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生病難受的成語

形容生病難受的成語


1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2暈頭轉向 [ yūn tóu zhuàn xiàng ]

解釋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兒子居然變了,而且變得這麼快!」

3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釋 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呼吸時進出的氣。隻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引申為事物即將消亡或毀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

4病入膏肓 [ bìng rù gāo huāng ]

解釋 膏肓:我國古代醫學名稱;心尖脂肪叫「膏」;心髒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認為「膏肓」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後形容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的程度。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5積勞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解釋 勞:勞累;疾:病。因長期過度勞累而得病。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69回:「公孫歸生,積勞成疾,臥不能起,城中食盡,餓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禦敵。」

6麵黃肌瘦 [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解釋 麵:臉;肌:肌肉;代指身體。麵色發黃;身體消瘦。形容人久病體衰或營養不良的樣子。

出處 元 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麵黃肌瘦形相。」

7氣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釋 氣息:呼吸時出入的氣;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8形容憔悴 [ xíng róng qiáo cuì ]

解釋 憔悴;精神萎靡,麵色不好。身體瘦弱,麵色枯黃。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9回:「夫人見策形容憔悴,泣曰:‘兒失形矣!’」

9病從口入 [ bìng cóng kǒu rù ]

解釋 疾病多是由飲食不慎而引起傳染。又作「病由口入」。

出處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10貧病交加 [ pín bìng jiāo jiā ]

解釋 交:一齊;同時;加:壓上。貧困和疾病一齊壓在身上。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暮年之人,那禁得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來。」

11二豎為虐 [ èr shù wéi nüè ]

解釋 豎:小子;二豎: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纏身。

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12人命危淺 [ rén mìng wēi qiǎn ]

解釋 淺:時間短。形容壽命不長,即將死亡。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3含蓼問疾 [ hán liǎo wèn jí ]

解釋 蓼:一種苦味水草。不顧辛苦,慰問疾病。舊時比喻君主安撫軍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蜀誌 先主傳》:「吾何忍棄去。」裴鬆之注引晉 習鑿齒曰:「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

14愁潘病沈 [ chóu pān bìng shěn ]

解釋 泛指煩惱和疾病。

出處 晉 潘嶽因憂愁而早生白發,南朝 梁 沈約因病而瘦減腰圍。

15沉痼自若 [ chén gù zì ruò ]

解釋 沉痼:積久難治的疾病。比喻積久難改的習俗或嗜好沒有改變。

出處 《宋史·趙與懽》:「第言端平以來,竄髒吏,禁包苴,戒奔竟,戢橫斂,而風俗沉痼自若。」

16四百四病 [ sì bǎi sì bìng ]

解釋 謂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泛指各種疾病。

出處 《三國誌平話》上卷:「學究用手揭起匣蓋,隻有文書一卷,取出看罷,即是醫治四百四病之書。」

17同甘共苦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釋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擔苦難。比喻同歡樂;共患難。甘:甜;苦:苦難。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18行將就木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解釋 指人壽命已經不長;快要進棺材了。行將:快要;木:棺材。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

19苟延殘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解釋 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殘喘:臨死前僅存的喘息。比喻勉強維持生存或維持殘局。

出處 宋 陳亮《與範東叔龍圖》:「亮自七八月之交,一病垂死,今幸苟存延喘,百念皆已灰滅。」

20不治之症 [ bù zhì zhī zhèng ]

解釋 治不好的病、絕症。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出處 魯迅《偽自由書 電的利弊》:「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髒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釋放亦不免於死雲雲。」

21禍從口出 [ huò cóng kǒu chū ]

解釋 災禍從講話中引出。指說話不慎就會招來災禍。

出處 晉 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22弱不禁風 [ ruò bù jīn fēng ]

解釋 舊時形容身體嬌弱;連風吹都經受不起。現指人體質虛弱。

出處 唐 杜甫《江雨有懷鄭典設》詩:「亂波紛披已打岸,弱雲狼藉不禁風。」

23切膚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解釋 切膚:切身。指與自身關係密切。比喻親自感覺的痛苦。

出處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中卷:「獨其切膚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輒複雲雲爾。」

24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釋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處 宋 呂大鈞《吊說》:「其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25咬文嚼字 [ yǎo wén jiáo zì ]

解釋 指過分推敲字句;或譏諷迂腐不達事物;尋章搞句的人。

出處 元 喬吉《小桃紅 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微,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

26坐立不安 [ zuò lì bù ān ]

解釋 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27容光煥發 [ róng guāng huàn fā ]

解釋 容光:臉上的光彩;煥發:光彩四射的樣子。身體健康。麵容有神采。形容精神飽滿。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阿繡》:「母亦喜,為女盥濯,竟妝,容光煥發。」

28手忙腳亂 [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

解釋 形容做事慌張;沒有條理。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臨濟宗 鎮州大悲和尚》:「問:‘如何是大悲境?’師曰:‘千眼都來一隻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手忙腳亂。’」

29事與願違 [ shì yú yuàn wéi ]

解釋 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出處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30紅光滿麵 [ hóng guāng mǎn miàn ]

解釋 形容人的氣色好,臉色紅潤,滿麵光彩。

出處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37回:「嘴邊銜著牙嘴香煙,鼻端架著墨晶眼鏡,紅光滿麵,氣象不同,直上樓頭,東張西望。」

31裝模作樣 [ zhuāng mú zuò yàng ]

解釋 故意裝樣子作姿態。形容做作;不自然。

出處 元 無名氏《凍蘇秦》:「也不問別來無恙,放下一張飯床,上麵都沒擺當,冷酒冷湯,著咱如何近傍,百般裝模作樣。」

32無關緊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釋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七回:「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

33日薄西山 [ rì bó xī shān ]

解釋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於西山。」

34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釋 內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樣。形容極其痛苦難過。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一折:「眼睜睜俺子母各天涯,想起來我心如刀割,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35香消玉殞 [ xiāng xiāo yù yǔn ]

解釋 香、玉:舊時文人用來指女子;殞:墜落;比喻死亡。 比喻美女夭亡。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絕,粉骨殘軀血染衣!」

36麵如土色 [ miàn rú tǔ sè ]

解釋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出處 《敦煌變文集 捉季布傳文》:「歸到壁前看季布,麵如土色結眉額。」

37諱疾忌醫 [ huì jí jì yī ]

解釋 諱:忌諱;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願改正。

出處 宋 周敦頤《周子通書 過》:「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滅其身而無悟也。」

38含沙射影 [ hán shā shè yǐng ]

解釋 相傳有一種叫蜮的動物;居水中;聽到人聲;會含沙射人。被射中的人皮膚發瘡;被射中影子的人也會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

出處 晉 幹寶《搜神記》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

39舊病複發 [ jiù bìng fù fā ]

解釋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哥哥果然要經曆正事,倒也罷了;隻是他在家裏說著好聽,到了外頭,舊病複發,難拘束他了。」

40不藥而愈 [ bù yào ér yù ]

解釋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藥而自行痊愈。

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7回:「老伯不必多慮,世妹之病,大約可以不藥而愈。」

41萬事如意 [ wàn shì rú yì ]

解釋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順利。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5回:「不過都是在那裏邀福,以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萬事如意的。」

42如坐針氈 [ rú zuò zhēn zhān ]

解釋 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處 《晉書 杜錫傳》:「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著錫常所坐處氈中,刺之流血。」

43食不甘味 [ shí bù gān wèi ]

解釋 甘:味道好。吃東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傳》:「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

44頭疼腦熱 [ tóu téng nǎo rè ]

解釋 泛指一般的小病。

出處 元 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一百日以裏,但有頭疼腦熱,都是你。」

45晝思夜想 [ zhòu sī yè xiǎng ]

解釋 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極深。晝:白天。

出處 馮誌《敵後武工隊》第22章:「你聽見這個保準不再晝思夜想了!」

46癬疥之疾 [ xuǎn jiè zhī jí ]

解釋 形容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也比喻容易解決的小問題或為害尚輕的小禍害。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直諫》:「夫齊之於吳也,疥癬之病也。」

47神思恍惚 [ shén sī huǎng hū ]

解釋 恍惚:神誌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來。

出處 唐 無名氏《鄭德磷》:「德磷大駭,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48嗚呼哀哉 [ wū hū āi zāi ]

解釋 舊時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對死者哀悼的語句;意思是「唉!傷心啊!」後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十六年》:「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49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釋 身體瘦弱;精神萎靡;麵色枯黃。枯槁:枯萎;枯幹。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漁父》:「顏色憔悴,麵容枯槁。」

50臥不安席 [ wò bù ān xí ]

解釋 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51委靡不振 [ wěi mǐ bù zhèn ]

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誌消沉。

出處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52閉月羞花 [ bì yuè xiū huā ]

解釋 閉: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53一病不起 [ yī bìng bù qǐ ]

解釋 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那詹典在途中本就受了些風霜,到家又傳了時症,一病不起,嗚呼哀哉死了。」

54哼哼唧唧 [ hēng hēng jī jī ]

解釋 形容說話裝模作樣,拿腔拿調。也形容生病時的呻吟聲。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他們必把一句話拉長了,作兩三截兒,咬文嚼字,拿著腔兒,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們那裏知道。」

55生老病死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解釋 佛教認為出生、衰老、疾病、死亡是人生的「四苦」;後指社會生活中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重大生活現象。

出處 《敦煌變文集 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

56南征北伐 [ nán zhēng běi fá ]

解釋 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形容轉戰南北,經曆了許多戰鬥。

出處 唐·柳宗元《封建論》:「曆於宣王,挾中興複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57蒼白無力 [ cāng bái wú lì ]

解釋 蒼白:灰白。形容貧弱無力。

出處 朱自清《曆史的戰鬥中》:「那擁抱過去的人雖不一定‘蒼白無力’,那也不免外強中幹。」

58病入骨髓 [ bìng rù gǔ suǐ ]

解釋 病到骨頭裏。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治。也比喻事態嚴重,無法挽救。

出處 《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59一息奄奄 [ yī xī yǎn yǎn ]

解釋 隻有微弱的一口氣。形容垂死之狀。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七回:「紫鵑等看去,隻有一息奄奄,明知勸不過來,惟有守著流淚。」

60心力衰竭 [ xīn lì shuāi jié ]

解釋 也稱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髒因疾病、過勞、排血功能減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滿足器官及組織代謝的需要。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喘息、水腫等。

出處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嚇傻了,「她還不滿十八歲,怎麼會……衰竭?」

61一臥不起 [ yī wò bù qǐ ]

解釋 謂一病不愈。

出處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自從倩女孩兒在折柳亭與王秀才送路,辭別回家,得其疾病,一臥不起。」

62年老力衰 [ nián lǎo lì shuāi ]

解釋 年事已高,身體衰弱。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將買賣收了,臨別時就將此樓托付我了。」

63疾不可為 [ jí bù kě wéi ]

解釋 疾:病;為:治。病已不可醫治。

出處 《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64十病九痛 [ shí bìng jiǔ tòng ]

解釋 形容渾身病痛。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兩日不好。」

65大有起色 [ dà yǒu qǐ sè ]

解釋 明顯地出現好轉的樣子(多指煥散的工作或覺重的疾病)。

出處 清·張集馨《道鹹宦海見聞錄》:「皖省惟英、霍有零賊,餘亦肅清,南中軍務,大有起色。」

66祛病延年 [ qū bìng yán nián ]

解釋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長壽命。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九回:「陛下,從此色欲少貪,陰功多積,凡百事將長補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67多愁多病 [ duō chóu duō bìng ]

解釋 經常憂愁就會體弱多病。舊時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狀態

出處 宋 柳永《傾杯》詞:「早是多愁多病,那堪細把舊約前歡重省。」

68疥癬之病 [ jiè xuǎn zhī bìng ]

解釋 疥癬:一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直諫》:「大夫之於吳也,疥癬之病也。」

69疥癬之疾 [ jiè xuǎn zhī jí ]

解釋 疥、癬:輕度的皮膚病。比喻無關緊要,不礙大局的小毛病、小問題、小障礙。亦作「疥癩之疾」、「疥癩之患」、「疥癬之病」、「癬疥之疾」。

出處 元·關漢卿《山神廟裴度還帶》第二折:「我雖在人閭閭之下,眉睫之間,又不比鬥筲之器,疥癬之疾。」

70疥癩之疾 [ jiè lài zhī jí ]

解釋 疥癩:疥瘡與癩痢,兩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疥癩之疾,何足掛意!聞某不才,來日願決一陣,務要全勝。」

71疥癩之患 [ jiè lài zhī huàn ]

解釋 疥癩:疥瘡與癩痢,兩種皮膚病。比喻危害尚輕的禍患或無關緊要的問題。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2回:「今王興十萬之師,行糧千裏,以爭疥癩之患,而忘大毒之在腹心,臣恐齊未必勝,而越禍已至也。」

72麵如死灰 [ miàn rú sǐ huī ]

解釋 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出處 《淮南子 修務訓》:「晝吟宵哭,麵若死灰,顏色黴墨,涕液交集。」

73心腹之憂 [ xīn fù zhī yōu ]

解釋 猶心腹之疾。

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69回:「我兵宜先救心腹之憂,後除手足之患。」

74卻病延年 [ què bìng yán nián ]

解釋 謂消除病痛,延長壽命。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87回:「修真養性,服食導引,卻病延年。」

75四肢百體 [ sì zhī bǎi tǐ ]

解釋 見「四肢百骸」。

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四肢百體一齊往外漲,差一些沒把大襖,幸虧是新買的,撐開了綻。」

76倩女離魂 [ qiàn nǚ lí hún ]

解釋 舊指少女為愛情而死。

出處 唐·陳玄祐《離魂記》

77心腹之疾 [ xīn fù zhī jí ]

解釋 指體內致命的疾病。比喻嚴重的隱患。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二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78三病四痛 [ sān bìng sì tòng ]

解釋 謂病痛很多。

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二回:「到老沒個兒女,設或三病四痛,沒個貼體親人,那時要茶無茶,要飯沒飯,便是活受地獄,何須定要變得牛馬!」

79心腹之病 [ xīn fù zhī bìng ]

解釋 同「心腹之疾」。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範雎蔡澤列傳》:「秦之有韓也,譬如木之有蠹也,人之有心腹之病也。」

80兒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釋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隻見得兩個。」

81五勞七傷 [ wǔ láo qī shāng ]

解釋 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

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蟲雲:'我會醫五勞七傷。'」

82鍾鳴漏盡 [ zhōng míng lòu jìn ]

解釋 漏:滴漏,古代計時器。晨鍾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田豫傳》:「年過七十而以居位,譬猶鍾鳴漏盡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83偕生之疾 [ xié shēng zhī jí ]

解釋 偕生:與生俱來。先天性的疾病。

出處 《列子·湯問》:「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

84犬馬之疾 [ quǎn mǎ zhī jí ]

解釋 謙稱自己的疾病。

出處 漢·張衡《東京賦》:「值餘有犬馬之疾,不能究其精詳。」

85天行時氣 [ tiān xíng shí qì ]

解釋 行:流行;時:季節,氣候;氣:疫氣,疾病。因氣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出處 《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熱之時;夏月,忽有大涼之時,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時氣者,皆由犯此也。」

86湯燒火熱 [ tāng shāo huǒ rè ]

解釋 謂生病發高燒。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回:「又見他湯燒火熱,自己守著他,歪在旁邊勸他:‘隻養病,別想著些沒要緊的事。’」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