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皮膚癢的成語

形容皮膚癢的成語


1不痛不癢 [ bù tòng bù yǎng ]

解釋 比喻評論、批評等不能觸及實質;沒切中要害;不解決問題。

出處 明 吳炳《情郵記 反噬》:「這事不痛不癢,卻是一個大題目。」

2無關痛癢 [ wú guān tòng yǎng ]

解釋 痛癢: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指與自身利害沒有關係。

出處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任憑這些民賊把他的祖傳世產怎樣割、怎樣賣、怎樣送,都當作無關痛癢的麼?」

3隔靴搔癢 [ gé xuē sāo yǎng ]

解釋 隔著靴子撓癢癢。原為禪宗用語;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未能悟境觸機。後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不中肯;不貼切;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不解決問題。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康山契穩禪師》:「曰:‘恁麼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4痛癢相關 [ 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

解釋 形容彼此關係密切。

出處 明 楊士聰《玉堂薈記》下卷:「外而督撫,內而各部,無一刻不痛癢相關,凡奏書所不能及者。」

5不關痛癢 [ bù guān tòng yǎng ]

解釋 不關:不相幹。比喻切身相關的事情。與自身的利害沒有關係。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這裏雖還有兩三個老婆子,都是不關痛癢的。」

6膝癢搔背 [ xī yǎng sāo bèi ]

解釋 膝部發癢,卻去搔背。比喻力量沒有使在點子上。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利議》:「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7搔到癢處 [ sāo dào yǎng chù ]

解釋 比喻說話說到點子上。

出處 唐·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8搔著癢處 [ sāo zhe yǎng chù ]

解釋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出處 唐 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

9隔靴抓癢 [ gé xuē zhuā yǎng ]

解釋 同「隔靴搔癢」。

出處 《續景德傳燈錄·安德子勝禪師》:「若也揚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癢。」

10虱多不癢 [ shī duō bù yǎng ]

解釋 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出處 梁實秋《懶》:「‘虱多不癢,債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11知疼著癢 [ zhī téng zháo yǎng ]

解釋 形容對親人的關懷、體貼。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無奈二姐倒是個多情的人,以為賈璉是終身之主了,凡事倒還知疼著癢。」

12怕痛怕癢 [ pà tòng pà yǎng ]

解釋 比喻畏首畏尾,顧慮重重。

出處 張英《老年突擊隊》:「他名叫溫成書,因為做事怕痛怕癢,幹哈也吞吞吐吐,沒有火氣,所以大夥把他的名字喊成為‘溫吞水’了。」

13心癢難抓 [ xīn yǎng nán zhuā ]

解釋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製。同「心癢難撓」。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三回:「且說潼關眾將聽得破萬仙陣,俱在關內,一個個心癢難抓,恨不得也來看看。」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14頭癢搔跟 [ tóu yǎng sāo gēn ]

解釋 頭癢搔腳。比喻花了氣力而於事無補。

出處 漢 焦贛《易林》:「頭癢搔跟,無益於疾。」

15不知痛癢 [ bù zhī tòng yǎng ]

解釋 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2卷:「同父意見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隻管講那道學,說正心誠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風痹病,不知痛癢之人。’」

16心癢難揉 [ xīn yǎng nán róu ]

解釋 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製。同「心癢難撓」。

出處 元 商衟《新水令》套曲:「好教我急煎煎心癢難揉,則教我幾聲長籲到的曉?」元 尚仲賢《三奪槊》第二折:「那的是急煎煎心癢難揉。」

17不知疼癢 [ bù zhī téng yǎng ]

解釋 是疼是癢都不知道。比喻不體貼,不關心。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六回:「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說一句。你好不知疼癢,隻顧逞辦!」

18隔靴爬癢 [ gé xuē pá yǎng ]

解釋 同「隔靴搔癢」。

出處 清·錢大昭《邇言》卷六:「《朱子語類》雲:聖人隻是識得性。百家紛紛,隻是不識性字。揚子鶻鶻突突,荀子又所謂隔靴爬癢。」

19不覺技癢 [ bù jué jì yǎng ]

解釋 技:技藝。指具有某種技能的人,一遇機會,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現一下。

出處 漢 應劭《風俗通 聲音 築》:「漸離變名易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築,伎癢,不能毋出言,曰:‘彼有善不善。’」

20心癢難撾 [ xīn yǎng nán zhuā ]

解釋 撾:古同「抓」,用指或爪撓。指心中有某種意念或情緒起伏不定,無法克製。同「心癢難撓」。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一回:「忽抬頭,見他的那金箍棒靠在東壁,喜得他心癢難撾。」

21心煩技癢 [ xīn fán jì yǎng ]

解釋 煩:煩燥;技癢:指某人想表現其技藝以顯示於人。形容擅長及愛好某種技藝,一遇機會就急於表現的情態。

出處 晉·潘嶽《射雉賦》:「屏發布而累息,徒心煩而技癢。」

22皮鬆骨癢 [ pí sōng gǔ yǎng ]

解釋 形容表麵輕鬆自如而內心急切盼望。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用金花彩幣為納聘之儀,選了吉期,皮鬆骨癢,整備做轉運使的女婿。」

23癢磨樹者 [ yǎng mó shù zhě ]

解釋 因為癢而在樹上磨蹭的。

24櫛垢爬癢 [ zhì gòu pá yǎng ]

解釋 去髒抓癢。喻清除邪惡。

出處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禦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25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26抓耳撓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解釋 又抓耳朵又搔腮幫子。形容高興焦急等的樣子。(撓、抓:搔)。

出處 明 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1卷:「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27畏首畏尾 [ wèi shǒu wèi wěi ]

解釋 比喻作事膽子小;顧慮多。畏:畏懼;害怕。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雲:‘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28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釋 量:估計。不能估計自己的力量。指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

出處 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 摩揭陀國上》:「今諸外道不自量力,結黨連群,敢聲論鼓,惟願大師摧諸異道。」

29顧慮重重 [ gù lǜ chóng chóng ]

解釋 重重:一層又一層。一層又一層的顧慮。形容顧慮極多,難於放手行事。

出處 孫犁《文事瑣談》:「目前為文,總是思前想後,顧慮重重。」

30切中要害 [ qiē zhōng yào hài ]

解釋 指批評恰到事物的緊要處。

出處 林語堂《看見碧姬芭杜的頭發談小品文》:「亦可於偶語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31於事無補 [ yú shì wú bǔ ]

解釋 對事情毫無補益。

出處 丁玲《風雨中憶蕭紅》:「但徒勞的熱情雖然常常於事無補,然在個人仍可得到一種心安。」

32心癢難撓 [ xīn yǎng nán náo ]

解釋 形容高興得不知如何才好。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33揚眉瞬目 [ yáng méi shùn mù ]

解釋 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行如奔電,驟如飛旋,揚眉瞬目,恐動四邊。」

34迷留沒亂 [ mí liú mò luàn ]

解釋 心神不定的樣子。

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著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

35老虎頭上搔癢 [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 ]

解釋 比喻不自量力。

出處 蔡東藩《明史演義》第63回:「今嚴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個仇鸞,尚敵不過他,老虎頭上搔癢,無補國家,轉取禍戾,何苦何苦!」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