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放下的成語

形容放下的成語


1如釋重負 [ rú shì zhòng fù ]

解釋 像放下重擔那樣。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後的輕鬆愉快。

出處 《穀梁傳 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2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釋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時刻思念;永不忘記。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3愛不釋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釋 釋:放開。喜愛到不肯放手。

出處 清 孫道乾《小螺庵病榻憶語》:「小暑日,王叔眉學博自武林歸,以娛園主人畫團扇相贈……兒起坐桃笙上,愛不釋手。」

4昂首望天 [ áng shǒu wàng tiān ]

解釋 昂首:抬起頭。仰著頭看天。形容態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層或做事脫離實際;也作「昂首天外」。

出處 清 歸莊《王大癡像讚》:「昂其首,睅其目,舉觴而望青天者,是為王大癡。」

5愛不忍釋 [ ài bù rěn shì ]

解釋 忍:忍心;釋:放下。對所喜愛的物品;愛得拿在手裏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極其喜愛。

出處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條幅扇頭詩》:「又於扇頭見一絕雲:‘一夜東風草剪齊,如絲春雨濕香泥……’亦愛不忍釋。」

6垂手侍立 [ chuí shǒu shì lì ]

解釋 垂:低下;垂手:表示恭敬;侍:侍侯。形容恭敬地站在旁邊隨時聽從吩咐。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4回:「院中許多小廝垂手侍立,伺候燒紙。」

7倒戈棄甲 [ dǎo gē qì jiǎ ]

解釋 倒:顛倒,翻轉;棄:拋棄。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一卷:「汝若上識天時,下窮人事,倒戈棄甲,束手歸命,猶不廟絕血食。」

8讀不舍手 [ dú bù shě shǒu ]

解釋 舍:舍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舍不得放下。

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參寥》:「愛其詩,讀不舍手;屬其談,挽不聽去。」

9倒戈卸甲 [ dǎo gē xiè jiǎ ]

解釋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出處 《續傳燈錄》:「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為什麼倒戈卸甲?」

10案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解釋 案:通「按」,手撫;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鎧甲。指停止作戰。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麵而事之。」

11兵銷革偃 [ bīng xiāo gé yǎn ]

解釋 銷毀兵器,放下甲盾。指太平無戰事。

出處 前蜀 杜光庭《本命醮南鬥詞》:「垂回凶度厄之慈,開輟死上生之路,使一境之兵銷革偃,四時之雨順風調。」

12廢書而歎 [ fèi shū ér tàn ]

解釋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出處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嚐不廢書而歎也。」

13掉以輕心 [ diào yǐ qīng xīn ]

解釋 掉:原意為搖擺;現隻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嚐敢以輕心掉之。」

14改惡從善 [ gǎi è cóng shàn ]

解釋 改去壞的、錯誤的;向好的、正確的方向轉化。指不做壞事;重新做人。表示壞人或罪犯經過教育改造;有了明顯的悔改表現。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明則動,動則變。」漢 鄭玄注:「動,動人心也;變,改惡為善也。」

15高枕無憂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釋 把枕頭墊得高高的;無憂無慮地睡大覺。原形容平安無事;不必擔憂。後也指思想麻痹;放鬆警惕。

出處 《舊五代史 世襲傳二 高季興》:「且遊獵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

16難舍難分 [ nán shě nán fēn ]

解釋 形容關係密切,感情融洽,難以取舍。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這樣難舍難分的灑淚而別。」

17塞翁失馬 [ sài wēng shī mǎ ]

解釋 邊塞一老人丟失一匹馬;後此馬歸來;並帶回一匹駿馬。比喻雖然暫時受到損失;但從長遠看;也許會得到好處。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18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19以禮相待 [ yǐ lǐ xiāng dài ]

解釋 禮:儀禮;應有的禮節;待:對待;接待。用應有的禮節來對待別人。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宋江以禮相待,用好言撫慰。」

20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釋 做種種壞事。為:做;歹:指壞事。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我且拿起來,隻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

21義無反顧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釋 義:宜;應該做的事;反顧:回頭看。做正當合理的事;隻有上前的事;絕不回頭。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

22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無畏懼地迎著困難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從俱摩拳擦掌,個個勇往直前。」

23難分難舍 [ nán fēn nán shě ]

解釋 舍:放下;分:分離、分別。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離。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難舍難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館’。」

24耿耿於懷 [ gěng gěng yú huái ]

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裏;不能忘懷。形容有無法排遣的心事。

出處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於軫中,拳拳公壽,雪立於門外,耿耿於懷。」

25漫不經心 [ màn bù jīng xīn ]

解釋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出處 明 朱國楨《湧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

26淡然處之 [ dàn rán chǔ zhī ]

解釋 淡然:不經心;不在意;處:處理;對待。用漫不經心的態度對待事物。

出處 劉心武《鍾鼓樓》第五章:「嵇誌滿對詹麗穎的出現淡然處之。」

27失之東隅 [ shī zhī dōng yú ]

解釋 早上丟失了(晚上又收回來);比喻開始失敗(最後取得成功)。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8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釋 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進入一種新的境界。

出處 宋 陸遊《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9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釋 從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於男女戀情。

出處 宋 柳永《傾杯樂》詞:「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30無憂無慮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釋 無:沒有。沒有任何憂慮。形容心情舒暢自然。

出處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來,來,來,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

31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釋 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禹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32泥古不化 [ nì gǔ bù huà ]

解釋 泥古:拘泥於古代的成規或說法。拘泥古代的製度或說法;不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

出處 宋 樓鑰《薦黃膚卿林椅劄子》:「既非泥古以違今,直可據經而從事。」

33立地成佛 [ lì dì chéng fó ]

解釋 佛家勸善之語;禪宗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隻要棄惡從善;立即可以成佛。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4淡泊明誌 [ dàn bó míng zhì ]

解釋 淡泊:生活儉樸;不追求名利;過寧靜儉樸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誌趣。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養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35撥雲見日 [ bō yún jiàn rì ]

解釋 撥開烏雲見到太陽。比喻衝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裏頓時明白。

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雲見日,昏鏡重磨。」

36收之桑榆 [ shōu zhī sāng yú ]

解釋 《後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7雲開霧散 [ yún kāi wù sàn ]

解釋 見「雲消霧散」。

出處 宋·陶佃《王君儀》詩:「雲開霧散卻晴霽,清風淅淅無纖塵。」

38輕裝上陣 [ qīng zhuāng shàng zhèn ]

解釋 原指戰士穿著輕裝作戰,現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出處 《文彙報》1983.1.6:「這樣一來,年輕人減輕了思想負擔,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創作才華。」

39輕鬆愉快 [ qīng sōng yú kuài ]

解釋 指人的心情很放鬆、歡欣快樂。

出處 毛澤東《文彙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說是輕鬆愉快,這句話具有人們常有的禮貌性質。」

40神清氣爽 [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解釋 ①形容人神誌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出處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續玄怪錄·裴諶》:「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然有淩雲之意。」

41降尊臨卑 [ jiàng zūn lín bēi ]

解釋 尊貴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與地位較低的人交往。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郊特牲》:「此降尊以就卑也。」

42廢寢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

解釋 忘記了睡覺,顧不得吃飯。形容對某事專心致誌或忘我地工作、學習。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43放下屠刀 [ fàng xià tú dāo ]

解釋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隻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4屈高就下 [ qū gāo jiù xià ]

解釋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遷就地位低的人。

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猥勞君侯屈高就下,降尊臨卑。」

45棄甲倒戈 [ qì jiǎ dǎo gē ]

解釋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若是這個月破不的,隻可依張子布之言,棄甲倒戈,北麵而降之耳。」

46棄甲投戈 [ qì jiǎ tóu gē ]

解釋 謂放下武器。表示投降。

出處 彭芬《署督部堂與司道紳耆致全省官紳電》:「仍先廣行諭告,使眾周知:但能棄甲投戈,決不究其既往。」

47懸榻留賓 [ xuán tà liú bīn ]

解釋 榻:狹長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懸起的床放下來,留客人住下。比喻對客人以禮相待,格外尊敬。

出處 《後漢書 徐稚傳》:「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

48書不釋手 [ shū bù shì shǒu ]

解釋 手裏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出處 《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誌於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49忍痛割愛 [ rěn tòng gē ài ]

解釋 割愛:放棄心愛的東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棄心愛的東西。

出處 王朔《我是你爸爸》:「愛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後,我忍痛割愛。」

50念茲在茲 [ niàn zī zài zī ]

解釋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出處 《尚書 大禹漠》:「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51舌撟不下 [ shé jiǎo bù xià ]

解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出處 《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52解甲投戈 [ jiě jiǎ tóu gē ]

解釋 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戰鬥。

出處 漢 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桴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

53解甲釋兵 [ jiě jiǎ shì bīng ]

解釋 解:解除;釋:卸下。放下武裝,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戰鬥。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7回:「慶氏有馬,驚而逸走,軍士逐而得之,乃盡縶其馬,解甲釋兵,共往觀優。」

54懸崖撒手 [ xuán yá sā shǒu ]

解釋 ①比喻人至絕境,隻能另作選擇,義無反顧。②指在緊急關頭,放下一切不管。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蘇州永光院真禪師》:「直須懸崖撒手,自肯承當。」

55如有隱憂 [ rú yǒu yǐn yōu ]

解釋 憂:愁苦,憂愁。好像內心有說不出的憂愁

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56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 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57釋車下走 [ shì chē xià zǒu ]

解釋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行數百數,以駒為不疾,奪轡代之;禦可數百步,以馬為不進,盡釋車而走。」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