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聲討的意思 聲討造句 50字左右

聲討造句50字左右


  • 1、其實每個女人都渴望有一個像狐狸精一樣的臉龐,雖然她們表麵上聲討狐狸精,但其實內心裏,都渴望像狐狸精一樣,嫵媚!漂亮!
  • 2、連連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聲討懦弱的中國人,直逼我們每一個人的良知,撕開中國人醜陋的靈魂,質問我們的尊嚴。
  • 3、月亮照耀青窗,窗裏窗外皆有青色的光。不管遠方如何聲討你是背信的人,月光下總有一扇青窗,堅持說你是唯一被等待的人。
  • 4、可是公交車上,沒有一個人讓座,我非常生氣,可是因為我的膽小和內向,我不敢聲討,於是,我羞愧的低下頭,任由老人在顛簸中哀傷。
  • 5、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有愛國情懷的中國人,我想我有權利在這裏對那些曾經在這片神聖土地上大肆屠殺和搶掠的洋人們發出聲討
  • 6、有的同學在輕聲討論著,還有幾個同學發言很積極,但回答得不夠妥當,可是他並不氣餒,又認真地思考,想了一想,繼續回答。
  • 7、我們丟失了善的力量,怒不可遏地用斧鉞湯鑊去聲討懲處,可以暴製暴之後,我們才發現,能真正拯救社會、拯救迷途之心的還是善。
  • 8、或許你會因為她沒能讓你開上好車、做成官二代而埋怨她,或許你會因為她不能給你你想要的公主式生活而聲討她。
  • 9、記得時,班裏有個男肚子不舒服,沒忍住,課間在教室裏嘔吐了,大多數都捏住鼻子,捂起眼睛,還有的在底下小聲討論起來,甚至偷笑、起哄。
  • 10、此時,社會上,媒體等總往往過多的指責受害者愚鈍,輕信,防範意識差;對違法犯罪分子的聲討,斥責卻是輕描淡寫。
  • 11、由於孫悟空在智力和武藝上遠遠超出對手,所以常常不屑於以嚴肅認真的去對待或者義正詞嚴的去聲討對方,特別是對那些妖魔。
  • 12、我看見有的同學用手托著腦袋思考,有的同學在打草稿,有的同學和同桌輕聲討論,還的一些同學已微笑著舉起了手。
  • 13、下課了。待老師走後,同學們聚集在一起大聲討論起張老師,她的教學方法、教育學生的思想與眾不同,同學們個個無不稱讚。
  • 14、可7月5號的那個下午,我們依然非常快樂,大家大聲討論著自己這幾天的趣事兒,在教室的某一個角落,總能爆發出驚天動地的笑聲。
  • 15、袁世凱在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後,沐猴而冠,妄想登基做皇帝,結果在人民的聲討中,憂懼而死,遺臭萬年。
  • 16、受韓寒等幾十名名作家聯名聲討百度事件影響,為避風頭,青島市大大小小的網吧幾乎在一夜之間,關閉了所有的「在線影院」服務項目。
  • 17、我們不由得義憤填膺,不由得聲討控訴:是誰讓那些活潑天真的身影漸行漸遠?是網絡?是金錢?是日益繁雜的社會關係?
  • 18、這裏網絡上或瘋傳不實消息;那裏語言暴力傷害別人尊嚴;這裏已將爭論演化成人身攻擊;那裏已將聲討之聲演變為全民狂歡。
  • 19、寧波動物園老虎襲人事件中,我們可以看見微博熱評下呼聲最高的,竟不是對被害者的同情,而是對其不守規則的聲討
  • 20、看到這,友人笑了,我卻也憶起了,憶起那時總覺課時難熬,就各自於本上塗鴉,青澀的聲線低聲討論著自己的夢想。
  • 21、班雖已分,可寢室還沒換,每天晚上,回到寢室,氣氛都格外壓抑,原班的我們,一起小聲討論著上半年所擁有的美好。
  • 22、在我們家庭裏,我想看籃球賽,媽媽想看女子排球,體操,遊泳,一台電視,不好權衡,我和媽媽齊聲聲討,互不相讓,最後還是媽媽讓給了我。
  • 23、我們呼籲,我們捐款,我們走上街頭遊說更多的人關注災區,我們聲討漠視生命的小人!我們小小的身影忙得不亦樂乎。
  • 24、隨著一組組照片的曝光,輿論又開始指向南國這個戰爭的挑起者,抵製南貨的聲討在各國響起,但也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
  • 25、如男子爬電線杆欲見秦海璐救下被拘,女童用10萬壓歲錢買車送羅誌祥,韓雪聲討某粉絲的過激行為,以前有一個女孩。
  • 26、我找了一個座位坐了下來,這時聽到幾位同學在小聲討論,說老師一直在關注我們的博客,感覺老師很嚴曆的樣子。
  • 27、那本該是一節普通的物理課,但當物理老師懷抱一個龐大的木盒進入班級時,全班同學就在下麵小聲討論起來。
  • 28、自習課,大家鬧翻了天,談話的,睡覺的,還有一些正在策劃牆報的班委大聲討論著,平凡的我默默寫著那永遠也寫不完的作業。
  • 29、碎片,是一種生活的混沌狀態。混沌,則是一種生活的無序。許多人都在聲討無意義的生活,卻忽視了他們過著的碎片生活。
  • 30、當我們父子二人大聲討論遊戲的精彩時,母親總是不合時宜地插話,責備父親,訓斥我不懂事,我對母親的反感達到了頂點。

詞語解釋

聲討[ shēng tǎo ]

1.公開譴責,用語言文字討伐

聲討敵人罪行。

聲討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