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袁紹的意思 袁紹造句 40字左右

袁紹造句40字左右


  • 1、當年他的父親袁紹和曹操、許攸等人和一大批公族子弟,每日裏不是飛鷹走狗就是呼朋引伴橫行洛陽。
  • 2、到時候也隻將甘陵城圍住,挫敗審配的主動出城攻擊而已,然後派人打探袁紹的援軍,準備圍城打援。
  • 3、郭嘉卻力排眾議說道:「袁紹現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冀州,正在和公孫瓚拚的死去活來,不會在意許都的。
  • 4、丞相興仁義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戰,破袁紹百萬之眾,正應當時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 5、呂布先投靠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絕,於是呂布改投袁紹
  • 6、看到袁紹妄圖用人數來壓自己,孫堅確是冷哼一聲,手中劍鋒一轉,整把劍上散發出耀眼的古銅色芒光。
  • 7、吾兄掃蕩寰宇,平定四方,有大功於漢室,豈似汝販席織履之徒,明投袁紹,暗竊河北,欺弄天下百姓,盜取仁義之名。
  • 8、曹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計,命高覽、張郃率兵劫曹營,遭埋伏兵敗,懼罪而降於曹操,被封為偏將軍、東萊侯。
  • 9、官渡之戰,田豐再議據險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敵策略,乃至強諫,被袁紹以為沮眾,械係牢獄。
  • 10、之後,董卓殺死劉辨,逼死何太後,並且殺害了朝廷一些王公大臣,比如袁紹在京城的所有親眷。
  • 11、召集各路將軍,就說董卓的西涼大軍已經到達虎牢關,我袁紹身為聯軍盟主,自當以身作則,奮勇當先,不畏強敵。
  • 12、曹公兵強將勇,足智多謀,擒呂布於下邳,摧袁紹於官渡,逐劉備於隴右,破烏桓於白登,梟除蕩定者,不可勝計。
  • 13、郭嘉拿過竹片一看,袁紹自少年時如何紈絝,廣招賢良時如何做作,時常問人計略卻不采納,等等等等。
  • 14、而如今盟主為袁紹,負責酸棗軍糧調配為袁術,此二袁聞孫堅托故不出兵為其家族報仇,必然暗地裏惱堅。
  • 15、曹操卻認為,袁紹為人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兵多卻指揮不明,將騎而政令不一,雖然兵多糧足,正好為我所用。
  • 16、袁紹就特別喜歡胡床,在鄴城的府中就備了一套,每次議事他就坐在胡床上,其它人依舊是在坐席上跪坐。
  • 17、袁紹要使三子一外甥分掌河北四州事務,打破了自孝武皇帝以後形成的強幹弱枝集權於中央的「潛規則」。
  • 18、官渡之戰前夕,劉備投奔了袁紹,帶兵去襲曹操,曹操力高一籌擊退了劉備,並追擊到了徐州,招降了關羽。
  • 19、袁紹公卿子弟,紈絝膏粱;張邈東平長者,糊塗迂腐;孔伷清談高論,紙上談兵,打起仗來全都不是您董相國的對手。
  • 20、袁紹協迫韓馥,遂領冀州牧,卑辭厚幣招攬田豐,田豐以王室多難,誌存匡救,乃應命以為別駕。
  • 21、這二人再無顧忌,徹底光著膀子嗯嗯啊啊瘋狂攪基,這才有了著名的官渡之戰,當然,最後菊花失守的是袁紹
  • 22、曹操首起義兵後不久,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三公移書與州郡,關東諸侯響應並推袁紹為盟主。
  • 23、然而此戰對曹軍來說乃背水之戰,不勝則死,因此曹軍將士個個奮勇廝殺,最終擊敗來犯的袁紹軍。
  • 24、而且呂布也並非單純的勇將,頗有才略,英雄記中記載稱他在離開袁紹時,袁紹派人追殺,紹假布領司隸校尉。
  • 25、想那袁紹數萬大軍屯駐河內,缺衣少糧,要不是將軍仁厚時常接濟他們,恐怕早已經是餓殍遍野。
  • 26、可是你前有狼後有虎,前有袁紹後有董卓,要想擺脫困境,你隻能選擇做一個奸雄,一個被人辱罵的奸雄。
  • 27、所以,曹操決定攻打劉備,而對袁紹采取安撫麻痹之策。由此可見,曹操實質上是一個很高明的戰略家。
  • 28、袁紹為私為公,都應該全力以赴,滅殺董卓,為國報仇,為家雪恨,然而他不率先殺敵,遷延日月,保存實力。
  • 29、袁紹聞言,先是喜上眉梢,待聽得趙子龍又在穀中,當下一愣,問道:「吾軍四麵劫圍,彼又是如何突入穀中的?」。
  • 30、荀攸一生輔助曹操爭霸天下,征張繡、戰袁紹、擒呂布、定烏桓、為曹操雄霸北方無不作出重要貢獻,作出非凡功勞。
  • 31、想曹操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征劉表,獲得了北部中國的控製,平定中原,此乃亂世英雄也。
  • 32、袁紹官渡之戰敗北和劉備除舊布新的兩件事例,難道不能證明接受他人忠告的重要性嗎?
  • 33、一天,聽說袁紹的謀士來訪,曹操竟顧不得穿衣服,打著赤腳慌忙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尊重。
  • 34、假如我無所不能,我將穿越到三國時朞,讓所有人都知道曹操在官渡如何擊敗那個粗暴的袁紹
  • 35、伐袁之時,是你那求賢若渴之情,還未穿鞋便迎接許攸;是你,毅然隻帶1萬兵,火燒鳥巢,大敗袁紹
  • 36、官渡大勝後,曹操從袁紹扔下的金銀珠寶中搜出書信一束,都是自己的部下與袁紹暗通的書信。
  • 37、因為多疑,實力非常雄厚的袁紹在官渡之戰屢失良機,導致了眾叛親離,最後隻得一個人顛沛流離。
  • 38、可是董卓一個區區小將華雄,單騎一回合斬了袁紹的四位大將,此事語驚四座,誰也不敢出兵滅華雄。
  • 39、雖然俺己成為了中原的霸主,但是從兵力來講的話俺的兵和袁紹的始終有一點點的距離。
  • 40、數十年後,你掃平北方,隻剩下袁紹這個勁敵,袁紹的土地是你的數倍,兵馬甚多,手下良將無數。他向你發出挑戰。
  • 41、天下大亂,群雄爭霸,他不畏強權先討董卓,後伐袁紹,威震四海,滄海之上,碣石之邊,激起千層浪。
  • 42、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人隻會和袁紹一樣,固守偏執,卻缺少了那雙發現美的眼睛,缺少了直視自己的勇氣。
  • 43、而曹操的主力部隊在袁紹那裏,所以沒有一舉殲滅劉備,使得劉備僥幸逃過此劫才一步步壯大起來的。
  • 44、在袁紹麵前,他把他所有膽識和謀略用來導演了一場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一場經典之戰。
  • 45、後來,當袁紹等悟出了迎奉天子的好處,想與曹操共享這張王牌,你說袁紹天不天真,曹操怎麼可能答應呢?
  • 46、吾於桌前,料想他日先去袁術,後取袁紹,即可縱橫天下矣!則吾之願便可實現,必能平天下!
  • 47、在袁紹的十八路大軍遇見華雄時,全都望而生畏,最後是關羽用精湛的刀法劈死了華雄。
  • 48、初平二年,袁紹稱冀州牧後,與公孫瓚相爭,常山郡人公推趙雲為頭目,率領大夥去投奔公孫瓚。
  • 49、在戰勝袁紹後發現許多部下與袁紹通過密信,他不但不追究這些人,反而叫人把密信統統燒毀。
  • 50、建安四年,董卓已滅,呂布已亡,孫權按兵據守江南,劉表處中立,唯獨北方名門之後袁紹占黃河以北,人多勢眾。
  • 51、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 52、討伐軍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擔任奮武將軍,曹操與袁紹又上表推舉鮑信擔任破虜將軍,鮑韜擔任裨將軍。
  • 53、當初他北見袁紹,不得重用,於是他對謀臣辛評、郭圖說:夫智者審於良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 54、如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中,袁紹想以十萬大軍的優勢兵力,直搗曹操的政治中心許昌,想一舉消滅曹操。
  • 55、也正是因為曹操的輕敵,兩個月後,軍中糧草告急,便派使者向總營催糧,可在路中,卻被袁紹的部將許悠所擒。
  • 56、譬如曹操的7萬人打敗了號稱70萬大軍的袁紹,這是中國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官渡之戰。
  • 57、在聽取眾謀士的建議後,曹操卻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戰略決策,決定攻打劉備,而置袁紹於不顧。
  • 58、曹操如果此時主動與袁紹相鬥,則劉備可能漁翁得利,即使不主動夾攻曹操,但也廣收民心,實力逐漸坐大。
  • 59、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裏,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先殺江東孫堅,後又常抗曹操,是曹操強敵之一。
  • 60、袁紹這個人色厲膽薄,好計謀卻沒有決斷;幹大事卻愛惜性命,看見小利卻忘不顧性命:不是英雄。
  • 61、諸位,今天早晨有消息從河北來,袁紹的三子在冀州城內磨刀霍霍,一場奪嫡之爭看來是勢所難免了。
  • 62、諸位遠道而來,本初榮幸之至,本來孟德才是發起討董的正角兒,我袁紹似乎有點喧賓奪主了。
  • 63、軍師許修正在建議袁紹應該趁現在襲擊許都,被沈裴任說成了他和曹操一起來騙袁紹
  • 64、曹操是一個賞罰分明的人,按理他應該處斬部下,但他卻說孰能無過,我還奉承過袁紹,這些書信就送給袁紹吧。
  • 65、曹操那時才兩萬兵力,當他得知敵人要發動總攻時,同謀士分析形勢,利用了袁紹的弱點,平定了北方。
  • 66、東漢末年,曹操、袁紹、呂布、孫策、劉備等大大小小的軍閥各據一方,為了爭奪天下,連年混戰。
  • 67、這就使劉備、關羽在外大袁紹時,張飛醉酒鞭打士卒激起兵變丟失了徐州城,斷送了劉備兄弟的退路。
  • 68、他最終相信了許攸,憑借有限的兵力打敗了比自己強大的多得多的袁紹,並在隨後統一了北方。
  • 69、他不像劉備,取得荊州後就沾沾自喜,也不像袁紹,兵敗一場就灰心喪氣,再無信心爭霸天下。
  • 70、反觀那周幽王、商紂王、項羽、袁紹,哪一個不是驕傲自大,剛愎自用搞得眾叛親離,身敗名裂。
  • 71、接著,曹操與袁紹大戰,勝利之後建立了魏國,率兵進攻住在江南的孫吳,於是引出赤壁之戰。
  • 72、不論世人對他的評定如何,英雄還是梟雄,於他又有何幹,官渡之戰大敗袁紹,挺進北方,進而虎視中原。
  • 73、200年二月,袁紹派顏良進攻白馬,曹操采用了謀士苟攸的聲東擊西之計,斬了顏良敗袁軍。
  • 74、得勝之後,曹操發現了許多書信,這些信件大多都是軍中部將寫給袁紹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誠之語。
  • 75、我們一動不動的藏著,就聽見袁紹盈的腳步聲慢慢的接近了我們,我的心砰砰的要跳出了心口。
  • 76、三國時許攸本是袁紹手下的謀士,可是他卻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爭中幫助曹操贏得了勝利。
  • 77、呂布此人最是無信,為榮華而殺丁原,為美色而刺董卓,投劉備而奪其徐州,結袁紹而斬其婚使。
  • 78、你也寬明大義,滅袁後,麵對袁紹手下謀士的誓死不降的表現,你還是憐其精神可貴,將他們厚葬。
  • 79、袁紹,生性愚昧,優柔寡斷,喜好金錢,貪也,袁術之兄。後被操所滅,幽州、涼州、並州等地原屬他。
  • 80、比起袁紹在官渡之戰後吐血而亡,劉備在猇亭之戰後亡於白帝城,他是多麼的豁達與堅強。
  • 81、有可能有的人不以為然,那再看看之前發生的官渡之戰,一代梟雄曹操帶著幾千人打敗了袁紹的7萬多人。
  • 82、趙雲也曾投靠過幾個主人,袁紹、公孫瓚,後來感覺劉備待人最好,因此在劉備手下衝鋒陷陣毫不倦怠。
  • 83、而曹操與袁紹不同,曹操當知道故友徐攸來投降的時候,正在床上睡覺,高興得連鞋子也沒穿,就跑出來迎接。
  • 84、許攸來見,曹操知道這是一個人才,也曾經顧慮此人是真降還是誘導自己進入袁紹的圈套。
  • 85、曹操還欲再勸袁紹發兵,袁紹死活不同意,眾人也是心急封賞紛紛讚同袁紹暫不發兵先行按功行賞。
  • 86、相對於劉備的虛情假義,袁紹的優柔寡斷,孫權的子承父業來說,曹操的霸業,是自己智慧的結晶。
  • 87、三是劉備實力弱小,而且民心未附,此時將其殲滅,然後騰出手來,集中力量對付袁紹,是很好的戰略抉擇。
  • 88、因此,楊賜與袁逢是兒女親家,而楊修就是袁逢之子袁基、袁術的外甥,其實也是袁紹的外甥。
  • 89、袁家雖是四世三公,名望無人能及,然那袁紹少主見,遇大事猶豫不定,能得才而不能用才,有何可慮?
  • 90、袁紹自少喜結交當時上層社會的豪爽之士,少年折節下士,知名當世,文武雙全,英氣勃發。
  • 91、袁紹與公孫瓚亦當今豪傑,見在磐河廝殺,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順太師矣。
  • 92、此時,也唯有希望自己以進為退這一招有用,袁紹不會奪走自己這兩個好不容易得到的人才。
  • 93、孫堅見高雲不搭茬兒,站起身來,衝袁紹抱拳道:「孫堅不才,原為前部先鋒,前去虎牢關挑戰!」。
  • 94、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袁紹以寬厚得眾心,想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今兄弟為惡,此勢不兩全。
  • 95、這個時候,袁紹才發現是上當了,中了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然後卻派劉備和文醜轉過來攔截曹操。
  • 96、官渡之戰許攸獻計被袁紹否認,轉身投奔他,他一聽是許攸要來,不顧形象,激動地赤腳迎接。
  • 97、茫茫滄海之邊,伴著驚濤駭浪擊石,迎著海風呼嘯而過,你我同登碣石,遠望著袁紹餘部爭相逃竄。
  • 98、人們皆說他不識大體,他卻明白,袁紹不尊重任何人的建議,固執己見,自詡為名門之後,難成大事。
  • 99、您非常聰明,有勇有謀,在官渡之戰您以少勝多,擊敗袁紹、袁術、呂布、馬超、董卓等人的勢力,並在亂世中稱霸。
  • 100、他一生破黃巾、收張魯、擒呂布、滅袁紹、降張繡、伐孫權,打得劉備家破人亡,攻得馬超逃亡蜀地,伐得孫權俯首稱臣。

詞語解釋

袁紹[ yuán shào ]

1.東漢末年軍閥。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官僚家庭出身。初任司隸校尉。大將軍何進召董卓謀誅宦官事泄被殺,他盡殺宦官。後董卓入京專朝政,他奔冀州(今河北中南部)稱冀州牧,號召起兵討董卓。後逐漸占有冀、青(今山東東北部)、幽(今河北北部)、並(今山西)等四州。公元200年,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被曹操打敗,不久病死

袁紹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