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植物長得很好的成語

形容植物長得很好的成語


1欣欣向榮 [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解釋 形容草木長得茂盛。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榮:茂盛。

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2枝繁葉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釋 枝葉繁密茂盛。

出處 明 孫柚《琴心記》:「願人間天上共效綢繆,賀郎君玉潤水清,祝小姐枝繁葉茂。」

3鬱鬱蔥蔥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釋 鬱鬱: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出處 漢 王充《論衡 恢國》:「初者,蘇伯阿望春陵氣鬱鬱蔥蔥。」

4桃紅柳綠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釋 桃花嫣紅,柳枝碧綠。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鮮豔的春景。

出處 元 貫雲石《小梁州 春》:「春風花草滿園香,馬係在垂楊,桃紅柳綠映池塘。」

5萬紫千紅 [ wàn zǐ qiān hóng ]

解釋 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的景象。現多比喻事物豐富多彩或景象繁榮興旺。

出處 宋 朱熹《春日》詩:「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6鳥語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釋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處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複恐病相尋。」

7藕斷絲連 [ ǒu duàn sī lián ]

解釋 連:牽連。藕已斷開;絲還連接著。比喻表麵上關係已斷絕;而實際上仍有牽連。

出處 唐 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牽連。」

8百花齊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

解釋 百花:泛指各種花卉;齊:同時。①各種各樣的花卉同時開花。②現常比喻藝術上的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展。也形容文化藝術和各行業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隻顧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禦旨命他百花齊放。」

9草木皆兵 [ cǎo mù jiē bīng ]

解釋 木:樹;皆:全;都是。野草和樹木都像是兵士。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為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10花枝招展 [ huā zhī zhāo zhǎn ]

解釋 招展:迎風擺動的樣子。像花枝迎風擺動一樣。形容婦女打扮得十分漂亮。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蓬步輕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11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解釋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出處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雲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12姹紫嫣紅 [ chà zǐ yān hóng ]

解釋 姹:美麗;嫣:妖豔;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鬥妍。也作「嫣紅姹紫」。

出處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13生機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釋 生機: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處 張天民《創業》:「油田一片生機勃勃,繁忙興旺的景象。」

14殘花敗柳 [ cán huā bài liǔ ]

解釋 敗:衰敗。殘:凋殘。凋殘的柳樹,殘敗了的花。舊時用以比喻生活放蕩或被蹂躪遺棄的女子。

出處 元 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15春蘭秋菊 [ chūn lán qiū jú ]

解釋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開花的季節顯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長。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歌 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洪興祖補注:「古語雲: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

16春意盎然 [ chūn yì àng rán ]

解釋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出處 季羨林《難忘的一家人》:「此時宴會廳裏,必然是笑聲四起,春意盎然,情誼脈脈,喜氣融融。」

17柳暗花明 [ liǔ àn huā míng ]

解釋 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進入一種新的境界。

出處 宋 陸遊《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釋 枯:枯萎;木:樹木;逢:遇上。枯樹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機。比喻經曆挫折又獲得生機。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問:‘枯樹逢春時如何?’師曰:‘世間希有。’」

19婀娜多姿 [ ē nuó duō zī ]

解釋 婀娜:柔軟而美好。形容各種輕盈軟美的姿態。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20依草附木 [ yī cǎo fù mù ]

解釋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後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21拈花惹草 [ niān huā rě cǎo ]

解釋 比喻到處留情,多指男女間的挑逗引誘。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他父親給他娶了個媳婦,今年才二十二歲,也有幾分人材,又兼生性輕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渾蟲又不理論。」

22茁壯成長 [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解釋 健康地成長。

出處 冰心《悼念廖公》:「象征中日友好的山櫻花樹,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了!」

23野草閑花 [ yě cǎo xián huā ]

解釋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出處 宋 辛棄疾《定風波》詞:「野草閑花不當春,杜鵑卻是舊知聞。」

24蒼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解釋 蒼:青色;翠:青綠色。翠綠的顏色像要滴下來。形容草木茂盛;充滿生機。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處 宋 郭熙《山川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25花紅柳綠 [ huā hóng liǔ lǜ ]

解釋 紅紅的花兒;綠綠的柳條。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顏色鮮豔多彩。

出處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詞:「花紅柳綠間晴空。」

26一草一木 [ yī cǎo yī mù ]

解釋 一棵草;一棵樹。比喻細小或平常的東西。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應劭傳》:「春一草枯則為災,秋一木華亦為異。」

27花團錦簇 [ huā tuán jǐn cù ]

解釋 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簇:叢聚;聚成一團。指花朵、錦繡彙聚在一起。原指華麗高貴的服飾。形容五彩繽紛、繁華豔麗的景色。也形容衣飾華美的人群或文章辭藻華麗。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94回:「真是個花團錦簇!那一片富麗妖嬈,真勝似天堂月殿,不亞於仙府瑤宮。」

28絢麗多彩 [ xuàn lì duō cǎi ]

解釋 形容色彩華麗。

出處 《飛向太平洋》:「熒光染色劑把蔚藍色的海水染成翠綠色,像一條數百米長的錦帶漂浮在洋麵上,絢麗多彩,好看極了。」

29爭奇鬥豔 [ zhēng qí dòu yàn ]

解釋 互相爭鬥,以新奇豔麗來取悅於他人。亦作「爭奇鬥異」。

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藥譜》:「名品相壓,爭妍鬥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

30含苞欲放 [ hán bāo yù fàng ]

解釋 苞:花苞;欲:將要;放:開放。花骨朵即將開放。比喻少女的青春。也作「含苞待放」。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又命摧花使者;往來保護;以期含苞吐萼之時;加之呈妍。」

31不蔓不枝 [ bù màn bù zhī ]

解釋 蔓:蔓延;枝:生枝節。原指蓮莖不蔓延也不分枝。

出處 宋 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2綠葉成蔭 [ lǜ yè chéng yīn ]

解釋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出處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 杜牧》:「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33玉葉金枝 [ yù yè jīn zhī ]

解釋 指皇家後裔。

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若是俺到官時,和您去對情詞,使不著國戚皇親、玉葉金枝。」

34折柳攀花 [ zhé liǔ pān huā ]

解釋 折:斷。比喻男子狎妓。

出處 元·周德清《蟾宮曲·別友》:「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35綠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解釋 綠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鋪的褥子。常指可供臨時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36竹苞鬆茂 [ zhú bāo sōng mào ]

解釋 苞:茂盛。鬆竹繁茂。比喻家門興盛。也用於祝人新屋落成。

出處 《詩經 小雅 斯幹》:「如竹苞矣,如鬆茂矣。」

37強幹弱枝 [ qiáng gān ruò zhī ]

解釋 加強樹幹,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力。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漢興以來諸侯年表序》:「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厄塞地利,強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

38隱天蔽日 [ yǐn tiān bì rì ]

解釋 把天遮住,把太陽也擋住了。形容覆蓋的麵積廣大。

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江水》:「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