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緙絲的意思 緙絲造句

緙絲造句


10字左右

  • 1、緙絲箭衣,珍藏在北京戲曲博物館。

20字左右

  • 1、那一種種料子,無論春綢還是緙絲,沒有閱曆是不認識的。
  • 2、桐鄉織機、綾機、和田機、竹籠機、緙絲機,還有雲錦機、漳絨機等。

30字左右

  • 1、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戰國錯金玉帶鉤;秦俑漢陶、晉帖唐畫、宋瓷緙絲漆器秀;竹木牙角。
  • 2、雲錦的誕生應歸功蘇州的緙絲,它實際是蘇州緙絲衍生出來的附屬品。
  • 3、這龍袍用的是江寧織金妝彩,蘇州的緙絲,刺繡,其名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 4、緙絲為一雙高統牛水靴的靴麵,並非完整一塊,而是用不同小塊多件拚縫製成。
  • 5、和璧隋珠、戰國錯金玉帶鉤;秦俑漢陶、晉帖唐畫、宋瓷緙絲漆器秀;竹木牙角。
  • 6、這幅緙絲紫鸞鵲譜是北宋極有代表性的緙絲精品,堪稱稀世之寶,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 7、2006年,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0字左右

  • 1、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戰國錯金玉帶鉤;秦俑漢陶、晉帖唐畫、宋瓷緙絲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羅萬象在手中。
  • 2、織造廳裏展示的織機有斜織機、桐鄉織機、綾機、和田機、竹籠機、緙絲機,還有雲錦機、漳絨機等。
  • 3、陳七穿了件玄色暗紋番西花緙絲直裰,雍容華貴,正帶著他的心腹小廝,快步往外走,似偷偷摸摸要出去。
  • 4、緙絲服飾品是中國傳統絲綢珍品,具有悠久的曆史,但如今緙絲服飾品的生存狀況堪憂。
  • 5、和璧隋珠、戰國錯金玉帶鉤;秦俑漢陶、晉帖唐畫、宋瓷緙絲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羅萬象在手中。
  • 6、她一手扶絲線,一手負責緙絲,她的雙手靈活的翻動著,正是這樣一雙手,做出了一副令所有人讚歎的一幅畫。
  • 7、配色大膽,選擇深淺不同的黃褐色係和藍綠色係,或層層退暈,或誇張跳躍,是北宋時朞最具代表性的緙絲作品。

50字左右

  • 1、江寧織造負責的禦用彩織錦緞,蘇州織造的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及杭州織造處織造的禦用袍服、絲綾、杭綢等。
  • 2、此件作品色彩豐富、配色大膽,選擇深淺不同的黃褐色係和藍綠色係,或層層退暈,或誇張跳躍,是北宋時朞最具代表性的緙絲作品。
  • 3、還有定窯更是古代五座官窯中的最早最大規模的一座、被譽為雕刻了的絲綢定州緙絲、河北地區最大最完好的定州文廟
  • 4、再往裏走,來到了大門口,隻見上麵有幾個大字,蘇州市金磚博物館八個大字,博物館外形如城堡,進到裏麵,到處是瓷器、刺繡、緙絲
  • 5、緙絲是中國特有的絲織品工藝中的一種,曆來有著「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其工藝水平是一般的絲織品不能比的。
  • 6、元代緙絲在宋與明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緙織技術上沒有大創新,但內容題材方麵有所拓展,為明清時朞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 7、第一館為珍品精品館,展示曆年館藏部分珍品,如顧文霞大師的雙麵繡、王金山大師的緙絲、巨型沉香木雕萬佛焚宮等。
  • 8、緙絲作品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曆代緙絲精品中蘊含著的文化信息,緙絲技藝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色,具有相應的文化與科學價值。

60字左右

  • 1、吳中展區將靜態的工藝精品,與動態的緙絲、織羅織機、刺繡、硯雕、核雕工藝大師動態表演結合,使得吳中工藝的文化空間得以活態化展示。
  • 2、水藍緙絲衫衣袖寬大,袍口含香,一圈紫色流蘇係於女子腰間,掛著明珠點點,長裙逶地三尺有餘,外籠雲煙紗,繡著金絲銀線,遠看如長河之星月在薄霧中明滅。
  • 3、唐酈上身著玫瑰紫金邊芙蓉錦繡穿花襖,下身大紅洋縐銀鼠皮裙,外罩石青緙絲灰鼠披風,頭上紫色貂毛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華豔芬芳,貴氣天成。
  • 4、或者你會花上十年時間用雙手去感觸每一絲每一縷線,一針一線繡成緙絲霞帔,在草木染料的沉釀裏在嫋嫋如煙的熏香裏完成明代皇後朝服的複原。

70字左右

  • 1、你是一件精美的緙絲作品,你還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象征,你的配色、圖案、技藝,無不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要為你打call!更要為大我中華之文化打call!
  • 2、之後我們又去做了手工頭飾和布藝。手工布藝是做掛墜,我和奶奶一起動手,奶奶幫我縫針,我負責穿線、修剪、裝料。我們還見到了緙絲、鐵板畫、石頭畫很多非遺作品。
  • 3、他行前曾言,一隻盞、一杯茶、一尊佛像、一段緙絲……是美的展現、是藝術的呈現,也是曆史回旋的句讀與感歎,他將當以一顆朝聖之心用文字與圖片記錄這一路感受的與沉澱。

詞語解釋

緙絲[ kè sī ]

1.中國特有的將繪畫移植於絲織品的一種工藝美術品,以細蠶絲為經,色彩豐富的蠶絲作緯,緯絲僅於圖案花紋需要處與經絲交織。也作「刻絲」,最早產生在我國宋代

緙絲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