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古代皇帝的成語

形容古代皇帝的成語


1唯我獨尊 [ wéi wǒ dú zūn ]

解釋 認為隻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極端自高自大。尊:高貴。

出處 宋 釋惟白《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2養尊處優 [ yǎng zūn chǔ yōu ]

解釋 養:指生活;尊:尊貴;處:居於;處於;優:優裕。處於尊貴的地位;過著優裕的生活。

出處 宋 蘇洵《上韓樞密書》:「天子者,養尊而處優,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

3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4帝王將相 [ dì wáng jiàng xiàng ]

解釋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出處 《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日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5九五之尊 [ jiǔ wǔ zhī zūn ]

解釋 九五:指帝位。舊指帝王的尊位。

出處 《周易 幹》:「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6龍馭上賓 [ lóng yù shàng bīn ]

解釋 亦作「龍禦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出處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

7白板天子 [ bái bǎn tiān zǐ ]

解釋 沒有國璽的皇帝

出處 《南齊書·輿服誌》:「晉中原亂沒胡,江左初無之,北方人呼晉家‘白板天子’。」

8金口玉言 [ jīn kǒu yù yán ]

解釋 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三孝廉讓產立高名》:「朝見天子,拜舞已畢,天子金口玉言。」

9黃麻紫泥 [ huáng má zǐ ní ]

解釋 皇帝的文告,用黃麻紙書寫,用紫泥封緘,故稱。

出處 明·邵璨《香囊記·褒封》:「聖明朝褒功尚賢,黃麻紫泥丹鳳傳,仙槎使節來九天。」

10真龍天子 [ zhēn lóng tiān zǐ ]

解釋 舊時認為皇帝是天上的真龍下凡,因以為皇帝的代稱。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她想,既然人們都說明朝的氣數完了,真龍天子已經出世,說不定這真龍天子就是李闖王。」

11憑幾之詔 [ píng jǐ zhī zhào ]

解釋 皇帝臨終遺詔。

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禮部·宗伯執持》:「方奉憑幾之詔,遽卒,士論惜之。」

12爾虞我詐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釋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13一言九鼎 [ yī yán jiǔ dǐng ]

解釋 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麼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

14雄才大略 [ xióng cái dà lüè ]

解釋 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才:才能;略:計謀。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讚》:「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15遊手好閑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釋 遊手:閑著手不幹事;好閑:喜歡安逸。遊蕩懶散;不願意參加勞動。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遊手。」

16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釋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17勵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釋 勵:原作厲;振作;振奮;精:精神;圖:設法;謀求;治:治理國家。振奮精神;想辦法治理好國家。

出處 《宋史 神宗紀讚》:「厲精圖治,將大有為。」

18一統天下 [ yī tǒng tiān xià ]

解釋 原指統一的國家。現常指某一地區或某一機關單位不貫徹上級意圖而形成的獨立王國;也可泛指少數人霸占的某一領域。

出處 《公羊傳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隱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19揮金如土 [ huī jīn rú tǔ ]

解釋 揮:散、出。指散出金錢好像散出泥土一樣。形容極端浪費。

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符離之師》:「揮金如土,視官爵如等閑。」

20天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釋 天馬奔馳神速;像是騰起在空中飛行一樣。比喻詩文氣勢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實。天馬:漢代西域大宛產的好馬;行空:騰空飛馳。

出處 明 劉子鍾《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於眾表者,殆猶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

21聲色犬馬 [ shēng sè quǎn mǎ ]

解釋 聲:歌舞;色:女色;犬:養狗;馬:騎馬。形容剝削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方式。

出處 宋 蘇轍《龍川別誌》上卷:「不然,血氣方剛,若不留意聲色犬馬,則土木、甲兵、禱祠之事作矣。」

22燈紅酒綠 [ dēng hóng jiǔ lǜ ]

解釋 燈光與酒色;紅綠相映。形容嬌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娛樂場所的繁華景象。也作「酒綠燈紅」。

出處 徐遲《牡丹》五:「燈紅酒綠、珠光寶氣的社會,隻能使她感到窒息。」

23紙醉金迷 [ zhǐ zuì jīn mí ]

解釋 比喻沉醉於富麗的環境;也比喻奢侈豪華的生活。

出處 宋 陶穀《清異錄 居室》:「(癰醫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飾,紙光瑩白,金彩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

24王侯將相 [ wáng hóu jiàng xiàng ]

解釋 泛指封建社會中位尊、祿厚、權重、勢大的貴族。

出處 《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25呼風喚雨 [ hū fēng huàn yǔ ]

解釋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出處 宋 孔覿《罨溪行》:「罨畫溪頭鳥鳥樂,呼風喚雨不能休。」

26知人善任 [ zhī rén shàn rèn ]

解釋 了解下屬;善於任用(任:任用;使用)。

出處 漢 班彪《王命論》:「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27名存實亡 [ míng cún shí wáng ]

解釋 名義上還有;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惑主不然,計其入不計其出,出雖倍其入,不知其害,則是名得而實亡。」

28傲睨萬物 [ ào nì wàn wù ]

解釋 睨:斜視。斜著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麼都瞧不起。

出處 宋 黃庭堅《豫章文集 跋俞秀老清老詩頌》第26卷:「清老往與餘共學於漣水,其傲睨萬物,滑稽以玩世,白首不衰。」

29鍾鳴鼎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 ]

解釋 擊鍾奏樂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華、排場。鍾鳴:吃飯時敲鍾;鼎食:列鼎而食。

出處 唐 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

30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解釋 可:許可;讚成。沒有讚許過當時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5卷:「王荊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獨懷刺候濂溪,三及門而三辭焉。」

31鉤心鬥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釋 鉤:牽結。心:宮室的中心。鬥:結合。角:簷角。原指建築結構的交錯、精巧;後指各用心計;互相鬥爭。

出處 唐 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32一呼百應 [ yì hū bǎi yìng ]

解釋 呼:召喚。應:響應。一人發出號召;眾人紛紛響應。

出處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應,遠近聞名,人人畏懼,是一個公行大盜,通天神棍。」

33所向披靡 [ suǒ xiàng pī mí ]

解釋 風所吹到的地方;草木全被吹倒。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所向:指風吹到的地方;靡:音米;披靡:草木被吹倒。

出處 《梁書 蕭確傳》:「鍾山之役,確苦戰,所向披靡,群虜憚之。」

34縱橫馳騁 [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

解釋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縱馬疾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鬥,所向無敵。也比喻寫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筆隨。

出處 宋 謝堯仁《張於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諸詩人,雕肝琢肺,求工於一言一字間,在於人力固可以無恨,而概之前數公縱橫馳騁之才,則又有間矣。」

35自高自大 [ zì gāo zì dà ]

解釋 認為自己又高又大。形容自以為了不起。

出處 三國 韋昭《國語》集解:「求掩蓋人以自高大,則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36禦駕親征 [ yù jià qīn zhēng ]

解釋 禦駕:皇帝的車駕,指皇帝。皇帝親自率軍出征。喻指親自出麵做某事。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1回:「今劉玄德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餘萬,禦駕親征,其勢甚大。」

37旋轉乾坤 [ xuán zhuǎn qián kūn ]

解釋 把天地轉動過來。比喻改變大自然或從根本上改變大局麵。乾、坤:古代八卦名稱;分別代表天地。

出處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親聽斷,旋乾轉坤。」

38氣度不凡 [ qì dù bù fán ]

解釋 氣:氣質。氣質和風度不同一般。

出處 王朔《空中小姐》:「我那時的確也有些氣度不凡。」

39民富國強 [ mín fù guó qiáng ]

解釋 人民富裕,國家強盛。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歸國外傳》:「越主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強,眾安道泰。」

40鬼使神差 [ guǐ shǐ shén chāi ]

解釋 鬼神暗中支配著。比喻行動不由自主;事出意外。

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也不是提魚穿柳歡心大,也不是鬼使神差。」

41坐享其成 [ zuò xiǎng qí chéng ]

解釋 享:享受;成:成果。坐著不勞動而享受勞動成果。

出處 明 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其成者。」

42唯吾獨尊 [ wéi wú dú zūn ]

解釋 見「唯我獨尊」。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43得道多助 [ dé dào duō zhù ]

解釋 指符合道義者則能得到多數人的幫助。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44三皇五帝 [ sān huáng wǔ dì ]

解釋 我們古代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運》:「故夫三皇五帝之禮法度,不矜於同而預於治。」

45微服私行 [ wēi fú sī xíng ]

解釋 微服:平民服裝。私行:秘密出行。舊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裝秘密到民間探訪民情或疑難重案。

出處 明·無名氏《鳴鳳記·鄢趙爭寵》:「隻是此行斂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隻得微服私行罷了。」

46百歲千秋 [ bǎi suì qiān qiū ]

解釋 一百年,一千載。形容歲月漫長,曆時很久。

出處 明 康海《王蘭卿》第三折:「便活到百歲千秋索一死,則不如另尋個身計。」

47愛民如子 [ ài mín rú zǐ ]

解釋 舊時稱讚某些統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出處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一》:「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

48愛國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解釋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

49正氣凜然 [ zhèng qì lǐn rán ]

解釋 正氣:剛正之氣。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正氣威嚴不可侵犯。

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岩》第十章:「許雲峰把椅子一推,正氣凜然地站在大廳當中,昂頭命令道:‘送我回監獄!’」

50人中之龍 [ rén zhōng zhī lóng ]

解釋 比喻人中豪傑。

出處 《晉書·宋纖傳》:「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51百獸率舞 [ bǎi shòu shuài wǔ ]

解釋 各種野獸,相率起舞。舊指帝王修德,時代清平。

出處 《尚書 舜典》:「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52稗官野史 [ bài guān yě shǐ ]

解釋 稗官:古代其職為搜集街談巷議、風俗故事;供皇帝省覽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即小說野史之類。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話說世間稗官野史中,多有記載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53金口玉牙 [ jīn kǒu yù yá ]

解釋 金;玉:比喻珍貴。在戲曲和舊小說中;常說皇帝是金口玉牙;說什麼就是什麼;不能隨意更改。現比喻說一不二。也作「金口玉言」。

出處 晉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54真命天子 [ zhēn mìng tiān zǐ ]

解釋 舊時所謂秉承天命降世的皇帝。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識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55不刊之書 [ bù kān zhī shū ]

解釋 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製。

出處 漢 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56青史傳名 [ qīng shǐ chuán míng ]

解釋 青史:史書。曆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57千乘萬騎 [ qiān chéng wàn qí ]

解釋 形容車馬之盛。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梁孝王世家》:「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

58十裏洋場 [ shí lǐ yáng chǎng ]

解釋 ①舊時上海的租界區域因外國人較多,洋貨充斥,或稱十裏洋場;後因以借指舊上海市區。多含貶義。②泛指繁榮的市場。

出處 茅盾《健美》:「我們這十裏洋場實在還不過是畸形的殖民地化的資本主義社會。」

59白龍魚服 [ bái lóng yú fú ]

解釋 白龍化為魚在淵中遊。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正諫》:「昔白龍下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

60指點江山 [ zhǐ diǎn jiāng shān ]

解釋 指點:批評;江山:指國家。指批評國家大事。

出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61器宇不凡 [ qì yǔ bù fán ]

解釋 器宇:指儀表,氣度。不凡:不平凡,不尋常。形容儀表、風度很不平常。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視其人,鬆形鶴骨,器宇不凡。」

62奉天承運 [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

解釋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獨見。故神訓中雲:皇帝所執大圭上鏤‘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誥敕命中,必首雲‘奉天承運皇帝’。」

63擊鍾鼎食 [ jī zhōng dǐng shí ]

解釋 打鍾列鼎而食。形容貴族或富人生活奢華。

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擊鍾鼎食,連騎相過。」三國·魏·嵇康《卜疑》:「寧聚貨千億,擊鍾鼎食;枕藉芬芳,婉臠美色乎?」

64帝製自為 [ dì zhì zì wéi ]

解釋 帝製:君主專製政體;為:充當。自封為皇帝實行君主專製。

出處 孫中山《同盟會宣言》:「敢有帝製自為者,天下共擊之。」

65齊東野語 [ qí dōng yě yǔ ]

解釋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人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66鞭笞天下 [ biān chī tiān xià ]

解釋 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國。驅使全國人們。

出處 漢·賈誼《過秦論》:「執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67補過拾遺 [ bǔ guò shí yí ]

解釋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出處 《漢書 汲黯傳》:「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

68遏密八音 [ è mì bā yīn ]

解釋 遏:阻止;密:寂靜。各種樂器停止演奏,樂聲寂靜。舊指皇帝死後停樂舉哀。後也用以形容國家元首之死。

出處 《尚書 舜曲》:「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69不遷之廟 [ bù qiān zhī miào ]

解釋 古代不遷入祧廟合祭而單獨進行祭祀的帝王家廟。

70問鼎中原 [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

解釋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中原:黃河中下遊一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出處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71鬆形鶴骨 [ sōng xíng hè gǔ ]

解釋 形容儀容清臒、軒昂。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玄德視其人,鬆形鶴骨,器宇不凡。」

72飛龍在天 [ fēi lóng zài tiān ]

解釋 比喻帝王在位。語本《易·幹》:「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聖德之人得居王位。」

出處 《周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孔穎達疏:「謂有聖德之人得居王位。」

73帝輦之下 [ dì niǎn zhī xià ]

解釋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出處 《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輦之下,怎容你這等胡行?你卻如何謀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貫錢,殺死了親夫,今日同往何處?從實招來。」

74黃旗紫蓋 [ huáng qí zǐ gài ]

解釋 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雲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征兆。

出處 《三國誌·吳誌·孫皓傳》:「三年正月晦。」裴鬆之注引《江表傳》:「黃旗紫病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

75伴君如伴虎 [ bàn jūn rú bàn hǔ ]

解釋 陪伴君王像陪伴老虎一樣,隨時有殺身之禍。指大人物喜怒無常。

出處 清·無名氏《說呼全傳》第四回:「古人雲:‘伴君如伴虎,刻刻要當心。」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