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做事很有把握的成語

形容做事很有把握的成語


1運籌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解釋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製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2胸有成竹 [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解釋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

3穩紮穩打 [ wěn zhā wěn dǎ ]

解釋 穩穩當當;有把握地作戰。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驟地工作。

出處 清 劉坤一《書牘》:「現在鄭軍既已到齊,仍須穩紮穩打,不可輕進求速。」

4大刀闊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釋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鬥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呐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5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6心中有數 [ xīn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比喻了解實際情況;心裏有底。

出處 馮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談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數,為她去和老山東交鋒做準備。」

7穩操勝券 [ wěn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原君傳》:「且虞卿操其兩權,事成,操右券以責。」

8唾手可得 [ tuò shǒu kě dé ]

解釋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出處 《新唐書 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會雲輣,唾手可取。」

9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解釋 彼此心裏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照:明白;宣:宣揚;公開說明。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10萬無一失 [ wàn wú yī shī ]

解釋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出處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11急中生智 [ jí zhōng shēng zhì ]

解釋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出處 唐 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長,過蒙見君,然敵則氣生,急則智生。」

12成竹在胸 [ chéng zhú zài xiōng ]

解釋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出處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穀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13指揮若定 [ zhǐ huī ruò dìng ]

解釋 指揮調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從容不迫;很有把握。

出處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14甕中捉鱉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 從大壇子裏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15手到擒來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釋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裏用甚麼人馬!又那裏管甚麼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16十拿九穩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隻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17胸中有數 [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

解釋 指對情況有清楚的了解,心裏有底。

出處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主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麵,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

18百無一失 [ bǎi wú yī shī ]

解釋 失:差錯;過錯。形容十分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也作「百不一失」、「萬無一失」。

出處 唐 裴鉶《聶隱娘》:「(隱娘)一年後刺猿穴百無一失。」

19目無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解釋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嚐見全牛也。」

20決勝千裏 [ jué shèng qiān lǐ ]

解釋 決定千裏外戰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21必操勝券 [ bì cāo shèng quàn ]

解釋 操:持;拿;券:憑證;勝券:指勝利的把握。一定有勝利的把握。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田敬仲世家》:「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22安若泰山 [ ān ruò tài shān ]

解釋 形容極其平安穩固。同「安如泰山」。

出處 《南史 梁紀下論》:「自謂安若泰山,算無遺策。」

23望風撲影 [ wàng fēng pū yǐng ]

解釋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51回:「蔣平道:‘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不是望風撲影麼?’」

24百不失一 [ bǎi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過失,錯誤。萬無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東漢 王充《論衡 須頌》:「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25百下百全 [ bǎi xià bǎi quán ]

解釋 猶言百發百中,萬無一失。

出處 漢 班固《漢書 馮奉世傳》:「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

26篤定泰山 [ dǔ dìng tài shān ]

解釋 像泰山那樣穩定。比喻有絕對把握,無須憂慮。

出處 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篤定泰山。」

27扶顛持危 [ fú diān chí wēi ]

解釋 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麵。

出處 宋·秦觀《賀孫中丞啟》:「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間氣,為世直儒;力足以扶顛持危,器足以致遠任重。」

28計上心頭 [ jì shàng xīn tóu ]

解釋 見「計上心來」。

出處 元·張氏《青衲襖·偷期》:「計上心頭,暗令家童私問候。」

29可操左券 [ kě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約分為左右兩聯,雙方各執其一,左券即左聯,常用為索償的憑證。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30見可而進 [ jiàn kě ér jìn ]

解釋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後指有把握就行動。

出處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31萬不一失 [ wàn bù yī shī ]

解釋 萬: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出處 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一失。」

32麵麵相覷 [ miàn miàn xiāng qù ]

解釋 麵麵:臉對著臉;相:互相;覷: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著。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著;都不說話。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第六卷:「僧問:‘如何是大疑府人?’師曰:‘畢缽岩中麵麵相覷。’」

33實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釋 實事:客觀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內部的規律性。指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河間獻王劉德傳》:「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34東拉西扯 [ dōng lā xī chě ]

解釋 拉、扯:閑談。沒有明確話題地聊天;也指說話寫文章條理紊亂;不緊扣中心議題。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裏原沒有什麼,東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還自以為博奧。」

35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歎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36轉彎抹角 [ zhuǎn wān mò jiǎo ]

解釋 比喻說話、做事繞彎子;不直截了當。抹角:挨著牆角繞過。

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灣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37斬釘截鐵 [ zhǎn dīng jié tiě ]

解釋 斬:砍斷;截:切斷。砍斷釘子切斷鐵。比喻做事;說話堅決果斷。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洪州雲居道膺禪師》:「師謂眾曰:‘學佛法底人,如斬釘截鐵始得。’」

38頭頭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解釋 原為禪宗語;原指道無所不在。後多形容說話、做事條理清楚;道理充分;麵麵俱到。

出處 《續傳燈錄 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

39聲色俱厲 [ shēng sè jù lì ]

解釋 俱:全;都。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很嚴厲。指人對不滿的事表現得非常憤慨激動。

出處 《晉書 明帝紀》:「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何以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

40四平八穩 [ sì píng bā wěn ]

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隻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麵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41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釋 喋喋:形容說話的聲音。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一俗士言詞猥鄙,喋喋不休,殊敗人意。」

42一言為定 [ yī yán wéi dìng ]

解釋 一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賈璉笑道:‘你我一言為定。隻是我信不過二弟,你是萍蹤浪跡,倘然去了不來,豈不誤了人家一輩子的大事。’」

43鄭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 shì ]

解釋 對事物的態度認真嚴肅(鄭重:嚴肅認真)。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44轉危為安 [ zhuǎn wēi wéi ān ]

解釋 由危險轉為平安。危:危險。

出處 漢 劉向《戰國策>書錄》:「皆高才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奇策異智,轉危為安運亡為存,亦可喜,亦可觀。」

45潛移默化 [ qián yí mò huà ]

解釋 潛:暗地裏;不見形跡。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慕賢》:「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46單刀直入 [ dān dāo zhí rù ]

解釋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後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47吞吞吐吐 [ tūn tūn tǔ tǔ ]

解釋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48滴水不漏 [ dī shuǐ bù lòu ]

解釋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說話做事非常周全、嚴密;沒有絲毫漏失;使人無隙可乘。

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誌》:「公孫官率領軍士,拘獲車仗人等,真個是滴水不漏。」

49易如反掌 [ yì rú fǎn zhǎng ]

解釋 像翻轉手掌一樣;比喻做事很容易。

出處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50不動聲色 [ bù dòng shēng sè ]

解釋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出處 宋 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

51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解釋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麵,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52指手畫腳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釋 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2回:「隻見寶玉跑至圍屏燈前,指手畫腳,信口批評。」

53理直氣壯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釋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閻羅殿前,我也理直氣壯,不怕甚的。」

54淋漓盡致 [ lín lí jìn zhì ]

解釋 淋漓:盡情;暢快;盡致:達到極點。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態充分地刻畫、表現了出來。

出處 明 李清《三垣筆記 崇禎補遺》:「敘次大內規製井井,而所紀客氏、魏忠賢驕橫狀,亦淋漓盡致,其為史家必采無疑。」

55竊竊私語 [ qiè qiè sī yǔ ]

解釋 私:私下;背地裏。指背著人悄悄地說話。

出處 宋 蘇舜欽《上範公參政書》:「時尚竊竊私語,未敢公然言之。」

56結結巴巴 [ jiē jiē bā bā ]

解釋 說話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處 老舍《駱駝祥子》十三:「結結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說了一遍,雖然費力,可是說的不算不完全。」

57恰如其分 [ qià rú qí fèn ]

解釋 恰:恰好;分:分寸。合適的界限。指辦事或說話正合分寸。

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108回:「賞分輕重,俱是閻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無不欣喜。」

58井井有條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釋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出處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59拐彎抹角 [ guǎi wān mò jiǎo ]

解釋 彎彎曲曲;繞來繞去地走。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接了當。

出處 元 秦簡夫《東堂老》:「轉彎抹角,可早來到李家門首。」

60不敗之地 [ bù bài zhī dì ]

解釋 具有優勢;不會遭到失敗的境地。

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形篇》:「故善者,立於不敗之地。」

61心裏有底 [ xīn lǐ yǒu dǐ ]

解釋 心中知道底細或內情而有把握。

出處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們一見副政委精神就來了,跟著他,就覺著心裏有底,腰裏也硬。」

62萬不失一 [ wàn bù shī yī ]

解釋 失:失誤,差錯。一萬次中也不會失誤一次。形容非常有把握。亦作「萬不一失」、「萬無一失」、「萬無失一」。

出處 《韓非子·解老》:「治鄉治邦蒞天下者,各以此科適觀息耗則萬不失一。」《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曰:‘先生相人何如?’對曰:‘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63隱約其辭 [ yǐn yuē qí cí ]

解釋 隱約:時隱時現;辭:言辭;說話。說話隱隱約約;躲躲閃閃;不明確;不清楚。

出處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與弟獻汝二書》:「使白太夫人,謂欲禮佛行也者,迎抵會城卒歲,無功為親者諱,故隱約其辭不盡也。」

64計日程功 [ jì rì chéng gōng ]

解釋 計:計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出處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過進尺,計日程功。」

65閑言碎語 [ xián yán suì yǔ ]

解釋 ①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的話。②與正事無關的話。

出處 明·馮惟敏《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田》:「一個道緊急軍情奉火牌,閑言碎語須耽待。」

66穩操勝算 [ wěn cāo shèng suàn ]

解釋 穩:有把握;操:掌握;勝算:能夠製勝的計謀。指有把握取得勝利。

出處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67牙牙學語 [ yá yá xué yǔ ]

解釋 形容嬰兒咿咿呀呀地學大人說話的神情。

出處 唐·司空圖《障車文》:「二女則牙牙學語,五男則雁雁成行。」

68百無失一 [ bǎi wú shī yī ]

解釋 百: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69拿定主意 [ ná dìng zhǔ yì ]

解釋 下定決心,抉擇做什麼事。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卻又一片深心,打了個呼牛也可,呼馬也可的主意,任是誰說什麼,我隻拿定主意,幹我的大事去。」

70聲如洪鍾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解釋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鍾似的。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二回:「憶胥目如閃電,聲如洪鍾。」

71大包大攬 [ dà bāo dà lǎn ]

解釋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出處 李英儒《野火春風鬥古城》第四章:「他手裏搖擺著酒瓶子,大包大攬地說:‘這個小姑娘,跟我投緣分。’」

72胸有丘壑 [ xiōng yǒu qiū hè ]

解釋 丘:山丘;壑:山溝。指繪畫、作文時,心中已把握到了深遠的意境。也比喻對事物的判斷處置自有高下。

出處 唐 厲霆《大有詩堂》:「胸中元自有丘壑,盞裏何妨對聖賢。」

73胡猜亂想 [ hú cāi luàn xiǎng ]

解釋 沒有根據地隨意猜想。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四卷:「胡猜亂想,驚疑不定。」

74穩操左券 [ wén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挌執一聯,左券就是左聯,常用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75百中百發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釋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76分毫不爽 [ fēn háo bù shuǎng ]

解釋 比喻沒有絲毫差錯。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0卷:「那陰報事也盡多,卻是在幽冥地府之中,雖是分毫不爽,無人看見。」

77十拿十穩 [ shí ná shí wěn ]

解釋 穩:穩當,準確。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出處 清·張南莊《何典》:「活鬼道:‘既是天尊顯聖,將來生子是十拿十穩的了。’」

78十捉九著 [ shí zhuō jiǔ zhe ]

解釋 比喻很有把握。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老身這條計,是個上著……端的強如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

79東衝西撞 [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 ]

解釋 謂無把握地四處奔走尋找。

出處 楊朔《鐵騎兵》:「他帶著一班人巧妙地摔開了追擊的敵人,東衝西撞,想再追上大隊。」

80扶危持傾 [ fú wēi chí qīng ]

解釋 扶:幫助;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麵,使之轉危為安。

出處 晉·陳壽《三國誌·許靖傳》:「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

81如操左券 [ rú cāo zuǒ quàn ]

解釋 見「如持左券」。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撫兩大人這次用兵,計慮周詳,勝利如操左券。」

82扶急持傾 [ fú jí chí qīng ]

解釋 扶:幫助;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麵,使之轉危為安。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序:「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

83小菜一碟 [ xiǎo cài yī dié ]

解釋 指不值得大肆宣揚。形容事情很容易辦成。

出處 陳忠實《白鹿原》第29章:「收拾共匪,那僅是小菜一碟、猴毛一撮。」

84如持左券 [ rú chí zuǒ quàn ]

解釋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王劫於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此其善於公而惡張子多資矣。」後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片,雙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債權人收藏,作為憑據。

出處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秦韓之王劫於韓馮、張儀而東兵以徇服魏,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此其善於公而惡張子多資矣。」

85萬無失一 [ wàn wú shī yī ]

解釋 萬: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7卷:「子誠能如是,心無異緣,六根自靜,默然而究,萬無失一也。」

86以一持萬 [ yǐ yī chí wàn ]

解釋 持:把握。形容抓住關鍵,可以控製全局。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儒效》:「法先王,統禮義,一製度,以淺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萬。」

87百不一爽 [ bǎi bù yī shuǎng ]

解釋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出處 《清史稿·戴敦元傳》:「至老,或問僻事,指革書案卷,百不一爽。」

88胸中丘壑 [ xiōng zhōng qiū hè ]

解釋 丘:山丘;壑:山溝。指作畫前心中已有山水勝跡的輪廓。比喻心中對事物的判斷和處置早有定見

出處 《宣和畫譜》:「於是落筆則胸中邱(丘)壑盡在眼前。」

89左券之操 [ zuǒ quàn zhī cāo ]

解釋 左券:古代契約分左右兩聯,雙方各執一聯,左聯作索償的憑證。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公常執左券以責於秦韓。」

90十拏九穩 [ shí mù jiǔ wěn ]

解釋 見「十拿九穩」。

91操必勝之券 [ 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 ]

解釋 操:掌握;券:憑證。手裏掌握必勝的憑證。指十分有把握。

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明法解》:「故明主操必勝之數,以治必用之民。」

92一動不如一靜 [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

解釋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靈隱,有輝僧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一動不如一靜。’」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