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有節奏的成語

形容有節奏的成語


1密鑼緊鼓 [ mì luó jǐn gǔ ]

解釋 鑼聲緊,鼓點密。戲曲開台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製造的氣氛、聲勢。

出處 陳殘雲《山穀風煙》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鑼緊鼓地查什麼陰謀,你走路也得當心嗬,要帶眼識人。」

2鏗鏘有力 [ kēng qiāng yǒu lì ]

解釋 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出處 郭小川《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我們的總理,回答得最為鏗鏘有力;不用語言,而用電閃雷鳴般的一生的經曆。」

3戛玉敲冰 [ jiá yù qiāo bīng ]

解釋 戛:敲擊。敲打玉器和冰塊。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出處 唐 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雲不遏入青冥。」

4一鼓一板 [ yī gǔ yī bǎn ]

解釋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公子身邊最講得話、像心稱意的,有兩個門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這兩個,方才弄得成。這兩個一鼓一板,隻要公子出脫得些,大家有味。」

5鏗鏹頓挫 [ kēng qiǎng dùn cuò ]

解釋 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形容音律和諧有力、動聽。

6節外生枝 [ jié wài shēng zhī ]

解釋 節:竹子分枝長葉的地方。竹子應該在節外生枝;節外生出杈枝來。比喻在不應該出現問題的地方又產生了新的問題。也用作「節上生枝」。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不是我節外生枝,囊裏盛錐,誰著你奪人愛女,逞己風流,被咱都知。」

7旗鼓相當 [ qí gǔ xiāng dāng ]

解釋 旗鼓:古時作戰以搖旗擊鼓指揮進退。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隱囂傳》:「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旗鼓相當。」

8循序漸進 [ xún xù jiàn jìn ]

解釋 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循:按照;序:次序;漸:逐漸。

出處 《論語 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漸進耳。」

9快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釋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處 明 徐姬《殺狗記 看書苦諫》:「何不快馬加鞭,逕趕至蒼山,救取伯伯。」

10驚天動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釋 驚:驚動;動:震撼。驚動上天;震動大地。形容聲音極大或聲勢影響極大。

出處 唐 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11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歎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2斬釘截鐵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解釋 斬:砍斷;截:切斷。砍斷釘子切斷鐵。比喻做事;說話堅決果斷。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州雲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

13響徹雲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釋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14雷霆萬鈞 [ léi tíng wàn yūn ]

解釋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15有板有眼 [ yǒu bǎn yǒu yǎn ]

解釋 板;眼:民族音樂的節拍。每節中的最強音叫板;其餘叫眼。比喻做事情有條理和有層次。

出處 周立波《山那邊人家》:「哭起來一數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聽極了。」

16有條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釋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17響遏行雲 [ xiǎng è xíng yún ]

解釋 遏:阻止。指聲音高入雲霄;把浮動著的雲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

18白駒過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釋 白駒:白色的少壯馬;喻指太陽;過隙:經過縫隙。白色的駿馬飛快地馳過縫隙。現指日影在縫隙前一掃而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19擲地有聲 [ zhì dì yǒu shēng ]

解釋 金石:鍾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20如雷貫耳 [ rú léi guàn ěr ]

解釋 貫:穿透。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裏。形容人的名聲大。

出處 元 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聞元帥大名,如雷貫耳。」

21抑揚頓挫 [ yì yáng dùn cuò ]

解釋 抑:降低;挫:轉折。形容聲音高低起伏;節奏分明;和諧悅耳。一般指音樂、朗誦。有時也指文學作品。

出處 宋 張戎《歲寒堂詩話》卷上:「而子建詩,微婉之情,灑落之韻,抑揚頓挫之氣,固不可以優劣論也。」

22人聲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釋 鼎沸:鼎水沸騰;原比喻形勢不安定;現比喻聲音嘈雜。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劉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23枝繁葉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釋 枝葉繁密茂盛。

出處 明 孫柚《琴心記》:「願人間天上共效綢繆,賀郎君玉潤水清,祝小姐枝繁葉茂。」

24字正腔圓 [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

解釋 形容吐字準確;唱腔圓熟。

出處 高陽《胡雪岩全傳·平步青雲》上冊:「接著便也說了這一句諺語,字正腔圓,果然是道地的無錫話。」

25鑼鼓喧天 [ luó gǔ xuān tiān ]

解釋 喧:聲音大。鑼鼓的聲音震天響。用敲鑼打鼓來表示喜慶的意思。

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麵,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將一員,雄糾糾威風武藝顯。」

26震耳欲聾 [ zhèn ěr yù lóng ]

解釋 耳朵都要振聾了。形容很大;特別響。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27風馳電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釋 弛:快跑;掣:閃過。像風奔馳;像電閃過。形容非常迅速;急閃而過。也作「風馳電赴」。

出處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

28一揮而就 [ yī huī ér jiù ]

解釋 就:成。筆一揮就寫(畫)成了。

出處 宋 朱弁《曲洧舊聞》第七卷:「東坡一揮而就,不日傳部下,紙為之貴。」

29一唱一和 [ yī chàng yī hè ]

解釋 和:應和;附和。跟著別人唱和;比喻雙方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出處 宋 陳叔方《穎川語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應。呼應者一唱一和,律呂相宜以成文也。」

30一瀉千裏 [ yī xiè qiān lǐ ]

解釋 江河奔流直下;迅達千裏。比喻文筆或曲調氣勢奔放、流暢。今又喻急劇持續地下降。

出處 宋 陳亮《與辛幼安殿撰書》:「大江在河,一瀉千裏。」

31井然有序 [ jǐng rán yǒu xù ]

解釋 井然:整整齊齊的樣子。有條理;有次序;整齊不亂。

出處 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以製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32大步流星 [ dà bù liú xīng ]

解釋 流星:比喻走得快。形容步子很大;走得飛快。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邊,大步流星地走著。」

33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4行雲流水 [ xíng yún liú shuǐ ]

解釋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飄浮著的雲和流動著的水一樣。

出處 宋 蘇軾《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35一日千裏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釋 一天前進一千裏。形容發展極快。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騏驥驊騮,—日而馳千裏。」

36振聾發聵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解釋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塗、麻木的人。

出處 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一卷:「此數言,振聾發聵,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37緊鑼密鼓 [ jǐn luó mì gǔ ]

解釋 鑼鼓點敲得很密。比喻公開活動前的緊張的輿論準備。

出處 劉紹棠《狼煙》:「綠樹蔥蘢的太子鎮裏,傳出一陣陣緊鑼密鼓的喧響。」

38小試鋒芒 [ xiǎo shì fēng máng ]

解釋 比喻稍微顯示一下本領。

出處 李國文《冬天裏的春天》第三章:「遊擊隊長決不輕易地丟手了,盡管小試鋒芒,但雙方已經形成劍拔弩張的形勢。」

39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釋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閃而過的流星一樣。形容非常緊急。

出處 晉 李密《陳情表》:「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40山明水秀 [ shān míng shuǐ xiù ]

解釋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41頓挫抑揚 [ dùn cuò yì yáng ]

解釋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出處 宋 魏慶之《詩人玉屑 靖節 休齋論〈歸去來辭〉》:「陶淵明罷彭澤令,賦《歸去來》,而自命曰辭。迨今人歌之,頓挫抑揚,自協聲律,蓋其詞高甚。」

42聲如洪鍾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解釋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43秀而不實 [ xiù ér bù shí ]

解釋 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比喻隻學到一點皮毛,實際並無成就。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44茂林修竹 [ mào lín xiū zhú ]

解釋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

出處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45事無大小 [ shì wú dà xiǎo ]

解釋 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麼事都管。

出處 《文選 諸葛亮〈出師表〉》:「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蕭瑀以庶政,事無大小,莫不關掌。」

46舌尖口快 [ shé jiān kǒu kuài ]

解釋 尖:尖銳,鋒利。快:銳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說話爽快。也指說話尖刻,不肯讓人。

出處 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山海也似冤仇,我和他劈什麼排,不是我舌尖口快。」

47徒費唇舌 [ tú fèi chún shé ]

解釋 徒:白白地。指白講了一大套話,結果仍然無濟於事。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八回:「九公何苦徒費唇舌,你這鄉談暫且留著,等小弟日後學會再說罷。」

48五行並下 [ wǔ háng bìng xià ]

解釋 五行文字一並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應奉傳》:「奉少聰明,自為童兒及長,凡所經履,莫不暗記,讀書五行並下。」

49擲地金聲 [ zhì dì jīn shēng ]

解釋 金:鍾罄之類的樂器。比喻文章詞藻優美。

出處 《晉書 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50繁音促節 [ fán yīn cù jié ]

解釋 繁:雜;促:急迫,急促。繁密的音調,急促的節奏。

出處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卷:「樂府之妙,全在繁音促節,其來於於,其去徐徐。」

51倍道而進 [ bèi dào ér jìn ]

解釋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

52疾如雷電 [ jí rú léi diàn ]

解釋 快提就像雷鳴閃電。形容形勢發展很迅速。

出處 漢·荀悅《漢紀·高祖紀》:「項羽用兵疾如雷電。」

53山崩海嘯 [ shān bēng hǎi xiào ]

解釋 山嶽崩塌,海水奔騰咆哮。

出處 宋·周密《癸辛宋識前集·炮禍》:「諸炮並發,大聲如山崩海嘯,傾城駭恐,以為急兵至矣。」

54芒然自失 [ má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芒然:模糊不清。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樣子。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說劍》:「此天子之劍也。文王芒然自失。」

55竹罄南山 [ zhú qìng nán shān ]

解釋 罄:盡,完。形容人罪惡極多,書寫不盡。

出處 清·感惺《斷頭台·受獻》:「到此是森羅殿上無私款,鏡台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竹罄南山。」

56穿雲裂石 [ chuān yún liè shí ]

解釋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處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 東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數弄,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坐客皆引滿醉倒。」

57赴火蹈刃 [ fù huǒ dǎo rèn ]

解釋 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火。比喻不避艱險。

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58舉步生風 [ jǔ bù shēng fēng ]

解釋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幹淨利索。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相見了,便覺得分外高興,說話處,脾胃多燥,行事時,舉步生風,是這二種人與他說得活著。」

59實繁有徒 [ shí fán yǒu tú ]

解釋 實:實在;繁:多;徒:徒眾,群眾。實在有不少這樣的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鄭書》有之:‘惡直醜正,實蕃有徒。’」

60戛玉鳴金 [ jiá yù míng jīn ]

解釋 戛:敲擊。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聲調有節奏而響亮好聽。也形容人氣節凜然。

出處 唐 白居易《聽田順兒歌》:「戛玉敲冰聲未停,嫌雲不遏入青冥。」

61鏗鏗鏘鏘 [ kēng kēng qiāng qiāng ]

解釋 形容樂器聲音響亮節奏分明或詩詞文曲聲調響亮,節奏明快。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8回:「車行時搖動的鏗鏗鏘鏘,就如奏細樂一般。」

62悠悠揚揚 [ yōu yōu yáng yáng ]

解釋 形容聲音高低起伏、持續和諧或事物慢節奏運動。

出處 明·郭勳《英烈傳》第一回:「叮叮咚咚,悠悠揚揚,約有五十餘人,進宮裏來。」

63快人快事 [ kuài rén kuài shì ]

解釋 爽快人辦爽快事。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附各本序跋題辭〈陳序〉》:「維時雪停段君,踴躍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見我之思乎?」

64刃樹劍山 [ rèn shù jiàn shān ]

解釋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獄酷刑。後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地方。

65敲冰戛玉 [ qiāo bīng jiá yù ]

解釋 比喻樂聲清潤動聽。

出處 宋·楊無咎《垂絲釣·鄧端友席上贈呂倩倩》:「聽敲冰戛玉,恨雲怨雨,聲聲總在愁處。」

66輕吞慢吐 [ qīng tūn màn tǔ ]

解釋 形容歌唱時聲音輕柔,吐詞緩慢。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妥娘唱畢,大家又稱讚了一會兒,朱貴兒方在輕吞慢吐,嘹嘹嚦嚦,唱將起來。」

67遒文壯節 [ qiú wén zhuàng jié ]

解釋 遒:強勁有力。形容文辭強勁有力,節奏雄壯。

出處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杜子美》:「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裘文壯節,抑揚哀怨。」

68雲趨鶩赴 [ yún qū wù fù ]

解釋 比喻從四方奔赴而至。

出處 清·魏源《淮北票鹽誌敘》:「夫票鹽售價不及綱鹽之半,而綱商岸懸課絀,票商雲趨鶩赴者,何哉?」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