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拳擊打鬥的成語

形容拳擊打鬥的成語


1勢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解釋 勢:氣勢;威力;破竹:劈開竹子。氣勢就像劈竹子一樣;劈開了頭幾節;下麵各節就順著刀勢分開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無阻擋;節節勝利。

出處 《晉書 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2氣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解釋 氣勢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氣勢、氣魄很大。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江,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3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4別具一格 [ bié jù yī gé ]

解釋 格:格式;風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形容別致、新穎;與眾不同的樣子、風度等。

出處 清 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5眼花繚亂 [ yǎn huā liáo luàn ]

解釋 繚亂:紛亂。眼睛看見複雜紛繁的事物而發花、迷亂。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著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

6文武全才 [ wén wǔ quán cái ]

解釋 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藝。

出處 《舊五代史 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誌氣,後必享重位,爾宜謹事之。」

7實話實說 [ shí huà shí shuō ]

解釋 用直捷了當的方法講出真實情況。

出處 張恨水《夜深沉》第30回:「我實話實說,您兩隻眼睛不方便,就得早早有個兒媳婦來伺候著。」

8握拳透掌 [ wò quán tòu zhǎng ]

解釋 見「握拳透爪」。

出處 《晉書·卞壺傳》:「其後盜發壺墓,屍僵,鬢發蒼白,麵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9乃文乃武 [ nǎi wén nǎi wǔ ]

解釋 讚美人文、武兼備。見乃武乃文。

出處 唐 王勃《九成宮頌》:「一陰一陽,神道也。乃文乃武,聖圖也。」

10乃武乃文 [ nǎi wǔ nǎi wén ]

解釋 本用以讚譽天子之德,指其文經天地,武定禍亂。後多指人既有武功又有文德。亦作乃文乃武。

出處 語出《書經 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11攛拳攏袖 [ cuān quán lǒng xiù ]

解釋 捏緊拳頭,卷起袖口。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

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5回:「出到大門外,汪為露還攛拳攏袖要打那侯小槐。」

12袒臂揮拳 [ tǎn bì huī quán ]

解釋 挽袖露臂,揮動拳頭。形容準備動武的樣子。

出處 元 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我特故裏說的別,包彈遍,不嫌些蹬弩開弓,怎說他袒臂揮拳。」

13馬上功成 [ mǎ shàng gōng chéng ]

解釋 指憑武功建國。

出處 宋 王安石《嘲叔孫通》詩:「馬上功成不喜文,叔孫綿蕝共經綸。」

14遊俠騎士 [ yóu xiá qí shì ]

解釋 漫無目的浪遊四方,尋求冒險以顯示武功、勇敢、寬仁俠義的人。

15止戈為武 [ zhǐ gē wéi wǔ ]

解釋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才是真正的武功。後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

16捋袖揎拳 [ luō xiù xuān quán ]

解釋 捋:拉起。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頭。形容怒氣衝衝準備動武的樣子。

出處 元 金仁傑《追韓信》第四折:「前後軍兵緊相並,左右槍刀廄圍定。捋袖揎拳挺盔頂,破步撩衣扯劍迎。」

17經武緯文 [ jīng wǔ wěi wén ]

解釋 經:絲織品的直線;武:武功;緯:絲織品的橫線;文:文治。以武功和文德治理國家。

出處 南朝·梁·沈約《棋品序》:「若夫入神造極之靈,經武緯文之德,故可與和樂等妙。」

18馬上得天下 [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

解釋 喻指武功建國。

出處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