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非常餓的成語

形容非常餓的成語


1饑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釋 交:一齊;迫:逼迫。饑餓、寒冷一齊襲來。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2饑不擇食 [ jī bù zé shí ]

解釋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

3畫餅充饑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釋 畫個餅子以解饑餓。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盧毓傳》:「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

4如饑似渴 [ rú jī sì kě ]

解釋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著要吃飯;渴了急著要喝水一樣。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陳思王值傳》:「遲奉聖顏,如饑似渴。」

5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

解釋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有一寸見方大小,和在飯裏,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6嗷嗷待哺 [ áo áo dài bǔ ]

解釋 嗷嗷:哀鳴聲;待哺:等待喂養。原指雛鳥饑餓時哀叫著;等待母雞來喂食。後多比喻饑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等待救濟;援助。

出處 清 戴名世《上劉木齋先生書》:「傭書客遊,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7饑腸轆轆 [ jī cháng lù lù ]

解釋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8餓虎撲食 [ è hǔ pū shí ]

解釋 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衝去。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雙手使降妖杖丟一個丹鳳朝陽餓虎撲食。」

9食不果腹 [ shí bù guǒ fù ]

解釋 果:充實。吃不飽肚子。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10忍饑挨餓 [ rěn jī āi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極其貧困。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4回:「忍饑挨餓進廟殺僧,少水無茶開門揖盜。」

11啼饑號寒 [ tí jī háo hán ]

解釋 因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12嗷嗷待食 [ áo áo dài shí ]

解釋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於饑餓而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於困境等待援助。

出處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其五》:「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

13忍饑受餓 [ rěn jī shòu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饑受餓,為子的富貴榮昌。可憐見看看至死,可來報答你這養育親娘!」

14饑焰中燒 [ jī yàn zhōng shāo ]

解釋 猶饑火燒腸。形容饑餓難忍。

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 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獨行衢市間,饑焰中燒,無所為計。」

15饑火燒腸 [ jī huǒ shāo cháng ]

解釋 形容饑餓難忍。

出處 宋·蘇軾《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饑火燒腸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16饑寒交切 [ jī hán jiāo qiē ]

解釋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17挨餓受凍 [ ái è shòu dòng ]

解釋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長順兒又每月由高亦陀那裏給她領十元的‘救濟費’。她一時不至於挨餓受凍。」

18風卷殘雲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解釋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雲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幹淨;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出處 唐 戎昱《霽雪》:「風卷殘雲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19風餐露宿 [ fēng cān lù sù ]

解釋 餐:吃飯;露:露水;宿:住宿;過夜。在野外的風雨中吃飯;在露天的環境中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艱苦。

出處 宋 範成大《元日》詩:「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

20食不下咽 [ shí bù xià yàn ]

解釋 食物雖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憂心忡忡,不思飲食。

出處 唐 韓愈《張中丞傳後敘》:「霽雲(南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

21饑凍交切 [ jī dòng jiāo qiē ]

解釋 饑餓與寒冷一齊逼來。形容無衣無食,生活極其貧困。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丙誌·魚肉道人》:「父母欲其死,置於室一隅,饑凍交切,然竟不死。」

22餓莩載道 [ è piǎo zǎi dào ]

解釋 莩:餓死的人。載道:滿路。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屍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於饑寒的慘狀。亦作「餓殍載道」、「餓殍滿道」。

出處 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迨父歿未幾,適當明季,蝗旱不登,餓莩載道。」

23餓莩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釋 莩:餓死的人。到處是餓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饑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24號寒啼饑 [ háo hán tí jī ]

解釋 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

出處 唐 韓愈《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25饑驅叩門 [ jī qū kòu mén ]

解釋 指為饑餓驅使,叩門求食。

出處 語出晉 陶潛《乞食》詩:「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裏,叩門拙言辭。」

26食饑息勞 [ shí jī xī láo ]

解釋 謂使饑餓者得食,疲勞者休息。

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天誌中》:「內有以食饑息勞,持養其萬民,則君臣上下惠忠,文子弟兄慈孝。」

27眾口嗷嗷 [ zhòng kǒu áo áo ]

解釋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出處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說什麼貧不憂愁富不驕,赤緊的眾口嗷嗷。」

28蟬腹龜腸 [ chán fù guī cháng ]

解釋 古人認為蟬隻須飲露,烏龜隻要喝水。比喻饑餓之極。

出處 《南齊書 王僧虔傳》:「蟬腹龜腸,為日已久,饑虎能嚇,人遽與肉;饑麟不噬,誰為落毛?」

29天花亂墜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釋 從天上落下許多花朵。比喻說話漂亮動聽而不切合實際或用甜言蜜語騙人。也用來形容雪花紛紛飄落。

出處 《法華經 序品》:「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

30恩將仇報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釋 將:拿;把;報:報答。受了別人的恩惠卻用仇恨來報答。形容忘恩負義。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虧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將仇報,天理何在!」

31感恩圖報 [ gǎn ēn tú bào ]

解釋 感激別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出處 宋 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

32全神貫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釋 貫注:集中在一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處 錢鍾書《圍城》:「人事太忙,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專懷念一個人。」

33忘恩負義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恩:恩惠;負:違背;義:情義。

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負義?你雪堆兒裏扶起他來那。」

34挑肥揀瘦 [ tiāo féi jiǎn shòu ]

解釋 比喻挑挑揀揀;光要對自己有利的。肥:肥肉;瘦:瘦肉。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像娘這樣費心,還不討他說個是,隻要揀精揀肥,我也犯不著要效他這個勞。」

35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解釋 垂:東西的一頭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長。原形容嘴饞到極點。現多形容見了別人的好東西就眼紅;並極想弄到手的貪婪樣子。

出處 唐 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

36感激涕零 [ gǎn jī tì líng ]

解釋 感激得掉下眼淚。來形容極為感動的樣子。有時帶有諷刺之意。涕:眼淚。零:落。

出處 宋 黃庭堅《謝黔州安置表》:「罪深責薄,感激涕零。」

37感恩戴德 [ gǎn ēn dài dé ]

解釋 感激別人的恩德。戴:尊敬;推崇。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38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

解釋 指花殘凋落;隨流水漂去。原形容殘敗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時光的流逝。後用來比喻殘亂而零落的樣子。或比喻敵人被打得慘敗。也作「流水落花」。

出處 唐 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詩:「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思離襟。」

39垂涎欲滴 [ chuí xián yù dī ]

解釋 垂:東西的一頭向下;涎:口水。饞得口水快要流出來了。多形容嘴饞想吃。

出處 唐 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40囫圇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

解釋 囫圇:整個兒;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學習時生吞活剝;缺乏思考;籠統地含糊地吸收知識。

出處 宋 圓悟禪師《碧岩錄》:「若是知有底人,細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渾圇吞個棗。」

41一心為公 [ yī xīn wéi gōng ]

解釋 一心:專心,全心全意。專心一意為公益著想。

42挨凍受餓 [ ái dòng shòu è ]

解釋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窮困狀況。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0回:「媽媽這一輩子,想來還不致挨凍受餓。」

43缺衣少食 [ quē yī shǎo shí ]

解釋 衣食不足。指貧窮。亦作「缺食無衣」。

出處 明李贄《焚書 複李漸老書》:「即此衣食之賜,既深以為喜,則缺衣少食之煩惱不言而知也。」

44養家糊口 [ yǎng jiā hú kǒu ]

解釋 謂勉強養活家人,使不餓肚。

出處 清·吳璿《飛龍全傳》第15回:「養家糊口,個個皆然。」

45麵有菜色 [ miàn yǒu cài sè ]

解釋 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出處 《禮記 王製》:「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荀子 富國》:「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

46感激不盡 [ gǎn jī bù jìn ]

解釋 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一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47餓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解釋 殍:人餓死後的屍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48饑寒交至 [ jī hán jiāo zhì ]

解釋 同「饑寒交迫」。

出處 晉·陶潛《勸農》詩:「宴安自逸,歲暮奚冀?擔石不儲,饑寒交至。」

49毀家紓難 [ huǐ jiā shū nàn ]

解釋 毀:毀壞;紓:緩和;解除。指捐獻家產以幫助國家減輕危難。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三十年》:「鬥穀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50餓殍載道 [ è piǎo zài dào ]

解釋 餓殍:餓死的人;載道:滿路都是。形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

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85回:「道德淪喪,法度淩夷,匪黨縱橫,餓殍載道。」

51曠夫怨女 [ kuàng fū yuàn nǚ ]

解釋 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52蒼蠅見血 [ cāng yíng jiàn xuě ]

解釋 蒼蠅一見到血,就拚命吮吸。比喻十分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張舜美燈宵得麗女》:「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53蛟龍戲水 [ jiāo lóng xì shuǐ ]

解釋 比喻刀槍棍棒等武器使得輕鬆自如,靈活多變。形容武藝精湛純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一回:「餓虎撲食最傷人,蛟龍戲水能凶惡。」

54慌不擇路 [ huāng bù zé lù ]

解釋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1回:「看看天色將晚,腳又疼,肚又饑,正是慌不擇路,望山僻小徑隻顧走。」

55餓虎見羊 [ è hǔ jiàn yáng ]

解釋 饑餓的老虎見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一見了,猶如餓虎見羊,不勾大嚼,頃刻吃個幹淨。」

56餓虎吞羊 [ è hǔ tūn yáng ]

解釋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57六道輪回 [ liù dào lún huí ]

解釋 佛教語,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指眾生輪回的六大去處,即在這六道中輪回生死。

出處 唐 張說《唐陳州龍興寺碑》:「聖人有以見六趣輪回,是無明網,故決之以定力。」

58枵腹從公 [ xiāo fù cóng gōng ]

解釋 餓著肚子辦公事。形容一心為公;勤奮工作。枵:空虛;從公:從事公務。

出處 清 李寶嘉《活地獄》:「要想他們毀家紓難,枵腹從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個。」

59餓虎撲羊 [ è hǔ pū yáng ]

解釋 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出處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麼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猶)如餓虎吞羊。」

60如渴如饑 [ rú kě rú jī ]

解釋 見「如饑如渴」。

出處 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思我良朋,如渴如饑,願言不獲,愴矣其悲。」

61餓殍滿道 [ è piǎo mǎn dào ]

解釋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屍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於饑寒的慘狀。

出處 漢·仲長統《昌言·損益篇》:「坐視戰士之蔬菜,立望餓殍之滿道,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

62饑寒交湊 [ jī hán jiāo còu ]

解釋 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同「饑寒交迫」。

出處 《宋書·袁湛傳》:「不敦其本,則末業滋章;饑寒交湊,則廉恥不立。」

63餓虎擒羊 [ è hǔ qín yáng ]

解釋 像餓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樣。形容動作迅猛。亦作「餓虎吞羊」、「餓虎撲羊」。

出處 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七回:「兄聽得索郎郎的叉盤聲響,使個‘餓虎擒羊’勢,叫道:‘你敢來麼?’」

64充饑畫餅 [ chōng jī huà bǐng ]

解釋 畫個餅子來解餓。比喻虛有其名而無補於實際。也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出處 元 宋方壺《醉花陰 雪浪銀濤套 古水仙子曲》:「當初指雁為羹,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65餓虎攢羊 [ è hǔ cuán yáng ]

解釋 攢:趕。饑餓的老虎追趕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將無作有》:「可憐歐滁山被那大漢捉住,又有許多漢子來幫打,像餓虎攢羊一般,直打得個落花流水。」

66將無作有 [ jiāng wú zuò yǒu ]

解釋 把沒有的事情當作有。

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不要你將無來作有,則要你依前來依後。」

67饑渴交攻 [ jī kě jiāo gōng ]

解釋 饑渴同時襲來。形容饑渴交加。亦作「餓虎饑鷹」。

出處 宋·洪邁《夷堅丁誌·華陽洞門》:「右邊石池,荷花方爛漫,雖饑渴交攻,而花與水皆不可及。」

68饑不暇食 [ jī bù xiá shí ]

解釋 肚子餓了也沒空吃飯。形容全神貫注地忙於事務。

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陰長生》:「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敢息。」

69貧富懸殊 [ pín fù xuán shū ]

解釋 貧的和富的相差極大。

出處 朱自清《論且顧眼前》:「現在的貧富懸殊是史無前例的。」

70民有菜色 [ mín yǒu cài sè ]

解釋 菜色:饑餓的臉色。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樣子。

出處 《漢書 元帝紀》:「歲比災害,民有菜色。」

71餓虎逢羊 [ è hǔ féng yáng ]

解釋 逢:碰到,遇到。饑餓的老虎遇到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72擔饑受凍 [ dān jī shòu dòng ]

解釋 擔:經受。經受饑餓與寒冷。

出處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況乃錦衣玉食,歸之自己,擔饑受凍,受之二親,漫然視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敵,敗壞彝倫,滅絕天理。」

73餓鬼投胎 [ è guǐ tóu tāi ]

解釋 比喻大量吃東西而不勞動,造成對父母的拖累。

出處 歐陽山《苦鬥》:「咱們也不嫉妒他人,縱使不一定是個討債的,也難免是個餓鬼投胎。」

74救饑拯溺 [ jiù jī zhěng nì ]

解釋 謂拯救饑餓和危急中的人。

出處 羅正緯《灤州革命紀實初稿》:「除暴安良,乃革命真諦;救饑拯溺,實吾輩天職。」

75道殣相枕 [ dào jìn xiāng zhěn ]

解釋 見「道殣相望」。

出處 鄭觀應《救時揭要·救濟速報》:「明年大饑,道殣相枕,張罄家以糜粥濟之,活者萬計。」

76饑餐渴飲 [ jī cān kě yǐn ]

解釋 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 碾玉觀音》:「離不得饑餐渴飲,夜住曉行,迤裏來到衢州。」

77餓殍枕藉 [ è piǎo zhěn jí ]

解釋 枕藉:交疊而臥。餓死的人縱橫交疊,形容饑荒之年的悲慘景象。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2回:「那個莊上不餓殍枕藉。」

78鳥麵鵠形 [ niǎo miàn hú xíng ]

解釋 形容由於饑餓而身體軟弱,麵容枯瘦。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麵鵠形。」

79道殣相望 [ dào jìn xiāng wàng ]

解釋 殣:餓死。道路上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出處 《左傳·昭公二年》:「宮室茲侈,道殣相望。」 漢·劉向《新序·善謀下》:「相攻擊十年,兵凋民勞,百姓空虛,道殣想望,槥車相屬,寇盜滿山,天下搖動。」

80道殣相屬 [ dào jìn xiāng shǔ ]

解釋 見「道殣相望」。

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烏仗那國》:「時遭饑歲,疾疫流行,醫療無功,道殣相屬。」

81六趣輪回 [ liù qù lún huí ]

解釋 見「六道輪回」。

出處 唐·張說《唐陳州龍興寺碑》:「聖人有以見六趣輪回,是無明網,故決之以定力。」

82啜菽飲水 [ chuò shū yǐn shuǐ ]

解釋 啜:吃;菽:豆類。餓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 西漢 劉安《禮記 檀弓下》:「子路曰:‘傷哉貧也!生無以為養,死無以為禮。’子曰:‘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83己饑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解釋 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並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84漏脯充饑 [ lòu fǔ chōng jī ]

解釋 漏脯:掛在簷下風幹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餓了吃腐爛發臭的幹肉。比喻隻顧眼前,不管後果。

出處 晉·葛洪《抱撲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饑,酣鴆酒以止渴也。」

85枵腸轆轆 [ xiāo cháng lù lù ]

解釋 枵:空虛;轆轆:車行的聲音。肚子裏餓得轆轆響。形容非常饑餓。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西湖主》:「相與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著。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86不饑不寒 [ bù jī bù hán ]

解釋 不挨餓受凍。生活不愁溫飽。

出處 《齊桓晉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

87餓虎饑鷹 [ è hǔ jī yīng ]

解釋 比喻凶殘貪婪。

出處 《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虎將軍,饑鷹侍中。’」

88去食存信 [ qù shí cún xìn ]

解釋 比喻寧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89餓死事大 [ è sǐ shì dà ]

解釋 餓死人是件大事。

出處 清 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況貧能病人,餓死事大,不惟利祿之見,盡人難免。」

90饑鷹餓虎 [ jī yīng è hǔ ]

解釋 比喻凶殘貪婪。

出處 《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虎將軍,饑鷹侍中。’」

91饑飡渴飲 [ jī cān kě yǐn ]

解釋 見「饑餐渴飲」。

92衣帛食肉 [ yī bó shí ròu ]

解釋 衣:穿。穿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出處 明·無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3野有餓莩 [ yě yǒu è piǎo ]

解釋 餓莩:餓死的人。郊外有餓死的人。形容戰亂或災後的景象。

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民有饑色,野有餓莩。」

94若敖鬼餒 [ ruò áo guǐ něi ]

解釋 若敖:指春秋時楚國的若敖氏;餒:餓。若敖氏的鬼受餓了。比喻沒有後代,無人祭祀。

出處 《左傳·宣公四年》:「若敖氏之鬼,不其餒爾?」

95走遍天涯 [ zǒu biàn tiān yá ]

解釋 天涯:天邊,指極邊遠的地方。哪兒都走過了。形容到過的地方很多。

出處 元·鮮於必仁《折桂令·遊玉隆宮》:「笑我塵蹤,走遍天涯。」

96枵腹終朝 [ xiāo fù zhōng cháo ]

解釋 謂終日餓著肚子。

出處 清·劉書年《劉貴陽說經殘稿·沂水桑麻話》:「一人入集,必不能枵腹終朝;數日一集,亦不能徒手而歸。」

97晚食當肉 [ wǎn shí dàng ròu ]

解釋 餓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樣。後泛指不熱衷名利。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

98指雁為羹 [ zhǐ yàn wéi gēng ]

解釋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出處 元 宋方壺《醉花陰 趕蘇卿》:「當初指雁為羹,似充饑畫餅,道無情卻有情。」

99餓虎之蹊 [ è hǔ zhī xī ]

解釋 比喻非常危險的處所。

出處 《史記·刺客列傳》:「是謂委肉當餓虎之蹊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