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失望後悔的成語

形容失望後悔的成語


1後悔不及 [ hòu huǐ bù jí ]

解釋 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出處 《左傳 哀公六年》:「既成謀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

2後悔莫及 [ hòu huǐ mò jí ]

解釋 後悔:事後的懊悔。指事後的懊悔也來不及了。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上》:「反水不收,後悔不及。」

3死而無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釋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態度堅決。

出處 《論語·述而》:「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4悔過自新 [ huǐ guò zì xīn ]

解釋 悔:悔恨;過:過失;錯誤;自新:使自己成為新人。指改正錯誤;重新做人。

出處 《新唐書 馮元常傳》:「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而縛。」

5抱恨終天 [ bào hèn zhōng tiān ]

解釋 抱恨:懷著遺憾;終天:終生。懷著極大的遺憾;一直到死。

出處 元 姚燧《中書左丞李公家廟碑》:「吾不得以時喪先公,既抱恨於終天,今複棄養太夫人,而身先朝露……吾目不瞑泉下矣。」

6追悔莫及 [ zhuī huǐ mò jí ]

解釋 後悔也來不及了。

出處 漢 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7悔恨交加 [ huǐ hèn jiāo jiā ]

解釋 形容非常懊悔。恨:遺憾;交加:一起出現。

8後悔無及 [ hòu huǐ wú jí ]

解釋 指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既成謀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諸?作而後悔,亦無及也。」

9何必當初 [ hé bì dāng chū ]

解釋 表示後悔過去的作為。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寶玉在身後麵歎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10幡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釋 思想轉變很快,徹底悔悟

出處 清·黃世仲《洪秀全演義》第八回:「話說譚紹洸聽得馮雲山這番議論,已幡然悔悟。」

11懊悔無及 [ ào huǐ wú jí ]

解釋 後悔已來不及了。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於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虛營,隻插著數十麵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無及。」

12九死不悔 [ jiǔ sǐ bù huǐ ]

解釋 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誌堅定,不認經曆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13恨相見晚 [ hèn xiāng jiàn wǎn ]

解釋 見「恨相知晚」。

出處 宋·文天祥《與山人黎端吉序》:「與癡兒說夢,終日悶悶,使人欲索枕僵臥。明者了了,不逾頃刻能解人數百年中事,恨相見晚矣。」

14噬臍莫及 [ shì qí mò jí ]

解釋 噬臍:用嘴咬肚臍。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後悔也來不及。

出處 唐 高彥休《唐闕史 盧相國指揮鎮州事》:「一失其機,噬臍無及。」

15噬臍何及 [ shì qí hé jí ]

解釋 噬臍:用嘴咬肚臍。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後悔也來不及。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臍),其及圖之乎?」

16嗟悔無及 [ jiē huǐ wú jí ]

解釋 歎息和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出處 《尚書·盤庚上》:「汝悔身何及。」

17九死未悔 [ jiǔ sǐ wèi huǐ ]

解釋 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誌堅定,不認經曆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離騷》:「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18心中有數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裏有底。

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19心腹之患 [ xīn fù zhī huàn ]

解釋 比喻隱藏在內部的嚴重禍害。心腹:這裏指內部;患:禍害。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陳蕃傳》:「今寇賊在處,四支之疾;內政不理,心腹之患。」

20數不勝數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釋 數:計算;勝:盡。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

出處 《方岩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跡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

21濫竽充數 [ làn yú chōng shù ]

解釋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22不計其數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釋 計:計算。沒法子計算數目。形容極多。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襄陽始末》:「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23屈指可數 [ qū zhǐ kě shǔ ]

解釋 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楚。

出處 唐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24心甘情願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釋 心裏完全願意;沒有一點勉強。多指自願作出某種犧牲。心甘:樂意。

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願。」

25悔之晚矣 [ huǐ zhī wǎn yǐ ]

解釋 矣:了。後悔也已經晚了。

出處 《大宋宣和遺事》:「萬一有奸邪叵測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26數一數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釋 不數第一;也數第二。形容突出。

出處 元 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此乃金陵數一數二的歌者,與學士遞一杯。」

27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解釋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複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泉州道匡禪師》:「問:‘學人根思遲回,乞師曲運慈悲,開一線道。’師曰:‘遮個是老婆心。’」

28心中無數 [ xīn zhōng wú shù ]

解釋 指對情況不太了解或處理事情沒有把握。數:數目;指掌握的實際情況。

出處 蔣和森《風蕭蕭 衝天記一》:「他雖然素稱'博學',熟讀經史,可是對此卻心中無數。」

29意氣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30捶胸頓足 [ chuí xiōng dùn zú ]

解釋 捶:敲打;頓:跺。兩拳捶打胸部;兩腳跺著地。形容焦急、痛楚、悔恨的神態。

出處 明 李開先《閑居集 昆侖張詩人傳》:「有告之者,殊不之信也;已而知其實然,捶胸頓足,若不欲生。」

31洗心革麵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釋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麵:改變舊的麵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麵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32稍縱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釋 縱:放鬆;逝:失去。稍微一放鬆就消失了。形容時間或機會等很容易過去。

出處 清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若寬而生玩,則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複食,稍縱即逝,恐不可挽。」

33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解釋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

34誤入歧途 [ wù rù qí tú ]

解釋 誤:受惑;歧途:錯誤的道路。由於受煽惑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可日漸精進,不致誤入歧途。」

35葉落歸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釋 樹葉飄落;掉在樹跟旁。古時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現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葉歸根」。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慧能大師》:「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36棄舊圖新 [ qì jiù tú xīn ]

解釋 圖:圖謀、追求。拋棄舊的、不好的東西;追求新的、正確的東西。

出處 唐 韓愈《昌黎集 上宰相書》第16卷:「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

37當頭棒喝 [ dāng tóu bàng hè ]

解釋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黃檗運禪師法嗣 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38悔之無及 [ huǐ zhī wú jí ]

解釋 無及:來不及。後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後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39翻然悔悟 [ fān rán huǐ wù ]

解釋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徹底地轉變。形容徹底覺悟過來;思想大轉變。

出處 宋 朱熹《答袁機仲書》:「若能於此翻然悔悟,先取舊圖分明改正。」

40著書立說 [ zhù shū lì shuō ]

解釋 著:寫作;撰述;立:建樹;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也作「著書立言」。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誌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41一念之差 [ yī niàn zhī chā ]

解釋 差:差錯。一個念頭的差錯。

出處 宋 蘇軾《次韻致政張朝奉仍招晚飲》:「我本三生人,疇昔一念差。」

42兵連禍結 [ bīng lián huò jié ]

解釋 兵:指戰爭;結:相連。指戰爭連年不斷;災禍持續相結。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匈奴傳下》:「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

43曆曆可數 [ lì lì kě shǔ ]

解釋 曆曆:清楚、分明的樣子;清清楚楚;可以數得出來。

出處 《舊五代史 明宗紀十》:「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曆曆可數。」

44寥寥可數 [ liáo liáo kě shǔ ]

解釋 寥:稀少;數:計數。形容數量很少容易數得出來。

出處 清·方苞《請嬌除積習興起人才劄子》:「臣竊見本朝敬禮大臣,優恤庶官,遠過於前明,而公卿大臣,抗節效忠者,寥寥可數。」

45悔過自責 [ huǐ guò zì zé ]

解釋 悔:追恨。指追悔過錯;譴責自己。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五行誌》:「後得反國,不悔過自責,複會諸侯伐鄭。」

46數見不鮮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解釋 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於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後指常常見到,並不新奇。

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

47琴棋書畫 [ qín qí shū huà ]

解釋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於天文曆數,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48知書達禮 [ zhī shū dá lǐ ]

解釋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出處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

49胸中無數 [ xiōng zhōng wú shù ]

解釋 指對情況了解不清楚,心裏沒有底。

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

50胸中有數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裏有底。

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麵,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51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釋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失了道路;知道後改到正路上來。比喻犯了錯誤後;知道改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袁術傳》:「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52死不悔改 [ sǐ bù huǐ gǎi ]

解釋 到死也不追悔、改正。形容非常頑固。

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雖是吃後悔藥可悲,但總比那些花崗岩腦殼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53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釋 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這所房子與你夫妻兩個住下。」

54反水不收 [ fǎn shuǐ bù shōu ]

解釋 水已潑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光武帝紀上》:「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為益。反水不收,後悔無及。」

55悔罪自新 [ huǐ zuì zì xīn ]

解釋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42回:「陳穆公亦有使命至晉,代衛鄭致悔罪自新之意。」

56芝蘭玉樹 [ zhī lán yù shù ]

解釋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處 《晉書 謝安傳》:「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57一介書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解釋 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58劫數難逃 [ jié shù nán táo ]

解釋 佛家用語,命中注定的災禍。命中注定的災禍難以逃脫。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0回:「那怕你佛祖親來,也消了胸中五氣。逢此陣劫數難逃,遇他時真人怎躲。」

59史不絕書 [ shǐ bù jué shū ]

解釋 史書上不斷有記載。形容曆史上經常發生同類的事情。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

60學識淵博 [ xué shí yuān bó ]

解釋 指學識深而且廣。

出處 孫犁《小說雜談》:「我們可以說作者的學識淵博,但不會說他是在賣弄。」

61悔不當初 [ huǐ bù dāng chū ]

解釋 當初:原先;開頭。後悔先前不該這樣做。

出處 唐 薛昭緯《謝銀工》詩:「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當初學冶銀。」

62懊悔莫及 [ ào huǐ mò jí ]

解釋 懊悔:悔恨。指後悔已經來不及。

63拍案驚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釋 對奇異的事情拍著桌子驚歎。明末淩蒙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出處 明末·淩濛初有擬話本《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64數往知來 [ shǔ wǎng zhī lái ]

解釋 數: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出處 《周易 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65數短論長 [ shǔ duǎn lùn cháng ]

解釋 猶言說長道短,說三道四。

出處 明 無名氏《九宮八卦陣》第三折:「我當初梁山要強,受不的閑言剩語,數短論長。」

66數米量柴 [ shǔ mǐ ér chái ]

解釋 比喻過分計較瑣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積財聚穀,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

67數黃道黑 [ shǔ huáng dào hēi ]

解釋 數落著黃的又說著黑的。形容說話羅索,東拉西扯。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39回:「口裏不住的絮絮叨叨,數黃道黑,真個像死了人一樣。」

68數黑論黃 [ shǔ hēi lùn huáng ]

解釋 數:數落,批評。背後亂加評論,肆意誹謗別人。

出處 元 楊梓《霍光鬼諫》第一折:「倒把我迎頭阻,劈麵搶,到咱行數黑論黃,賣弄他血氣方剛。」

69終天之恨 [ zhōng tiān zhī hèn ]

解釋 到死的時候也不能消除的憾恨。終天:終身。

出處 明 歸有光《震川集 請敕命事略》:「及先人之方歿,而始獲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祿養,所以為終天之恨也。」

70坐樹不言 [ zuò shù bù yán ]

解釋 《後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後因以「坐樹不言」、「坐樹無言」謂功高而不自矜。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71坐樹無言 [ zuò shù wú yán ]

解釋 見「坐樹不言」。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72恒河沙數 [ héng hé shā shù ]

解釋 恒河:南亞的大河。象恒河裏的沙粒一樣,無法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出處 《金剛經 無為福勝分》:「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

73擁書百城 [ yōng shū bǎi chéng ]

解釋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出處 《魏書 逸士傳 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麵百城!」

74今是昨非 [ jīn shì zuó fēi ]

解釋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出處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75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解釋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兩人相引為重,其遊如父子然,相得歡甚,無厭,恨相知晚也。」

76悔之不及 [ huǐ zhī bù jí ]

解釋 後悔也來不及了。

出處 元 無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當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

77一目數行 [ yī mù shù xíng ]

解釋 猶一目十行。

出處 清·鈕琇《觚剩續編·英豪舉動》:「熊公廷弼當督學江南時,試卷皆親自批閱。閱則連長幾於中堂,鱗攤諸卷於上,左右置酒一壇,劍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數行。」

78後悔何及 [ hòu huǐ hé jí ]

解釋 指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出處 《周書·崔謙傳》:「舍此不為,中道而退,便恐人皆解體,士各有心。一失事機,後悔何及。」

79噬臍無及 [ shì qí wú jí ]

解釋 亦作「噬臍莫及」。自咬腹臍夠不著。比喻後悔不及。

出處 唐·高彥休《唐闕史·盧相國指揮鎮州事》:「一失其機,噬臍無及。」

80寄雁傳書 [ jì yàn chuán shū ]

解釋 謂傳遞書信。

出處 宋·黃庭堅《寄黃幾複》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81數黃道白 [ shù huáng dào bái ]

解釋 見「數黃道黑」。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張花嘴,數黃道白,指東話西,專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們沒一個不被他哄得投機的。」

82數黑論白 [ shù hēi lùn bái ]

解釋 見「數黑論黃」。

出處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素與您數黑論白。」

83有腳書廚 [ yǒu jiǎo shū chú ]

解釋 戲稱記聞精確、知識淵博的人。

出處 宋·龔明之《中吳紀聞·有腳書廚》:「[龔程]自幼讀書於南峰山先都官墓廬,攻苦食淡,手未嚐釋卷。記問精確,經傳子史,無不通貫。,鄉人號為‘有腳書廚’。」

84枕經籍書 [ zhěn jīng jí shū ]

解釋 枕著經,墊著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為伴。

出處 《文選·班固〈答賓戲〉》「徒樂枕經籍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呂向注:「枕經典而臥,鋪詩書而居也。」

85樹高招風 [ shù gāo zhāo fēng ]

解釋 見「樹大招風」。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太平懃禪師法嗣》:「問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潭深魚聚。’悟曰:‘見後如何?’師曰:‘樹高招風。’」

86玉樹芝蘭 [ yù shù zhī lán ]

解釋 玉樹:用玉做的樹;芝蘭: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處 《晉書 謝安傳》:「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庭階耳。」

87瓊枝玉樹 [ qióng zhī yù shù ]

解釋 指披上冰雪的樹木。也比喻品格高潔的人。

出處 北宋·柳永《尉遲懷》詞:「綢繆鳳陣鴛被,深深處,瓊枝玉樹相倚。」

88著書立說 [ zhù shū lì shuō ]

解釋 著:寫作;立:成就;說:學說。寫書或文章,創立自己的學說。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誌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89自樹一幟 [ zì shù yī zhì ]

解釋 比喻單獨建立一種風格、體製、派別或力量等。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卷一:「率皆攻排詆嗬,自樹一幟,殊可笑也。」

90萱花椿樹 [ xuān huā chūn shù ]

解釋 指父母。萱花指母,椿樹指父。

出處 明湯顯祖《牡丹亭 訓女》:「祝萱花椿樹,雖則是子生遲暮,守得見這蟠桃熟。」

91論黃數白 [ lùn huáng shù bái ]

解釋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出處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白不堪聽。」

92識字知書 [ shí zì zhī shū ]

解釋 謂有文化知識。

出處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嗬,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鐙隨鞭。」

93識禮知書 [ shí lǐ zhī shū ]

解釋 懂得禮儀,熟知詩書。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屬,寂沒入官,姓木名難兒,溫柔賢淑,識禮知書,兼通數學。」

94遭劫在數 [ zāo jié zài shù ]

解釋 謂命中注定要遇到災難。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他竟要弄得到一處,這人也就算個遭劫在數的了!」

95銀花火樹 [ yín huā huǒ shù ]

解釋 比喻燦爛的焰火或燈火。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6回:「北京三五風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銀花火樹不夜城,陸地擁出蓬萊島。」

96魚書雁帖 [ yú shū yàn tiē ]

解釋 泛指書信。

出處 明·高濂《絳都春序·題情》套曲:「空接,魚書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絳都春序·四時閨怨》套曲:「盼征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書雁帖。」

97魚書雁帛 [ yú shū yàn bó ]

解釋 見「魚書雁帖」。

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製度》:「則箋簡二字中,便有無窮本義,魚書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為乎?」

98魚箋雁書 [ yú jiān yàn shū ]

解釋 泛指書信。

出處 明·史叔考《醉羅歌·題情》套曲:「淚痕一線羅裙繡裾,相思兩字魚箋雁書。」

99撼樹蚍蜉 [ hàn shù pí fú ]

解釋 撼:搖動。蚍蜉:大螞蟻。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