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彌補過錯的成語

形容彌補過錯的成語


1將功補過 [ jiāng gōng bǔ guò ]

解釋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出處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2補過飾非 [ bǔ guò shì fēi ]

解釋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第16卷:「文士筆墨,為人補過飾非,往往如是。」

3救過補闕 [ jiù guò bǔ quē ]

解釋 闕:同「缺」,不足,缺點。挽救過錯,彌補不足。

出處 《晉書·潘嶽傳》:「故箴規之興,將以救過補闕,然猶依違諷喻,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

4望洋興歎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釋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麵前感歎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產生;發出。

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歎。」

5取長補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解釋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出處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裏也,猶可以為善國。」

6代人受過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釋 受:承受,擔待;過:過失,過錯。替別人承擔過錯的責任。

出處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各省係軍閥懾於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過,曹輥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7亡羊補牢 [ wáng yáng bǔ láo ]

解釋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8避實就虛 [ bì shí jiù xū ]

解釋 實:實力;就:接近;趨向;虛:空虛;虛弱。原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現也指辦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著手。或談論問題回避要害。原作「避實擊虛」。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要略》:「擊危乘勢以為資,清靜以為常,避實就虛,若驅群羊,此所以言兵也。」

9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淩三寶,自作自受。」

10浪子回頭 [ làng zǐ huí tóu ]

解釋 浪子: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回頭:回心悔悟。不務正業者改邪歸正。

出處 明·陳繼儒《小窗幽記》:「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

11勤能補拙 [ qín néng bǔ zhuō ]

解釋 勤:勤奮;拙:愚笨。勤勉地幹;就能夠補償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處 宋 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

12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釋 求:尋找;疵:缺點;小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找裏麵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

出處 韓非《韓非子 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13改邪歸正 [ gǎi xié guī zhèng ]

解釋 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指不再做壞事。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今可舍邪歸正以入佛乘。」

14洗心革麵 [ xǐ xīn gé miàn ]

解釋 洗心:消除邪惡的思想;革麵:改變舊的麵目。比喻徹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洗心而革麵者,必若清波之滌輕塵。」

15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釋 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責任。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6失之交臂 [ shī zhī jiāo bì ]

解釋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雙方擦肩而過。形容當麵錯過機會。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田子方》:「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

17咎由自取 [ jiù yóu zì qǔ ]

解釋 咎:災禍;懲罰。災禍、懲罰是由自己招來的。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時有所聞,雖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談起來,總說這卜知府辦的太煞認真的。」

18棄舊圖新 [ qì jiù tú xīn ]

解釋 圖:圖謀、追求。拋棄舊的、不好的東西;追求新的、正確的東西。

出處 唐 韓愈《昌黎集 上宰相書》第16卷:「忽將棄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

19改過自新 [ gǎi guò zì xīn ]

解釋 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複生,刑者不可複屬,雖複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20揚長避短 [ yáng cháng bì duǎn ]

解釋 揚;發揮;避:回避;避開。發揚長處;避開短處。

出處 秦牧《漫記端木蕻良》:「選擇這樣一個題材來寫作,既揚長避短,也施展了抱負。」

21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釋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來。迷失了道路;知道後改到正路上來。比喻犯了錯誤後;知道改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袁術傳》:「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22截長補短 [ ji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釋 截:切斷。把長的切下來接補短的。

出處 宋 度正《條奏便民五事》:「舊城堙廢之餘,截長補短,可得十之五,為工約二萬餘工。」

23江心補漏 [ jiāng xīn bǔ lòu ]

解釋 船到了江心;才著手堵塞漏洞。比喻錯失良機;補救已遲。

出處 元 無名氏《七十二朝人物演義 葉公》:「今為吾主計之,必先預為準備,莫待臨歧勒馬、江心補漏,是臣之願也。」

24朝過夕改 [ zhāo guò xī gǎi ]

解釋 形容改正錯誤快。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翟方進傳》:「傳不雲乎,朝過夕改,君子與之,君何疑焉?」

25痛改前非 [ tòng gǎi qián fēi ]

解釋 徹底改正以前的錯誤。痛:徹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錯誤。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這所房子與你夫妻兩個住下。」

26自取其咎 [ zì qǔ qí jiù ]

解釋 自己遭受自己招來的罪過。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此乃學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聖太子之過也。」

27自取其禍 [ zì qǔ qí huò ]

解釋 取:取得;禍:禍事。自己招來禍事。

出處 宋 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 唐史》卷下:「故門高之弑,樂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禍也。」

28收之桑榆 [ shōu zhī sāng yú ]

解釋 《後漢書 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謂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後以「收之桑榆」謂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出處 《後漢書·馮異傳》:「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9改過作新 [ gǎi guò zuò xīn ]

解釋 指毫無保留地改正過錯。同「改過自新」。

出處 元 施惠《幽閨記 會赦更新》:「陀滿興福,父母妻兒都殺戮,逃命潛奔,哨聚山林暫隱身,心闌意卸,天幸遭逢頒大赦,改過作新,作個清平無事人。」

30痛自創艾 [ tòng zì chuāng yì ]

解釋 指徹底地改正自己的過錯,重新做人。

出處 明 張居正《素庵戴公墓誌銘》:「裏中少年有毆母者,公欲與其父直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懼,叩頭流血請教,公乃許之,而其人亦痛自創艾,卒為善士,為鄉裏所重如此。」

31何罪之有 [ hé zuì zhī yǒu ]

解釋 即「有何罪」,有什麼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出處 《墨子·公輸》:「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32朝聞夕改 [ zhāo wén xī gǎi ]

解釋 早晨聞過,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錯誤之迅速。

出處 《晉書 周處傳》:「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塗尚可,且患誌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

33翻然改悔 [ fān rán gǎi huǐ ]

解釋 翻然:回飛的樣子,形容轉變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認識到過錯而悔改。

出處 宋·黃榦《答梁寧翁書》:「一旦翻然改悔,而欲為善,顧亦何所不可。」

34棄惡從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解釋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出處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願意和韓勁合作,使吳迪棄惡從善。」

35自取罪戾 [ zì qǔ zuì lì ]

解釋 指自招罪過。亦作「自取咎戾」。

出處 清 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豈不知元帥虎威,馬到成功?焉敢複生貳心,自取罪戾。」

36翻然改悟 [ fān rán gǎi wù ]

解釋 翻然:回飛的樣子,形容轉變很快;悟:醒悟。形容很快認識到過錯而悔改醒悟

出處 《金史·完顏匡傳》:「一旦猶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隸,引咎謝過,則前日之嫌便可銷釋。」

37翻然悔過 [ fān rán huǐ guò ]

解釋 翻然:回飛的樣子,形容轉變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認識到過錯而悔改。

出處 唐·陸贄《貞元改元在赦製》:「李懷光若能翻然悔過,束身赴朝,念其嚐有大勳,必當終始全護。」

38補漏訂訛 [ bǔ lòu dìng é ]

解釋 補:補充,填滿;訛:錯誤。補充缺漏,訂正錯誤。

出處 清·葉廷琯《吹網錄·鈔輯史記正義》:「王板《史記》之外,並博考他書所引,為之補漏訂訛,手鈔成帖。」

39補牢顧犬 [ bǔ láo gù quǎn ]

解釋 丟失了羊,才修補羊圈;見了野兔,才回頭喚狗去追捕。比喻對出現的失誤,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 語本《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40斷長續短 [ duàn chāng xù duǎn ]

解釋 續:接、補。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出處 《荀子·禮論》:「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敬愛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

41補苴罅漏 [ bǔ jū xià lòu ]

解釋 補苴:補綴;彌縫;罅:孔隙。修補好裂縫和漏洞。原指彌補儒家學說的缺欠和不足。後泛指彌補文章、理論中的缺陷和漏洞。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42遂非文過 [ suì fēi wén guò ]

解釋 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錯。

出處 漢荀悅《漢紀 昭帝紀》:「遂非文過,知而不改。」《孟子 公孫醜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

43以功補過 [ yǐ gōng bǔ guò ]

解釋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出處 《雲笈七簽》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於壯齒,冀收之於晚節。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44風流事過 [ fēng liú shì guò ]

解釋 指細小的過錯。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懷恨董縣丞,尋兩件風流事過,參與上司,罷官而去。」

45悔過自懺 [ huǐ guò zì chàn ]

解釋 悔:追悔;懺:懺悔。追悔過錯,譴責自己。

出處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襄陽天仙寺》:「僧教寬悔過自懺,後歲餘,方如舊。」

46棄過圖新 [ qì guò tú xīn ]

解釋 拋棄過錯,謀求更新。

出處 《金史·完顏匡傳》:「然傾國家資財,竭民膏血,恐非大金皇帝棄過圖新、兼愛南北之意也。」

47棄瑕忘過 [ qì xiá wàng guò ]

解釋 謂不追究缺點和過錯。

出處 《南史·虞寄傳》:「且聖朝棄瑕忘過,寬厚待人,改過自新,鹹加敘擢。」

48自取咎戾 [ zì qǔ jiù lì ]

解釋 指自招罪過。同「自取罪戾」。

出處 楊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記》第六章:「目下大敵當前,萬不可再事疏忽,自取咎戾!」

49風流罪過 [ fēng liú zuì guò ]

解釋 風流:原為封建士大夫的所謂風雅。原指因為風雅而致的過錯。後也指因搞男女關係而犯下的罪。

出處 《北齊書 循吏傳 郎基》:「潘子義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流罪過。’」

50父債子還 [ fù zhài zǐ huán ]

解釋 父親生前的債務,由子女負責償還。也指父輩的過錯累及子女。

出處 祝興義《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輩罪惡的包袱。就算是‘父債子還’吧。」

51但求無過 [ dàn qiú wú guò ]

解釋 但:僅,隻要;過:錯誤。隻追求沒有過錯。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錯。

出處 毛澤東《反對自由主義》:「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明哲保身,但求無過。」

52掩瑕藏疾 [ yǎn xiá cáng jí ]

解釋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出處 《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至於掩瑕藏疾,滌除疵垢,朝為寇仇,夕委心膂,雖未足希準古人,粗亦無負於新舊。」

53折長補短 [ zhé cháng bǔ duǎn ]

解釋 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出處 《韓非子 初見秦》:「今秦地折長補短,方數千裏,名師數十百萬,輪船國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54裁長補短 [ cái cháng bǔ duǎn ]

解釋 裁:剪裁。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出處 南朝 梁 鍾嶸《詩品》下卷:「安道詩雖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長補短,袁彥伯之亞乎?」

55以功覆過 [ yǐ gōng fù guò ]

解釋 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吳誌·朱據傳》:「據以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過,棄瑕取用,舉清厲濁,足以沮功。」

56補闕掛漏 [ bǔ quē guà lòu ]

解釋 闕:缺;漏:遺漏。指彌補事物的缺陷和漏洞。

出處 清 趙曦明《顏氏家訓>跋》:「至於補闕掛漏,俾臻完善,不能無望於將伯之助雲。」

57自貽伊咎 [ zì yí yī jiù ]

解釋 指自己招來過錯。

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疑古》:「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祿,其事不成,自貽伊咎。」

58顧犬補牢 [ gù quǎn bǔ láo ]

解釋 比喻事情出了差錯,宜及時設法補救。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59掎挈伺詐 [ jǐ qiè sì zhà ]

解釋 抓住人家過錯,等待機會來陷害。

出處 《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

60斷長補短 [ duàn chāng bǔ duǎn ]

解釋 截斷長的來補短的。比喻取別人的長處,來補自己的短處。

出處 《禮記 王製》:「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裏,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61補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解釋 弊:害處;毛病。補救偏差;糾正錯誤。

出處 宋 魏翁《鶴山文集》:「臣願陛下以臣前所陳未喻六條行之,以明白洞達為目前補偏救弊之策。」

62列功覆過 [ liè gōng fù guò ]

解釋 羅列功績,掩蓋過錯。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陳湯傳》:「言威武勤勞則大於方叔、吉甫,列功覆過則優於齊桓、貳師。」

63不可饒恕 [ bù kě ráo shù ]

解釋 饒恕:原諒過錯、冒犯或失禮之處。指不能原諒。

出處 王朔《我是「狼」》:「特別是那時,這種發現都會被認為是不可饒恕的背叛。」

64赦過宥罪 [ shè guò yòu zuì ]

解釋 指赦免過錯,寬恕罪行。

出處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65掎挈司詐 [ jǐ qiè sī zhà ]

解釋 掎挈:指摘;司:同「伺」,偵候;詐:欺詐。抓住人家過錯,等待機會來陷害。

出處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掎挈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

66長傲飾非 [ cháng ào shì fēi ]

解釋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出處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怙惡不悛,長傲飾非者,古下愚不肖之流。」

67澡垢索疵 [ zǎo gòu suǒ cī ]

解釋 猶言吹毛求疵。謂刻意尋人過錯。

出處 《新唐書·崔元綜傳》:「每受製鞫獄,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68恥言人過 [ chǐ yán rén guò ]

解釋 以議論別人的過錯為可恥。

出處 唐李華《禦史中丞壁記》:「漢文好黃老,而公卿恥言人過。舉盛德則儀形著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69彌縫其闕 [ mí féng qí què ]

解釋 彌縫:補救;闕:過錯。補救行事的過失。

出處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

70計過自訟 [ jì guò zì sòng ]

解釋 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吾未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71觀過知仁 [ guān guò zhī rén ]

解釋 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裏仁》:「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72攻過箴闕 [ gōng guò zhēn què ]

解釋 指責過錯,針砭缺失。

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漢過》:「進則切辭正論,攻過箴闕;退則端誠杜私,知無不為者。」

73虛美隱惡 [ xū měi yǐn è ]

解釋 虛:空;隱:隱蔽。用憑空的讚美來掩蓋其過錯。

出處 《舊唐書·許敬宗傳》:「敬宗又納其寶貨,稱孝泰頻破賊,斬獲數萬,漢將驍健者,唯蘇定方與龐孝素耳,曹繼權、劉伯英皆出其下。虛美隱惡如此。」

74蒲鞭示辱 [ pú biān shì rǔ ]

解釋 對有過錯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隻是為了使他感到羞恥,並不使他皮肉受苦。舊時用於宣揚官吏的所謂寬仁。

出處 《快心編》第十回:「我若將此重棒責之,豈不是傷其肌膚,而使彼貽憂日後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則可矣。」

75蒲鞭之罰 [ pú biān zhī fá ]

解釋 比喻對下屬的過錯持寬容的態度。

出處 《後漢書·劉寬傳》:「吏人有過,但以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

76舍策追羊 [ shě cè zhuī yáng ]

解釋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 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出處 語出《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77省愆寡過 [ shěng qiān guǎ guò ]

解釋 省:減少;愆:失誤。減少過錯。

出處 清·林則徐《通飭各屬命盜各案趕緊審解劄》:「要知早結一日,少搶一人,皆可省愆寡過,複何憚而不為乎?」

78纖芥之失 [ xiān jiè zhī shī ]

解釋 纖芥:細微;失:過失。形容極小的過錯。

出處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紀纖芥之失。」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