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忠心愛國的成語

形容忠心愛國的成語


1赴湯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解釋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出處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2精忠報國 [ jīng zhōng bào guó ]

解釋 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出處 《北史 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3赤膽忠心 [ chì dǎn zhōng xīn ]

解釋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30回:「赤膽忠心扶社稷。」

4舍生取義 [ shě shēng qǔ yì ]

解釋 為了正義而犧牲生命。舍生:舍棄生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5為國捐軀 [ wèi guó juān qū ]

解釋 捐:獻;軀:身體,指生命。為國家犧牲生命。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39回:「為國捐軀赴戰場,丹心可並日爭光。」

6忠心耿耿 [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解釋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7回:「當日令尊伯伯為國捐軀,雖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7死而後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釋 已:停止;完畢。死了以後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奮鬥;一直到死為止。奉獻了一切。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匹夫有責 [ pǐ fū yǒu zé ]

解釋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後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出處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9救亡圖存 [ jiù wáng tú cún ]

解釋 拯救祖國的危亡;謀求民族的生存。

出處 《鬼穀子 中經》:「聖人所貴道微妙者,誠以其可以轉危為安,救亡使存也。」

10以身許國 [ yǐ shēng xǔ guó ]

解釋 許:預先答應給與。把身體獻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苟。

出處 《南史 羊侃傳》:「久以淡為死,猶複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退。」

11誌士仁人 [ zhì shì rén rén ]

解釋 誌向宏偉、道德高尚的人。指熱愛祖國獻身事業的人士。(仁:仁愛;高尚)。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解釋 碧血:血化為碧玉;後指為正義事業而流的血;丹心:忠心。形容滿腔熱血;無限忠誠之心。也作「丹心碧血」。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為碧。」

13以身殉國 [ yǐ shēn xùn guó ]

解釋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

出處 南朝 梁 沈約《宋書 沈文秀傳》:「伯宗曰:'丈夫當死戰場,以身殉國,安能歸死兒女手中乎?'」

14相忍為國 [ xiāng rěn wèi guó ]

解釋 忍:容忍。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

15憂國憂民 [ yōu guó yōu mín ]

解釋 為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運而擔憂。

出處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16忠貞不貳 [ zhōng zhēn bù èr ]

解釋 忠:忠誠;貞:有操守。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出處 周恩來《為慶賀朱總司令六十大壽的祝辭》:「你為黨為人民真是忠貞不貳,你在革命過程中,經曆了艱苦曲折,千辛萬苦……」

17赤心報國 [ chì xīn bào guó ]

解釋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現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出處 《資治通鑒·陳紀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諸王反逆,欲殺忠良邪!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報國,何罪之有!’」

18毀家紓難 [ huǐ jiā shū nàn ]

解釋 毀:毀壞;紓:緩和;解除。指捐獻家產以幫助國家減輕危難。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三十年》:「鬥穀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19愛國如家 [ ài guó rú jiā ]

解釋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惠帝紀》:「封建諸侯各世其位,欲使親民如子、愛國如家。」

20浩氣長存 [ hào qì cháng cún ]

解釋 浩氣:即正氣,剛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氣永遠長存。

21護國佑民 [ hù guó yòu mín ]

解釋 捍衛國家,保護人民。

出處 《孤本元明雜劇 雙林坐化》第二折:「掃蕩妖魔神鬼怕,護國佑民萬萬紀。」

22憂國忘家 [ yōu guó wàng jiā ]

解釋 因憂慮國事而不考慮自己的家事。

出處 《後漢書·來歙傳》:「中郎將來歙,攻戰連年,平定羌、隴,憂國忘家,忠孝彰著。」

23忠肝義膽 [ zhōng gān yì dǎn ]

解釋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丞相金鑾直諫君,忠肝義膽孰能群。」

24保國安民 [ bǎo guó ān mín ]

解釋 保衛國家,使人民安居樂業。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2回:「若以禮幣請他,拜為上將,可以掃清水寨,殄滅狂徒,保國安民。」

25仁人誌士 [ rén rén zhì shì ]

解釋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誌士,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

26國爾忘家 [ guó ěr wàng jiā ]

解釋 爾:助詞。為了國家而不顧家庭。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則為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

27治國安邦 [ zhì guó ān bāng ]

解釋 治理國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處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一折:「不能勾治國安邦朝帝闕,常隻是披霜帶月似簷中。」

28殺身報國 [ shā shēn bào guó ]

解釋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出處 唐·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殺身報國,致一人於堯舜。」

29忠君報國 [ zhōng jūn bào guó ]

解釋 忠於國君,報效國家。

出處 元·鄭光祖《伊尹耕萃》第二折:「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濟世安民,忠君報國,乃是男兒所為。」

30舍身為國 [ shě shēn wéi guó ]

解釋 為國家犧牲自己的生命。

31於家為國 [ yú jiā wéi guó ]

解釋 為國家為人民。

出處 元·孔文卿《東窗事犯》第二折:「知你結勾他邦,可甚於家為國。」

32乃心王室 [ nǎi xīn wáng shì ]

解釋 本意是忠於朝廷,後比喻愛國。

出處 《尚書 康誥》:「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33楚囊之情 [ chǔ náng zhī qíng ]

解釋 《左傳·襄公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後因以「楚囊之情」謂愛國之情。

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君子謂子囊忠……將死,不忘衛社稷,可不謂忠乎!」

34安居樂業 [ ān jū lè yè ]

解釋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形容社會治理得好;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於正常。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貨殖傳序》:「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35大公無私 [ dà gōng wú sī ]

解釋 一心為公;沒有私心。也指處理事情公平正確;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處 清 龔自珍《論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謂大公無私也已。」

36披肝瀝膽 [ pī gān lì dǎn ]

解釋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髒;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裏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係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37置之度外 [ zhì zhī dù wài ]

解釋 放在考慮之外(置:放;度:打算;計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38賣國求榮 [ mài guó qiú róng ]

解釋 榮:榮華富貴。指出賣國家利益謀取個人榮華富貴。

出處 宋 洪邁《容齋續筆 朱溫之事》:「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於梁,當不擢用。全忠薄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裏。」

39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釋 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鬆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0不分彼此 [ bù fēn bǐ cǐ ]

解釋 彼:對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關係親密。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我想叫他們今後不分彼此,都是一樣。」

41大敵當前 [ dà dí dāng qián ]

解釋 當:麵對、正在。強大的敵人就在前麵。表示麵對危難;處於嚴重的關頭。常用以形容局勢嚴重;不容忽視。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吳漢傳》:「大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42真心實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釋 心意真實誠懇;毫無虛假。形容沒有絲毫虛偽。

出處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43鞠躬盡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釋 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出處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處士阡表》:「祖妣夫人與顯考鞠躬盡瘁,誓勿蹶其門。」

44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釋 垂:流傳;青史:曆史黃籍;古代在青皮竹簡上刻記大事;故史書把曆史稱為「青史」。姓名和功績在曆史典籍中流傳下來。

出處 清 卓爾堪《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無論已。」

45萬古流芳 [ wàn gǔ liú fāng ]

解釋 好名聲永遠流傳。萬古:千秋萬代;流:流傳;芳:香;比喻好名聲。

出處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老宰輔,你若存的趙氏孤兒,當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46盡忠報國 [ jìn zhōng bào guó ]

解釋 用全部忠誠報效國家。

出處 《北史 文苑傳 顏之儀》:「公等備受朝恩,當盡忠報國。」

47氣壯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釋 氣:氣概;壯:雄壯;宏偉。形容氣勢之大;比山河還要雄壯。

出處 唐 張說《孔補闕集市》:「族高辰象,氣壯山河,神作銅鉤,天開金印。」

48炎黃子孫 [ yán huáng zǐ sūn ]

解釋 炎黃:炎帝神農氏和黃帝有熊氏,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黃帝的後代。指中華民族的後代。亦作「黃炎子孫」。

出處 王朔《浮出海麵》:「我和她對視一會兒,承認:‘那倒也是,炎黃子孫嘛。’」

49勤勤懇懇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釋 形容對人對事誠懇、熱情。亦指工作勤奮,一絲不苟。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50浩然之氣 [ hào rán zhī qì ]

解釋 浩然:盛大的樣子;氣:精神;氣概。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51惜老憐貧 [ xī lǎo lián pín ]

解釋 惜:愛惜;憐:哀憐;同情。愛護老年人;憐憫窮苦人。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我們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52徇國忘身 [ xùn guó wàng shēn ]

解釋 指為國盡忠而將個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為國獻身。

出處 唐 白居易《贈裴垍官製》:「故太子賓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為理,事君盡禮,徇國忘身。」

53英雄豪傑 [ yīng xióng háo jié ]

解釋 指才能超眾或勇武超群的人。

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四十回:「如今秦王功蓋天下,四海揚名,英雄豪傑,莫不歸附。」

54瀝膽披肝 [ lì dǎn pī gān ]

解釋 比喻開誠相見。也形容非常忠誠。

出處 唐 黃滔《啟裴侍郎》:「沾巾墮睫,瀝膽披肝,不在他門,誓於死節。」

55日月經天 [ rì yuè jīng tiān ]

解釋 太陽月亮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曆久不衰;永恒不變;也比喻事情明顯;有目共睹。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馮衍傳上》:「其事昭昭,日月經天,河海帶地,不足以比。」

56襟懷坦白 [ jīn huái tǎn bái ]

解釋 襟懷:胸懷;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出處 清 陳文述《放牛行同前韻》:「董君性仁慈,襟懷亦坦白。」

57難能可貴 [ nán néng kě guì ]

解釋 難能:很難做到;可貴:值得寶貴。本來難做到的事竟然做到了;這是很可貴的。

出處 宋 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58扶危濟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釋 扶:幫助;支持;濟:拯救。扶持、救濟生活困苦、處境危急的人。比喻盡力救助別人的危難。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素知將軍仗義行仁,扶危濟困,不想果然如此義氣!」

59開誠相見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釋 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對人坦白直率;真誠相見。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60矢忠不二 [ shǐ zhōng bù èr ]

解釋 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出處 清 吳應逵《書鍾錫明》:「妾今日歸,為君守貞,矢死不二,君果有靈,當飲此。」

61雖死猶生 [ suī sǐ yóu shēng ]

解釋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出處 晉 常璩《漢中士女誌 文姬》:「先公為漢忠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62保家衛國 [ bǎo jiā wèi guó ]

解釋 保衛家鄉和祖國。

出處 冰心《跟小朋友談訪埃觀感》:「在保家衛國的強烈感情裏,我們兩國人民是血肉相連的!」

63香草美人 [ xiāng cǎo měi rén ]

解釋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於君。」

64濟世愛民 [ jì shì ài mín ]

解釋 濟:救助,接濟;愛:關愛。匡濟艱危世道,恤愛苦難民眾。

出處 明·屠隆《曇花記·辭家訪道》:「我本清泰世間奇男子,濟世愛民,扶危定難。」

65憂國愛民 [ yōu guó ài mín ]

解釋 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出處 《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66何罪之有 [ hé zuì zhī yǒu ]

解釋 即「有何罪」,有什麼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出處 《墨子·公輸》:「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67國家大事 [ guó jiā dà shì ]

解釋 大事:重大事情。與國家利益有關的重大事情。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賈複傳》:「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68在所不惜 [ zài suǒ bù xī ]

解釋 惜:吝惜。決不吝惜。

出處 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記》:「果能擺城固守,區區民房原在所不惜。」

69奮勇向前 [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

解釋 奮發而努力鼓起勇氣朝前方挺進。

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13回:「中有一二十個膽大的,奮勇向前跑去,見眾人都不相隨,又複站住。」

70存亡繼絕 [ cún wáng jì jué ]

解釋 恢複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出處 《穀梁傳 僖公十七年》:「桓公嚐有存亡繼絕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71富國強兵 [ fù guó qiáng bīng ]

解釋 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

出處 先秦 商鞅《商君書 壹言》:「故治國者,其摶力也,以富國強兵也。」

72忠君愛國 [ zhōng jūn ài guó ]

解釋 對君主忠貞,對國家摯愛。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44回:「此人雖則商賈之流,倒也有些忠君愛國之心、排患解紛之略。」

73丹心碧血 [ dān xīn bì xuè ]

解釋 丹心:紅心、忠心。碧血:血化為碧玉。碧:青綠色的寶石,表示血的珍貴。赤誠的忠心,寶貴的鮮血。用以讚揚為國捐軀的重大犧牲。

出處 《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元·鄭元祐《張禦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74血化為碧 [ xuè huà wéi bì ]

解釋 碧:碧玉。人死後血液凝固為碧玉。形容為正義而流的鮮血。比喻人的精誠所至。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伍員流於江,萇弘藏其血,三年化為碧。」

75隳肝瀝膽 [ huī gān lì dǎn ]

解釋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出處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書》:「宰物者雖朝許之以綸誥,暮許之以專席,厚則厚矣,遽責有隳肝瀝膽同廝養之用力,亦難哉!」

76臨難不顧 [ lín nàn bù gù ]

解釋 臨:遇到;難:危難;顧:顧惜。遇到危難的時候,並不顧惜自己。形容沒有私心,十分英勇。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魏誌·齊王房傳》:「揚六軍之大勢,安城守之懼心,臨難而不顧,畢誌傳命。」

77不避艱險 [ bù bì jiān xiǎn ]

解釋 不畏懼艱難險阻。

出處 《三國誌 蜀誌 關羽傳》:「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78國而忘家 [ guó ér wàng jiā ]

解釋 謂為國事而忘其家。

出處 《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為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79赤心奉國 [ chì xīn fèng guó ]

解釋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出處 《敦煌變文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莫不赤心奉國,忠孝全身。」

80犬馬之心 [ quǎn mǎ zhī xīn ]

解釋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王世家》:「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願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

81狗馬之心 [ gǒu mǎ zhī xīn ]

解釋 像犬馬一樣對主人忠心。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汲黯傳》:「臣常有狗馬之心。」

82見危授命 [ jiàn wēi shòu mìng ]

解釋 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83丹心赤忱 [ dān xīn chì chén ]

解釋 丹心:赤心;赤忱:真誠的心意。形容十分忠誠。

出處 鄒韜奮《抗戰以來·廣大讀者愛護支持的文化堡壘》:「勞瘁心力,忍饑耐寒,對於國內外讀者竭誠服務的一片丹心赤忱凝結而成的!」

84美人香草 [ měi rén xiāng cǎo ]

解釋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 漢 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於君。」

85忠心貫日 [ zhōng xīn guàn rì ]

解釋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

出處 《東周列國誌》第十七回:「卿忠心貫日,孤不罪也。」

86光複舊物 [ guāng fù jiù wù ]

解釋 光複:恢複;舊物:舊有的東西。指收複曾被敵人侵占的祖國山河。

出處 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 自治》:「故臣願陛下姑以光複舊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勢而自卑。」

87隳肝嚐膽 [ huī gān cháng dǎn ]

解釋 猶言隳肝瀝膽。

出處 唐·張九齡《與李侍禦書》:「惟教義之所矜,乃譏嫌之見及。恨不能隳肝嚐膽,徇知己以求申。」

88三年化碧 [ sān nián huà bì ]

解釋 指忠心不泯。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

89破家為國 [ pò jiā wéi guó ]

解釋 為了國家大業,不惜毀壞自己的家庭。比喻無私奉獻。

出處 漢·侯霸《李通辭位議》:「扶助神靈,輔成聖德,破家為國,忘身奉主。」

90竭盡心力 [ jié jìn xīn lì ]

解釋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 《三國誌 魏誌 賈逵傳》裴鬆之注引《魏略》:「竭盡心力,奉宣科法。」

91愛國一家 [ ài guó yī jiā ]

解釋 熱愛祖國,像一家人。

出處 《人民日報》1958.10.11:「都本著‘愛國一家’的原則,采取既往不咎的態度。」

92宅心忠厚 [ zhái xīn zhōng hòu ]

解釋 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出處 宋·陸遊《上趙參政啟》:「此蓄伏遇某官造德精微,宅心忠厚。」

93忠實心誠 [ zhōng shí xīn chéng ]

解釋 指忠厚老實,誠心誠意。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

94祖逖之誓 [ zǔ tì zhī shì ]

解釋 指晉代誌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出處 《晉書·祖逖傳》:「元帝時藩王爭權,晉室大亂,元帝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

95丹心如故 [ dān xīn rú gù ]

解釋 丹心:忠心。仍如已往一樣忠心耿耿。

96感遇忘身 [ gǎn yù wàng shēn ]

解釋 感遇:感激恩遇;忘身:願舍身相報。舊時士大夫向皇帝謝恩,表示忠心的套話。

出處 《晉書·庚亮傳》:「且先帝謬顧,情同布衣,感今恩重命輕,遂感遇忘身。」

97納忠效信 [ nà zhōng xiào xìn ]

解釋 納;獻納;效:獻出。獻出忠心和諍言

出處 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譽,自結明主。」

98葵藿傾陽 [ kuí huò qīng yáng ]

解釋 葵:葵花。藿:豆類植物的葉子。葵花和豆類植物的葉子傾向太陽。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出處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

99回天再造 [ huí tiān zài zào ]

解釋 回:挽回,扭轉。扭轉乾坤,再造國家。形容忠心保國,功高蓋世。

出處 《舊唐書·昭宗紀》:「甲戍製賜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