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腳步堅定的成語

形容腳步堅定的成語


1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釋 腳踏在實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認真、踏實、不虛浮;一步一個腳印。

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第18卷:「公嚐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2高視闊步 [ gāo shì kuò bù ]

解釋 眼睛向上看邁大步走路。形容氣概不凡。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氣。

出處 漢魏 劉楨《隋書 盧思道傳》:「俄而抵掌揚眉,高視闊步。」

3健步如飛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釋 健步:走起路來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矯健;快得像飛。形容行走迅速。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麗人牽坐路側,自乃捉足,脫履相假。女喜著之,幸不鑿枘,複起從行,健步如飛。」

4大步流星 [ dà bù liú xīng ]

解釋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飛快。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邊,大步流星地走著。」

5跌跌撞撞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解釋 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了右首房間。」

6鵝行鴨步 [ é xíng yā bù ]

解釋 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出處 元 楊暹《西遊記》第四本第13出:「見一人光紗帽,黑布衫,鷹頭雀腦將身探,狼心狗行潛宗闞,鵝行鴨步懷愚濫。」

7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解釋 形容瞞著別人做事,不敢讓別人知道。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3回:「偏咱們就這樣丁是丁卯是卯的,隻許你們偷偷摸摸的哄騙了去。」

8臨危不懼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釋 臨:碰到;麵臨;懼:害怕;畏懼。麵對危難;絲毫也不畏懼。

出處 《鄧析子 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9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10側目而視 [ cè mù ér shì ]

解釋 側目:斜著眼睛;視:看。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汲鄭列傳》:「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

11動手動腳 [ dòng shǒu dòng jiǎo ]

解釋 指動手打架、動腳踢人。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你卻不可躁暴,便去動手動腳。打攪了事,那時我不管你。」

12四平八穩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隻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麵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13大搖大擺 [ dà yáo dà bǎi ]

解釋 走路時身子搖擺;亂晃。形容舉動無所顧忌;揚揚自得的樣子。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14姍姍來遲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解釋 舊時形容女子走路遲緩從容的樣子。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15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釋 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大雅 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

16昂首闊步 [ áng shǒu kuò bù ]

解釋 昂:仰;抬頭;闊步:大踏步向前走。抬起頭;大步走向前;形容精神振奮勇往直前的樣子。有時也用來形容態度高傲。

出處 李大釗《青春》:「惟有昂首闊步,獨往獨來,何待他人之援手。」

17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18穩紮穩打 [ wěn zhā wěn dǎ ]

解釋 穩穩當當;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出處 清 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紮穩打,不可輕進求速。」

19輕而易舉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釋 輕:輕鬆;舉:向上托。很輕鬆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出處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20削足適履 [ xuē zú shì lǚ ]

解釋 因為鞋小腳大;就把腳削去一塊來湊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遷就湊合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適:適應;履:鞋。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骨肉相愛,讒賊間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21變化多端 [ biàn huà duō duān ]

解釋 端:頭緒;方麵。形容變化很多、很大;沒有頭緒。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陳從善梅嶺失渾家》:「這齊天大聖神通廣大,變化多端。」

22因循守舊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釋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23手忙腳亂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解釋 形容做事慌張;沒有條理。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24捷足先登 [ jié zú xiān dēng ]

解釋 登:方言「得來」的合音。腳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優先達到目的。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25望而卻步 [ wàng ér què bù ]

解釋 看到困難或危險就往後退縮。形容遇到強敵或困難時就退縮不前。卻步:向後退卻。

出處 明 徐光啟《複周無逸學憲》:「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

26束手束腳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解釋 捆住手腳。形容膽子小,顧慮多。

出處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按照法律辦事,不等於束手束腳。」

27自食其果 [ zì shí qí guǒ ]

解釋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出處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28裹足不前 [ guǒ zú bù qián ]

解釋 裹足:包纏住了腳。好像腳被裹住了一樣;不能前進。大多指有所顧慮;停步不前。

出處 戰國 楚 李斯《諫逐客書》:「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29躡手躡腳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解釋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裏來,隻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30下馬看花 [ xià mǎ kàn huā ]

解釋 跨下馬來細細地觀賞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實際地調查研究。

出處 唐 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31不驕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釋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出處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隻要同誌們對於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和團結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32舉手投足 [ jǔ shǒu tóu zú ]

解釋 投足:踏腳。一抬手一踏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33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釋 蹈:跳動。兩手舞動;兩隻腳也跳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34手足無措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5投機取巧 [ tóu jī qǔ qiǎo ]

解釋 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私利。現指不付出艱苦的勞動;想靠小聰明來取得成功。

出處 陳毅《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中東》詩:「投機取巧最可恥。」

36捶胸頓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解釋 捶:敲打;頓:跺。兩拳捶打胸部;兩腳跺著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態。

出處 明 李開先《閑居集 昆侖張詩人傳》:「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實然,捶胸頓足,若不欲生。」

37步履蹣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釋 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出處 宋 龔熙正《釋常談 步履蹣跚》:「患腳謂之步履蹣跚。」

38足不出戶 [ zú bù chū hù ]

解釋 戶:門。腳不跨出家門。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卻說蘇盼奴自從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一客不見,隻等襄陽來音。」

39鎮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釋 指麵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

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自若,她便搶先一步哭了。」

40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釋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別叫我替你們害臊了!你們鬼鬼祟祟幹的那些事,也瞞不過我去。」

41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42寸步難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釋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離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艱難;連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無力擺脫。也作「寸步難移」、「寸步不移」。

出處 元 白仁甫《東牆記》:「聽了他淒涼慘切,好教我寸步難行。」

43步人後塵 [ bù rén hòu chén ]

解釋 步:踏;踩;後塵:走路時後麵揚起的塵土。踩著人家腳印走。比喻追隨;沿襲別人。

出處 清 梁章钜《歸田瑣記 北東園日記詩》:「某當竭盡綿力,以步諸君子後塵,斷不肯置身事外也。」

44評頭品足 [ píng tóu pǐn zú ]

解釋 評、品:評論;區分高低優劣。原指無聊的人評論婦女的容貌;後泛指發表評論;隨意挑剔。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阿寶》:「女起遽去,眾情顛倒,評頭品足,紛紛如狂。」

45空穀足音 [ kōng gǔ zú yīn ]

解釋 穀:山穀。在寂靜的山穀中聽到腳步聲。比喻非常難得的音信或事物。

出處 莊周《莊子 徐無鬼》:「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46東搖西擺 [ dōng yáo xī bǎi ]

解釋 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隻見那邊妖婦妖尼,笑吟吟的將拂子東搖西擺。」

47搖搖擺擺 [ yáo yáo bǎi bǎi ]

解釋 ①行走不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個州官不歹,斷事處搖搖擺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裏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了個胸廝撞。」

48步步登高 [ bù bù dēng gāo ]

解釋 一步一步地向高處登。比喻不斷上升。也形容官運亨通;連續得到提升。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他隻會從空放下,不會步步登高。」

49片言隻字 [ piàn yán zhǐ zì ]

解釋 不多的幾句話,極少的幾個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處 晉 陸機《謝平原內史表》:「片言隻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50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釋 生:生硬。指不從實際出發;生硬地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

出處 《山村新人》:「我們反對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作風。」

51百步穿楊 [ bǎi bù chuān yáng ]

解釋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52竭盡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釋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53縮手縮腳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釋 形容做事膽小、顧慮多;不敢放手。縮:收縮。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第六回:「喊了許久,店家方拿了一盞燈,縮手縮腳的進來,嘴裏還喊道:'好冷呀!'」

54不務空名 [ bù wù kōng míng ]

解釋 務:追求。不追求虛名。形容踏踏實實地工作。

出處 毛澤東《中國工人>發刊詞》:「工人中間應該教育出大批的幹部,他們應該有知識,有能力,不務空名,會幹實事。」

55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56拳打腳踢 [ quán dǎ jiǎo tī ]

解釋 用拳打,用腳踢。形容痛打。

出處 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一折:「我便拳撞腳踢,也不怕他不死。」

57搓手頓足 [ cuō shǒu dùn zú ]

解釋 形容焦急不安的樣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麼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58步履如飛 [ bù lǚ rú fēi ]

解釋 形容行進很快。

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飛,一直往西去了。」

59畏縮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釋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

60踉踉蹌蹌 [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解釋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頭重腳輕,對明月眼紅麵赤;前合後仰,趁清風東倒西歪。踉踉蹌蹌上山來,似當風之鶴;擺擺搖搖回寺去,如出水之龜。」

61輕手輕腳 [ qīng shǒu qīng jiǎo ]

解釋 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忽聽得賀司戶船中剪刀聲響,遂悄悄的輕手軟腳,開了窗兒,跨將出去。」

62頓足不前 [ dùn zú bù qián ]

解釋 停頓下來不前進。

63頓足捶胸 [ dùn zú chuí xiōng ]

解釋 用腳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極度悲痛或惱怒,到了極點。

出處 明·吳元泰《東遊記》第七回:「隻見楊子哀號哽咽,頓足捶胸,撫棺長恨,欲拔劍自刎。」

64手足失措 [ shǒu zú shī cuò ]

解釋 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極其驚慌。

出處 唐·韓愈《為韋相公讓官表》:「心神靡寧,顧已慚覥,手足失措。」

65捷足先得 [ jié zú xiān dé ]

解釋 捷:快;敏捷;足:腳步。跑得快先得到。指行動敏捷的人先達到目的。

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迎駕》:「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後。」

66歪歪倒倒 [ wāi wāi dǎo dǎo ]

解釋 不端正的樣子,形容行動不穩的樣子。

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他把那些歪歪倒倒的櫃子、架子、桌子、椅子都扶了起來。」

67立足之地 [ lì zú zhī dì ]

解釋 立足:站住腳。能夠站得住腳的地方。比喻存身的處所。

出處 清 湘靈子《軒亭冤》:「你們這班狂妄之徒,還有立足之地麼?」

68抵足而眠 [ dǐ zú ér mián ]

解釋 腳與腳相觸地同睡在一張床上。形容雙方情誼深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瑜曰:‘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69嫋嫋婷婷 [ niǎo niǎo tíng tíng ]

解釋 嫋嫋: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齊齊整整,嫋嫋婷婷,姐姐鶯鶯。」

70赤繩係足 [ chì shéng xì zú ]

解釋 赤繩:紅繩;係:結、扣。舊指男女雙方經由媒人介紹而成親。

出處 唐 李複言《續玄怪錄》:「固問囊中何物,曰:‘赤繩子耳!以係夫妻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係,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係,終不可逭。’」

71從頭做起 [ cóng tóu zuò qǐ ]

解釋 從:自。從開始做起。

出處 朱自清《古文學的欣賞》:「現在得從頭做起,最難的是注文用的白話……得創作。」

72手足重繭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解釋 手上腳上長滿了層層老繭。形容長期勞累。

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73捏手捏腳 [ niē shǒu niē jiǎo ]

解釋 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捏手捏腳,直到房中,並無一人知覺。」

74劄手舞腳 [ zhá shǒu wǔ jiǎo ]

解釋 猶言動手動腳。形容不規矩、不穩重。

出處 明·無名氏《雙林坐化》第一折:「好一個配猴兒日的,劄手舞腳的,恰便似個活螃蟹。」

75比手劃腳 [ b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釋 比:比擬。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語氣。

出處 楊朔《金字塔夜月》:「老看守卻像沒聽見,緊自比手劃腳說。」

76翹足而待 [ qiáo zú ér dài ]

解釋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77腳不點地 [ jiǎo bù diǎn dì ]

解釋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腳尖都未著地。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錯斬崔寧》:「兩個廝趕著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裏田地,隻見後麵兩個人腳不點地趕上前來。」

78蝸行牛步 [ wō xíng niú bù ]

解釋 蝸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動或進展極慢。

79跌腳捶胸 [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

解釋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氣憤、著急、悲痛等感情。

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二折:「我這裏牽腸割肚把你個孩兒舍,跌腳捶胸,自歎嗟。」

80跌腳絆手 [ diē jiǎo bàn shǒu ]

解釋 指受到阻礙或牽製。

出處 《孽海花》第二八回:「自從第一步踏上了社會的戰線,隻覺得麵前跌腳絆手的布滿了敵軍,第二步再也跨不出。」

81蹺足而待 [ qiāo zú ér dài ]

解釋 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出處 語出《漢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82飛簷走壁 [ fēi yán zǒu bì ]

解釋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簷,越過牆壁。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簷走壁的賊。」

83不步人腳 [ bù bù rén jiǎo ]

解釋 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喻不因循守舊。

出處 明 李贄《又與從吾》:「蘇長公片言隻字與金玉同聲,雖千古未見其比,則以其胸中絕無俗氣,下筆不作尋常語,不步人腳故耳。」

84挨肩並足 [ āi jiān bìng zú ]

解釋 形容人群擁擠。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山中遠近人家,都曉得高家新女婿才貌雙全,競來觀看,挨肩並足,如看神會故事的一般熱鬧。」

85捏腳捏手 [ niē jiǎo niē shǒu ]

解釋 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86捶胸跌腳 [ chuí xiōng diē jiǎo ]

解釋 表示極為悲傷或悲憤。

出處 元 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鬧鬧,痛傷情捶胸跌腳。」

87步履安詳 [ bù lǚ ān xiáng ]

解釋 步履:步行;安詳:安穩。邁步走路,從容安穩。

出處 《小學·嘉言》:「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

88翹首企足 [ qiáo shǒu qǐ zú ]

解釋 仰起頭,踮起腳。形容盼望殷切。

出處 三國 魏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翹足引領,望內響應。」

89蓬頭赤腳 [ péng tóu chì jiǎo ]

解釋 頭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

出處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被人打得蓬頭赤腳,衣裳粉碎。」

90躡手躡足 [ niè shǒu niè zú ]

解釋 見「躡手躡腳」。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三回:「小丫鬟等更躡手躡足的在外間收拾那粉盒妝盝,不敢大聲說一句話,倒弄得內外靜悄悄的。」

91躡腳躡手 [ niè jiǎo niè shǒu ]

解釋 同「躡手躡腳」。

出處 張天翼《春風·貝胡子》:「於是貝胡子躡腳躡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裏張一張院子裏——空空的。」

92側足而立 [ cè zú ér lì ]

解釋 形容有所畏懼,不敢正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吳漢傳》:「漢性強力,每從征伐,帝未安,恒側足而立。」

93弩箭離弦 [ nǔ jiàn lí xián ]

解釋 弩:利用機械力射箭的弓。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極其迅速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42回:「前走的如流星過度,後走的如弩箭離弦。」

94皸手繭足 [ jūn shǒu jiǎn zú ]

解釋 手皸裂,足生繭。形容竭盡全力。

出處 清 嚴複《與外交報>主人論教育書》:「凡可以愈愚者,將竭力近氣、皸手繭足以求之。」

95廁足其間 [ cè zú qí jiān ]

解釋 廁足:插足。在裏麵插一腳。

出處 魯迅《月界旅行辯言》:「絕無一女子廁足其間,而仍光怪陸離,不感寂寞,大為超俗。」

96手足胼胝 [ shǒu zú pián zhī ]

解釋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繭。手掌足底生滿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備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麵目黧黑。」

97救經引足 [ jiù jīng yǐn zú ]

解釋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願望相違背。

出處 荀況《荀子 仲尼》:「誌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98獨行踽踽 [ dú xíng jǔ jǔ ]

解釋 孤零零地一個人走路。

出處 《詩唐·風杕杜》:「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毛傳:「踽踽,無所親也。」

99科頭跣足 [ kē tóu xiǎn zú ]

解釋 光著頭赤著腳。

出處 宋 田晝《築長堤》:「科頭跣足不得稽,要與官長修長堤。」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