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詞典 薑子牙
jiāng

薑子牙



簡拼 JZY

詞語解釋

薑子牙[ jiāng zǐ yá ]

1.小說《封神演義》中人物。又稱「薑太公」。名尚,傳封於呂,又稱「呂尚」。曾在昆侖山學道,後奉師傅之命下山輔佐周室。八十歲時被周文王訪得,拜為丞相。後助武王起兵伐紂,統率許多道術之士,與紂王鬥智、鬥法、鬥力,終於完成滅商興周的大業。最後奉命發榜封神


引證解釋

1.即 太公望 呂尚。周 初人。 薑 姓,字 子牙。俗稱 薑太公。佐 武王 滅 殷,封於 齊。參見「太公望」

清 錢大昭 《邇言》卷五:「《孫子兵法》曰:‘周之興也,呂牙在殷。’《史記·留侯世家》正義曰:‘太公,薑子牙,周文王師,封齊侯也。’案:子牙之字,蓋始於此。」

《冷眼觀》第二四回:「難不成他們的上帝是一種非怪、非妖、非人、非畜,所謂薑子牙的坐騎四不相去冒充的麼?」


國語辭典

1.人名。周初賢臣呂尚。參見「呂尚」條


網絡解釋

1.薑子牙 (中國商末周初兵學奠基人)

相傳薑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薑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曆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曆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薑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薑尚,中國著名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薑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


英語翻譯 Jiang Ziya (c. 1100 BC, dates of birth and death unknown), partly mythical sage advisor to King Wen of Zhou 周文王and purported author of “Six Secret Strategic Teachings” 六韬, one of 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 武经七书

相關漢字

詞語組詞

相關詞語

薑子牙造句

  • 1、傳言薑子牙從洞內離開了紅河穀,洞中有長壽靈丹、金銀珠寶、可車載船裝,留下了神秘莫測的迷離色彩。
  • 2、薑子牙的軍隊已經占領了朝歌,紂王再怎麼負隅頑抗也是沒有用的了。
  • 3、當年薑子牙燒九尾狐,九尾狐化成灰後,灰飄到地上變成了蟻蟲,飄到水麵變成了螞蝗,這老貓如果燒了,指不定會變成什麼奇蟲異獸!
  • 4、後來,薑子牙輔佐文王,興邦立國,還幫助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
  • 5、你這孽障!薑子牙奉玉虛符命,扶助聖主,戡定禍亂,拯溺救焚,吊民伐罪,你為何反起狼心,你助惡為虐!犯下彌天大最。
  • 6、道塵聽了薑子牙的話有些發傻,是啊,自己成了修仙者,就注定了和凡人走在兩條不同的道路上,要想在修仙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就不能三心二意貪幕凡塵的生活。
  • 7、寶雞縣作為薑子牙的發跡與其後裔封國地,在曆史與現實中享有重要地位。
  • 8、轅門外,薑子牙焚香爐,昭示蒼天,虎嘯龍吟,一聲令下揮刀斬向嫋娜生姿顧盼巧笑的蘇妲己。
  • 9、延續第一部的春節檔播出時間,大年初一重磅推出,即使有著史上最帥薑子牙的陳健鋒,但妲己的「聖代精」造型,煙熏、雞毛雷倒一片。
  • 10、今天你最大,美女給獻花;出門遭圍觀,疑是薑子牙;帥得沒了邊,舉頭望天涯;誰與你爭鋒,神仙不饒他。祝你生日快樂!
  • 11、道教祖師太上老君,西周丞相薑子牙,藥王孫思邈,八仙中的漢鍾離、呂洞賓、劉海蟾等等。
  • 12、當年薑子牙燒九尾狐,九尾狐化成灰後,灰飄到地上變成了蟻蟲。
  • 13、薑子牙受慈航真人點撥用障眼法,撒豆成兵,嚇退孔宣、陳庾的五百騎兵。
  • 14、薑子牙岐山封神,封其為貫索星。
  • 15、元始天尊命薑子牙在岐山修建,上張掛封神榜。
  • 16、於是薑子牙被兩個大兵,反剪了手,扔出了張總兵府!薑子牙被搞得灰頭土臉,拍拍手:娘的,再給一點點時間就說到關鍵了!。
  • 17、武吉挑柴進城,市井道窄,將柴換肩,不知塌了一頭,番轉尖擔,打死了門軍王相,印證了薑子牙預測的血光之災。
  • 18、這日,薑子牙、廣成子商議對付火靈聖母,武王得知子魚下落,欲親往,想起廣寒仙子的囑托,應以戰事為重。
  • 19、一門會那八九玄功,連薑子牙等人都不曾見過。
  • 20、薑子牙見黃飛虎父子情深,父慈子孝,深受感動。
薑子牙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