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冷靜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冷靜的成語


1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鎮靜;不迫:不急促。形容臨事不慌不忙;鎮定沉著。

出處 魏蘭《原序》:「當其臨事之時,從容不迫,顏色不變,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

2臨危不懼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釋 臨:碰到;麵臨;懼:害怕;畏懼。麵對危難;絲毫也不畏懼。

出處 《鄧析子 無厚》:「死生有命,貧富有時。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故臨難不懼。」

3麵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釋 麵:顏麵;色:顏色。顏容不改變顏色。形容遇到危險時從容鎮靜;毫不畏懼的神態。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嗬,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麵不改色。」

4若無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釋  好像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處 《晚清文學叢鈔》:「雪岩若無其事,說不妨事,一麵教人拿名片去縣裏把人放了,一麵教把甥王爺請來商酌其事。」

5視死如歸 [ shì sǐ rú guī ]

解釋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出處 《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三軍既成陣,使士視死如歸,臣不如公子成父。」《呂氏春秋 勿躬》:「三軍之士,視死如歸。」

6鎮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釋 指麵對災難時冷靜的表現。

出處 王朔《過把癮就死》:「當時女主人公的厄運剛露萌芽,同看電影準備了手帕的女人們還都鎮定自若,她便搶先一步哭了。」

7泰然處之 [ tài rán chǔ zhī ]

解釋 形容遇事鎮定自如。也指對事不放在心上;采取無所謂的態度。

出處 《續資治通鑒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處之,若承平無事,此事安逸所以為根本之禍者也。」

8處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於衷。也作「泰然處之」。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宋 朱熹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

9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上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不慌不忙。

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0從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解釋 沉著鎮靜,神態自若。

出處 張天民《創業》:「華程從容自若。」

11粗心浮氣 [ cū xīn fú qì ]

解釋 浮:浮躁。形容人不細心,不沉著。

出處 宋 陸九淵《祭呂伯恭文》:「比年以來,日覺少異,更嚐差多觀省,加細追維,曩昔粗心浮氣,徒致參辰,豈足酬義。」

12穩如泰山 [ wě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來勢不兩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並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13安之若素 [ ān zhī ruò sù ]

解釋 安:指心安;若:如同;素:平素;向來。①對於困危境地或異常情況;心情平靜得像往常一樣;毫不介意。②現也指對錯誤言論或事物不聞不問;聽之任之。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8回:「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後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14處之怡然 [ chǔ zhī yí rán ]

解釋 處:處理;之:代詞;怡然:安適愉快。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很安適愉快。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至日,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15如無其事 [ rú wú qí shì ]

解釋 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無其事,不去提他了。」

16輕裘緩帶 [ qīng qiú huǎn dài ]

解釋 輕暖的皮袍,寬鬆的腰帶。形容從容閑適。

出處 《晉書 羊祜傳》:「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鈴閣之下,侍衛者不過十數人。」

17處之晏然 [ chǔ zhī yàn rán ]

解釋 晏然:平靜的樣子。指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

出處 宋·秦觀《圓通禪師行狀》:「事雖交至錯出,處之晏然。」

18神色自如 [ shén sè zì rú ]

解釋 神色:神情,態度。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出處 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四章:「潘怡如心裏一驚,可是表麵上仍神色自如。」

19夷然自若 [ yí rán zì ruò ]

解釋 指神態鎮定,與平常一樣。

出處 《魏書 盧義僖傳》:「內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20大勇若怯 [ dà yǒng ruò qiè ]

解釋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出處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力辭於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21處之夷然 [ chǔ zhī yí rán ]

解釋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夷然:坦然。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出處 《晉書·王承傳》:「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

22見怪不怪 [ jiàn guài bù guài ]

解釋 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能泰然處之。指遇事沉穩不慌。

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誌 己 薑七家豬》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

23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24心平氣和 [ xīn píng qì hé ]

解釋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出處 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25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釋 不慌張;不忙亂。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隻見翠翹不慌不忙地答道。」

26行若無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釋 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靜;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若:好像。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萬太尊說罷,行若無事。」

27廟堂之量 [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

解釋 廟堂:帝王之宗廟,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氣量大,遇事沉著冷靜。

出處 唐·房玄齡《晉書·謝安傳》:「謝有廟堂之量。」

28舉棋若定 [ jǔ qí ruò dìng ]

解釋 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著果斷。

出處 朱德《十月戰景》詩:「戰事從來似弈棋,舉棋若定自無悲。」

29神色自若 [ shén sè zì ruò ]

解釋 形容在異常情況下態度鎮定;神情不變。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初見謝失儀,而神色自若,坐上賓客相貶笑。」

30方寸不亂 [ fāng cùn bù luàn ]

解釋 方寸:指心。心緒不亂。形容人遇到特殊緊急的情況時能夠從容鎮定。

出處 唐·呂溫《淩煙閣勳臣讚·屈突蔣公通》:「……徇日,方寸不亂。」

31不以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釋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出處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秦太上君寺》:「臨淄官徒有在京邑,聞懷磚慕勢,鹹共恥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為意。」

32忽冷忽熱 [ hū lěng hū rè ]

解釋 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衝動,情緒不穩定。

出處 魯迅《而已集 讀書雜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靜的,而創作須情感,至少總得發點熱,於是忽冷忽熱,弄得頭昏。」

33嶽峙淵渟 [ yuè zhì yuān zī ]

解釋 見「嶽鎮淵渟」。

出處 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行仁蹈義,嶽峙淵渟。」

34見怪非怪 [ jiàn guài fēi guài ]

解釋 見「見怪不怪」。

出處 明·無名氏《白兔記·牧牛》:「見怪非怪,其怪自害。」

35泰然居之 [ tài rán jū zhī ]

解釋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出處 宋·陳亮《王珪確論如何》:「太宗方奮然有運天下豪傑之心,使新進疊用事,而玄齡泰然居之,不以進退自嫌。」

36嶽鎮淵渟 [ yuè zhèn yuān shēng ]

解釋 嶽,亦寫作「嶽」。謂如山嶽屹立,如淵水停滯。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嶽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亦作「嶽峙淵渟」。後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著。

出處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爾乃回輿駐罕,嶽鎮淵渟。」李善注:「《孫子兵法》曰:‘其鎮如山,其渟如淵。’」

37淵渟嶽峙 [ yuān tíng yuè zhì ]

解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出處 晉·石崇《楚妃歎》詩:「矯矯莊王,淵渟嶽峙。」

38退如山移 [ tuì rú shān yí ]

解釋 退卻時象一座山在移動。比喻遇到變故,沉著鎮靜。

出處 《吳子·應變》:「守以強弩,退如山移。」

39冷眼靜看 [ lěng yǎn jìng kàn ]

解釋 形容從旁冷靜而仔細地觀察。

出處 唐·徐夤《上盧三拾遺以言見黜》:「疾危必厭神明藥,心惑多嫌正直言,冷眼靜看真可笑,傾懷與說卻為冤。」

40晏然自若 [ yàn rán zì ruò ]

解釋 晏然:平靜安定的樣子;自若:不變常態。形容在緊張狀態下沉靜如常。

出處 《三國誌 吳誌 孫堅傳》:「南陽太守張谘,聞軍至,晏然自若。」

41穩坐釣魚船 [ wěn zuò diào yú chuán ]

解釋 比喻不管發生什麼變化,仍然沉著鎮靜。

出處 俗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42喜怒不形於色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解釋 高興和惱怒都不表現在臉色上。指人沉著而有涵養,感情不外露。

出處 《三國誌 蜀誌 先主傳》:「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