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身體特別難受的成語

形容身體特別難受的成語


1弱不禁風 [ ruò bù jīn fēng ]

解釋 舊時形容身體嬌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現指人體質虛弱。

出處 唐 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亂波紛披已打岸,弱雲狼藉不禁風。」

2有氣無力 [ yǒu qì wú lì ]

解釋 氣:氣息;聲音;力:力氣;精神。形容氣力衰弱;精神疲憊;有時形容做事沒有勁頭。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吳衙內鄰舟赴約》:「正不知艙中,另有個替吃飯的,還餓得有氣無力哩。」

3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釋 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呼吸時進出的氣。隻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引申為事物即將消亡或毀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

4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解釋 傷心而且頭痛。形容傷心痛恨到了極點。疾首:頭痛。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5積勞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解釋 勞:勞累;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9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疾,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禦敵。」

6肝腸寸斷 [ gān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釋 肝髒和腸子好像被寸寸斬斷一樣。形容萬分悲痛。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7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釋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8麵黃肌瘦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解釋 麵: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麵色發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不良的樣子。

出處 元 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麵黃肌瘦形相。」

9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釋 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痛哭:盡情大哭;涕:眼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

10身心交瘁 [ shēn xīng jiāo cuì ]

解釋 身體和精神都過度疲勞。

出處 石三友《金陵野史 譚鑫培的「絕唱」》:「因為身心交瘁的譚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間,與世長辭。」

11垂頭喪氣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釋 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誌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12老氣橫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解釋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出處 南朝 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13欣欣向榮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釋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榮:茂盛。

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14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15熱氣騰騰 [ rè qì téng téng ]

解釋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那飯熱氣騰騰的。」

16無精打采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釋 打:打消;采:興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勁頭。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小紅待要過去,又不敢過去,隻得悄悄向瀟湘館,取了噴壺而回;無精打采,自向房內躺著。」

17暈頭轉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18轟轟烈烈 [ hōng hōng liè liè ]

解釋 轟轟:像聲詞;形容巨大聲響;烈烈:火焰盛燃的樣子。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出處 宋 文天祥《沁園春 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雲亡,好烈烈轟轟一場。」

19氣宇軒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釋 氣宇:氣魄;軒昂:精神飽滿;氣度不凡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氣概不凡。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生得豐姿瀟灑,氣宇軒昂,飄飄有出塵之表。」

20死氣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沒有一點生氣。有時也形容意誌消沉;缺少活力。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吳渤》:「上海有官立的書報審查處,凡較好的作品,一定不準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氣沉沉。」

21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釋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栩栩:生動活潑的樣子;生:活的。

出處 清 吳趼人《發財秘訣》:「那個人做得才和棗核般大,頭便像一顆綠豆,手便像兩粒芝麻,卻做得須眉欲活,栩栩如生。」

22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釋 慷慨:充滿正氣;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出處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23熱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釋 火熱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出處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麵是熱火朝天的建設,一麵是在炮火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鬥。」

24容光煥發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解釋 容光:臉上的光彩;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身體健康。麵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飽滿。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阿繡》:「母亦喜,為女盥濯,竟妝,容光煥發。」

25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6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釋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27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28嘔心瀝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釋 嘔:吐;瀝:滴。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於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出處 唐 韓愈《歸彭城》詩:「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

29萬馬齊喑 [ wàn mǎ qí yīn ]

解釋 所有的馬都沉寂無聲。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語。形容死氣沉沉的局麵。喑:啞;失音。

出處 宋 蘇軾《三馬圖讚》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

30與世長辭 [ yǔ shì cháng cí ]

解釋 世:人世;長:永遠;辭:辭別;告別。和人世永遠告別。是死的委婉語。

出處 漢 張衡《歸田賦》:「追漁父以同嬉,超埃塵以遐逝,與世事乎常辭。」

31紅光滿麵 [ hóng guāng mǎn miàn ]

解釋 形容人的氣色好,臉色紅潤,滿麵光彩。

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37回:「嘴邊銜著牙嘴香煙,鼻端架著墨晶眼鏡,紅光滿麵,氣象不同,直上樓頭,東張西望。」

32冷冷清清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

解釋 死氣沉沉,冷落、淒涼、寂寞。

出處 元·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冷冷清清瀟湘景晚風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潔潔照櫓篷剔留團欒月明。」

33興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釋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體性》:「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

34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釋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35步履蹣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解釋 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出處 宋 龔熙正《釋常談 步履蹣跚》:「患腳謂之步履蹣跚。」

36身強力壯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

解釋 身體強健;精力旺盛。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隻是打熬筋骨。」

37枝繁葉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釋 枝葉繁密茂盛。

出處 明 孫柚《琴心記》:「願人間天上共效綢繆,賀郎君玉潤水清,祝小姐枝繁葉茂。」

38朝氣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釋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樣子)。

出處 李曉明《平原槍聲》:「朝氣蓬勃的肖家鎮一下子變得空虛了,沉靜了。」

39萎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形容意誌消沉。萎靡:精神頹喪;不振作;頹唐:消沉;振:振奮。

出處 宋 馬永卿《元城先生語錄》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緩,委靡不振,當時士大夫亦自厭之,多有文字論列。」

40灰心喪氣 [ huī xīn sàng qì ]

解釋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誌消沉;喪失信心。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誌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41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42精神抖擻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釋 抖擻:振奮的樣子。精神振作。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43悲痛欲絕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釋 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也作「悲慟欲絕」、「哀痛欲絕」。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間的愛人悲痛欲絕,日日在她變成的土山下麵,跪著嗚咽哭啼,直到死在這山腳下。」

44心煩意亂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釋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45生機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釋 生機: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處 張天民《創業》:「油田一片生機勃勃,繁忙興旺的景象。」

46度日如年 [ dù rì rú nián ]

解釋 過一天覺得好像過一年那麼長久。形容日子難熬。

出處 宋 柳永《戚氏》:「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

47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解釋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出處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48神采飛揚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釋 神采:人麵部的神氣和光彩。臉上的神態煥發有神。形容人興奮得意;精神煥發的樣子。

出處 丁玲《夢珂》:「她居然很能夠安逸的,高貴的,走過去握那少年導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飛揚的眼光去照顧一下全室的人。」

49沒精打采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興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興。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50麵如土色 [ miàn rú tǔ sè ]

解釋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出處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麵如土色結眉額。」

51精疲力竭 [ jīng pí lì jié ]

解釋 竭:盡。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淨盡。形容極度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出處 宋 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詩:「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52半死不活 [ bàn sǐ bù huó ]

解釋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極大折磨、摧殘的狀況。沒有精神;毫無生氣;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業蕭條。

出處 清 劉鶚《老殘遊記》:「聽說停刑的頭一日,即是昨日,站籠上還有幾個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監了。」

53半身不遂 [ bàn shēn bù suí ]

解釋 遂:順;如意;指能活動。半邊身體不能活動自如。

出處 漢 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 中風曆節》:「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中風俠然。」

54瘦骨嶙峋 [ shòu gǔ lín xún ]

解釋 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出處 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葦看見一個光著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著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條懸空吊著的跳板上,吃力的走著。」

55生氣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釋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5卷:「餘選錢文敏公詩甚少,家人誤抄十餘章,餘讀之,生氣勃勃,悔知公未盡。」

56龍騰虎躍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釋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出處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讚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鹹係天者也。」

57精疲力盡 [ jīng pí lì jìn ]

解釋 精神疲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我已筋疲力盡,不能行動。」

58倚老賣老 [ yǐ lǎo mài lǎo ]

解釋 仗著年紀大;賣弄老資格。多形容擺老資格;輕視別人。

出處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一折:「我盡讓你說幾句便罷,則管裏倚老賣老,口裏嘮嘮叨叨的說個不了。」

59中流擊楫 [ zhōng liú jī jí ]

解釋 擊:敲打;楫:漿。比喻立誌奮發圖強。

出處 《晉書 祖逖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

60坐臥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解釋 坐不穩;睡不安。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出處 《壇經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臥不安。」

61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解釋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空虛而言。現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邊韶傳》:「韶口辯,曾晝日假臥,弟子私嘲之曰:‘邊孝先,腹便便。懶讀書,但欲眠。’」

62如坐針氈 [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釋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處 《晉書 杜錫傳》:「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63弱不勝衣 [ ruò bù shèng yī ]

解釋 瘦弱得連衣服都承受不了。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

64精神煥發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釋 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後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豔,精神煥發,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65筋疲力盡 [ jīn pí lì jìn ]

解釋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也作「力盡筋疲」。

出處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66頭疼腦熱 [ tóu téng nǎo rè ]

解釋 泛指一般的小病。

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一百日以裏,但有頭疼腦熱,都是你。」

67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誌消沉。

出處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68心廣體胖 [ xīn guǎng tǐ pán ]

解釋 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後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廣:寬廣;開闊;胖:安泰舒適。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69一線生機 [ yī xiàn shēng jī ]

解釋 還有一點兒生存的希望(一線:極其細微;微少;生機:生存的機能;指生存)。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生路,借範堯夫之言,為君子憂後來之禍,則失之矣。」

70昏昏欲睡 [ hūn hūn yù shuì ]

解釋 頭腦昏昏沉沉;隻想睡覺。形容非常疲勞或精神不振作。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賈奉雉》:「是秋入闈複落,邑邑不得誌,頗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強讀之。未至終篇,昏昏欲睡,心惶惑無以自主。」

71沒精打彩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隻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好沒意思的。」

72暮氣沉沉 [ mù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氣。

出處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四節:「久已有誌於改革的王安石,受命執政,生氣勃勃,但朝廷卻是暮氣沉沉。」

73氣壯如牛 [ qì zhuàng rú niú ]

解釋 氣很盛;但使人覺得笨拙。

出處 劉玉民《騷動之秋》第十章:「‘我園藝場是書記的十大台柱子之一!’他會氣壯如牛地告訴你。」

74麵有菜色 [ miàn yǒu cài sè ]

解釋 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出處 《禮記 王製》:「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荀子 富國》:「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

75滿肚疑團 [ mǎn dù yí tuán ]

解釋 疑團:弄不清的問題。形容心裏充滿了疑問。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7回:「弄得寶玉滿肚疑團,沒精打采,歸至怡紅院中。」

76身心交病 [ shēn xīn jiāo bìng ]

解釋 交:同時;病:疲憊;困乏。身體和精神都疲憊。

出處 魯迅《而已集》:「至於我呢,前年已經四十五歲了,而且早已身心交病,似乎無須這麼寶貴生命,思患豫防。」

77一病不起 [ yī bìng bù qǐ ]

解釋 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症,一病不起,嗚呼哀哉死了。」

78少氣無力 [ shǎo qì wú lì ]

解釋 氣不壯,沒力量。形容精神不振。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18回:「那女兒認得他父親的聲音,才少氣無力的應了一聲道:‘爹爹,我在這裏哩。’」

79無精打彩 [ wú jīng dǎ cǎi ]

解釋 形容不高興,提不起勁兒。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言畢,隻是長籲短歎無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興。」

80蒼白無力 [ cāng bái wú lì ]

解釋 蒼白:灰白。形容貧弱無力。

出處 朱自清《曆史的戰鬥中》:「那擁抱過去的人雖不一定‘蒼白無力’,那也不免外強中幹。」

81上吐下瀉 [ shàng tǔ xià xiè ]

解釋 嘔吐與腹瀉。指人患病。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0回:「化及見軍士焦頭爛額,後忽然又上吐下瀉,一齊病倒,便放聲大哭。」

82一息奄奄 [ yī xī yǎn yǎn ]

解釋 隻有微弱的一口氣。形容垂死之狀。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七回:「紫鵑等看去,隻有一息奄奄,明知勸不過來,惟有守著流淚。」

83發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釋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84發揚蹈厲 [ fā yáng dǎo lì ]

解釋 發:奮發;振作;揚:昂揚;蹈:跳、踏;厲: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飽滿蓬勃;意氣風發昂揚。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誌也。」

85抖擻精神 [ dǒu sǒu jīng shén ]

解釋 振作起精神。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杭州光慶寺遇安禪師》:「(僧)問:'光吞萬象從師道,心月孤圓意若何?'師曰:'抖擻精神著。'」

86鳩形鵠麵 [ jiū xíng hú miàn ]

解釋 鳩:斑鳩;鵠:天鵝。像斑鳩的形體(腹部低陷;胸骨空出);像黃鵠的臉麵(蒼黃而瘦削)。形容身體瘦削;麵容憔悴。

出處 清 黃景仁《尹六丈為我作雲峰閣圖歌以為贈》:「弄君筆頭隨意之丹青,使我鳩形鵠麵生光瑩。」

87槁項黃馘 [ gǎo xiàng huáng xù ]

解釋 杭:枯幹;項:頸項;馘:臉。頸項枯瘦,麵色蒼黃。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出處 莊周《莊子 列禦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88十病九痛 [ shí bìng jiǔ tòng ]

解釋 形容渾身病痛。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

89三好兩歹 [ sān hǎo liǎng dǎi ]

解釋 謂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時三好兩歹的,虧的太平府陳四老爺照顧他。’」

90若不勝衣 [ ruò bù shèng yī ]

解釋 形容身體羸弱,好像連衣服的重量都不能承擔。

出處 《淮南子 氾論》:「周公事文王也,行無專製,事無由己,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文王,洞洞屬屬,而將不能,恐失之,可謂能子矣。」

91三好兩歉 [ sān hǎo liǎng qiàn ]

解釋 同「三好兩歹」。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四:「那女兒年方一十二歲,一貌如花,且是聰明,單隻從小的三好兩歉,有些小病。」

92玉樹臨風 [ yù shù lín fēng ]

解釋 形容人風度瀟灑,秀美多姿。亦作「臨風玉樹」。

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樹臨風。」

93沈腰潘鬢 [ shěn yāo pān bìn ]

解釋 形容姿態、容貌美好(特指男子)。

出處 南唐 李煜《破陣子》詞:「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

94柔膚弱體 [ róu fū ruò tǐ ]

解釋 謂柔弱的身體。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魏誌·王朗傳》:「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溫,泰溫則不能便柔膚弱體,是以難可防護,而易用感慨。」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