁譚,破了公孫度給曹操統一北方的下了決定性的基礎。
  • 32、話說曹操等十八路諸侯聚集到了一起推選袁紹為王,這時董卓派華雄來攻城袁紹派俞涉迎戰不到三回合被華雄斬了。
  • 33、後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而計不庭,官渡破袁紹,遠征擊烏桓,東臨碣石,一統北方,而後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 34、眾諸侯推袁紹為三軍盟主,觀眾等世食漢祿,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願聽調遣以致臣節,匡扶漢室,遂歃血為盟。
  • 35、硝煙三國,諸侯割據,袁紹雖有一心割據中原,稱王霸地,卻沒有招賢納士的思想,終繼被曹操大敗於官渡,沒有戰略思想,而卻隻心存高遠。
  • 36、那些原本打算私通袁紹的部將見曹操此舉,慚愧不已,心中愈加感激,自此軍中士氣更盛,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 37、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曹操在官渡之戰前,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他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尊重。
  • 38、這時,袁紹著急了,隻見北海太守公孫瓚衝上陣去與呂布交戰,戰了十多個回合,公孫瓚頂不住了,扔下手中的武器,敗下陣來,逃回軍中。
  • 39、待到張角死後曹操一舉拿下黃巾軍,並從中挑選了三十萬的見狀青年,從此曹操成了一個實力超群的大軍閥,漸漸敢和袁紹反抗了。
  • 40、麵對袁紹的軍隊,說曹操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相差懸殊的兵力無疑把他逼入了絕境,但他卻在最深的絕望中,遇見了最美麗的驚喜。
  • 41、又有誰不知袁紹愛將顏良、文醜白馬坡亦成他的刀下之魂,如此猛將怎能不敵吳下阿蒙?事實就是如此,心中失去了對手便後患無窮。
  • 42、三國,是由袁紹開啟而由孫皓終結的,在這朞間,有無數鮮為人知的情節,這本書讓我見到了這段曆史真實的一麵。
  • 43、他討董卓,剿黃巾,除袁術,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可謂戰功赫赫,如果沒有曹操,在那個動亂年代,不知道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 44、當時袁紹陣營裏的一個謀士許攸來投奔曹操,他大喜過望,可能當時在幹什麼事情,連鞋子都沒穿就衝出去迎接。
  • 45、首先,他是個實幹家。他曾行刺董卓,矯詔聚天下諸侯討董卓,他曾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曾在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最終成就魏王大業。
  • 46、官渡之戰勝利後,有人向您彙報,發現許多您自己屬下給袁紹寫的信,而您看都不看,命令全部銷毀,這種大度,深深地令我折服。
  • 47、建安十年,我率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
  • 48、數數當時有頭臉的人物吧,除了素來瞧不起他的袁術外,劉備幾乎全都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都收留過劉備。
  • 49、第一,曹操很擅長打戰,在他所指揮的官渡之戰中,他以七萬精兵,大破袁紹七十萬大軍,堪稱軍事史上傑出的軍事家。
  • 50、曹操和袁紹相比,曹操是處於下風的,但是曹操卻打敗了袁紹,可見曹操的軍事能力很不一般,曹操就像近代史上的拿破侖。
  • 51、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
  • 52、東漢末年,奸臣董卓擅權作亂,天下豪強在袁紹、袁術率領下合兵討伐董卓,洛陽城一片混亂,董卓見大勢已去,便棄城逃往長安。
  • 53、不出三月,袁紹便會揮兵去取幽州,主公隻要屯兵在幽州等待,到時戰事一起,袁紹回兵不及,我們隻管乘虛而入,巨州就可輕取。
  • 54、三月初的風雨雲集、壞事不斷到三月末的兩路敵人戲劇化退回,雲消雨散、好事連連,袁紹的心情也是大落大起幾經波瀾。
  • 55、原來那個英俊威武,氣勢不凡的人就是四世三公,門吏遍天下,勢傾朝野的官宦世家出身的袁紹袁本初,傳聞袁紹生得英俊威武。
  • 56、就在所有人在心裏頭品咂時,司隸校尉袁紹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執金吾一職事關重大,宜選賢任能,唯德才兼備者,方可勝任。
  • 57、官渡之戰朞間,沮授又多次進諫不可輕舉冒進,袁紹俱不聽,心灰意冷而托疾辭歸,袁紹懷恨不許,並省其兵交由郭圖帶領。
  • 58、袁紹遂命部下好生戒備,以防劉塵來攻;曹操更絕,先與袁紹締結攻守同盟,後暗中派人往長安提親,致使劉塵險些喪命。
  • 59、但想來也有些勇力吧!至於呂曠呂翔,在曆史上呂曠、呂翔首先在袁紹死後追隨袁尚,而其中呂曠曾數回合擊殺袁譚部將岑璧。
  • 60、打開一看,大驚失色,裏麵全是自己的文武官員寫給袁紹的信,都準備背叛曹操,曹操勃然大怒,準備殺掉那些人泄恨。
  • 61、在曹操眼中,袁紹不足為慮,因為曹操在與袁紹結盟剿滅董卓時,因為袁紹的自私和無膽識而錯過了剿滅董卓的時機,使董卓遷都逃竄。
  • 62、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 63、而同為曹操帳下的謀士許倏,卻淒慘的多,許倏有經緯之才,但驕傲自滿,他是曹操的發小,侍奉袁紹為主,後因計謀不被采納,轉投曹操。
  • 64、諸葛孔明草船借箭,足智多謀;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膽有識;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以少勝多,沒有語文,哪知三國?
  • 65、袁紹字本初,漢族,汝南汝陽人,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位,其家族也是因此有了四世三公。
  • 66、想當年,你破黃巾,平袁紹、除呂布,大敗張魯,挾天子以令諸侯,還能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你戰略家的天質和磅礴的胸懷可見一斑。
  • 67、曹操也具有了克敵製勝的各種條件:聯軍人多勢眾,兵精將勇;袁紹等人高舉忠義旗號,以順討逆;眾諸侯都做了充分的戰備工作。
  • 68、咚咚咚咚隨著震天的戰鼓,一場激烈的戰爭一觸即發。袁紹帶領十八路諸侯擺陣虎牢關,討伐據守在此的逆賊董卓。
  • 69、話說關羽在曹營時,袁紹曾派他的大將顏良來曹軍關外挑戰,曹操連派幾名猛將去應戰,都被顏良所斬殺,曹操大急。
  • 70、在官渡之戰中,曹操本處於劣勢,但他能正確分析形勢,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取長補短,最終以三萬軍隊戰勝袁紹十一萬大軍,羸得勝利。
  • 7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曹操在官渡之戰以少勝多大敗袁紹十萬大軍、潼關破西涼的馬超。用的都是賈詡的妙計啊。
  • 72、官渡之戰中你以二萬軍隊對抗袁紹十萬大軍,竟然奇跡般地獲勝了,這一戰給你一個輝煌的開端,這一戰也讓你盡展才華。
  • 73、當我聽說曹操官渡敗袁紹、大破西涼軍時,我真為曹操高興;可我又聽說曹操宛城見張繡、華容道逢關公時,我又替他悲傷。
  • 74、而袁紹卻沒有一點主見,在官渡之戰中,竟然會聽郭圖的建議,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結果大敗而歸。從此一病不起。
  • 75、光足迎許攸,磕頭又參拜,其誠心恭敬的態度助其兵敗袁紹;登高思奉孝,淚水滿衣襟,其恩重如山的態度幫其威信大增。
  • 76、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無不個極其態。
  • 77、在關鍵時刻,袁軍雖然士氣還很旺盛,但是袁紹卻與其重臣違忤不睦;曹營盡管人心有些惶悚,然而曹操則能與其心腹同舟共濟。
  • 78、上個月,僭號天子,陷入多方勢力圍攻的偽帝袁術終於死了,欲前往青州,尋求袁紹庇護的他被劉備截擊,最終死在了他的老地方壽春。
  • 79、事情是這樣的,本來白馬之戰顏良是由張遼關羽先登突擊刺死的,然後曹操遷徒白馬的百姓,袁紹部渡河追擊占領白馬、延津,至延津南。
  • 80、此時他卻已擴展到極限,兵力畢竟有限,便於十一月底,同意了袁紹請人入京求董卓發下調停詔書,兩家表麵言和。
  • 81、在前方等待他的是多謀少斷的河北袁紹,美豔動人的洛神甄宓,還是那後來被稱為曹氏五子之首的大將張郃?
  • 82、原來這胡昭曾去冀州躲災過,可惜他早看出了袁紹此人難成大事,好謀無斷,嫉賢妒能,於是便不鳥袁紹的登門請賢,逃回老家了。
  • 83、文遠之言,令我頓開茅塞,如撥雲霧而見青天啊,袁紹徒有虛名,我已經羞與之爭那盟主之位,他若願做,便讓他做罷!
  • 84、韓馥在接到橋瑁的移書後躊躇不決,後來聽從從事劉子惠的建議持觀望態度;同時盯住勃海太守袁紹防止其起兵。
  • 85、袁紹正要下令士卒去探聽虛實,一陣沉穩中透著厚重好似磨著地麵的腳步聲響起,帳內眾人抬頭望去,來人正是關羽。
  • 86、雖然是一代梟雄,但曾和袁紹一起在何進手下做過謀士,因此也給他排名,曹操是一代梟雄一代奸雄,當然是詭計多端。
  • 87、袁紹說當年他和曹操偷的新娘子此刻就在他府上,不過身份已然變作了小孤孀,曹德好奇心大起,當即要求一看究竟。
  • 88、雖然袁隗的死和袁紹進兵有些關係,可如果董卓真正忌憚袁隗的家世,即便袁紹打到洛陽城門下,袁隗也能安如泰山。
  • 89、想想也是,身為閹宦之後的曹操家底自然無法和四世三公的袁紹相比了,得了徐州這個糧倉後還是缺糧,可見世家的勢力有多麼龐大。
  • 90、霎時石頭象暴風驟雨般地落在袁軍營寨,打得袁軍東奔西逃,無處躲藏,最後袁紹被曹操擊敗,隻好帶著八百騎兵,渡江而逃。
  • 91、麵對敵強我弱,曹軍內部多生惶恐,有的甚至與敵軍暗相勾結,陰謀另就!後來曹操出奇製勝,一舉擊敗袁紹,繳獲大量往來書信。
  • 92、他利用袁紹恃強驕躁、不善用人、疏於籌策的弱點,後發製人,攻守相濟,把握戰機,出奇製勝,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 93、官渡大戰,懷著雄心壯誌的曹操帶著自己不過兩千兵馬擊敗了袁紹浩浩蕩蕩的軍隊;赤壁之戰,孔明巧借東風,大敗曹軍那數千艘戰艦。
  • 94、兩軍中,勢力最大的袁紹聯軍在交戰中怎麼也打不過董軍,因為董軍中有一員大將名叫呂布,他武藝高強,連損袁軍幾員戰將。
  • 95、在袁紹處,呂布與他聯手大破黑山軍,但呂布又恃著功勞,向袁紹請兵,袁紹不應許,呂布將士又多暴橫,所以呂布又被袁紹趕走。
  • 96、書中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靈帝昏庸無道,後被董卓奪權,曹操等地方諸侯組成聯盟,推舉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
  • 97、董卓竊奪洛陽朝廷的政權,廢少帝,立獻帝,袁紹先走,到冀州去號召各州、各郡一致討董;不久,袁術也走,帶了自己的部隊走到魯陽。
  • 98、曹操天天以酒宴款待,但是他卻不為所動,後來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裏,毅然放棄了曹操給他的優厚的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
  • 99、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 100、袁紹是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在200年的官渡之戰中敗於曹操,從此一蹶不振,一直鬱鬱寡歡,後在平冀州判亂之戰獲勝後病死。

詞語解釋

袁紹[ yuán shào ]

1.東漢末年軍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隸校尉。大將軍何進召董卓謀誅宦官事泄被殺,他盡殺宦官。後董卓入京專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稱冀州牧,號召起兵討董卓。後逐漸占有冀、青(今山東東北部)、幽(今河北北部)、並(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敗,不久病死

袁紹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