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負麵情緒的成語

形容負麵情緒的成語


1垂頭喪氣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釋 垂頭:耷拉著腦袋;喪氣:失去誌氣;情緒低落。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形容失意懊喪的樣子。

出處 唐 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2損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解釋 損害別人;使自己得到好處。利:使得到好處。

出處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做的個上梁不正,隻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3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釋 做種種壞事。為:做;歹:指壞事。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我且拿起來,隻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哩。」

4變本加厲 [ biàn běn jiā lì ]

解釋 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厲害;猛烈。原指比原來的情況更加發展。現也形容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

出處 南朝 梁 蕭統《序》:「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5憂心如焚 [ yōu xīn rú fén ]

解釋 焚:火燒。憂慮、焦急得心裏像火燒一樣。形容十分憂愁、焦急。

出處 《詩經 小雅 節南山》:「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憂心如焚,不敢戲談。」

6憂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釋 忡忡:憂愁不安的樣子。心事重重;十分憂愁。

出處 《詩經 召南 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7狗仗人勢 [ gǒu zhàng rén shì ]

解釋 仗:倚仗;仗恃。比喻壞人倚仗著有權有勢的;為非作歹;欺壓別人。

出處 明 李開先《寶劍記》第五回:「他怕你怎的?他怕我狗仗人勢。」

8唉聲歎氣 [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釋 唉聲:歎氣聲;因傷感憂悶、苦痛而發出歎息的聲音。也寫作「哀聲歎氣」、「噯聲歎氣」。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3回:「我看你臉上一團私欲愁悶氣色,這會兒子又唉聲歎氣,你那些還不足?還不自在?」

9害群之馬 [ hài qún zhī mǎ ]

解釋 危害馬群的壞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出處 宋 劉安世《盡言集 應詔言集》:「恣其毀譽;如害群之馬,豈宜輕議哉!」

10愁眉苦臉 [ chóu méi kǔ liǎn ]

解釋 苦:痛苦。憂愁得眉頭緊鎖;哭喪著臉。形容愁容滿麵的樣子。也作「愁眉苦眼」。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氣的愁眉苦臉,隻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幾個鄉裏人去了。」

11愁腸寸斷 [ chóu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釋 憂愁得腸子一寸一寸地斷裂。

出處 唐 張鷟《遊仙窟》:「淚臉千行,愁腸寸斷,端坐橫琴,涕血流襟。」

12趨炎附勢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釋 趨:趨向;迎合。炎:熱。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出處 宋 陳善《捫虱新話 趨炎附勢自古而然》:「蓋趨炎附勢,自古然矣。」

13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解釋 黯然:昏暗的樣子;失色:失去光澤。原指心情沮喪;臉色難看。形容相比之下顯得暗淡無光。有時也形容心情不好。

出處 清 冒襄《影梅庵憶語》:「頓使《會真》、《長恨》等篇黯然失色。」

14黯然神傷 [ àn rán shén shāng ]

解釋 心情沮喪;心神憂傷。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女更黯然神傷,泫然流涕。」

15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解釋 心裏掛著很多沉重的顧慮。

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二七章:「毛人鳳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來回走著。」

16黯然銷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釋 黯然:心神沮喪、麵色難看的樣子;銷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靈魂離開了肉體。心情沮喪;麵色陰沉;好像失掉了靈魂;形容極度悲愁。

出處 南朝 梁 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將敗之貌。」

17九回腸斷 [ jiǔ huí cháng duàn ]

解釋 形容痛苦、憂慮、愁悶已經到了極點。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忘。」

18不露鋒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解釋 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顯露出銳氣或才幹。多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出處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 雜說》第20卷:「語有力而不露鋒芒者,善言也。」

19興風作浪 [ xīng fēng zuò làng ]

解釋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作:興起。

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內有一健蛟,興風作浪,損害人民。」

20同流合汙 [ tóng liú hé wū ]

解釋 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汙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流:流俗。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汙世。」

21咬牙切齒 [ yǎo yá qiè chǐ ]

解釋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為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麵色如金紙。」

22失魂落魄 [ shī hún luò pò ]

解釋 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餘生。」

23多愁善感 [ duō chóu shàn gǎn ]

解釋 善:容易;好(hào);感:傷感。容易發愁、傷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處 茅盾《幻滅》二:「是同情於這個不相識的少婦呢,還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連她自己也不明白。」

24塞翁失馬 [ sài wēng shī mǎ ]

解釋 邊塞一老人丟失一匹馬;後此馬歸來;並帶回一匹駿馬。比喻雖然暫時受到損失;但從長遠看;也許會得到好處。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25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26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釋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27談虎色變 [ tán hǔ sè biàn ]

解釋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後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出處 宋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28驚慌失措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解釋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不知如何是好。形容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 《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29屢教不改 [ lǚ jiào bù gǎi ]

解釋 屢:多次;一次又一次;教:教育。經過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也作「累教不改」。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 戮子》:「嘉靖末年,新鄭故都禦史高捷,有子不才,屢戒不俊,因手刃之。」

30看破紅塵 [ kàn pò hóng chén ]

解釋 紅塵:佛家稱人世間。看破人生事情;對一切持超脫態度。這是一種消極厭世態度。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3回:「看這話頭,他明明看破紅塵,貪圖仙景,任俺尋找,總不出來。」

31玩世不恭 [ wán shì bù gōng ]

解釋 舊指因對現實不滿而采取的一種不嚴肅不認真的生活態度。玩世:用消極、遊戲的態度對待生活;不恭:不嚴肅。

出處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後高歌起舞,更有風韻,隻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32積重難返 [ jī zhòng nán fǎn ]

解釋 積:長時間積累下來的;重:程度深;返:返回。指經過長時間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風或習慣;不容易革除、改變。

出處 清 趙翼《廿二史劄記》第20卷:「掌禁兵,筦樞要,遂致積重難返,以至此極也哉。」

33反麵教員 [ fǎn miàn jiào yuán ]

解釋 反麵:壞的消極的一麵。指與人民為敵的人的言行。指能從反麵教育人民的人或事。

出處 毛澤東《我們黨的一些曆史經驗》:「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麵教員。」

34熱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釋 火熱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出處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麵是熱火朝天的建設,一麵是在炮火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鬥。」

35與世無爭 [ yǔ shì wú zhēng ]

解釋 和社會上的人沒有爭執。多指一種消極回避矛盾的處世態度。

出處 《戰國策·楚策四》:「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36百爪撓心 [ bǎi zhǎo náo xīn ]

解釋 像有一百隻腳爪在抓心一樣。形容人心情錯綜複雜,心神不定。

出處 薑樹茂《漁島怒潮》第14章:「那心裏的滋味更不必提了,裏麵好似生了二十五個小老鼠——百爪撓心。」

37百無聊賴 [ bǎi wú liáo lài ]

解釋 百:泛指多;各個方麵;聊賴:憑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沒有依托;精神空虛;感覺什麼都沒意思。指精神無所寄托。

出處 傅専《閣夜》詩:「百無聊賴作詞人,盡許閑愁集一身。」

38戒驕戒躁 [ jiè jiāo jiè zào ]

解釋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39悵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悵然:失意;懊惱。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喪;好像丟了什麼似的。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牛成章》:「主人視其裏居、姓氏,似有所動,問所從來。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若失。」

40悲痛欲絕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釋 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也作「悲慟欲絕」、「哀痛欲絕」。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間的愛人悲痛欲絕,日日在她變成的土山下麵,跪著嗚咽哭啼,直到死在這山腳下。」

41怨氣衝天 [ yuàn qì chōng tiān ]

解釋 怨恨之氣衝到天空。形容怨憤情緒極大。

出處 明 無名氏《精忠記 應真》:「今下方黑氣衝天,我佛慧眼一觀,乃是臨安秦檜屈陷忠臣嶽飛父子,幽魂不散,怨氣衝天。」

42心煩意亂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釋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竭智盡忠,蔽鄣於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

43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釋 慷慨:充滿正氣;情緒激動。激昂:振奮昂揚。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出處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權德輿補闕溫卷決進退啟》:「今將慷慨激昂,奮攘布衣,縱談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門。」

44愁眉不展 [ chóu méi bù zhǎn ]

解釋 展:舒展。心裏憂愁;雙眉緊鎖;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

出處 唐 姚鵠《隨州獻李侍禦》之二:「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45愁腸百結 [ chóu cháng bǎi jié ]

解釋 憂愁纏結在腸內。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王昭君變文》:「日月無明照覆盆,愁腸百結虛成著。」

46瞠目結舌 [ chēng mù jié shé ]

解釋 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出處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47意氣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48意氣風發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意氣:意誌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淩殘,義氣風發。」

49憤世嫉俗 [ fèn shì jí sú ]

解釋 憤:憎惡;不滿;世、俗:指當時的社會現狀;嫉:仇恨。指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和各種習俗表示憤恨與憎惡。

出處 唐 韓愈《雜說》:「然吾觀於人,其能盡其性而不類於禽獸異物者,希矣。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為乎?」

50慷慨陳詞 [ kāng kǎi chén cí ]

解釋 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陳:述說。意氣昂揚;情緒激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見解。也作「慷慨陳義」。

出處 宋 陸九淵《荊國文公祠堂記》:「則疇昔從容問學,慷慨陳義,而諸君子之所深與者也。」

51心灰意懶 [ xīn huī yì lǎn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形容喪失信心;不圖進取。灰:消沉;懶:懈怠。

出處 元 喬吉《玉交枝 閑適》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52精神煥發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釋 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緒飽滿。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後集 太學文變》:「江東李謹思、熊瑞諸人,倡為變體,奇詭浮豔,精神煥發,多用《莊》《列》之語,時人謂之換字文章。」

53纏綿悱惻 [ chán mián fěi cè ]

解釋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後也指詩文情調淒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出處 晉 潘嶽《寡婦賦》:「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54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55耳紅麵赤 [ ěr hóng miàn chì ]

解釋 耳朵和麵部都紅了。形容過於用力、情緒激動或羞愧時的臉色。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61回:「忽見禁子走來,輕輕的向倪完耳邊說了幾句。倪完吃了一驚,不覺耳紅麵赤。」

56無所作為 [ wú suǒ zuò wéi ]

解釋 作為:做出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然黃帝亦曾用兵戰鬥,亦不是全然無所作為也。」

57妖魔鬼怪 [ yāo mó guǐ guài ]

解釋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出處 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家東人好傻也,安知他不是個妖魔鬼怪,信著他跟將去了。」

58奮發圖強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59大義凜然 [ dà yì lǐn rán ]

解釋 臨難不苟的節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為了正義而堅強不屈。大義:正義、正氣;凜然:嚴肅使人敬畏的樣子。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孫氏西齋錄》:「至於起王氏已廢之魂,上配天皇;條高後擅政之年,下係中宗,大義凜然。」

60敗興而歸 [ bài xìng ér guī ]

解釋 敗興: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緒低落。掃興地歸來。也作「敗興而返」。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一回:「各軍士未及領賞,草草而散。正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61悶悶不樂 [ mèn mèn bù lè ]

解釋 悶悶: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煩悶抑鬱。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回:「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終日悶悶不樂。」

62沒精打彩 [ méi jīng dǎ cǎi ]

解釋 形容精神不振,情緒低落。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1回:「王夫人見寶玉沒精打彩,也隻當是金釧兒昨日之事,他好沒意思的。」

63灰心喪氣 [ huī xīn sàng qì ]

解釋 灰心:心像滅了的死灰;喪氣:意氣沮喪。因遭受挫折而意誌消沉;喪失信心。

出處 明 呂坤《呻吟語 下 建功立業》:「是以誌趨不堅,人言是恤者,輒灰心,喪氣,竟不卒功。」

64哀毀骨立 [ āi huǐ gǔ lì ]

解釋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隻剩下骨頭架子。指因喪親極度悲哀;瘦得隻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

65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釋 灰心失望,意誌消沉。

出處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66牢騷滿腹 [ láo sāo mǎn fù ]

解釋 一肚子委曲、不滿的情緒。

出處 錢鍾書《圍城》:「自己這一年來,牢騷滿腹,一觸即發。」

67一分為二 [ yī fēn wéi èr ]

解釋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麵。通常指全麵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麵,也看到消極方麵。

出處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68壞人壞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釋 有害於社會的人或事。

出處 毛澤東《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不了解縣區鄉三級幹部中存在著許多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的壞人壞事。」

69肚裏淚下 [ dù lǐ lèi xià ]

解釋 眼淚往肚裏流。形容有苦說不出。

出處 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裏淚流。」

70激昂慷慨 [ jī áng kāng kǎi ]

解釋 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充滿正氣。

出處 清 歸莊《顧天石詩序》:「太白《古風》,而寄托深遠,激昂慷慨,前無古人。」

71慷慨激揚 [ kāng kǎi jī yáng ]

解釋 激揚:振奮昂揚。精神振奮,意氣昂揚。形容情緒、語調激動昂揚而充滿正氣。

出處 《周書·韋孝寬傳》:「孝寬慷慨激揚,略無顧意,士卒莫不激勵,人有死難之心。」

72鼻頭出火 [ bí tóu chū huǒ ]

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出處 《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裏,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礔礪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覺耳後生風,鼻頭出火,此樂使人忘死。」

73風俗習慣 [ fēng sú xí guàn ]

解釋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出處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鬥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74幹柴烈火 [ gān chái liè huǒ ]

解釋 形容男女之間強烈情欲要求,多用於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也形容情緒高漲。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今日天緣湊巧,竟賞了他,真是一對烈火幹柴,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那裏拆的開。」

75廢然而返 [ fèi rán ér fǎn ]

解釋 廢然:形容疑慮消除。原指怒氣消失;恢複常態。現指敗興而歸。

出處 莊周《莊子 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

76推濤作浪 [ tuī tāo zuò làng ]

解釋 作:興起。推動波濤,掀起浪頭。比喻助長壞人壞事,煽動情緒,製造事端。

出處 毛澤東《文彙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呼風喚雨,推濤作浪,或策劃於密室,或點火於基層。」

77掀風鼓浪 [ xiān fēng gǔ làng ]

解釋 比喻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出處 毛澤東《蘇聯利益和人類利益的一致》:「借著諾蒙坎停戰協定的訂立和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傳聞,掀風鼓浪,挑撥中蘇兩大民族間的感情。」

78扼腕長歎 [ è wàn cháng tàn ]

解釋 用手握腕,長聲歎息。形容情緒激動的神態。

出處 《晉書·劉琨傳》:「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歎者也。」

79慷慨悲歌 [ kāng kǎi bēi gē ]

解釋 情緒激昂地唱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

出處 晉 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80慷慨赴義 [ kāng kǎi fù yì ]

解釋 慷慨:意氣激昂,情緒激動。赴義:為正義而死。指大義凜然地為正義獻身。

出處 明·朱鼎《玉鏡台記·王敦反》:「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81和光同塵 [ hé guāng tóng chén ]

解釋 和;同:一起;混同;光:榮耀;塵:塵俗。指把光榮與塵濁同樣看待。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塵。」

82知白守黑 [ zhī bái shǒu hēi ]

解釋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度。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83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釋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出處 唐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霽雲(南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84鼻端出火 [ bí duān chū huǒ ]

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出處 見「鼻頭出火」。

85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解釋 佛教用語;指宇宙間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虛的(這是一種消極思想)。古代印度認為地、水、火、風是構成宇宙的四種元素;稱為「四大」。佛教則稱堅、濕、暖、動的性能為「四大」;並認為人身亦由此「四大」構成。因此;「四大」有時也代稱人身。後一般用來表示塵念俱消;無牽無掛。

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一心無掛,四大皆空。」

86不能自已 [ bù néng zì yǐ ]

解釋 已:停止。指無法控製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出處 唐 盧照鄰《寄裴舍人書》:「因泣下交頤,不能自已。」

87心如死灰 [ xīn rú sǐ huī ]

解釋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誌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馮遊》:「形若槁骸,心若死灰。」

88即景生情 [ jí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釋 指由眼前景象觸發某種情緒、感想。

出處 明 郎瑛《七修續稿 詩文 碧沚詩》:「此詩流麗暢逸,而第七句關鎖處,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89意懶心灰 [ yì lǎn xīn huī ]

解釋 猶心灰意懶。

出處 元·喬吉《喬夢符小令·玉交枝·頭適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懶,怎陪伴愚眉肉眼。」

90回腸九轉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解釋 好象腸子在旋轉。形容內心痛苦焦慮已極。

出處 《柳蔭記》:「難壞人這陣無計想,好叫人回腸九轉無主張。」

91廢然思返 [ fèi rán sī fǎn ]

解釋 廢然:形容疑慮消除。形容敗興而歸。

出處 茅盾《追求》:「隻有極懦怯的人才是隻看見了一塊尖石頭遂廢然思返,這種人是不配有憧憬的。」

92廢然而反 [ fèi rán ér fǎn ]

解釋 廢然:沮喪失望的樣子。反:返回。懷著失望的心情而歸來。形容因消極失望而中途退縮。亦作「廢然思返」、「廢然而返」。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

93忽冷忽熱 [ hū lěng hū rè ]

解釋 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衝動,情緒不穩定。

出處 魯迅《而已集 讀書雜談》:「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靜的,而創作須情感,至少總得發點熱,於是忽冷忽熱,弄得頭昏。」

94極重難返 [ jí zhòng nán fǎn ]

解釋 猶積重難返。指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弊端或某種局麵難以改變。用於消極方麵。

出處 清·顧炎武《日知錄·蘇鬆二府田賦之重》:「此固其極重難返之勢,始於景定,訖於洪武,而征科之額,十倍於紹煕以前者也。」

95枯體灰心 [ kū tǐ huī xīn ]

解釋 見「枯形灰心」。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94卷:「所有計念,從忌心生,若枯體灰心,則萬病具泯。」

96不如歸去 [ bù rú guī qù ]

解釋 杜鵑鳥的叫聲很象「不如歸去」。舊時常用以作思歸或催人歸去之辭。也表示消極求退。

出處 宋 梅堯臣《杜鵑》詩:「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鵑;不如歸去語,亦自古來傳。」

97驕兵之計 [ jiāo bīng zhī jì ]

解釋 故意向敵軍示弱,以助長其驕傲情緒,使其輕敵大意的計策。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孟達暗暗發書,申報玄德,說‘黃忠連輸數陣,現今退在關上。’玄德慌問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將驕兵之計也。’」

98離情別緒 [ lí qíng bié xù ]

解釋 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出處 宋 柳永《晝夜樂》:「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99消極怠工 [ xiāo jí dài gōng ]

解釋 指用消極的方法不認真工作。

出處 毛澤東《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五)消極怠工。稍不遂意,就消極起來,不做工作。」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