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生活苦累的成語

形容生活苦累的成語


1千辛萬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釋 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辛勞艱苦。

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我受了些熱血相噴,萬苦千辛,恰便似翻滾滾的雪浪裏逃生。」

2任重道遠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釋 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曆長期的奮鬥。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4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5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釋 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6飽經風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釋 飽經:充分經曆過;風霜:指艱苦的生活。形容經曆過種種的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練。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說到這裏,他的飽經風霜的發紅的老眼裏掉下了淚水了。」

7汗流浹背 [ hàn liú jiā bèi ]

解釋 浹:濕透。汗水流得濕透背衣。形容悶熱或幹活賣力氣。也形容極度惶恐或羞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皇後紀下 獻帝伏皇後》:「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複朝請。」

8勤能補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釋 勤:勤奮;拙:愚笨。勤勉地幹;就能夠補償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處 宋 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

9克勤克儉 [ kè qín kè jiǎn ]

解釋 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出處 《尚書 大禹漠》:「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10艱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極不平凡。形容異常艱苦;達到超凡的程度。

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導人民,向著敵人作堅苦卓絕的鬥爭。」

11艱難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釋 困難重重;處境艱苦。

出處 清 李漁《巧團圓 書帕》:「怎奈爹爹過於詳慎,定要把艱難困苦之事試過幾樁,才與他完姻締好。」

12起早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釋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

13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釋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處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

14精疲力竭 [ jīng pí lì jié ]

解釋 竭:盡。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淨盡。形容極度疲乏;一點力氣也沒有。也作「精疲力盡」。

出處 宋 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詩:「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15風塵仆仆 [ fēng chén pú pú ]

解釋 風塵:指旅行。仆:走路勞累的樣子。旅行艱辛困頓;行路勞累疲乏。

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揀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風塵仆仆,到了此時,不免早些歇息。」

16堅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超越一切。堅韌刻苦的精神超越尋常。也作「艱苦卓絕」。

出處 清 朱琦《書歐陽永叔答尹師魯書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絕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钁,甘之如飴。」

17備嚐辛苦 [ bèi cháng xīn kǔ ]

解釋 備:盡、全。嚐:經曆。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 唐 韓愈《順宗實錄》:「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嚐辛苦。」

18風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解釋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

出處 宋 範成大《元日》詩:「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

19攻苦食淡 [ gōng kǔ shí dàn ]

解釋 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呂後與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20分秒必爭 [ fēn miǎo bì zhēng ]

解釋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出處 柯岩《奇異的書簡 船長》:「我們現在要搞四化,分秒必爭哩!」

21臥薪嚐膽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釋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嚐一嚐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嚐膽也。」

22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釋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擔苦難。比喻同歡樂;共患難。甘:甜;苦:苦難。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23慘淡經營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釋 慘淡:費盡心思;經營:籌劃;組織。原指作畫下筆之前;精心構思;計劃布局。後形容苦費心思去謀劃、經營管理某事。

出處 唐 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

24捉襟見肘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解釋 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胳膊肘。形容衣衫襤褸;也比喻顧此失彼。襟:衣襟;肘:胳膊肘。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讓王》:「曾子居衛,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25煞費苦心 [ shà fèi kǔ xīn ]

解釋 煞:很;十分。費盡了心思。

出處 清 李寶嘉《中國現在記》:「辦河工難除積弊,做清官煞費苦心。」

26饑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釋 交:一齊;迫:逼迫。饑餓、寒冷一齊襲來。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27一勞永逸 [ yī láo yǒng yì ]

解釋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辦好;以後就可以不再費力了。

出處 東漢 班固《封燕然山銘》:「茲可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無寧者也。」

28一貧如洗 [ yī pín rú xǐ ]

解釋 窮得像用水洗過似的;什麼都沒有。形容十分貧窮。

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

29隻爭朝夕 [ zhǐ zhēng zhāo xī ]

解釋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出處 毛澤東《滿江紅 和郭沫若同誌》:「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

30學而不厭 [ xué ér bù yàn ]

解釋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1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釋 徒:隻;壁:牆壁。家裏隻有四周的牆壁。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相如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32疲於奔命 [ pí yú bēn mìng ]

解釋 疲:疲乏;勞累;奔命:奉命奔走。原指因奉命到處奔走;精疲力竭。後指忙於奔走應付;非常疲勞。也形容事情繁多;忙得精疲力盡。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袁紹傳》:「使敵疲於奔命,人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33積勞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解釋 勞:勞累;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9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疾,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禦敵。」

34苦不堪言 [ kǔ bù kān yán ]

解釋 堪:能。苦痛至極;不能用言語來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極深。

出處 宋 李昌齡《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須眉墮落,鼻梁斷壞,苦不可言。」

35夙興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釋 早起晚睡。形容勤勞。夙:早;興:起來;寐:睡。

出處 《詩經 衛風 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36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37日理萬機 [ rì lǐ wàn jī ]

解釋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出處 明 餘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38疲憊不堪 [ pí bèi bù kān ]

解釋 疲憊:極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

出處 劉操南《武鬆演義》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臥不得,隻是局局促促地擠做一團,弄得疲憊不堪。」

39手不釋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

解釋 釋:放開;卷:書本。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40死而後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釋 已:停止;完畢。死了以後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鬥;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41鞠躬盡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釋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處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42心力交瘁 [ xīn lì jiāo cuì ]

解釋 精神和體力都極度勞累。交:齊;瘁:過度的勞累。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43為人作嫁 [ wèi rén zuò jià ]

解釋 原指貧窮人家的女兒沒錢置備嫁妝;卻年年為別人縫製嫁衣。後比喻白白為別人操勞;自己一無所得。

出處 唐 秦韜玉《貧女》詩:「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44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釋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出處 《晉書 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

45早出晚歸 [ zǎo chū wǎn guī ]

解釋 早晨出動,晚上歸來。

出處 《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

46精疲力盡 [ jīng pí lì jìn ]

解釋 精神疲憊,力氣用盡。形容精神和身體極度疲勞。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淑兒巧智脫楊生》:「我已筋疲力盡,不能行動。」

47苦雨淒風 [ kǔ yǔ qī fēng ]

解釋 形容天氣惡劣。比喻情景淒苦悲涼。

出處 南朝 梁 殷芸《小說 袁安》:「雹遂為之沉淪,伏而不起,乃無苦雨淒風焉。」

48餐風露宿 [ cān fēng lù sù ]

解釋 餐:吃;宿:睡覺。在風中吃飯;在露天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艱辛。也作「露宿風餐」、「風餐露宿」。

出處 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49篳路藍縷 [ bì lù lán lǚ ]

解釋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後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50不辭勞苦 [ bù cí láo kǔ ]

解釋 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也作「不辭辛苦」。

出處 唐 牛肅《紀聞 吳保安》:「今日之事,請不辭勞苦。」

51二話沒說 [ èr huà méi shuō ]

解釋 指很幹脆地采取行動。

出處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正說中間,門外雷石柱慌慌張張進來,一把拉住老武,二話沒說,往外就走。」

52勞師動眾 [ láo shī dòng zhòng ]

解釋 勞師:使軍隊勞苦;意為出動軍隊。原指出動大量軍隊;後也指動用大量人力;也有小題大作的意思。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3回:「兄長既來赴席,如何又勞師動眾?」

53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54吃苦耐勞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釋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經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勞累。

出處 朱自清《新中國在望中》:「新中國雖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勞,才能到我們手裏。」

55備嚐艱苦 [ bèi cháng jiān kǔ ]

解釋 備:全、盡;嚐:經曆。受盡了艱難困苦。

出處 《紀聞 吳保安》:「吾自陷蠻夷,備嚐艱苦,肌膚毀剔,血淚滿池。」

56焚膏繼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解釋 點起燈燭;接替日光照明。(焚:燒;點燃;膏:油脂;指燈油;繼:接續;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繼日地發憤讀書或勤奮學習。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

57窮困潦倒 [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解釋 窮困:貧窮、困難;潦倒:失意。生活貧困,失意頹喪。

出處 唐·杜甫《登高》詩:「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8筋疲力盡 [ jīn pí lì jìn ]

解釋 筋:筋骨;疲:疲勞;盡:完。形容非常勞累;力氣已經用盡。也作「力盡筋疲」。

出處 宋 司馬光《道傍田家》:「筋疲力盡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59翻山越嶺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過很多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曆盡千辛萬苦。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腳好,隻要肚子裏填飽了瓤子,翻山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60苦心孤詣 [ kǔ xīn gū yì ]

解釋 苦心:用心良苦。孤詣:獨到的成就或境地。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鑽研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

出處 清 翁方綱《複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61茹苦含辛 [ rú kǔ hán xīn ]

解釋 吃苦的;含著辣的。比喻忍受大的艱苦。

出處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後成。」

62長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釋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6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姐長途跋涉?決難從命。」

63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解釋 果:充實。吃不飽肚子。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64飽經憂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釋 飽:充分;經:經曆。長期、多次經曆過憂愁、困苦;社會經驗豐富。

出處 郭沫若《司徒 司馬 司空》:「飽經憂患的中國人上了好些次大當,並沒有再給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機會。」

65飽經滄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釋 飽:充分地;經:經曆;滄桑:滄海桑田。意思是說滄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形容經曆了許多世事變化。生活經曆極為豐富。

出處 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66飽經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釋 飽:充分;經:經曆;霜雪:比喻艱難困苦。形容經曆許許多多的艱難困苦。

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雞皮瘦損,看飽經霜雪,絲鬢如銀。」

67淒風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釋 形容天氣惡劣;比喻處境悲慘淒涼。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68磨穿鐵硯 [ mó chuān tiě yàn ]

解釋 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出處 元 範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自誇經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69宵衣旰食 [ xiāo yī gàn shí ]

解釋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很晚了才吃飯。原形容帝王勤於政事;後泛指勤奮刻苦;從早到晚不懈怠。

出處 唐 陸贄《興元論解薑公輔狀》:「乃是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70苦不可言 [ kǔ bù kè yán ]

解釋 指痛苦得無非用言語來形容。

出處 宋 李昌齡《樂善錄 劉貢父》:「晚年得惡疾,須眉墮落,鼻梁斷壞,苦不可言。」

71二道販子 [ èr dào fàn zǐ ]

解釋 指非法地買進賣出商品以獲利的商販。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幣魔力無邊,隻要肯出高價,二道販子手裏有的是軟臥票。」

72仆仆風塵 [ pú pú fēng chén ]

解釋 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出處 《太平天國 天情道理書》:「去國立鄉,拋妻棄子,數年之間,仆仆風塵,幾經勞瘁。」

73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 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

74不勝其苦 [ bù shèng qí kǔ ]

解釋 勝:禁得起。不能忍受那種苦楚。

出處 唐 白行簡《李娃傳》:「乃徒行出至曲江西杏園東,去其衣服,以馬鞭鞭之數百,生不勝其苦而斃。」

75力困筋乏 [ lì kùn jīn fá ]

解釋 困:勞倦;乏:疲乏。用盡了全力。

出處 元·賈仲名《升仙夢》第三折:「如今容顏瘦,倒不如辛勤還家罷,我如今力困筋乏。」

76坐以待旦 [ zuò yǐ dài dàn ]

解釋 旦:天亮。坐著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出處 《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旁求俊彥。」

77幕天席地 [ mù tiān xí dì ]

解釋 幕:帳幕。把藍天當作帳幕;把大地當作「鋪席」。形容胸襟曠達開闊;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

出處 晉 劉伶《酒德頌》:「行無轍跡,居無室廬,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78無冬無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解釋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出處 《詩經 陳風 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79沐雨櫛風 [ mù yǔ zhì fēng ]

解釋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麵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黎陽作》詩:「載馳載驅,沐雨櫛風。」

80煨幹就濕 [ wēi gàn jiù shī ]

解釋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三折:「不想共乳同胞一體分,煨幹就濕母艱辛。」

81苦心積慮 [ kǔ xīn jī lǜ ]

解釋 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出處 《清史稿·文苑傳·申涵光》:「孫奇逢謂其苦心積慮,閱曆深而動忍孰。」

82露宿風餐 [ lù sù fēng cān ]

解釋 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處 宋 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裏,明朝飲馬南江水。」

83飽經風雨 [ bǎo jīng fēng yǔ ]

解釋 指經曆過許多艱難困苦。同「飽經風霜」。

出處 孫犁《秀露集 文學和生活的路》:「我們的道路總算走得很長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飽經風雨的,終於走到現在。」

84發憤忘食 [ fā fèn wàng shí ]

解釋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85雞鳴而起 [ jī míng ér qǐ ]

解釋 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

86二人同心 [ èr rén tóng xīn ]

解釋 比喻隻要兩個人齊心協力,就會無往不勝。

出處 《周易 係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87苦海茫茫 [ kǔ hǎi máng máng ]

解釋 苦海:苦難深重如海;茫茫:遼闊深遠的樣子。無窮無盡的苦難。

出處 宋 張君房《雲笈七簽》卷六十六:「嗟見南山塵,積年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瀾。」

88茫茫苦海 [ máng máng kǔ hǎi ]

解釋 佛教語,遼闊深遠的樣子。比喻苦難無窮無盡。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馬介甫》:「袛緣兒女情深,遂使英雄短氣。」清 但明倫評:「兒女情深,英雄氣短,茫茫苦海,同此病源。」

89雨淋日炙 [ yǔ lín rì zhì ]

解釋 炙:烤。雨裏淋,太陽曬。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出處 唐·韓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嗬。」

90二三其操 [ èr sān qí cāo ]

解釋 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複無常。

出處 南朝 梁 任昉《求為劉獻立館啟》:「貧不隕獲其心,窮不二三其操。」

91二三其節 [ èr sān qí jié ]

解釋 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複無常。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諸葛亮傳》裴鬆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92二意三心 [ èr yì sān xīn ]

解釋 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誌不堅定。

出處 元 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你道順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義忘恩,有始無終。」

93二桃三士 [ èr táo sān shì ]

解釋 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94二罪俱罰 [ èr zuì jù fá ]

解釋 罰:處罰。前後兩樁罪過一並處罰。

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第二折:「贏了將功折過,輸了二罪俱罰。」

95偎幹就濕 [ wēi gàn jiù shī ]

解釋 形容母親撫育幼兒之辛苦。謂幼兒溺床,母親寧可以身就濕,使小兒臥處常幹。

出處 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二折:「且休說懷耽十月,隻從小偎幹就濕,幾口氣抬舉他偌大,便恰似燕子銜食。」

96疊嶺層巒 [ dié lǐng céng luán ]

解釋 疊:重疊;層:重複,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5回:「走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疊嶺層巒險峻山。」

97夙夜匪懈 [ sù yè fěi xiè ]

解釋 日夜勤勞;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鬆懈;懈怠。

出處 晉 司馬彪《續漢書》:「熹為衛尉,盡心事上,夙夜匪懈。」

98拖男帶女 [ tuō nán dài nǚ ]

解釋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難。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就是我這師傅,不辭年高路遠,拖男帶女而來,他也是為好。」

99攜男挈女 [ xié nán qiè nǚ ]

解釋 帶領著男兒女兒。多用於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計的艱辛。

出處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八卷:「懷玉領兵,約行六七十裏,隻見道路之中,大對小對攜男挈女而來。」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