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墨守成規的成語

形容墨守成規的成語


1墨守成規 [ mò shǒu chéng guī ]

解釋 墨守:戰國時墨翟善於守城;故稱善守為「墨守」;後指固執不變地遵循為墨守;成規:現成地規矩、製度。固執守舊;死報著老規矩不放;不思改革進取。

出處 清 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鍾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朱嚐墨守以為準的也。」

2循規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釋 指遵守規矩;一點也不敢輕舉妄動。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變動。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處 宋 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3陳陳相因 [ chén chén xiāng yīn ]

解釋 陳:舊;因:沿襲。原指皇家糧倉裏;陳糧再加上陳糧;年年堆積。後用以比喻沿襲舊的一套;沒有改進和創新。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4一成不變 [ yī chéng bù biàn ]

解釋 成:製定;形成。一經形成;永不改變。指守舊不變或固守陳法。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王製》:「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5因循守舊 [ yīn xún shǒu jiù ]

解釋 因循:沿襲;照老一套不改變;守舊:死守舊的一套;因襲死守著舊的一套。指思想保守;不解放;缺乏創新精神。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循吏傳序》:「光因循守職,無所改作。」

6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釋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處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7頑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解釋 化:改變。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從前在那府裏,也做過一任知縣,地方上的百姓,極其頑固不化。」

8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釋 按:按照;部:類別;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層次;選擇、組織好詞句。後來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步驟做事。

出處 西晉 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9抱殘守缺 [ bào cán shǒu quē ]

解釋 殘:殘缺;不完整。缺:殘破。指舍不得扔下破舊東西。也作「保殘守缺」。

出處 東漢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猶欲抱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亡(無)從善服義之公心。」

10清規戒律 [ qīng guī jiè lǜ ]

解釋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製度。

出處 《釋門正統》:「元和九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

11故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 故:過時的;舊:故步。原來的步伐;老步子;封:限製;自封:把自己限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指自己停滯在老路上。比喻安於現狀;不求進步或革新。

出處 清 梁啟超《愛國論》:「婦人纏足十載,解其縛而猶不能行,故步自封,少見多怪。」

12規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釋 比喻行動謹慎規範;嚴格按規章製度辦事。也比喻墨守陳規;不知變通。規、矩:原為測繪工具;這裏比喻為原則、規矩。

出處 《晉書 張載傳》:「今士循常習故,規行矩步,積階級,累閥閱,碌碌然以取世資。」

13食古不化 [ shí gǔ bù huà ]

解釋 學了古代的知識未曾消化。比喻不能按現代情況理解運用古代的文化知識。

出處 清 惲向《題自作畫冊》:「可見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

14擬規畫圓 [ nǐ guī huà yuán ]

解釋 按照圓規畫圓形。比喻照老規矩辦事,不知道變通。

15規行矩止 [ guī xíng jǔ zhǐ ]

解釋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苟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出處 晉 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於堂下,以待執事之命。」

16隨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釋 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隨:聽任;欲:想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17移風易俗 [ yí fēng yì sú ]

解釋 移、易:改變;俗:長期積累、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樂記》:「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18隨機應變 [ suí jī yìng biàn ]

解釋 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情況;應:應付;變:變化。

出處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則易為克殄。」

19窮則思變 [ qióng zé sī biàn ]

解釋 行不通沒辦法時就設法改變現狀。

出處 《周易 係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20刻舟求劍 [ kè zhōu qiú jiàn ]

解釋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不知道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21標新立異 [ biāo xīn lì yì ]

解釋 標:揭舉;立:樹立。持不同的態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

22按圖索驥 [ àn tú suǒ jì ]

解釋 按圖:按照圖形;索:尋找;驥:好馬。按照畫好的圖形去尋找好馬。①比喻按線索去尋找需要的東西。②比喻按教條辦事;不知變通。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3不勞而獲 [ bù láo ér huò ]

解釋 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

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於邇,故不勞而得也。」

24輕舉妄動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解釋 輕:輕率;妄:胡亂;任意。不經慎重考慮;輕率任意地行動。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眾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25胡作非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釋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後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幹壞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26離經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解釋 離:背離;叛:背叛;經:儒家經典著作;道:思想道德規範。背離、違反儒家經典和道德、教條。泛指背離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言論或學說的行為。

出處 元 費唐臣《貶黃州》第一折:「且本官誌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詠。」

27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釋 原比喻使用詐術;進行欺騙。後比喻經常變卦;反複無常。

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28推陳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解釋 推出糧倉裏的舊糧;更換新糧。引申為剔除舊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華;使之向新的方向發展。陳:倉儲存的舊糧。

出處 《明史 範濟傳》:「嚴偽造之條,開倒換之法,推陳出新,無耗無阻。」

29審時度勢 [ shěn shí duó shì ]

解釋 度:審。觀察分析時勢;估計情況的變化。

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劉欲華試以完大典,俱審時度勢,切中事理。」

30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釋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範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於現狀。

出處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31除舊布新 [ chú jiù bù xīn ]

解釋 布:安排;展開。廢除舊的;建立新的。也作「除舊更新」。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32靈機一動 [ líng jī yī dòng ]

解釋 靈機:靈巧;靈活的心思。形容靈敏機智;突然想出辦法或主意。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卷:「俄延了半響,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將過來。」

33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釋 比喻守著老一套,不求進步。

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隻是陳陳相因,固步自封,絲毫沒有改革求進步的意思。」

34鄭人買履 [ zhèng rén mǎi lǚ ]

解釋 履:鞋。形容有的人脫離實際;隻按教條辦事。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35蕭規曹隨 [ xiāo guī cáo suí ]

解釋 蕭何定下的政策規章製度;曹參全盤繼承。借指後人沿襲前人遺製。蕭:蕭何;西漢初年丞相;規:規矩;規章;曹:曹參;蕭何死後;繼任丞相;隨:跟隨;沿襲。

出處 漢 揚雄《解嘲》:「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阺隤。」

36不破不立 [ bù pò bù lì ]

解釋 破:破除;立:建立。不先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起新的。

出處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鬥爭是生死鬥爭。」

37坐享其成 [ zuò xiǎng qí chéng ]

解釋 享:享受;成:成果。坐著不勞動而享受勞動成果。

出處 明 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其成者。」

38不落俗套 [ bù luò sú tào ]

解釋 落:停留,定正。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出處 臧克家《京華練筆三十年》:「我學習寫點評論性質的文章,給自己立兩個標準。一個是獨立思考,另一個是不落俗套。」

39泥古不化 [ nì gǔ bù huà ]

解釋 泥古:拘泥於古代的成規或說法。拘泥古代的製度或說法;不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變通。

出處 宋 樓鑰《薦黃膚卿林椅劄子》:「既非泥古以違今,直可據經而從事。」

40別開蹊徑 [ bié kāi qī jìng ]

解釋 另辟新路;獨創一格。

出處 趙誠《中國古代韻書》第六章第一節:「惟其如此,他才更能重視實際,不為傳統所因囿;同時也更富有革新精神,突破舊韻書的束縛,別開蹊徑,編製了一部有革命意義的《中原音韻》。」

41安常習故 [ ān cháng xí gù ]

解釋 安:安於,習慣於;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於成規。

出處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42墨守成法 [ mò shǒu chéng fǎ ]

解釋 見「墨守成規」。

出處 清·王韜《翁牖餘談·猶太古曆說》:「蓋用心不專,率皆墨守成法,未能推陳出新耳。」

43孟母三遷 [ mèng mǔ sān qiān ]

解釋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出處 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44膠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解釋 膠:用膠粘住;柱:瑟上調音用的短木;鼓:彈奏;瑟:一種古樂器。用膠把柱粘住;再去彈瑟;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45一仍舊貫 [ yī réng jiù guàn ]

解釋 一:都,全;仍:因襲,依照;貫:習慣的辦法。執照老規矩辦事,沒有絲毫改變。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46按圖索駿 [ àn tú suǒ jùn ]

解釋 指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參

出處 語出《漢書 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變已明矣。」

47應變無方 [ yìng biàn wú fāng ]

解釋 隨機應變,不墨守成規。

出處 《史萬歲傳》:「臨陣對敵,應變無方,號為良將。」

48體規畫圓 [ tǐ guī huà yuán ]

解釋 猶言依樣畫葫蘆。謂墨守成規,一味模仿。

出處 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若體規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

49抱令守律 [ bào lìng shǒu lǜ ]

解釋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時舍,便雲我能平獄。」

50待兔守株 [ dài tù shǒu zhū ]

解釋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51膠柱調瑟 [ jiāo zhù tiáo sè ]

解釋 瑟:古代一種彈撥樂器。用膠粘住瑟上用以調音的短木,不能再調整音的高低緩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變通。

出處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執一世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猶膠柱調瑟。’」

52執而不化 [ zhí ér bù huà ]

解釋 指固執己見,不知變通。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世間》:「將執而不化,外合而內不訾,其庸詎可乎?」

53循途守轍 [ xún tú shǒu zhé ]

解釋 見「循塗守轍」。

出處 明·歸有光《與周子和大參》:「今當路一似循途守轍,殊不可解。」

54鄭人實履 [ zhèng rén shí lǚ ]

解釋 鄭人:春秋時期鄭國人。履:鞋。鄭國人買鞋。比喻隻相信書本,不相信客觀實際。多用以諷刺教條主義者。

55以書為禦 [ yǐ shū wéi yù ]

解釋 按照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去駕馭馬匹。比喻死守教條,難以成事。

出處 《戰國策·趙策二》:「諺曰:‘以書為禦者,不盡於馬之情。以古製今者,不達於事之變。’」

56荊人涉澭 [ jīng rén shè yōng ]

解釋 荊人:楚國人。澭:澭水。楚國人過澭水。後用以諷刺拘泥於成法,不知道根據情況的變化而變通的行為。

出處 《呂氏春秋·察今》:「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餘人,軍驚而壞都舍。

57依樣畫葫蘆 [ yī yàng huà hú lú ]

解釋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出處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製,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