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人內心急躁的成語

形容人內心急躁的成語


1操之過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解釋 操:做;過:過分 。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過於急躁。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地誌中之下》:「匹馬觭輪無的反者,操之急矣。」

2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3心急如焚 [ xīn jí rú fén ]

解釋 心裏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4心神不寧 [ xīn shén bù níng ]

解釋 形容心情不平靜;精神不安定。寧:安寧。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33回:「(三藏)心神不寧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5惴惴不安 [ zhuì zhuì bù ān ]

解釋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出處 《詩經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臨於穀。」

6暴跳如雷 [ bào tiào rú léi ]

解釋 暴:急躁;發怒。蹦跳發怒;好像打雷一樣猛烈。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越發惱得暴跳如雷。」

7心煩意亂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釋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8迫不及待 [ pò bù jí dài ]

解釋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係酒後遊戲,該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聞請旨。」

9心驚膽戰 [ xīn jīng dǎn zhàn ]

解釋 形容內心極度驚懼恐慌。戰:發抖。

出處 元 無名氏《薩真人夜斷碧桃花》第三折:「一個個氣昂昂性兒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軟,不由我不心驚膽戰。」

10坐臥不安 [ zuò wò bù ān ]

解釋 坐不穩;睡不安。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出處 《壇經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臥不安。」

11如坐針氈 [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釋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處 《晉書 杜錫傳》:「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12心急火燎 [ xīn jí huǒ liáo ]

解釋 心裏很急;像火在燒。急:焦急。

出處 清 吳璿《飛龍全傳》:「那管院的太監,心燎意急,一籌莫展。」

13心慌意亂 [ xīn huāng yì luàn ]

解釋 心裏慌亂;沒有主意。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孩兒自從接了電報之後,心慌意亂。」

14急不可耐 [ jí bù kě nài ]

解釋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懷急切或形勢緊迫。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六個人剛剛坐定,胡統領已急不可耐,頭一個開口就說:'我們今日非往常可比,須大家盡興一樂。'」

15麵麵相覷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解釋 麵麵:臉對著臉;相:互相;覷: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著。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六卷:「僧問:‘如何是大疑府人?’師曰:‘畢缽岩中麵麵相覷。’」

16一籌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釋 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出處 《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17大發雷霆 [ dà fā léi tíng ]

解釋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聲。形容大發脾氣;高聲怒斥別人。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5卷:「陳秀才大發雷霆。」

18抓耳撓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解釋 又抓耳朵又搔腮幫子。形容高興焦急等的樣子。(撓、抓:搔)。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19十萬火急 [ shí wàn huǒ jí ]

解釋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火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20六神無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解釋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沒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有甚心腸去吃酒。」

21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釋 迫:緊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我必知之。」

22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釋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舉止受約束、不自然、不安靜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12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23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解釋 心裏七上八下安定不下來。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處 清 吳趼人《糊塗世界》第九卷:「兩道聽了這話,心裏忐忑不定。」

24誠惶誠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釋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25刻不容緩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釋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胎前產後以及難產各症,不獨刻不容緩,並且兩命攸關。」

26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解釋 勃然:因生氣或驚慌等突然變臉色的樣子。形容突然變臉;發起脾氣來。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穀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

27搓手頓足 [ cuō shǒu dùn zú ]

解釋 形容焦急不安的樣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4回:「‘你要把老爺的大事誤了那可怎麼好!’說著急得搓手頓足。」

28一時半刻 [ yī shí bàn kè ]

解釋 指很短的時間。

出處 元 範居中《金殿喜重重 貨郎兒》:「才離了一時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29急不可待 [ jí bù kě dài ]

解釋 急:緊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難耐。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青蛾》:「逆害飲食,但思魚羹,而近地則無,百裏外始可購致。時廝騎皆被差遣,生性純孝,急不可待,懷貲獨往。」

30怒目而視 [ nù mù ér shì ]

解釋 怒目:瞪著發怒的眼睛;視:看。非常憤怒地瞪著雙眼看。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林衝、楊誌怒目而視,有欲要發作之色。」

31焦眉苦臉 [ jiāo méi kǔ liǎn ]

解釋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出處 沙汀《困獸記》:「‘為了這一點事,你還不知道,我說了好幾籮筐話啊!’田疇焦眉苦臉的說了。」

32寢食不安 [ qǐn shí bù ān ]

解釋 睡覺、吃飯都不得安寧。

出處 《敦煌變文集 葉淨能詩》:「皇帝自此之後,日夜思慕,寢食不安。」

33五內如焚 [ wǔ nèi rú fén ]

解釋 焚:燒。五髒都像著了火一樣。形容極度的憂愁和悲傷。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7回:「而且年來多病,日見衰頹,每念主上,不覺五內如焚。」

34心急如火 [ xīn jí rú huǒ ]

解釋 心裏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要看個十分飽。」金聖歎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35心神不定 [ xīn shén bù dìng ]

解釋 定:安定。心裏煩躁,精神不安。

出處 《平妖傳》第五回:「這般繁華去處,怕你們心神不定,惹出什麼事非來。」

36雷霆之怒 [ léi tíng zhī nù ]

解釋 雷霆:霹靂。象霹靂一樣的盛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出處 《三國誌 吳誌 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37搓手頓腳 [ cuō shǒu dùn jiǎo ]

解釋 形容焦急不耐煩的樣子。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34回:「縣太爺急的搓手頓腳,叫了簽稿,請了刑名師爺,大家斟酌,想不出一個法子。」

38急赤白臉 [ jí chì bái liǎn ]

解釋 心裏著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 浩然《豔陽天》第60章:「韓小樂見焦淑紅急赤白臉,好像要吵架的樣子。」

39山雨欲來 [ shān yǔ yù lái ]

解釋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

出處 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隻是一個教會學校裏的輿情。」

40性烈如火 [ xìng liè rú huǒ ]

解釋 性:性情,脾氣。形容性情暴躁。

出處 金庸《天龍八部》第18回:「那高個兒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缽大的拳頭,呼的一拳,又向喬峰擊到。」

41火急火燎 [ huǒ jí huǒ liáo ]

解釋 猶火燒火燎。

出處 《人民文學》1977年4期:「整個發電廠都火急火燎地動員起來。」

42直眉瞪眼 [ zhí méi dèng yǎn ]

解釋 形容發脾氣或發呆的樣子。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眉瞪眼。」

43扒耳搔腮 [ bā ěr sāo sāi ]

解釋 形容焦急而又無可奈何。

出處 魯迅《華蓋集續編·不是信》:「還有一個小目的,是在對於以我去年的免官為‘痛快’者,給他一個不舒服,使他恨得扒耳搔腮,忍不住露出本相。」

44意亂心慌 [ yì luàn xīn huāng ]

解釋 心中驚慌忙亂。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一旦有警,早已嚇得意亂心慌。」

45使性傍氣 [ shǐ xìng bàng qì ]

解釋 見「使性謗氣」。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3回:「連這等一下剛毅不屈的仲由老官尚且努唇脹嘴,使性傍氣,嘴舌先生。」

46暴躁如雷 [ bào zào rú léi ]

解釋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發脾氣或十分著急的樣子。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李玉英獄中訟冤》:「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47使心別氣 [ shǐ xīn bié qì ]

解釋 發脾氣。

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第12回:「可知有你這歪老貨搬弄,致使我家一向使心別氣。」

48使性摜氣 [ shǐ xìng guàn qì ]

解釋 見「使性謗氣」。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7回:「五更鼓出來拜堂,聽見說有婆婆,就惹了一肚氣,出來使性摜氣,磕了幾個頭,也沒有茶,也沒有鞋。」

49車殆馬煩 [ chē dài mǎ fán ]

解釋 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50使性謗氣 [ shǐ xìng bàng qì ]

解釋 亦作「使性傍氣」。亦作「使性摜氣」。發脾氣;撒氣。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這玉簪又氣不憤,使性謗氣,牽家打夥,在廚房內打小鸞,罵蘭香。」

51飛揚浮躁 [ fēi yáng fú zào ]

解釋 輕浮急躁。

出處 《朱子全書 論語一》:「飛揚浮躁,所學安能堅固。」

52風雷火炮 [ fēng léi huǒ pào ]

解釋 形容十分急躁。

出處 清 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二回:「上前天我們才到上海,貨還沒有起完,到了半夜裏,忽然憲太太來了,風雷火炮的一陣,馬上就要開船,臉上很帶點怒色。」

53苦身焦思 [ kǔ shēn jiāo sī ]

解釋 焦:焦急。形容人為某事憂心苦思。

出處 《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嚐膽也。」

54腹熱腸荒 [ fù rè cháng huāng ]

解釋 見「腹熱腸慌」。

55腹熱心煎 [ fù rè xīn jiān ]

解釋 形容心中焦急。

56狂奴故態 [ kuáng nú gù tài ]

解釋 狂奴:對狂士的親昵稱呼;故態:老樣子,老脾氣。舊稱狂士的老脾氣。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逸民傳 嚴光》:「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也。’」

57急痛攻心 [ jí tòng gōng xīn ]

解釋 心裏感到極度的焦急與悲痛。

58弄性尚氣 [ nòng xìng shàng qì ]

解釋 指憑感情辦事,好耍脾氣。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他‘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而且使錢如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