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將死的成語

形容人將死的成語


1千鈞一發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出處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劄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於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2行將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解釋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3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4苟延殘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解釋 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殘喘:臨死前僅存的喘息。比喻勉強維持生存或維持殘局。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滅。」

5危如累卵 [ wēi rú lěi luǎn ]

解釋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6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釋 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呼吸時進出的氣。隻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引申為事物即將消亡或毀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

7死氣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沒有一點生氣。有時也形容意誌消沉;缺少活力。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吳渤》:「上海有官立的書報審查處,凡較好的作品,一定不準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氣沉沉。」

8一息尚存 [ yī xī shàng cún ]

解釋 還有一口氣。指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誌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9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釋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於西山。」

10風燭殘年 [ fēng zhú cán nián ]

解釋 風燭:風中的燭火。風中的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人生垂暮之年的殘餘時日;隨時都可能完結。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長久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隻這風燭殘年,沒的倒得眼淚倒回去,望肚子裏流。」

11岌岌可危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釋 岌岌: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形容形勢極其危險。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2香消玉殞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解釋 香、玉:舊時文人用來指女子;殞:墜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13朝不保夕 [ zhāo bù bǎo xī ]

解釋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難;也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14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釋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5彌留之際 [ mí liú zhī jì ]

解釋 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後多指病危將死的狀況;際:時候。病危將死的時候。

出處 《尚書 顧命》:「病日臻,既彌留。」

16狐兔之悲 [ hú tù zhī bēi ]

解釋 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出處 明·朱國楨《湧幢小品·黃叔度二誣辨》:「因視國家將傾,諸賢就戮,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汙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規之不與,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誌之死以為名高,是誠何忍哉。」

17人命危淺 [ rén mìng wēi qiǎn ]

解釋 淺:時間短。形容壽命不長,即將死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8命在旦夕 [ mìng zài dàn xī ]

解釋 旦夕:早晚之間,形容極短的時間。生命垂危,很快會死去。

出處 唐 陳子昂《為建安王與諸將書》:「盡病水腫,命在旦夕。」

19斷香零玉 [ duàn xiāng líng yù ]

解釋 比喻女子的屍骸。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屍解》:「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好結果一場廝耨,空落得薄命留。」

20垂死掙紮 [ chuí sǐ zhēng zhá ]

解釋 垂:快要;接近。接近死亡時的拚命支撐、抵抗。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127章:「他這會兒真的熬到了垂死掙紮的時刻。」

21出生入死 [ chū shēng rù sǐ ]

解釋 原指人從出生到死亡。後形容冒生命危險;不顧個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22回光返照 [ huí guāng fǎn zhào ]

解釋 日落時由於反射作用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間發光的現象。比喻人臨死前忽然一陣短暫的神誌清醒或精神興奮。也比喻事物衰亡前出現的短暫的興旺現象。

出處 元·楊景賢《劉行首》第三折:「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23四麵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釋 四麵都是楚人的歌聲。後用來比喻四麵受敵;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

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麵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這四麵楚歌裏,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24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25死於非命 [ sǐ yú fēi mìng ]

解釋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26體無完膚 [ tǐ wú wán fū ]

解釋 全身的皮膚沒有一塊好的。形容遍體都是傷。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駁倒;或被批評、責罵得很厲害。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鄧艾傳》:「子忠與艾俱死」晉 裴鬆之注引《世語》:「師纂亦與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體無完膚。」

27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釋 迫:緊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我必知之。」

28十萬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釋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29一命嗚呼 [ yī mìng wū hū ]

解釋 指人死亡。嗚呼:古漢語歎詞;舊時常用於祭文;後來借指死亡。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時氣,到了八月邊,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

30生死存亡 [ shēng sǐ cún wáng ]

解釋 生存或者死亡。形容局勢或鬥爭的發展已到最後關頭。

出處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我婿離家不歸,數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

31家破人亡 [ jiā pò rén wáng ]

解釋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

32兔死狐悲 [ tù sǐ hú bēi ]

解釋 兔子死了;狐狸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悲:悲傷。

出處 元 汪元亨《折桂令 歸隱》曲:「鄙高位羊質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

33沒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興。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34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將要死之時心裏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來形容誌向或心願未能實現;死不甘心。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35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業蕭條。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監了。」

36貪生怕死 [ tān shēng pà sǐ ]

解釋 貪:貪戀。貪圖生存;懼害死亡。形容為了活命而失去正義的原則。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日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徼幸得逾於須臾。」

37朝不慮夕 [ zhāo bù lǜ xī ]

解釋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麼樣子或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出處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38畏縮不前 [ wèi suō bù qián ]

解釋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七卷:「唐子方始彈張堯佐,與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公,,則吳奎畏縮不前,當時謂拽動陣腳。」

39負債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釋 形容負債甚多。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7回:「卻說譚紹聞負債累累……每日索欠填門,少不得典宅賣地,一概徐償。」

40風中之燭 [ fēng zhōng zhī zhú ]

解釋 在風裏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出處 明 李贄《覆鄧石陽書》:「猶聞拜疾趨,全不念風中之燭,滅在俄頃。」

41戀生惡死 [ liàn shēng wù sǐ ]

解釋 戀:愛慕不舍;惡:厭惡。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94卷:「若戀生惡死,拒違變化,則神識錯亂,自失正業。」

42間不容發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釋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情勢非常危急。也指嚴謹完整;沒有破綻。

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係絕於天,不可複結;墜入深淵,難以複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

43人亡家破 [ rén wáng jiā pò ]

解釋 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出處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勳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44怕死貪生 [ pà sǐ tān shēng ]

解釋 同「貪生怕死」。

出處 《漢書·文三王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佯)病,徼幸得逾於須臾。」

45生死未卜 [ shēng sǐ wèi bǔ ]

解釋 或生或死結果尚難測定。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25回:「急的是母親生死未卜,深怕見了麵不能說話,仍和不見一般,豈不可痛!」

46家敗人亡 [ jiā bài rén wáng ]

解釋 家庭敗落,家人死亡。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回:「你既來投托蔣太太,你在蔣府裏靜坐罷了,你卻遙地裏去串人家,致得人家敗人亡。」

47死傷相枕 [ sǐ shāng xiāng zhěn ]

解釋 枕:以頭枕物。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臥。形容傷亡者多。

出處 唐·陸贄《請不置瓊林大盈二庫狀》:「凍餒交侵,死傷相枕。」

48生死相依 [ shēng sǐ xiāng yī ]

解釋 在生死問題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運,共存亡。

出處 毛澤東《中國人民誌願軍要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兩國同誌要親如兄弟般地團結在一起,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為戰勝共同敵人而奮鬥到底。」

49物傷其類 [ wù shāng qí lèi ]

解釋 傷:悲傷;同情;類:同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傷。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50枯木朽株 [ kū mù xiǔ zhū ]

解釋 朽:腐爛。株:露出地麵的樹樁。枯朽的樹木。比喻老弱無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

出處 漢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故有人先談,則以枯木朽株,樹功而不忘。」

51撒手人寰 [ sā shǒu rén huán ]

解釋 人寰:人世。指離開人世。

出處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君子之交》:「程繼先、王鳳卿也撒手人寰。」

52人琴俱亡 [ rén qín jù wáng ]

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傷逝》:「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餘亦卒。」

53返照回光 [ fǎn zhào huí guāng ]

解釋 佛教語。謂用佛性對照檢查,自我反省。

出處 元·李壽卿《度柳翠》第四折:「等柳翠來時,擊響雲板,唱兩句道《雨霖鈴》:‘今宵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那其間返照回光,同登大道。」

54風前殘燭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解釋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出處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55暮景殘光 [ mù jǐng cán guāng ]

解釋 猶言夕陽殘照。比喻年老體衰,臨近死亡。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六卷:「竊以暮景殘光,能餘幾日;酬恩報義,正在今時。」

56人琴兩亡 [ rén qín liǎng wáng ]

解釋 見「人琴俱亡」。

出處 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57死傷枕藉 [ sǐ shāng zhěn jiè ]

解釋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出處 清·吳趼人《痛史》第18回:「李恒的船,本來乘著北風,滿拽帆篷而來,到此收篷不及,被守義一陣弩箭,射得眾韃子死傷枕藉。」

58出死入生 [ chū sǐ rù shēng ]

解釋 ①從死亡裏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出處 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誠之神,感天動地。」

59狐死兔泣 [ hú sǐ tù qì ]

解釋 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出處 《宋史 叛臣傳下 李全傳下》:「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得獨存?願將軍垂盼。」

60死傷相藉 [ sǐ shāng xiāng jí ]

解釋 藉:以物襯墊。死亡受傷者相互枕藉而臥。形容傷亡者多。

出處 《元史·世祖紀》:「以致師出連年,死傷相藉,係累相屬,皆彼宋自禍其民也。」

61瘞玉埋香 [ yì yù mái xiāng ]

解釋 指美麗的女子死亡。

出處 南宋·吳文英《鶯啼序》:「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62死亡無日 [ sǐ wáng wú rì ]

解釋 無日:沒有多少日子。死期將近。

出處 《舊唐書·李密傳》:「今兵眾既多,糧無所出,若曠日持久,則人馬困弊,大敵一臨,死亡無日矣!」

63存亡未卜 [ cún wáng wèi bǔ ]

解釋 卜:猜測,估計。或是活著,或是死了,不能預測。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七卷:「況宗族遠離,夫家存亡未卜,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64大漸彌留 [ dà jiàn mí liú ]

解釋 大漸:病危;彌留:本指久病不愈,後指病重將死。表示病危將死。

出處 《尚書 顧命》:「疾大漸,惟幾,病日臻,既彌留。南朝 梁 蕭統《文選 王儉〈諸淵碑文〉》:「景命不永,大漸彌留。

65鍾鳴漏盡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

解釋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鍾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鍾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66門殫戶盡 [ mén dān hù jìn ]

解釋 謂全家死亡。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建安以來,野戰死亡,或門殫戶盡;雖有存者,遺孤老弱。」

67風中秉燭 [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

解釋 秉:拿著。風中拿著燭易滅。比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

出處 元·無名氏《海門張仲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

68死相枕藉 [ sǐ xiāng zhěn jiè ]

解釋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出處 《明史·李文祥等傳讚》:「抗言極論,竄嫡接踵,而來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後。」

69死亡枕藉 [ sǐ wáng zhěn jiè ]

解釋 枕藉:縱橫相枕而臥。形容死的很多。

出處 朱自清《執政大屠殺記》:「那時前後都有槍彈,人多門狹,前麵的槍又極近,死亡枕藉。」

70一日身死 [ yī rì shēn sǐ ]

解釋 一旦自己死亡。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絮駕,故人重之。」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