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親人分離的成語

形容親人分離的成語


1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解釋 依依:戀慕的樣子;舍:放開。形容對人或地方十分留戀;不忍離去。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飯,臨去時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內取出一件不曾開折的羅衫出來相贈。」

2骨肉離散 [ gǔ ròu lí sàn ]

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出處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並爾。」

3伯勞飛燕 [ bó láo fēi yàn ]

解釋 借指離別的親人或朋友。

出處 《玉台新詠 古詞〈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4戀戀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釋 戀戀:留戀;舍:放下、離開。形容很留戀;不舍得離開。也作「戀戀難舍」。

出處 宋 王明清《揮塵後錄》第六卷:「促膝劇談,戀戀不忍舍。」

5切膚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解釋 切膚:切身。指與自身關係密切。比喻親自感覺的痛苦。

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中卷:「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輒複雲雲爾。」

6素不相識 [ sù bù xiāng shí ]

解釋 向來不認識。素:平時;識:了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陸瑁傳》:「及同郡徐原,愛居會稽,素不相識,臨死遺書,托以孤弱。」

7休戚相關 [ xiū qī xiāng guān ]

解釋 憂喜、禍福彼此相關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休:喜悅;吉利;戚:憂愁;悲哀。

出處 宋 陳亮《送陳給事去國啟》:「眷此設心,無非體國;然用舍之際,休戚相關。」

8牽腸掛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釋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起手時,牽腸掛肚;過後去,喪魄銷魂。」

9無依無靠 [ wú yī wú kào ]

解釋 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形容孤獨或沒有支持。

出處 元 李壽卿《伍員吹簫》第四折:「如今閃的我老身無依無靠,著誰人養贍我來,兀的不好苦也。」

10如喪考妣 [ rú sàng kǎo bǐ ]

解釋 妣:音比;考妣:舊時對父母死後的稱呼;父親死後叫考;母親死後叫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出處 《尚書 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

11顛沛流離 [ diān pèi liú lí ]

解釋 顛沛:遭受挫折或困難;流離:離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

出處 宋 張世南《遊宦紀聞》第九卷:「而哀予顛沛流離萬裏,保有之難也,而共振顯之。」

12難舍難分 [ nán shě nán fēn ]

解釋 形容關係密切,感情融洽,難以取舍。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這樣難舍難分的灑淚而別。」

13愛不釋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釋 釋:放開。喜愛到不肯放手。

出處 清 孫道乾《小螺庵病榻憶語》:「小暑日,王叔眉學博自武林歸,以娛園主人畫團扇相贈……兒起坐桃笙上,愛不釋手。」

14舉目無親 [ jǔ mù wú qīn ]

解釋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出處 唐 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15自相殘殺 [ zì xiāng cán shā ]

解釋 自己人互相殺害。殘:傷害。

出處 《晉書 石季龍載記下》:「季龍十三子,五人為冉閔所殺,八人自相殘殺。」

16生離死別 [ shēng lí sǐ bié ]

解釋 活人之間的分離就像與死者永別一樣。形容很難再見麵或永遠分別。

出處 《陳書 徐陵傳》:「況吾生離死別,多曆暄寒,孀室嬰兒,何可言念。」

17妻離子散 [ qī lí zǐ sàn ]

解釋 妻子離異;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離散。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18十室九空 [ shí shì jiǔ kōng ]

解釋 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後的荒涼景象。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19勞燕分飛 [ láo yàn fēn fēi ]

解釋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20悲痛欲絕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釋 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也作「悲慟欲絕」、「哀痛欲絕」。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間的愛人悲痛欲絕,日日在她變成的土山下麵,跪著嗚咽哭啼,直到死在這山腳下。」

21家破人亡 [ jiā pò rén wáng ]

解釋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元安禪師》:「師曰:‘家破人亡,子歸何處?’」

22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解釋 睹:看見。看到離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東西;就聯想或懷念起這個人。常用於對死者的追思。

出處 唐 斐鉶《傳奇 顏濬》:「貴妃贈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23依依惜別 [ yī yī xī bié ]

解釋 依依:留戀且不忍分離的樣子;惜別:舍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舍不得分開。

出處 宋 陸遊《舟中對月》:「百壺載酒遊淩雲,醉中揮袖別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24不辭而別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釋 辭:告辭;別:離別。沒有打招呼;就離開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辭而行」、「不告而別」。

出處 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於是,大家想不辭而別。」

25眾叛親離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釋 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陷於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離:離開;背。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籲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26視同路人 [ shì tóng lù rén ]

解釋 路人:過路人,指素不相識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

27人地生疏 [ rén dì shēng shū ]

解釋 疏:不熟悉。初到一個地方;對當地的人、環境、習俗都不熟悉。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門生這一到省,人地生疏,未必登時就有差委。」

28刺刺不休 [ cì cì bù xiū ]

解釋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出處 唐 韓愈《送殷員外序》:「出門惘惘,有離別可憐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休。」

29視同陌路 [ shì tóng mò lù ]

解釋 見「視若路人」。

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0回:「他今有病,便視同陌路,此豈稍有人心者耶?」

30久別重逢 [ jiǔ bié chóng féng ]

解釋 指朋友或親人在長久分別之後再次見麵。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公坊卻好多年不見了,說了幾句久別重逢的話,招呼大家坐下,書僮送上茶來。」

31骨肉分離 [ gǔ ròu fēn lí ]

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後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32骨肉團圓 [ gǔ ròu tuán yuán ]

解釋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指親人離而複聚。

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長大成人後,須教骨肉再團圓。」

33情同骨肉 [ qíng tóng gǔ ròu ]

解釋 形容關係密切如一家人。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我與公覆,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未知丞相肯容納否?」

34人亡家破 [ rén wáng jiā pò ]

解釋 家庭破產,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慘相。

出處 《晉書 溫嶠傳》:「會琨為段匹磾所害,嶠表琨忠誠,雖勳業不遂,然家破人亡,宜在褒崇,以慰海內之望。」

35視若路人 [ shì ruò lù rén ]

解釋 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與親人或熟人非常疏遠。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36親離眾叛 [ qīn lí zhòng pàn ]

解釋 大家反對,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極其孤立。

出處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37骨肉團圞 [ gǔ ròu tuán luán ]

解釋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指親人離而複聚。

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瓊英入宮》:「骨肉團圞樂正濃,一封丹詔實相從,恩承淑女榮非願,割愛雙親恨怎窮。」

38舉眼無親 [ jǔ yǎn wú qīn ]

解釋 抬頭看,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孤單無依,人地生疏。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我舉眼無親,見了你,如見我女兒一般。」

39親戚朋友 [ qīn qī péng yǒu ]

解釋 親人、朋友及姻親關係等人。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會親戚朋友,安排小酌為何?」

40至親骨肉 [ zhì qīn gǔ ròu ]

解釋 至親:關係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麵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

41知疼著癢 [ zhī téng zháo yǎng ]

解釋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42白雲青舍 [ bái yún qīng shè ]

解釋 比喻在異鄉思念親人。

43十指連心 [ shí zhǐ lián xīn ]

解釋 十個指頭連著心。表示身體的每個小部分都跟心有不可分的關係。比喻親人跟自身休戚相關。

出處 明 湯顯祖《南柯記 情盡》:「哎也!焚燒十指連心痛,圖得三生見麵圓。」

44骨肉相殘 [ gǔ ròu xiāng cán ]

解釋 比喻自相殘殺。

出處 《晉書 劉元海載記》:「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複業,此其時矣。」

45孤兒寡婦 [ gū ér guǎ fù ]

解釋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係馬鞍。或舉國掩屍,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46分釵斷帶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解釋 釵分開,帶斷了。比喻夫妻的離別。

出處 晉 袁宏《後漢紀 靈帝紀上》:「婦人見去,當分釵斷帶。」

47骨肉之情 [ gǔ ròu zhī qíng ]

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係。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嗚咽。」

48骨肉之恩 [ gǔ ròu zhī ēn ]

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係;恩:親愛。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49骨肉私情 [ gǔ ròu sī qíng ]

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關係。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50死別生離 [ sǐ bié shēng lí ]

解釋 永久的離別或難期再見的離別。

出處 元·柯丹丘《荊釵記·見母》:「死別生離辭故裏,經曆盡萬種孤棲。」

51家破人離 [ jiā pò rén lí ]

解釋 猶家破人亡。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二回:「王慶從小不曾叫王砉一聲爺的,今值此家破人離的時節,心中也酸楚起來。」

52視如陌路 [ shì rú mò lù ]

解釋 見「視若路人」。

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11回:「當今之世,麵交者多,飲酒宴樂,情若同胞,利害相關,視如陌路。」

53人琴兩亡 [ rén qín liǎng wáng ]

解釋 見「人琴俱亡」。

出處 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54眾散親離 [ zhòng sàn qīn lí ]

解釋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出處 《晉書·慕容垂傳》:「淮南之敗,眾散親離,而垂侍衛聖躬,誠不可誌。」

55分釵劈鳳 [ fēn chāi pī fèng ]

解釋 見「分釵斷帶」。

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雜記下·劉王氏》:「[縣令]乃賦一詩刻諸墓上雲:‘分釵劈鳳已聯年,就義何妨晚慨愆。’」

56知疼著熱 [ zhī téng zháo rè ]

解釋 形容對人十分關心愛護(多指親人)。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親生的,正在乎知疼著熱,才是兒子。」

57三疊陽關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解釋 即《陽關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並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複三次,故稱「三疊」。後泛指送別的曲調。

出處 宋 周邦彥《蘇幕遮》詞:「《三疊陽關》聲漸杳。斷雨殘雲,隻怕巫山曉。」

58離情別緒 [ lí qíng bié xù ]

解釋 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出處 宋 柳永《晝夜樂》:「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59情深骨肉 [ qíng shēn gǔ ròu ]

解釋 骨肉:比喻至親。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比親人還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情愈骨肉」。

出處 《周書·於謹傳》:「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爭之。」

60安忍無親 [ ān rěn wú qīn ]

解釋 安心於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籲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61別鶴孤鸞 [ bié hè gū luán ]

解釋 別:離別;鸞:鳳凰一類的鳥。離別的鶴,孤單的鸞。比喻遠離的夫妻。

出處 晉 陶潛《擬古》詩之五:「知我故來意,取琴為我彈。上弦驚別鶴,下弦操孤鸞。」

62違鄉負俗 [ wéi xiāng fù sú ]

解釋 離別家鄉,違背世俗。

出處 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昔蘇季、張儀違鄉負俗,尚複招三方以事趙,請六國以尊秦。」

63雨恨雲愁 [ yǔ hèn yún chóu ]

解釋 ①感覺上以為可以惹人愁怨的雲和雨。②喻男女間離別之情。

出處 宋·王禹偁《點絳唇·感興》詞:「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宋·柳永《曲玉管》詞:「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忌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

64留連不舍 [ liú lián bù shě ]

解釋 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舍」。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舍。」

65雙鳧一雁 [ shuāng fú yī yàn ]

解釋 漢蘇武出使匈奴被羈,歸國時留別李陵的詩中有「雙鳧俱北飛,一雁獨南翔」之句。後以「雙鳧一雁」為感傷離別之詞。

66恩不放債 [ ēn bù fàng zhai ]

解釋 對親人不宜放債。意謂免因錢財交往而致發生怨懟。恩,指親人。

出處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還咱……正是恩不放債。」

67鶉鵲之亂 [ chún què zhī luàn ]

解釋 鶉:鵪鶉;鵲:喜鵲。鵪鶉與喜鵲的亂交。指親人之間的亂倫。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那夜,武三思候父母睡著,悄悄挨進媚娘房中,成了鶉鵲之亂。」

68瞻雲陟屺 [ zhān yún zhì qǐ ]

解釋 陟:升,登;屺:沒有草木的山。望雲登山。比喻非常思念親人。

出處 《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69愛別離苦 [ ài bié lí kǔ ]

解釋 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出處 《瑜伽師地論》第61卷:「何雲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

70東勞西燕 [ dōng láo xī yàn ]

解釋 勞:伯勞。比喻情侶、朋友離別。

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雜曲歌辭八 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

71哀感中年 [ āi gǎn zhōng nián ]

解釋 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別的傷感情緒。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安)語王右軍(王羲之)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是惡。’」

72死無葬身之地 [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

解釋 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結局很悲慘。

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楔子:「天那,可憐害俺一家,死無葬身之地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