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很有鬥誌的成語

形容很有鬥誌的成語


1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3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4昂首挺胸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

解釋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著頭;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

出處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裏。」

5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6踔厲奮發 [ chuō lì fèn fā ]

解釋 見「踔厲風發」。

出處 孫中山《中國革命史·革命之運動》:「其慷慨助餉,多為華僑;熱心宣傳,多為學界;衝鋒破敵,則在軍隊與會黨,踔厲奮發,各盡所能,有此成功。」

7龍精虎猛 [ lóng jīng hǔ měng ]

解釋 喻精力旺盛,鬥誌昂揚。

出處 陳殘雲《山穀風煙》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沒睡覺,到如今還是龍精虎猛,表現了兄弟姐妹們對地主的仇恨。」

8力爭上遊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釋 上遊: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於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出處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9奮不顧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幹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10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1勵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釋 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 《宋史 神宗紀讚》:「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12躍躍欲試 [ yuè yuè yù shì ]

解釋 躍躍:急於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一席說,說得唐兒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13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14堅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釋 貞:節操。堅定有氣節;絕不屈服。

出處 唐 韋應物《江州集 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誌。」

15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釋 慷慨:充滿正氣;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出處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16潰不成軍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釋 潰:散亂。軍隊被打得七零八落;敗得不成樣子。形容軍隊慘敗。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17威風凜凜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釋 形容威嚴可畏;氣勢逼人。威風:使人敬畏的氣勢或氣派;凜凜:可敬畏的樣子。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見如今禦台威風凜凜,怎敢向翰林院文質彬彬。」

18容光煥發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解釋 容光:臉上的光彩;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身體健康。麵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飽滿。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阿繡》:「母亦喜,為女盥濯,竟妝,容光煥發。」

19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20抱頭鼠竄 [ bào tóu shǔ cuàn ]

解釋 竄:逃跑;亂跑。抱著頭像老鼠一樣迅速逃跑。多用來形容受到沉重打擊狼狽逃跑的樣子。

出處 宋 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

21自強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釋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處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2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23歡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釋 歡欣:快樂而興奮;鼓舞:振奮。指快樂得歡舞跳躍。形容非常高興;非常振奮。

出處 宋 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自公始至,釋其重荷……是故莫不歡欣鼓舞之至。」

24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25氣勢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釋 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

出處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後錄 正氣歌》第14卷:「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

26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釋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27英姿颯爽 [ yīng zī sà shuǎng ]

解釋 英姿:英俊的風姿;颯爽:豪邁;矯健;精神煥發。形容矯健威武;精神煥發的姿態。

出處 唐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褒公鄂公毛發動,英姿颯爽來酣戰。」

28壯誌淩雲 [ zhuàng zhì líng yún ]

解釋 宏偉的誌向直上雲宵(淩:升上)。形容誌向十分遠大。

出處 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淩雲之誌。」

29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

解釋 指花殘凋落;隨流水漂去。原形容殘敗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時光的流逝。後用來比喻殘亂而零落的樣子。或比喻敵人被打得慘敗。也作「流水落花」。

出處 唐 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思離襟。」

30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無畏懼地迎著困難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從俱摩拳擦掌,個個勇往直前。」

31所向無敵 [ suǒ xiàng wú dí ]

解釋 沒有能敵得住的對手。指誰也抵擋不住。多形容軍威極壯;銳不可當。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32落荒而逃 [ luò huāng ér táo ]

解釋 離開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戰敗後狼狽地逃走。也比喻處於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

33摩拳擦掌 [ mó quán cā zhǎng ]

解釋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急不可待。

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嗬,摩拳擦掌。」

34奮發圖強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35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 比喻隻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 明 鄭之珍《目連救母 四 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36振奮人心 [ zhèn fèn rén xīn ]

解釋 振奮:振作奮發。使人們振作奮發。

出處 峻青《火把讚》:「啊,火把,這飽經革命風暴的膠東老根據地的鄉親們手中高舉的火把,是那麼熾熱,那麼明亮,那麼振奮人心。」

37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38各盡所能 [ gè jìn suǒ néng ]

解釋 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曹褒傳》:「漢遭秦餘,禮壞樂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觀省,有知其說者,各盡所能。」

39大智大勇 [ dà zhì dà yǒng ]

解釋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出處 陳立德《前驅》:「他們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堅韌毅力。」

40鼓舞歡欣 [ gǔ wǔ huān xīn ]

解釋 同「歡欣鼓舞」。

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一個個鼓舞歡欣,出門上馬而去。」

41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解釋 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 清 歸莊《顧天石詩序》:「太白《古風》,而寄托深遠,激昂慷慨,前無古人。」

42磨拳擦掌 [ mó quán cā zhǎng ]

解釋 ①形容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②激動、氣憤的樣子。

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但題起廝殺嗬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槍,各分戰場。」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裏按不住莽撞心頭氣。」

43勵精求治 [ lì jīng qiú zhì ]

解釋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禦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

44踔厲風發 [ chuō lì fēng fā ]

解釋 踔厲:精神振奮,言論縱橫;風發:象刮風一樣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氣奮發。

出處 唐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常率屈其座人。」

45慷慨激烈 [ kāng kǎi jī liè ]

解釋 見「慷慨激昂」。

出處 《元史·小雲石海涯傳》:「燧見其古文綃厲有法及歌行古樂府慷慨激烈,大奇之。」

46奮武揚威 [ fèn wǔ yáng wēi ]

解釋 振奮勇氣,施展威風。

出處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薑維]奮武揚威,殺入魏軍之中,左衝右突,魏兵大亂。」

47擦拳抹掌 [ cā quán mò zhǎng ]

解釋 見「摩拳擦掌」。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場外那一起報喜的,一個個擦拳抹掌的,都在那裏盼裏頭的信。」

48經史百子 [ jīng shǐ bǎi zǐ ]

解釋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麵的很需要學問。

出處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議論證據古今,出入經史百子。」

49砥節勵行 [ dǐ jié lì xíng ]

解釋 砥礪操守和品行。

出處 《孔叢子·公儀》:「魯人有公儀休者,砥節勵行,樂道好古,恬於榮利,不事諸侯。」

50廉頑立懦 [ lián wán lì nuò ]

解釋 謂高尚的節操可以激勵人振奮向上。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出處 語出《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

51踔厲駿發 [ chuō lì jùn fā ]

解釋 見「踔厲風發」。

出處 清·汪琬《序》:「試讀其所與國王書,後先援據故事,踔厲駿發,爛然明析。」

52歡忻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釋 形容歡樂振奮,感情激動。

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三國》:「故因名以勸實,因文以全質,而天下歡忻鼓舞於敦實崇質之中。」

53神飛氣揚 [ shén fēi qì yáng ]

解釋 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出處 清·李漁《蜃中樓·義舉》:「大丈夫見義即為,還揀甚麼日子,叫左右帶馬過來,我神飛氣揚,這叫做當仁見義無謙讓。」

54曆精更始 [ lì jīng gèng shǐ ]

解釋 振奮精神,從事革新。

55曆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釋 振奮精神,力圖治理好國家。

出處 《宋史·神宗紀讚》:「曆精圖治,將大有為。」

56曆精為治 [ lì jīng wéi zhì ]

解釋 振奮精神,治理好國家。

57鼓舞歡忻 [ gǔ wǔ huān xīn ]

解釋 同「歡欣鼓舞」。

58歡忭鼓舞 [ huān biàn gǔ wǔ ]

解釋 見「歡忻鼓舞」。

59師直為壯 [ shī zhí wéi zhuàng ]

解釋 師:軍隊;直:理由正當;壯:壯盛,有力量。出兵有正當理由,軍隊就氣壯,有戰鬥力。現指為正義而戰的軍隊鬥誌旺盛,所向無敵。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師直為壯,曲為老,豈在久乎?」

60兵敗如山倒 [ bīng bài rú shān dǎo ]

解釋 兵:軍隊。形容軍隊潰敗就像山倒塌一樣,一敗塗地。

出處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3章:「由於主將首先逃走,江西全線孫(傳芳)軍俄然出現了兵敗如山倒的局麵。」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