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相隔距離遙遠的成語

形容相隔距離遙遠的成語


1一衣帶水 [ yī yī dài shuǐ ]

解釋 水道像一條衣帶那樣狹窄。比喻隻隔一水;極其鄰近。

出處 《南史 陳紀下 後主》:「隋文帝謂仆射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2千裏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解釋 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程非常遙遠。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範巨卿雞黍死生交》:「辭親別弟到山陽,千裏迢迢客夢長。」

3不遠萬裏 [ bù yuǎn wàn lǐ ]

解釋 不以萬裏為遠。形容不怕路途遙遠。

出處 晉 王嘉《拾遺記》第六卷:「門徒來學,不遠萬裏。」

4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釋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出處 唐 呂岩《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5千山萬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釋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出處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6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釋 跋:翻山越嶺;涉:徒步過水。翻山越嶺;蹚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處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事實二》:「過家上塚,懇章盡得於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於艱險。」

7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解釋 各在天底下的一邊。形容離別後各居一地;相距遙遠。

出處 漢 蘇武《詩》:「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8天南地北 [ tiān nán dì běi ]

解釋 一個天南;一個地北。形容分離兩地;相隔很遠。也形容地區各不相同。

出處 元 關漢卿《沉醉東風》:「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時間月缺花飛。」

9萬裏長征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

解釋 征:遠行。上萬裏路的遠行。形容極搖遠的征程。

出處 唐 王昌齡《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10長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釋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6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姐長途跋涉?決難從命。」

11路遠迢迢 [ lù yuǎn tiáo tiáo ]

解釋 形容路途遙遠。

出處 魯迅《彷徨 孤獨者》:「十三大人從寒石山路遠迢迢地上城來,問他可有存款,他一聲也不響。」

12咫尺天涯 [ zhǐ chǐ tiān yá ]

解釋 比喻距離雖近;卻像遠在天邊一樣(咫:古代長度單位;八寸;天涯:天邊)。

出處 唐 李中《宮詞二首》:「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

13天南海北 [ tiān nán hǎi běi ]

解釋 ①形容距離遙遠的不同地區。②形容(談話)漫無邊際。

出處 楊朔《熔爐》:「他素來最能關心戰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樣調皮搗蛋的人,一經他教育改造,都能脫胎換骨。」

14山南海北 [ shān nán hǎi běi ]

解釋 指遙遠不能確指的地方或指四麵八方。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15萬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釋 萬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出處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見杏花作》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16日東月西 [ rì dōng yuè xī ]

解釋 比喻遠隔兩地,不能相聚。

出處 漢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

17地角天涯 [ dì jiǎo tiān yá ]

解釋 比喻偏遠的地方或相隔很遠。

出處 南朝 陳 徐陵《答族人梁東海太守長孺書》:「燕南趙北,地角天涯,言接未由。」

18碧落黃泉 [ bì luò huáng quán ]

解釋 碧落:天上、天界。黃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個角落。

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19山遙路遠 [ shān yáo lù yuǎn ]

解釋 形容路途遙遠。

出處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遙路遠。」

20山陬海噬 [ shān zōu hǎi shì ]

解釋 形容遙遠偏僻的地方。

21不著邊際 [ bù zhuó biān jì ]

解釋 著:接觸;挨上;邊際:邊緣;界限。挨不著邊兒。原指無所依靠。現多形容言論空話;不切實際或離題太遠;不切主旨。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9回:「何濤思想: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我須用自去走一遭。」

22背道而馳 [ bèi dào ér chí ]

解釋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馳:奔跑。朝著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出處 唐 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23脫胎換骨 [ tuō tāi huàn gǔ ]

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脫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出處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使脫胎換骨,身在雲端。」

24涇渭分明 [ jīng wèi fēn míng ]

解釋 古人認為;渭河水清;涇河水濁;兩水合流後;清濁依舊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區別。

出處 唐 李德裕《劉公神道碑銘》:「遇物而涇渭自分,立誠而風雨如晦。」

25無拘無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釋 拘:限製;束:約束。沒有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4回:「出家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幹?」

26左鄰右舍 [ zuǒ lín yòu shè ]

解釋 左右的鄰居。指相鄰的地區、部門、單位等。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雲來霧去,走石飛砂,唬得我一家並左鄰右舍,俱不得安生。」

27大相徑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釋 徑:門外的路;庭:門院裏的地;徑庭:喻相差還很遠。兩者大不相同;相差很遠甚至完全相反。

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28同床異夢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解釋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出處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29遙遙無期 [ yáo yáo wú qī ]

解釋 遙遙:很遠。指日期遙遠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看看前頭存在黃胖姑那裏銀子漸漸花完,隻剩得千把兩銀子,而放缺又遙遙無期。」

30與世隔絕 [ yǔ shì gé jué ]

解釋 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常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廢人,與世隔絕,不習跪拜,望陛下優容之。」

31海闊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釋 闊:遼闊。像海一樣遼闊;像天空一樣沒有邊際。指天地寬廣無邊。原比喻人心胸開闊;無拘無束。現常用來形容漫無邊際的議論或隨意漫談;沒有中心。

出處 唐 劉氏瑤《暗別離》:「朱弦暗斷不見人,風動花枝月中影;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空不知處。」

32不遠千裏 [ bù yuǎn qiān lǐ ]

解釋 不遠:不以為遠。不以千裏為遠。指不怕長途跋涉的辛勞。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33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解釋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製八寸;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離。指近在眼前;很近。

出處 宋 蘇軾《杭州謝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講帷,凜然威光,近在咫尺。」

34一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釋 能縱馬奔馳的廣闊平坦的地麵。

出處 宋 蘇軾《東坡詩 卷二十三 遊徑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35千岩萬壑 [ qiān yán wàn hè ]

解釋 形容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36遊山玩水 [ yóu shān wán shuǐ ]

解釋 山、水:指風景。遊覽和觀賞山水風景。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問:‘如何是學人自己?’師曰:‘遊山玩水去。’」

37海角天涯 [ hǎi jiǎo tiān yá ]

解釋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出處 唐 白居易《潯陽春 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38千山萬壑 [ qiān shān wàn hè ]

解釋 壑:山溝。許許多多的山和溝。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急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39天差地遠 [ tiān chā dì yuǎn ]

解釋 比喻兩者相差極大。

出處 魯迅《風月談>前記》:「他們是弟兄,所見的又是同一的東西,想到的用法卻有這麼天差地遠。」

40疾風驟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41翻山越嶺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過很多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曆盡千辛萬苦。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腳好,隻要肚子裏填飽了瓤子,翻山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42朝發夕至 [ zhāo fā xī zhì ]

解釋 早上出發;晚上到達。

出處 唐 韓愈《鱷魚文》:「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鱷魚朝發而夕至也。」

43萬壑千岩 [ wàn hè qiān yán ]

解釋 形容峰巒、山穀極多。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

44近在眉睫 [ jìn zài méi jié ]

解釋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樣。也形容事情緊迫。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我必知之。」

45遙遙在望 [ yáo yáo zài wàng ]

解釋 在望:在望中;可看見。遠遠地可以看到。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鴝鵒之巢,遠哉遙遙。」

46漫無邊際 [ màn wú biān jì ]

解釋 漫:不受約束;隨便;邊際:邊緣;界限。大水廣闊;一望無際。形容非常廣闊;一眼望不到邊。或指談話、寫文章等沒有中心;離題很遠。也作「茫無邊際、渺無邊際。」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24章:「隻向黎說了一些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話。」

47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解釋 迥然:差距很大的樣子。大不相同;相差太遠。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處 宋 張戒《歲寒堂詩話》:「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48一箭之地 [ yī jiàn zhī dì ]

解釋 一箭的射程。比喻不很遠的距離。

出處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放我一箭之地,埋鍋造飯去。」

49水遠山遙 [ shuǐ yuǎn shān yáo ]

解釋 謂路程遙遠。

出處 宋·汪元量《憶秦娥》詞之七:「心如焦。彩箋難寄,水遠山遙。」元·關漢卿《哭存孝》第四折:「我避不得水遠山遙,須有一個日頭走到。」

50山遙水遠 [ shān yáo shuǐ yuǎn ]

解釋 謂道路遙遠。

出處 宋·楊無咎《玉抱肚》詞:「見也渾閑,堪嗟處、山遙水遠,音書也無個。」 元·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生]娘子,莫不是慮著山遙水遠麼?[旦]奴不慮山遙水遠。」

51千裏迢遙 [ qiān lǐ tiáo yáo ]

解釋 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桃園記·獨行千裏》:「不憚千裏迢遙,尋兄長,存節孝。」

52邈若山河 [ miǎo ruò shān hé ]

解釋 形容遙遠得如隔山河。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53邈若河山 [ miǎo ruò hé shān ]

解釋 同「邈若山河」。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魯公女》:「今近在咫尺,而邈若河山,恨何如也!」

54山長水遠 [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

解釋 比喻道路遙遠艱險。

出處 唐 許渾《寄宋邧》詩:「山長水遠無消息,瑤瑟一彈秋月高。」

55客死他鄉 [ kè sǐ tā xiāng ]

解釋 客死:死在異鄉或國外。死在離家鄉很遙遠的地方。

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爭我病勢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難支遣,忙趕上頭裏的喪車不遠,眼見客死他鄉有誰祭奠。」

56咫尺千裏 [ zhǐ chǐ qiān lǐ ]

解釋 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出處 唐 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裏,況聽家家遠砧。」

57海說神聊 [ hǎi shuō shén liáo ]

解釋 漫無邊際的胡吹亂談。

出處 王蒙《友人和煙》:「我呢,要請老兄多多恕罪,從此戒煙戒酒,戒牌戒棋,海說神聊,我也再是奉陪不起。」

58望衡對宇 [ wàng héng duì yǔ ]

解釋 門戶相對;可以互相望見。形容彼此住得很近。

出處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沔水》:「司馬德操宅洲之陽,望衡對宇,歡情自接。」

59海北天南 [ hǎi běi tiān nán ]

解釋 形容萬裏之遙,相距極遠。亦形容地區各異。

出處 唐·劉禹錫《送別四十六首·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60天涯地角 [ tiān yá dì jiǎo ]

解釋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相隔極遠。

出處 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陰謀詭計 麵無由,但以情企。」

61海闊天高 [ hǎi kuò tiān gāo ]

解釋 喻天地廣闊,征程遙遠。

出處 唐·劉氏瑤《雜曲歌辭·暗別離》:「青鸞脈脈西飛去,海闊天高不知處。」

62身遠心近 [ shēn yuǎn xīn jìn ]

解釋 謂身體相隔雖遠,但是雙方的心卻貼得很近。

出處 晉·幹寶《搜神記·紫玉》:「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63萬裏迢迢 [ wàn lǐ tiáo tiáo ]

解釋 形容路程很遙遠。

出處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女家貧,人口眾,萬裏迢迢,何以當此。」

64千水萬山 [ qiān shuǐ wàn shān ]

解釋 見「千山萬水」。

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屍解》:「我隻道輕魂弱魄飛能去,又誰知千水萬山途轉修。」

65海外扶餘 [ hǎi wài fú yú ]

解釋 指遙遠的外國。

出處 清·張岱《與王白嶽》:「海外扶餘,隱然複有世界。」

66山長水闊 [ shān cháng shuǐ kuò ]

解釋 見「山長水遠」。

出處 宋·晏殊《蝶戀花》詞:「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67水遠山長 [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

解釋 ①同「水遠山遙」。②謂山河遼闊。

出處 宋·辛棄疾《臨江仙》:「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68迢迢千裏 [ tiáo tiáo qiān lǐ ]

解釋 迢迢:遙遠的樣子。形容路途遙遠。

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金釧記》:「迢迢千裏到燕都,教人跋涉多勞苦。」

69海涯天角 [ hǎi yá tiān jiǎo ]

解釋 猶言天涯海角。謂僻遠的地方。

出處 明·劉基《聲聲慢·詠愁》詞:「雨冷雲昏日暮,海涯天角輕衾。」

70鞭長駕遠 [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

解釋 指路途遙遠。

出處 清 魏源《嚴公神道碑銘》:「故自古梁州自為一道……距省會遠者或二千裏,鞭長駕遠,稂莠豐茂。」

71扶餘海外 [ fú yú hǎi wài ]

解釋 指遙遠的外國。

出處 柳亞子《詩翁行哭李少石》:「從茲雙宿複雙飛,扶餘海外三年久。」

72關山阻隔 [ guān shān zǔ gé ]

解釋 關隘山嶺阻擋隔絕。形容路途艱難,往來不易。

出處 元 鄭德輝《 梅香》第一折:「不爭他回家去嗬,路途艱難,關山陰隔,這親事幾時得就。」

73遠隔重洋 [ yuǎn gé chóng yáng ]

解釋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指相距遙遠。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2回:「無如遠隔重洋,何能前去看來。」

74雲樹遙隔 [ yún shù yáo gé ]

解釋 謂兩地相隔遙遠。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六回:「侄自與叔大人歡會,迄今二十餘年矣。隻以雲樹遙隔,山川相阻,未得再親慈誨。」

75山陬海澨 [ shān zōu hǎi shì ]

解釋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出處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76道遠知驥 [ dào yuǎn zhī jì ]

解釋 路遠才知道馬的好壞。

出處 三國·魏·曹操《矯誌》:「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77道遠日暮 [ dào yuàn rì mù ]

解釋 暮:太陽落山。道路很遙遠,而且太陽西沉了。比喻還有很多事要做,可時間不多了。

出處 《吳子·料敵》:「六曰:道遠日暮,士眾勞懼,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78身遙心邇 [ shēn yáo xīn ěr ]

解釋 猶言身遠心近。

出處 元·王德信《西廂記·泥金報捷》:「小生身遙心邇,恨不得鶼鶼心翼,邛邛並軀。」

79關山迢遞 [ guān shān tiáo dì ]

解釋 關:關隘;迢遞:遙遠的樣子。指路途遙遠。

出處 明·王世楨《鳴鳳記》第八出:「賢弟!無限別情,不勝淒愴,關山迢遞,後會難期。」

80登山臨水 [ dēng shān lín shuǐ ]

解釋 形容旅途遙遠。也指遊山玩水。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辯》:「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81曠邈無家 [ kuàng miǎo wú jiā ]

解釋 曠:空闊;邈:遠。遠離家鄉,沒有家室。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嬌娜》:「兄曠邈無家,我夙夜代籌久矣,行當為君謀一佳耦。」

82九垓八埏 [ jiǔ gāi bā yán ]

解釋 垓:通「陔」,重,層;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極高處;埏:邊際;八埏:指邊際遠之地。指天地的終極之處,即天涯海角。

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暢九垓,下坼八埏。」

83邈以山河 [ miǎo yǐ shān hé ]

解釋 同「邈若山河」。

出處 清·譚嗣同《鄒硯銘敘》:「而斷金之誼,遂邈以山河,可雲悲哉!」

84月明千裏 [ yuè míng qiān lǐ ]

解釋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處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

85長亭短亭 [ cháng tíng duǎn tíng ]

解釋 古時設在路旁的亭舍,常用為餞別處。也指旅程遙遠。

出處 唐·李白《菩薩蠻》詞:「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86霧暗雲深 [ wù àn yún shēn ]

解釋 迷蒙渺遠。喻相距之遙遠。

出處 宋·馮取洽《摸魚兒·玉林君為遺蛻山中桃花賦》詞:「玄都觀裏應遺恨,一抹斷煙殘縷。愁望處。想霧暗雲深,忘卻來時路。」

87青山一發 [ qīng shān yī fà ]

解釋 青山遠望,其輪廓僅如發絲一樣。形容極其遙遠。也借指中原。

出處 宋 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之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發是中原。」

88秦越肥瘠 [ qín yuè féi jí ]

解釋 秦越兩地相去遙遠。比喻疏遠隔膜,各不相關。

出處 唐·韓愈《爭臣論》:「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

89十萬八千裏 [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

解釋 形容相距極遠。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4回:「行者道:‘十萬八千裏。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90日久見人心 [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解釋 日子長了,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為人怎樣。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卻不是完全名節一個賢宰相,垂之史冊,不把惡人當做好人麼?所以古人說:‘日久見人心。’」

91行行重行行 [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解釋 行行:走著不停;重:又。走了一程又一程。形容道路遙遠,走個不停。

出處 南朝·梁·蕭統《文選·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92遠井不解近渴 [ yuǎn jǐng bù jiě jìn kě ]

解釋 指遙遠的幫助解決不了目前迫切的需求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