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漢家的意思 漢家造句 40字左右

漢家造句40字左右


  • 1、本來是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成想富貴逼人成為一方諸侯,更承擔了振興漢家的曆史使命。
  • 2、草原魔族不敢南下牧馬,西域諸國盡傳漢家戰歌,升鬥小民猶存十年口糧,書畫國手難繪盛世榮光。
  • 3、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李白
  • 4、主公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裏,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 5、然妖氛惑人泛濫,衣冠尚待重整,吾等漢家兒女,唯服先賢衣裳,奔走呼號,以圖複見漢官威儀。
  • 6、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裏,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 7、陛下,如今董卓雖除,但天下諸侯割據,無不以虎狼之心來窺視神器,陛下當務之急是重樹漢家威嚴。
  • 8、曾記否,祖遞中流擊楫,功虧一簣,桓溫三次北伐,未竟全功,淝水破百萬大軍,猶不能還我漢家河山。
  • 9、大火吞蝕著一切,光武帝以來東漢十一世皇帝慘澹經營了二百年的漢家宮頃刻間化為灰燼。
  • 10、濰城有一顯貴請他治病,多門不讓其回家;鄉親吳老漢家人生病,尋找到此,門役不準進門,雙方發生爭吵。
  • 11、前無古後無今繼闕裏鍾靈大哉光漢家日月;畏其威懷其德自解梁毓秀巍乎壯故國山河。
  • 12、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李白 
  • 13、其中一道落地雷將該組63歲肖老漢家的一麵牆擊出一個洞,並將他家床頭前的電視機引燃。
  • 14、「拜別漢家姐妹,拜別了護送官韓昌,忽聽得一陣陣胡茄呀,不由人心弦震蕩,王昭君心忙意亂前路茫。
  • 15、內除國弊、外立國威,他誓將漢家文明衝破長城的藩籬播撒宇內,他沿著漢武皇帝的足跡建立了不朽之功績。
  • 16、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王,安慰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流瀲紫
  • 17、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王,安慰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流瀲紫 
  • 18、日後這個男人一舉推翻秦朝,建立了強悍如斯的漢家王朝,要知道漢朝可是封建的最盛時朞啊。
  • 19、西漢時,匈奴多次侵掠我國邊境,美麗的昭君挺身而出,為了還漢家子民的安生,她踏上邊塞的路程。
  • 20、所以可以以弱勝強,殲滅楚軍,創建漢家王朝,睥睨天下!而項羽是楚國名將的後代,力能舉鼎,勇猛過人。
  • 21、翻開漢朝厚重而又硝煙四起的曆史,可曾有誰在亂世中抓住你那時花開的一瞬?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 22、拜別漢家姐妹,拜別了護送官韓昌,忽聽得一陣陣胡茄呀,不由人心弦震蕩,王昭君心忙意亂前路茫。
  • 23、漢武帝以其文治武功奠定了他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曾被譽為「功至著」的漢家天子,「冠於百王」的千古一帝。
  • 24、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裏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沈佺朞
  • 25、幾個後生馬上應聲,在許國漢家灶膛處翻了一會,馬上有人大叫:「這裏有一堆柴火蓋著的狼糞!」。
  • 26、這位年輕人真是太殘忍了,也許老漢家人還等著老漢用這一元錢帶些早點,買點青菜或者……
  • 27、還有一回我和弟弟搞了個冒險行動,路人說王老漢家的菜園裏什麼都有,進去一趟保證滿載而歸。
  • 28、記住吧,我的漢家好兒郎,曾經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曾經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曾經最偉大的民族叫炎黃。
  • 29、一個周末,他約上兩名相熟的記者,身穿一身運動裝,背著相機,來到黃老漢家所在地調研。
  • 30、高遠浩每天傍晚回家,家裏都是清鍋冷灶,母親還在地裏忙活,婆娘不知道又轉到哪個閑漢家去發騷賣浪。
  • 31、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座山,山裏住著幾戶人家,日子都過的挺清苦,唯獨王老漢家有一點家產。
  • 32、漢家五尺道,置吏撫南夷。欲使文翁教,兼令孟獲知。盤饈蒟醬實,歌雜竹枝辭。取酒須勤醉,鄉關不可思。
  • 33、宛如漢王劉邦之漢家軍,漢水薈萃了無數涓涓細流,彙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清流奔騰而下。
  • 34、使用例句然所以如此披甲厲兵,枕戈飲血者,非好為首先發難,徒負光複漢家之虛譽,實以祖仇所在,人心所趨。
  • 35、泱泱華夏五千年,漢家有衣名漢服。曾經年華如雲散,回首不見當年樣。華夏複興,衣冠先行。漢家衣裳,國泰民安。
  • 36、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詞語解釋

漢家[ hàn jiā ]

1.即漢朝

漢家山東二百州。——唐·杜甫《兵車行》

為漢家除殘去穢。——《資治通鑒》

漢家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