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沒有智慧的成語

形容沒有智慧的成語


1呆頭呆腦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釋 呆:癡呆、遲鈍。形容傻乎乎的或遲鈍的樣子。

出處 元 馬致遠《嶽陽樓》第三折:「似這等呆腦呆頭勸不回。」

2傻頭傻腦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釋 形容思想糊塗,愚笨癡呆。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隻是我愁寶玉還是那麼傻頭傻腦的,這麼說起來,比頭裏竟明白多了。'

3東施效顰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解釋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裏醜女(後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醜(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4作繭自縛 [ zuò jiǎn zì fù ]

解釋 繭:蠶繭;縛:纏裹。蠶吐絲作繭子;把自己包裹起來。比喻自己束縛自己;也比喻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處 唐 白居易《江州赴中州至江陵以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

5邯鄲學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有幾個年輕人結伴到趙國去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但沒有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隻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丟掉了。

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6自以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釋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7呆若木雞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釋 愣著不動;像隻木頭雞。形容人癡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8畫蛇添足 [ huà shé tiān zú ]

解釋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一舉。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9班門弄斧 [ bān mén nòng fǔ ]

解釋 班:魯班;即公輸子;春秋時魯國人。我國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麵前賣弄本領。

出處 宋 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10足智多謀 [ zú zhì duō móu ]

解釋 足夠的才智;大量的計謀。形容善於動腦筋出主意。謀:計謀。

出處 元 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老夫遍觀朝中,足智多謀,無如司徒者。」

11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釋 很有智慧的人表麵上好像很愚蠢。

出處 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2杞人憂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釋 杞:古時國名;憂天:擔心天塌陷。杞國人擔心天會塌下來;寢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13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14急中生智 [ jí zhōng shēng zhì ]

解釋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出處 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15愚不可及 [ yú bù kě jí ]

解釋 及:趕上。形容愚笨到了極點。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6閉門造車 [ bì mén zào chē ]

解釋 原意指隻要按照同一規格;關起門來造成的車子;用起來也能合轍。現用以比喻不進行調查研究;隻憑主觀想象辦事;不符合客觀實際。

出處 宋 朱熹《四書>或問》第五卷:「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蓋言其法之同。」

17不辨菽麥 [ bù biàn shū mài ]

解釋 辨:分清;菽:豆類。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愚昧無知;或指缺乏實際生產知識。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預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

18掩耳盜鈴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釋 掩:遮蓋;盜:偷。把耳朵捂住偷鈴鐺;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不會聽見。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19酒囊飯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釋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隻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出處 宋 陶嶽《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嚐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

20孫龐鬥智 [ sūn páng dòu zhì ]

解釋 孫:孫臏;龐:龐涓。孫臏、龐涓各以智謀爭鬥。比喻昔日友人今為仇敵,各逞計謀生死搏鬥。也比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

出處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21泥塑木雕 [ ní sù mù diāo ]

解釋 用泥土塑造、木頭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動作及神情呆板。

出處 元 無名氏《冤家債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麼靈感在那裏。」

22愚昧無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釋 非常愚笨;糊塗;又沒有知識。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自顧寡德,國人推尊,令襲大位,光父之業。愚昧無知,敢稀聖旨!」

23蒙昧無知 [ méng mèi wú zhī ]

解釋 愚鈍糊塗;沒有知識;不通事理。

出處 《晉書 阮種傳》:「臣誠蒙昧,所以為罪。」

24笨頭笨腦 [ bèn tóu bèn nǎo ]

解釋 笨:愚鈍。形容不聰明,頭腦反應遲鈍

出處 朱自清《揚州的夏日》:「一覽而盡,船又那麼笨頭笨腦的。」

25笨嘴笨舌 [ bèn zuǐ bèn shé ]

解釋 笨:不靈巧。說話表達能力很差,沒有口才。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馮永祥平時以能說會道出名於工商界的,現在卻變得好像是一個笨嘴笨舌的人了。」

26木頭木腦 [ mù tóu mù nǎo ]

解釋 形容呆板、遲鈍

出處 沈虎根《小師弟》:「而且變得木頭木腦,竟連他母親來看他也會顯得冷冰冰的。」

27大智大勇 [ dà zhì dà yǒng ]

解釋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出處 陳立德《前驅》:「他們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堅韌毅力。」

28襲人故智 [ xí rén gù zhì ]

解釋 襲:因襲,套用。智:指計算。套用別人使用過的計策。

29目瞪口僵 [ mù dèng kǒu jiā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鬱達夫《遲桂花》:「我那忠厚老實的娘……一聽了媒人的這一番說話,目瞪口僵,立刻就滾下了幾顆眼淚來。」

30目瞪口張 [ mù dèng kǒu zhā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時甩開手,曾文彩目瞪口張地望著他。」

31目瞪口結 [ mù dèng kǒu jié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王以仁《流浪》:「當他們要我在那張表上填寫著我的職業和來杭的目的時,我真是目瞪口結的呆住了。」

32楞頭楞腦 [ léng tóu léng nǎo ]

解釋 ①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嗬嗬的樣子。②形容發楞發呆的樣子。

出處 曹禺《原野》第二幕:「幹媽,虎子傻,說話楞頭楞腦,沒分寸。」

33木雕泥塑 [ mù diāo ní sù ]

解釋 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靈活或神情呆滯。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那黛玉倚著床欄杆,兩手抱著膝,眼睛含著淚,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34目怔口呆 [ mù zhēng kǒu dāi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茅盾《驚蟄》:「當下那霹靂似的一聲,真把所有在場的貴客都嚇得目怔口呆。」

35泥足巨人 [ ní zú jù rén ]

解釋 比喻實際非常虛弱的笨大東西。

出處 郭沫若《憶秦娥·歌劇白毛女>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過街老鼠。」

36遲眉鈍眼 [ chí méi dùn yǎn ]

解釋 指眼神呆滯,不靈活。

出處 李劼人《死水微瀾》第六部分:「並且遲眉鈍眼地,看著人憨癡癡地,比蔡興順精靈不到多少。」

37呆似木雞 [ dāi sì mù jī ]

解釋 見「呆若木雞」。

出處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38聰明睿智 [ cōng míng ruì zhì ]

解釋 聰明:天資高,智力發達。睿智:智能,英明而有遠見。天資高,有智能,有遠見。亦作「聰明睿哲」、「聰明睿達」。

出處 《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39假癡不癲 [ jiǎ chī bù diān ]

解釋 癡:傻,呆。癲:瘋癲,癲狂。假裝呆傻,實際並不瘋癲。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心裏卻十分清醒。

出處 《三十六計》第二十七計:「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且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

40呆如木雞 [ dāi rú mù jī ]

解釋 見「呆若木雞」。

出處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41計窮智短 [ jì qióng zhì duǎn ]

解釋 計:計謀;窮:盡;智:智謀;短:缺少。計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夠用了。形容已經想不出什麼辦法了。

出處 元 無名氏《百花亭》:「我為那賀家姐姐,煩惱的小生計窮智短了。」

42詐癡不顛 [ zhà chī bù diān ]

解釋 謂假裝癡呆。

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盧夢仙江上尋妻》:「方明白前日賣酒歌詩,詐癡不顛的老兒,正是他所差之人。」

43口呆目鈍 [ kǒu dāi mù dùn ]

解釋 見「口呆目瞪」。

出處 克非《春潮急》二五:「張福壽頓時口呆目鈍,半天才小聲說:‘我曉得的喃!我又沒去戴過紅花、吃過油大。’」

44楞頭磕腦 [ léng tóu kē nǎo ]

解釋 見「楞頭楞腦」

出處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頭的是小劉,楞頭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頭磕腦的。」

45楞頭呆腦 [ léng tóu dāi nǎo ]

解釋 見「楞頭楞腦」。

出處 餘辰《蠶》:「我完全沒有聽講,當然不知道李老師提問了什麼。現在幾乎全班都舉手了,這有我們這張桌子上楞頭呆腦地坐著兩個人。」

46大智如愚 [ dà zhì rú yú ]

解釋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麵上看來好象愚笨。

出處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47計窮智極 [ jì qióng zhì jí ]

解釋 見「計窮慮極」。

出處 明·李東陽《冰玉齋記》:「及其計窮智極,幾微倉卒之際,蓋有赬麵泚顙,而不能自己者。」

48詐癡佯呆 [ zhà chī yáng dāi ]

解釋 謂假裝癡呆。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權依了他們處法,詐癡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別圖再報。」

49目瞪舌強 [ mù dèng shé qiáng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宋·陳亮《眾祭潘用和文》:「俄而於朋輩之中奪其一人而去,使其徒回皇四望,而目瞪舌強,不知所以為策。」

50秦智虞愚 [ qín zhì yú yú ]

解釋 春秋時期虞國大夫百裏奚無所作為,虞亡後入秦,輔佐穆公建立霸業。指一個人的才能隻有在適當的環境中才能發揮。

出處 清·錢謙益《光祿大夫贈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諡文通鐵山王公墓誌銘》:「楚材晉用,國土所以長嗟;秦智虞愚,賢哲為之永歎。」

51目瞪舌撟 [ mù dèng shé jiǎo ]

解釋 同「目瞪口呆」。

出處 譚嗣同《思緯氤氳台短書一報元征》:「向之主戰者,乃始目瞪舌撟,神喪膽落,不敢出一語。」

52瞪目哆口 [ dèng mù chǐ kǒu ]

解釋 睜大眼睛,張開嘴巴。形容驚呆的樣子。

出處 清 無名氏《帝城花樣 春珊傳》:「諸名士且搖玉柄麈尾,擎鐵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雞。」

53棄智遺身 [ qì zhì yí shēn ]

解釋 謂不與人鬥智爭利,忘記自身的存在。

出處 三國·魏·嵇康《贈兄秀才入軍詩》:「琴詩自樂,遠遊可珍。含道獨往,棄智遺身。寂乎無累,何求於人?」

54澄神離形 [ chéng shén lí xíng ]

解釋 形容用心太專,如癡如呆。

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緒言:「吾朝夕擁書於是,俯讀仰思,澄神離形,歸對妻兒,慹然若非人。」

55予智予雄 [ yǔ zhì yǔ xióng ]

解釋 自以為聰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出處 範文瀾 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他是一個極驕貪的人,以為自己所做的事都是對的,自己所得的物都是不夠的,因之,予智予雄,任性妄為。」

56呆裏撒奸 [ dāi lǐ sā jiān ]

解釋 形容外表癡呆,內心奸詐。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裏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滿,卻教我骨肉摧殘。」

57極智窮思 [ jí zhì qióng sī ]

解釋 竭盡才智和思慮。

出處 清·侯方域《豫省試策四》:「聖人所極智窮思而以為無奇者,乃就十數肉食之人而詢焉,采焉……則亦徒見其勞民傷財而已矣。」

58智周萬物 [ zhì zhōu wàn wù ]

解釋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 係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59三智五猜 [ sān zhì wǔ cāi ]

解釋 比喻用盡心思,多方猜測。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隻一智便猜個十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