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的成語

形容一個人目光短淺的成語


1一孔之見 [ yī kǒng zhī jiàn ]

解釋 孔:小窟窿。從一個小窟窿裏麵所看到的。比喻狹隘片麵的見解。

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相刺》:「持規而非矩,執準而非繩,通一孔,曉一理,而不知權衡。」

2殺雞取卵 [ shā jī qǔ luǎn ]

解釋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出處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裏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3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解釋 老鼠的眼睛隻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嚇讚。」

4目光短淺 [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解釋 缺乏遠見卓識的、隻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出處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一章:「這位精明的莊稼人思前想後,竟得出了一個目光短淺的結論。」

5坐井觀天 [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解釋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狹小;見識有限。

出處 唐 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6蠅頭小利 [ yíng tóu xiǎo lì ]

解釋 如同蒼蠅頭那樣小的利益。指極其微小的私利。

出處 宋 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7井蛙之見 [ jǐng wā zhī jiàn ]

解釋 像井底青蛙的見解。比喻偏狹的見識。

出處 《弘明集 明佛論》:「夫一局之奕,形算之淺,而奕秋之心,何嚐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妾抑大猷。」

8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眼光象豆子那樣小。形容目光短淺,缺乏遠見。

出處 孫中山《行易知難》第六章:「不圖彼國政府目光如豆,深忌中國之強,尤畏民黨得誌而礙其蠶食之謀。」

9井底之蛙 [ jǐng dǐ zhī wā ]

解釋 井底下的青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10竭澤而漁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釋 竭:弄盡;澤:池塘;漁:捕魚。比喻做事不留餘地;隻顧眼前。也比喻殘酷榨取。

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

11短見薄識 [ duǎn jiàn bó shí ]

解釋 指見識短淺。

出處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龐涓久後得地嗬!此人是個短見薄識、絕恩絕義的人。」

12目光如鼠 [ mù guāng rú shǔ ]

解釋 形容人眼神奸滑。

出處 魯迅《兩地書 致許廣平112》:「雖然他的目光如鼠,各處亂翻,我有時也有些覺得討厭。」

13鬥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釋 鬥:容十升。筲:竹器;容一鬥二升。鬥、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鬥筲那樣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亦用為自謙之詞。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14夏蟲疑冰 [ xià chóng yí bīng ]

解釋 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出處 語出《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15鬥筲之徒 [ dǒu shāo zhī tú ]

解釋 鬥:容器,1鬥=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公孫劉田等傳讚》:「鬥筲之徒,何足選也。」

16用管窺天 [ yòng guǎn kuī tiān ]

解釋 從管子裏看天。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

出處 《莊子·秋水》:「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猶以管窺天,詎知天之闊狹。」

17井中視星 [ jǐng zhōng shì xīng ]

解釋 從井裏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狹隘。

出處 《屍子·廣釋》:「因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

18管蠡窺測 [ guǎn lǐ kuī cè ]

解釋 窺:從小孔中看物。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窄、片麵,見識短淺。

出處 明·胡應麟《詩藪·唐下》:「唐以來選詩不下數十家,皆管蠡窺測,刊落靡蕪,獨存大雅者一人,高廷禮氏。」

19夏蟲語冰 [ xià chóng yǔ bīng ]

解釋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20以管窺豹 [ yǐ guǎn kuī bào ]

解釋 用竹管看豹,隻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出處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21眼光如豆 [ yǎn guāng rú dòu ]

解釋 指目光短淺,缺乏深遠的見解。

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一卷:「昔人謂東坡詞非正聲,此特拘於音調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與之辯也。」

22蕃籬之鷃 [ fán lí zhī yàn ]

解釋 蕃:通「藩」;蕃籬:籬笆;鷃:鵪鶉。棲息在籬笆上的鵪鶉。比喻鼠目寸光,見識狹小的人。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藩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

23吹毛數睫 [ chuí máo shù jié ]

解釋 比喻目光短淺,隻注意微末細節。

出處 《明史·黃道周傳》;「自古迄今,決無數米量薪,可成遠大之猷;吹毛數睫,可奏三五之治者。」

24斤斤計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釋 斤斤:明察細微;引申為瑣細。計較細小的事物。現比喻過分計較無關緊要的或瑣細的小事。

出處 《詩經 周頌 執競》:「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5遠見卓識 [ yuǎn jiàn zhuó shí ]

解釋 卓:高超;識:見識。遠大的目標和卓越的見識。

出處 明 焦靖《玉堂叢話 調護》:「解縉之才,有類東方朔,然遠見卓識,朔不及也。」

26唯利是圖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釋 隻要有利就去追求。惟:隻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名過其實,由於誇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27管中窺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解釋 從竹管的小孔中看豹;隻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痕。比喻沒有看到事物的全貌;隻是片麵了解。也比喻可以從觀察到的部分推測全貌。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28淺嚐輒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釋 淺:初步;輒:就。略微嚐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鑽研。

出處 清 彭養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嚐,苟文人墨客,淺嚐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29錙銖必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釋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出處 《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30螳螂捕蟬 [ táng láng bǔ chán ]

解釋 蟬: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螳螂捕蟬,誌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

31管窺蠡測 [ guǎn kuī lǐ cè ]

解釋 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狹窄、片麵;見識膚淺。

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32睚眥必報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釋 睚眥:瞪眼怒視;引申為小怨小忿;報:報複。連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報複。形容氣量極其狹小。也作「睚眥之恨」。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範睢蔡澤列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33孤陋寡聞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34尋章摘句 [ xún zhāng zhāi jù ]

解釋 讀書時隻注意摘錄一些漂亮詞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寫作時摘引、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尋:尋找;章:篇章;摘:摘抄。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吳主傳》:「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裴鬆之注引《吳書》:「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曆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35才疏學淺 [ cái shū xué qiǎn ]

解釋 才:才能;疏:空虛;淺薄。才能不高;學問不深。

出處 元 柯丹邱《荊釵記 合巹》:「欲步蟾宮,奈才疏學淺,未得蜚衝。」

36黃雀在後 [ huáng què zài hòu ]

解釋 (螳螂準備捕蟬)黃雀在後麵準備啄螳螂。比喻伺機從後麵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出處 漢 劉向《說苑 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37甕天之見 [ wèng tiān zhī jiàn ]

解釋 甕天:坐在甕中觀天,見天不大。比喻短淺的見識。

出處 宋·黃庭堅《再次韻奉答子由》詩:「似逢海若談秋水,始覺醯雞守甕天。」

38寒腹短識 [ hán fù duǎn shí ]

解釋 形容人知識貧乏,見識短淺。

出處 清·周亮工《書影》卷五:「今人寒腹短識,輒不自量造語,餘恥之。」

39單見淺聞 [ dān jiàn qiǎn wén ]

解釋 見識短淺。

出處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二四:「其末年所以為天下後世慮者,未易為單見淺聞者道也。」

40胸無大誌 [ xiōng wú dà zhì ]

解釋 心裏沒有遠大誌向。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於回、革等人,實係凡庸之輩,胸無大誌,三年來觀望風色,動搖不前。」

41囿於見聞 [ yòu yú jiàn wén ]

解釋 拘泥於所見所聞。

出處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但是至少需要三人,不然會囿於見聞,不符合真實情況。」

42螳螂黃雀 [ táng láng huáng què ]

解釋 比喻目光短淺,隻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略語。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懸賞,殺人身被官拿,試看螳螂黃雀,勸君得意休誇。」

43別類分門 [ bié lèi fān mén ]

解釋 按一定標準分成門類。參見「分門別類」。

出處 清 蔣士銓《臨川夢 隱奸》:「將江浙許多窮老名士,養在家中,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

44尺澤之鯢 [ chǐ zé zhī ní ]

解釋 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夫尺澤之鯢,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45焚林而獵 [ fén lín ér liè ]

解釋 焚燒樹木林,獵取禽獸。比喻隻圖眼前利益,不作長久打算。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46才短思澀 [ cái duǎn sī sè ]

解釋 才:才識。短:短淺。澀:遲鈍。見識短淺,思路遲鈍。指寫作能力差。

出處 宋·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適當書詔填委之時,才短思澀,目不暇給。」

47甕天蠡海 [ wèng tiān lǐ hǎi ]

解釋 自甕窺天,以瓢測海。喻識見短淺。

出處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引》:「稍為是正,甕天蠡海,亡當大方。」

48行易知難 [ xíng yì zhī nán ]

解釋 孫中山的認識論命題,與古代流傳下來的「知易行難」學說相對。也稱知難行易。

出處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二講:「天下的事情,的確是行易知難。」

49井蛙醯雞 [ jǐng wā xī jī ]

解釋 醯雞:昆蟲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細小的東西。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出處 唐·劉禹錫《送惟良上人詩序》:「信神與之而不能測神之所以付,信術通之而不能知術之所以泄哉!餘聞乎蛙醯雞哉之不若也。」

50肉食者鄙 [ ròu shí zhě bǐ ]

解釋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為有權位的人;鄙:鄙陋。舊時指身居高位、俸祿豐厚的人眼光短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51夏蟲不可語寒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

解釋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52夏蟲不可言冰 [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

解釋 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回:「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53夏蟲不可語冰 [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

解釋 語:談論。不能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