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堅持的成語

形容一個堅持的成語


1始終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釋 渝:變。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 《晉書 陸曄傳》:「格勤貞固,始終不渝。」

2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3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4矢誌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解釋 表示永遠不變心。

出處 《晉書 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誌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5手足重繭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解釋 手上腳上長滿了層層老繭。形容長期勞累。

出處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6實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釋 實事:客觀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內部的規律性。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7百煉成鋼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解釋 煉:冶煉。鐵經過反複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經過長期的、多次的鍛煉;使人非常堅強。

出處 郭小川《保衛我們的黨》詩:「點起鬥爭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煉成鋼。」

8始終如一 [ shǐ zhōng rú yī ]

解釋 自始至終一個樣子。指能堅持;不間斷。

出處 《梁書 到洽傳》:「明公儒學稽古,淳厚篤成,立身行道,終始如一。」

9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0金石為開 [ jīn shí wèi kāi ]

解釋 金屬和石頭都會被打開。常與「精誠所至」連用。比喻真誠能產生巨大的感動力量;從而戰勝一切困難。

出處 西漢 劉向《新序 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

11事必躬親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釋 凡事一定親自處理。形容辦事認真。

出處 唐 張九齡《謝賜大麥麵狀》:「伏以周人之禮,唯有籍田,漢氏之薦,但聞時果,則未有如陛下嚴祗於宗廟,勤儉於生人,事必躬親,動合天德。」

12兢兢業業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釋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業業:擔心害怕的樣子。形容做事小心謹慎;認真踏實。

出處 《詩經 大雅 雲漢》:「早既大甚,則不可推。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13默默無聞 [ mò mò wú wén ]

解釋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出處 明 李楨《剪燈餘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於九泉,抱痛於百世哉?」

14接連不斷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釋 連續不間斷。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陳設兵衛,自王宮起,直至光家之門,街衢皆滿,接連不斷。」

15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16盡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釋 竭:用盡;盡:全部用出。費盡心思;用出全部力氣。形容做事十分認真負責。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17艱苦奮鬥 [ jiān kǔ fèn dòu ]

解釋 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竭盡全力去工作或鬥爭。

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二章:「沒有中國共產黨在過去五十年間的艱苦奮鬥,挽救新的亡國危險是不可能的。」

18艱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極不平凡。形容異常艱苦;達到超凡的程度。

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黨有幾十萬黨員,他們在領導人民,向著敵人作堅苦卓絕的鬥爭。」

19堅韌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釋 拔:動搖;改變。形容意誌堅定頑強;不可動搖。

出處 方毅《讀》:「需要的是刻苦學習,刻苦鑽研,始終不懈,堅韌不拔。」

20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21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22善罷甘休 [ shàn bà gān xiū ]

解釋 輕易地了結糾紛;心甘情願地停止再闖。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奶奶就是讓著他,他見奶奶比他標致,又比他得人心兒,他就善罷甘休了?」

23堅如磐石 [ jiān rú pán shí ]

解釋 堅:牢固;磐石:大石頭。牢固得像大石頭一樣。形容非常堅固;不可動搖。

出處 《玉台新詠 古詩為焦仲卿作》:「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24一口咬定 [ yī kǒu yǎo dìng ]

解釋 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堅持一個廉潔,再不改口。

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嚴行審訊,問他將李國斌藏在何處,慧修一口咬定不認得李國斌。」

25死不瞑目 [ sǐ bù míng mù ]

解釋 死了也不閉眼。指人將要死之時心裏有放不下的事情。多用來形容誌向或心願未能實現;死不甘心。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孫堅傳》:「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26不遠千裏 [ bù yuǎn qiān lǐ ]

解釋 不遠:不以為遠。不以千裏為遠。指不怕長途跋涉的辛勞。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27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解釋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出處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28聚沙成塔 [ jù shā chéng tǎ ]

解釋 聚:聚集。把細沙堆積成高塔。比喻積少成多。

出處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29一往無前 [ yì wǎng wú qián ]

解釋 形容勇猛地、無畏地一直向前進(一往:一直向前進;無前:前麵沒有東西能阻擋)。

出處 明 孫傳庭《官兵苦戰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指畫,與北兵轉戰衝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

30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釋 滴水可把石頭打穿。比喻雖然力量小;但隻要堅持不懈;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1鐵杵成針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 比喻隻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處 明 鄭之珍《目連救母 四 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32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釋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隻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3精衛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釋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後用來比喻不畏困難;意誌堅決。

出處 晉 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34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處 老舍《文藝學徒》:「在他的一幅作品裏,四妙鹹備,樣樣表現著他終生勤學苦練、奮鬥不懈的精神。」

35百折不回 [ bǎi zhé bù huí ]

解釋 折:挫折。比喻意誌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出處 《明史 何騰蛟瞿式耜傳論》:「夫節義必窮而後見,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謂百折不回者矣。」

36水滴石穿 [ shuǐ dī shí chuān ]

解釋 滴:液體一點一點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斷地往下落;把石頭穿透。比喻隻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自然會成功。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37知難而進 [ zhī nán ér jìn ]

解釋 指不怕困難;敢於迎著困難上。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後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38勤勤懇懇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釋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39至死不變 [ zhì sǐ bù biàn ]

解釋 至:到。到死都不變。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40堅強不屈 [ jiān qiáng bù qū ]

解釋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出處 荀況《荀子 法行》:「堅剛而不屈,義也。」

41堅持不渝 [ jiān chí bù yú ]

解釋 渝:改變。堅持到底;決不改變。

42堅苦卓絕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釋 卓絕:超越一切。堅韌刻苦的精神超越尋常。也作「艱苦卓絕」。

出處 清 朱琦《書歐陽永叔答尹師魯書後》:「雖使古人堅苦卓絕之行,推彼其心,其視鼎钁,甘之如飴。」

43默默無言 [ mò mò wú yán ]

解釋 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憂的我神思竭,默默無言;愁的我魂膽喪,兢兢打戰。」

44至死不渝 [ zhì sǐ bù yú ]

解釋 至:到;渝:改變。到死都不改變。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45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

解釋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製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出處 《慎子 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46身體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釋 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泛論訓》:「聖人以身體之。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 力行近乎仁。」

47始終若一 [ shǐ zhōng ruò yī ]

解釋 同「始終如一」。

出處 《周書·於謹傳》:「故功臣之中,特見委信,始終若一,人臣間言。」

48孫康映雪 [ sūn kāng yìng xuě ]

解釋 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出處 《藝文類聚》卷二:「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遊不雜。」

49有首有尾 [ yǒu shǒu yǒu wěi ]

解釋 首:頭。有開頭,有結尾。做事能堅持到底。指故事或文章結構完整。

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四·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日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50咬緊牙根 [ yǎo jǐn yá gēn ]

解釋 緊緊地咬住牙,不張開嘴巴。形容盡最大努力克服困難或忍受痛苦。

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他就咬緊牙根,恨恨地說:‘幹,割了脖子上了吊也得幹!’」

51齧雪吞氈 [ niè xuě tūn zhān ]

解釋 漢朝蘇武被匈奴單於囚禁於大窖中,不供應飲食,蘇武乃嚼雪混同氈毛而吞食。事見《漢書·蘇建傳》。後用以比喻困境中艱難的生活。

出處 明 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十一出:「齧雪吞氈,蘇卿猶健;餐鬆食柏,到做得神仙侶。這糠嗬!縱然吃些何慮?」

52不敢告勞 [ bù gǎn gào láo ]

解釋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出處 《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53鐵杵磨針 [ tiě chǔ mó zhēn ]

解釋 比喻隻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54動心忍性 [ dòng xīn rěn xìng ]

解釋 動心:使內心驚動;忍性:使性格堅韌。指不顧外界阻力,堅持下去。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5咬定牙根 [ yǎo dìng yá gēn ]

解釋 見「咬定牙關」。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六回:「李逵渾身脫剝,咬定牙根,手雙斧,從城濠裏飛殺過來。」

56咬起牙關 [ yǎo qǐ yá guān ]

解釋 緊緊地咬住牙,不張開嘴巴。形容盡最大努力克服困難或忍受痛苦。

出處 《紅旗譜》第二卷:「歇了一會,並沒有減輕疲乏,覺得身上潮濕得厲害,索性咬起牙關,一股勁地往前跑。」

57持齋把素 [ chí zhāi bǎ sù ]

解釋 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

出處 明 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經念佛,俺也曾持齋把素。」

58駑馬十駕 [ nú mǎ shí jià ]

解釋 原意是駿馬一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比喻智力低的人隻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59手足胼胝 [ shǒu zú pián zhī ]

解釋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繭。手掌足底生滿老繭。形容經常地辛勤勞動。

出處 先秦 墨翟《墨子 備梯》:「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麵目黧黑。」

60木人石心 [ mù rén shí xīn ]

解釋 形容意誌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出處 《晉書 隱逸傳 夏統》:「統危坐如故,若無所聞。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也。’」

61持正不撓 [ chí zhèng bù náo ]

解釋 撓:彎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出處 《明史·蔣冕傳》:「冕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持正不撓,有匡弼功。」

62自始自終 [ zì shǐ zì zhōng ]

解釋 從開始到末了。表示一貫到底。

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二十:「先皇帝與汴軍校戰,自始至終,馬數才萬。今有鐵馬三萬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卒練士將帥之不至也。」

63胼胝手足 [ pián zhī shǒu zú ]

解釋 見「胼手胝足」。

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二章:「農民窮苦,胼胝手足以經營之,而終歲之勤,一粒無獲。」

64篤信好古 [ dǔ xìn hào gǔ ]

解釋 篤:誠篤;信:誠實;好:熱愛。堅持自己的信仰,喜愛古代的典籍。

出處 明·劉基《陳司戶墓誌銘》:「情貫經史,蜚聲癢序,而弗競弗求,篤信好古。」

65篤學好古 [ dǔ xué hào gǔ ]

解釋 篤學:專心好學。指專心致至地學習古代曲籍。

出處 《三國誌·吳誌·孫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

66大事不糊塗 [ dà shì bù hú tú ]

解釋 指在有關政治的是非問題上能堅持原則,態度鮮明。

出處 《宋史·呂端傳》:「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67功到自然成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

解釋 下了足夠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43回:「這師父原來隻是思鄉難息!若要那三三行滿,有何難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68鐵杵磨成針 [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解釋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隻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69世上無難事 [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

解釋 天下沒有難事。

出處 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第九卷:「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