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寫作文寫不出來的成語

形容寫作文寫不出來的成語


1不落窠臼 [ bù luò kē jiù ]

解釋 窠臼:舊框框;老套子;現成格式。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2博士買驢 [ bó shì mǎi lǘ ]

解釋 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3聱牙詰曲 [ áo yá jié qū ]

解釋 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出處 清 鄭相如《漢林四傳 開明君傳》:「有薦伏生工《尚書》,上詔中大夫晁錯至其家,從七歲好口授書文,聱牙詰曲。」

4白話八股 [ bái huà bā gǔ ]

解釋 用白話寫的類似舊時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應命而寫的刻板文章。

出處 魯迅《南腔北調 「論語一年」》:「 說是《論語》辦到一年了,語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這實在好像出了‘《學而》一章’的題目,叫我做一篇白話八股一樣。」

5聱牙佶屈 [ áo yá jí qū ]

解釋 聱牙:不順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周浩殷盤,佶屈聱牙。

6詞不逮理 [ cí bù dài lǐ ]

解釋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出處 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長卿(司馬相如)工而未速,孟堅(班固)辭不逮理,平子(張衡)意不及文。」

7不以詞害意 [ bù yǐ cí hài yì ]

解釋 不因為隻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隻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8不以辭害誌 [ bù yǐ cí hài zhì ]

解釋 辭:文辭;誌:作品的思想內容。不因為隻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隻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誌。」

9邯鄲學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有幾個年輕人結伴到趙國去學習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果不但沒有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隻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丟掉了。

出處 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10鰥寡孤獨 [ guān guǎ gū dú ]

解釋 鰥:年老無妻;寡:年老無夫;孤:年幼喪父;獨:年老無子。失去配偶或老年喪子;幼年喪父的人。也泛指無勞動力又無親人贍養的人。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

11拖泥帶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解釋 拖著泥帶著水。比喻說話、作文不簡潔;做事不幹脆利落。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主人勤拳,帶累闍梨,拖泥涉水。」

12引人入勝 [ yǐn rén rù shèng ]

解釋 勝:引人進入佳境。優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風景或文藝作品吸引人。

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任誕》:「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13簡明扼要 [ jiǎn míng è yào ]

解釋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14筆墨官司 [ bǐ mò guān sī ]

解釋 筆墨:文字;官司:訴訟。寫狀子起訴。指書麵上的辯論。

出處 清 許葉芬《紅樓夢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非僅為懵懂輩饒舌,打無謂筆墨官司也。」

15耳鬢廝磨 [ ěr bìn sī mó ]

解釋 鬢:鬢發;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軟發;廝:互相;磨:擦。頭靠得很近;耳邊的頭發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兒女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情態。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16江郎才盡 [ jiāng láng cái jìn ]

解釋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後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1回:「如今弄了這個,還不知可能敷衍交卷。我被你鬧的真是江郎才盡了。」

17搜腸刮肚 [ sōu cháng guā dù ]

解釋 比喻絞盡腦汁;苦思苦想。

出處 明 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個家搜腸刮肚,不知饑,不知渴,隻覺得口內生煙。」

18詞不達意 [ cí bù dá yì ]

解釋 達:表達。語言或文辭不能確切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辭不達意」。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

19海市蜃樓 [ hǎi shì shèn lóu ]

解釋 蜃:蛤蜊。古代傳說蜃能吐氣成樓台的形狀。實際上是大氣由於光線折射把遠外的樓台等城市景物顯現在空中或地麵上。這種幻景多出現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地帶。現比喻虛無縹緲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天官書》:「海旁蜃氣象樓台,廣野氣成宮闕然。」

20不可名狀 [ bù kě míng zhuàng ]

解釋 名:說出;狀:形容。不能用語言來形容。

出處 晉 葛洪《神仙記》:「光彩耀目,不可名狀。」

21繁文縟節 [ fán wén rù jié ]

解釋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餘的事項或手續。

出處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22嗷嗷待哺 [ áo áo dài bǔ ]

解釋 嗷嗷:哀鳴聲;待哺:等待喂養。原指雛鳥饑餓時哀叫著;等待母雞來喂食。後多比喻饑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等待救濟;援助。

出處 清 戴名世《上劉木齋先生書》:「傭書客遊,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23禍起蕭牆 [ huò qǐ xiāo qiáng ]

解釋 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用作屏風。比喻家裏、內部。禍亂從內部發生。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24妙語連珠 [ miào yǔ lián zhū ]

解釋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語連珠,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

25字斟句酌 [ zì zhēn jù zhuó ]

解釋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26欲言又止 [ yù yán yòu zhǐ ]

解釋 想說又停止;不說。常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語甚淒楚,驚問之,欲言而止者再。」

27狗尾續貂 [ gǒu wěi xù diāo ]

解釋 貂尾不夠;就用狗尾來補充。貂:指古代皇帝侍從官員用作帽飾的貂尾。原諷刺所封官爵太濫;後比喻用次品續在珍品之後。多指後來續寫的文學作品不如原來的好。

出處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8卷:「亂離以來,官爵過濫,封王作輔,狗尾續貂。」

28管窺蠡測 [ guǎn kuī lǐ cè ]

解釋 蠡:貝殼做的瓢。從竹管裏看天;用瓢測量海水。比喻對事物的觀察狹窄、片麵;見識膚淺。

出處 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筳撞鍾,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其音聲哉。」

29擊中要害 [ jī zhòng yào hài ]

解釋 要害:易於致命的部位,引伸為重要部門或問題的關鍵。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出處 《後漢書 來歙傳》:「臣夜入定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30胸無點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解釋 肚子裏沒有一點墨水。舊指人沒有文化。點:一點;比喻極小;墨:墨水;比喻學問。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師自讚曰:‘匙桃不上個村夫,文墨胸中一點無;曾把空虛揣出骨,惡聲贏得滿江湖。’」

31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32魑魅魍魎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解釋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傳說中山裏湖沼裏的鬼怪妖精;魍魎:亦作「罔兩」;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後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原作「魑魅罔兩」。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33言不盡意 [ yán bù jìn yì ]

解釋 言:說的話;盡:完全。指說的話不能表達全部的意思。多用於信的末尾。

出處 《周易 係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34辭不達義 [ cí bù dá yì ]

解釋 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語本《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苟足以達義之至也。」

出處 語出《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苟足以達義之至也。」

35長篇累牘 [ cháng piān lěi dú ]

解釋 累:重 疊;牘:古代寫字用的木板。篇幅很長的文章。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令升先生傳》:「高會廣座,有所征引,長篇累牘,應口吟誦。」

36字字珠璣 [ zì zì zhū jī ]

解釋 每個字都像珍珠一樣。比喻談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美。珠璣:珠子。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任憑是篇篇錦繡,字字珠璣,會不上一名進士。」

37百讀不厭 [ bǎi dú bú yàn ]

解釋 厭:厭煩;厭倦。反複閱讀也不感到厭倦。形容詩文含義精深;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出處 宋 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38蓬蓽生輝 [ péng bì shēng huī ]

解釋 篷篳:用草、荊條等編成的門戶;借以代簡陋的房屋。使自家的破屋子也增生了光輝。一般用作自己家裏的謙詞。

出處 宋 王柏《回趙星諸書》:「專使遠臨,俯授寶帖,聯題累牘,蓬蓽生光。」

39鞭辟入裏 [ biān pì rù lǐ ]

解釋 鞭辟:鞭策,激勵;裏:最裏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出處 盛宣懷《上張香帥書》:「侄忝承付托,責無旁貸,必當鞭辟入裏,成一完全商辦大廠,為天下創。」

40妙筆生花 [ miào bǐ shēng huā ]

解釋 生花:長出花朵。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出處 唐 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41集腋成裘 [ jí yè chéng qiú ]

解釋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製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出處 《慎子 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42佶屈聱牙 [ jí qū áo yá ]

解釋 佶屈:曲折、不通順;聱牙:拗口、不上口。形容文詞艱澀生僻、拗口難懂。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43不通文墨 [ bù tōng wén mò ]

解釋 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5回:「小生舊日在那裏住了數年,與他相交時,他雖是個不通文墨的人,為見他與人結交真有義氣,是個好男子。」

44不蔓不枝 [ bù màn bù zhī ]

解釋 蔓:蔓延;枝:生枝節。原指蓮莖不蔓延也不分枝。

出處 宋 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5筆頭生花 [ bǐ tóu shēng huā ]

解釋 形容詩文寫得絢麗多采,非常漂亮。亦作「筆底生花」、「筆下生花」。

出處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46膠柱鼓瑟 [ jiāo zhù gǔ sè ]

解釋 膠:用膠粘住;柱:瑟上調音用的短木;鼓:彈奏;瑟:一種古樂器。用膠把柱粘住;再去彈瑟;比喻拘泥固執而不知變通。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47滿目瘡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解釋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災禍的景象。

出處 《辛亥革命 關於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惟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兵連禍結,滿目瘡痍。」

48蚌病成珠 [ bàng bìng chéng zhū ]

解釋 比喻因不得誌而寫出好文章來。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說林訓》:「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49蚌病生珠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

解釋 比喻因不得誌而寫出好文章來。同「蚌病成珠」。

出處 高燮《題蔡哲夫所繪沈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嗟哉蚌病乃生珠,詩漸可讀消雄圖。」

50筆酣墨飽 [ bǐ hān mò bǎo ]

解釋 指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節骨眼上,沒有真正做到筆酣墨飽,因此,便不能獲得預期的作用了。」

51筆下留情 [ bǐ xià liú qíng ]

解釋 指寫文章時作者的措詞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麵。

出處 張賢亮《睡前絮語》:「在‘文革’時期是要判我們刑的,還是請評論家筆下留情為好。」

52難以啟齒 [ nán yǐ qǐ chǐ ]

解釋 啟齒:開口。話很難說出口。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卷:「所恨者新喪未久,況且女求於男,難以啟齒。」

53不稂不莠 [ bù láng bù yǒu ]

解釋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無野草。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出處 《詩經 小雅 大田》:「既堅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傳:「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

54不易一字 [ bù yì yī zì ]

解釋 不更動一個字。形容文章寫得又快又好。

出處 《新唐書 王勃傳》:「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

55不忍卒讀 [ bù rěn zú dú ]

解釋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56詰曲聱牙 [ jié qǔ áo yá ]

解釋 形容文句艱澀,不通順暢達。

出處 明·宋濂《文原》:「予竊怪世之為文者,不為不多,騁新奇者,鉤摘隱伏,變更庸常,甚至不可句讀,且曰:不詰曲聱牙非古文也。」

57詞不逮意 [ cí bù dǎi yì ]

解釋 猶言詞不達意。

出處 清·龍啟瑞《覆唐子實書》:「嗣有四鄉聯團之議,曾泐數行奉達,倉卒中詞不逮意。」

58不讚一辭 [ bù zàn yī cí ]

解釋 原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一句話也不說。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讚一辭。」

59匕首投槍 [ bǐ shǒu tóu qiāng ]

解釋 匕首:短劍。比喻短小犀利擊中要害的文章。

出處 茅盾《聯係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鍾聲。」

60不蔓不支 [ bù màn bù zhī ]

解釋 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

出處 歐陽予倩《談昆劇和長生殿>的演出》:「現在台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節刪去,隻留熊友蘭與蘇戍娟的一條線,幹幹淨淨八場戲,不蔓不支,我以為異常好。」

61筆大如椽 [ bǐ dà rú chuán ]

解釋 椽:房椽;放在檀上架屋頂的木杆。筆大得好像椽子。多形容大毛筆。

出處 《晉書 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62濡沫涸轍 [ rú mò hé zhé ]

解釋 濡:沾濕;沫:唾沫;涸:幹枯。車轍裏的水幹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63沉博絕麗 [ chén bó jué lì ]

解釋 沉:深長;博:淵博。指文章的含義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出處 漢 揚雄《答劉歆書》:「雄為郎之歲,自奏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願不受三歲之奉,且休脫直事之由。」

64不可言宣 [ bù kě yán xuān ]

解釋 言:言語;宣:發表,表達。指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用在說事物的奧妙、味道)。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天占山德韶國師》:「諸法寂滅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為人?」

65羚羊掛角 [ líng yáng guà jiǎo ]

解釋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

66璧坐璣馳 [ bì zuò jī chí ]

解釋 形容文章的語言精采美妙。

67波瀾老成 [ bō lán lǎo chéng ]

解釋 波瀾:波濤,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練。形容文章氣勢雄壯,語句老練。

出處 唐 杜甫《敬贈鄭諫議十韻》詩:「思飄雲物外,律中鬼神驚。毫發無遺憾,波瀾獨老成。」

68沈博絕麗 [ chén bó jué lì ]

解釋 指文章的含意深遠,內容淵博,文辭美妙。

出處 漢 揚雄《答劉歆書》:「少不得學,而心好沉博絕麗之文。」

69補苴調胹 [ bǔ jū tiáo ér ]

解釋 補苴:補綴;調胹:烹調煮熟。比喻經過加工使之完美。

出處 宋·王安石《漣水軍淳化院經藏記》:「博聞該見有誌之士,補苴調胹,冀以就完而力不足,又無可為之地,故終不得。」

70班馬文章 [ bān mǎ wén zhāng ]

解釋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與班固的並稱。泛指可與班固、司馬遷相比美的文章。

出處 明 無名氏《鳴鳳記 鄒林遊學》:「夔龍禮樂承先範,班馬文章勘墨鉛。」

71以詞害意 [ yǐ cí hài yì ]

解釋 見「以辭害意」。

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鬥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72炳炳烺烺 [ bǐng bǐng lǎng lǎng ]

解釋 光亮鮮明。形容文章辭采聲韻之美。

出處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乃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為炳炳烺烺,務采色、誇聲音而以為能也。」

73不能讚一詞 [ bù néng zàn yī cí ]

解釋 讚一詞:說一句話。指文章寫得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讚一詞。」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