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鳥兒歡樂的成語

形容鳥兒歡樂的成語


1驚弓之鳥 [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惶恐不安。也作「傷弓之鳥」。

出處 《晉書 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2鳥語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

解釋 鳥兒啼叫;花兒噴香;形容美好的景色。

出處 宋 呂本中《庵居》詩:「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複恐病相尋。」

3笨鳥先飛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釋 笨拙的鳥先飛起來;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害怕落到別人後麵;比別人先著手做事。也作「夯鳥先飛」。

出處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4一飛衝天 [ yī fēi chōng tiān ]

解釋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鶯歌燕舞 [ yīng gē yàn wǔ ]

解釋 黃鶯歌唱;燕子跳舞。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

出處 宋 蘇軾《報錦亭》詞:「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

6小鳥依人 [ xiǎo niǎo yī rén ]

解釋 指像小鳥一樣親近人。多形容少女或小孩的嬌柔可愛。依:依偎。

出處 《舊唐書 長孫無忌傳》:「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

7比翼雙飛 [ bǐ yì shuāng fēi ]

解釋 比翼:翅膀緊靠翅膀;雙飛:成雙地並飛。借比翼鳥的雙宿雙飛;比喻夫妻形影不離心心相印。

出處 《爾雅 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

8百鳥朝鳳 [ bǎi niǎo cháo fèng ]

解釋 朝:朝見;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鳥王。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

出處 宋·李昉等《太平禦覽》九百一十五卷引《唐書》:「海州言鳳見於城上,群鳥數百隨之,東北飛向蒼梧山。」

9飛鳥依人 [ fēi niǎo yī rén ]

解釋 依:依戀。飛來的小鳥依偎在人的身邊。比喻依附權貴。亦比喻小孩、少女嬌小柔順,可親可受的情態。

出處 宋·闕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經營內引,搖尾乞憐,作飛鳥依人之態。」

10展翅高飛 [ zhǎn chì gāo fēi ]

解釋 形容鳥展開翅膀向高空飛去,也可以比喻事業的興旺發達或人才高度發展。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這場哭,直哭得那鐵佛傷心,石人落淚;風淒雲慘,鶴唳猿啼。便是那樹上的鳥兒,也忒楞楞展翅高飛。」

11飛鳥驚蛇 [ fēi niǎo jīng shé ]

解釋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一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出處 《法書苑》:「唐時一僧釋亞樓善草書,曾自題一聯:‘飛鳥入林,驚蛇入草。’」

12鳥啼花怨 [ niǎo tí huā yuàn ]

解釋 形容悲傷怨恨。

出處 明·徐複祚《紅梨記·請成》:「今日嗬,隻落得鳥啼花怨。」

13鳥焚魚爛 [ niǎo fén yú làn ]

解釋 《易·旅》:「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公羊傳·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後以「鳥焚魚爛」謂因內亂而覆亡。

出處 《易·旅》:「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公羊傳·僖公十九年》:「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

14一鳴驚人 [ yī míng jīng rén ]

解釋 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5自投羅網 [ zì tóu luó wǎng ]

解釋 比喻自己進入圈套。也比喻自己找死或自己上當。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野田黃雀行》:「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

16走投無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釋 無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出處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17欲擒故縱 [ yù qín gù zòng ]

解釋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縱:放開。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比喻為了更好地控製別人;先故意放開他;使他放鬆戒備;或充分暴露;然後再下手。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無如作者要作這等欲擒故縱的文章,令讀者猜一猜。」

18能說會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元 無名氏《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19鵬程萬裏 [ péng chéng wàn lǐ ]

解釋 鵬:指傳說中的大鳥;能飛行萬裏;程:裏程。大鳥飛行的路程萬裏之遙。比喻前程遠大。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遊》:「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20不計其數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釋 計:計算。沒法子計算數目。形容極多。

出處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襄陽始末》:「火炮、藥箭射死北兵及墜水者,不計其數。」

21烏合之眾 [ wū hé zhī zhòng ]

解釋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出處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後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22眾望所歸 [ zhòng wàng suǒ guī ]

解釋 眾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歸:集中)。形容群眾中威望很高。

出處 宋 陸遊《賀禮部曾侍郎啟》:「所養既厚,萬鈞亦何足言;眾望所歸,九遷猶以為緩。」

23天羅地網 [ tiān luó dì wǎng ]

解釋 天空和地麵所張設的羅網。比喻嚴密的包圍圈。多指對敵人、逃犯的嚴密的防範。羅:捕鳥的網。

出處 元 無名氏《鎖魔鏡》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羅地網者,休要走了兩洞妖魔。」

24小巧玲瓏 [ xiǎo qiǎo líng lóng ]

解釋 形容東西小而精致。小巧:細小而靈巧;玲瓏:精巧細致。

出處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25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釋 道德好;聲望大。多形容老年人為人好;有名望。

出處 宋 司馬光《辭人對小殿劄子》:「臣竊惟富弼三世輔臣,德高望重。」

26忘恩負義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釋 忘記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反而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恩:恩惠;負:違背;義:情義。

出處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他怎生忘恩負義?你雪堆兒裏扶起他來那。」

27無拘無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釋 拘:限製;束:約束。沒有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4回:「出家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幹?」

28身不由己 [ shēn bù yóu jǐ ]

解釋 受外界或內心的影響;自身的活動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出處 《宋元戲文輯佚 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衝衝。」

29風聲鶴唳 [ fēng shēng hè lì ]

解釋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出處 唐 房玄齡《晉書 謝玄傳》:「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30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解釋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出處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雲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31歡呼雀躍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釋 高興得像麻雀一樣跳躍。形容非常歡樂。

出處 莊周《莊子 在宥》:「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遊。」

32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33默不作聲 [ mò bù zuò shēng ]

解釋 一句話也不說。

出處 朱自清《不知道》:「固然他有時也可以‘默不作聲’,有時也可以老實答道,‘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

34一唱一和 [ yī chàng yī hè ]

解釋 和:應和;附和。跟著別人唱和;比喻雙方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出處 宋 陳叔方《穎川語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應。呼應者一唱一和,律呂相宜以成文也。」

35羽毛未豐 [ yǔ máo wèi fēng ]

解釋 小鳥的羽毛還沒有長全(豐:豐滿)。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還不夠強大。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36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釋 悠然:安閑舒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而舒適。形容態度悠閑;心情舒適。

出處 《晉書 隱逸傳 楊柯》:「常食粗飲水,衣褐縕袍,人不堪其憂,而柯悠然自得。」

37一無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釋 什麼東西也沒有得到。

出處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得。」

38如鳥獸散 [ rú niǎo shòu sàn ]

解釋 像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形容潰敗逃散。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李陵傳》:「今無兵複戰,天明坐受縛矣!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

39燕語鶯聲 [ yàn yǔ yīng shēng ]

解釋 燕子的語音;黃鶯的歌聲。原形容美好的春光。後形容女子聲音宛轉動聽。

出處 元 關漢卿《金線池》楔子:「嫋娜複輕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

40鳥盡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釋 飛鳥打光了;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原來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出處 三國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41一石二鳥 [ yì shí èr niǎo ]

解釋 一塊石頭投出去;打中兩隻鳥;比喻一舉兩得。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這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

42亂點鴛鴦 [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

解釋 鴛鴦:水鳥名;羽毛美麗;雌雄常在一起;文學作品中常用以比喻夫妻。使兩對或幾對夫婦互易錯配。現指不顧具體情況胡亂搭配。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3回:「唐帝亂點鴛鴦的,把幾個女子賜與眾臣配偶,不但男女稱意,感戴皇恩。」

43受製於人 [ shòu zhì yú rén ]

解釋 製:控製,轄製。受別人所控製,不得自由。

出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製於人。」

44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45羊腸鳥道 [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

解釋 形容山路狹窄,曲折而險峻。

出處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誌》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46逍遙自在 [ xiāo yáo zì zài ]

解釋 逍遙:悠閑自得的樣子;自在:自由;舒適。形容悠然自得;自由自在。

出處 唐 白居易《菩提寺上方遠眺》:「飛鳥滅時宜極目,遠風來處好開襟,誰知不離簪纓內,長得逍遙自在心。」

47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解釋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不再複出。

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48一枝之棲 [ yī zhī zhī qī ]

解釋 棲:鳥停留在樹上。泛指一個工作位置。

出處 《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49傷弓之鳥 [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處 《晉書 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50無拘無縛 [ wú jū wú fù ]

解釋 同「無拘無束」。

出處 明·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近。」

51無束無拘 [ wú shù wú jū ]

解釋 見「無拘無束」。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5回:「你看這荒郊野外,走馬射箭,舞劍掄槍,無束無拘,多少快活。」

52籠中之鳥 [ lóng zhōng zhī niǎo ]

解釋 被關在籠中的鳥。比喻失去自由的人。

出處 《鶡冠子 世兵》:「一目之羅,不可以得雀;籠中之鳥空窺不出。」

53鳥得弓藏 [ niǎo dé gōng cáng ]

解釋 見「鳥盡弓藏」。

出處 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陰五刑,鳥得弓藏;保身全名,獨有子房。」

54鳥道羊腸 [ niǎo dào yáng cháng ]

解釋 狹險典折的山路。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睡龍溥禪師法嗣》:「世人休說行路難,鳥道羊腸咫尺間。」

55各奔東西 [ gè bēn dōng xī ]

解釋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東西。」

56唧唧喳喳 [ jī jī zhā zhā ]

解釋 形容雜亂尖細的聲音。

出處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院子裏的小孩們唧唧喳喳地玩耍著。」

57花香鳥語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解釋 鳥語:鳥鳴如同講話一般。形容春天動人的景象。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98回:「雲霧漸淡,日色微明,四麵也有人煙來往,各處花香鳥語,頗可盤桓。」

58飛禽走獸 [ fēi qín zǒu shòu ]

解釋 禽:鳥;獸:野獸。飛翔的禽鳥,奔跑的野獸。泛指鳥類和獸類。

出處 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飛禽走獸,因木生姿。」

59鳥為食亡 [ niǎo wéi shí wáng ]

解釋 鳥兒為了吃食而死。比喻人為了名利而喪失生命。

出處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13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時袁伯珍聽得這些話,便要從此發一宗洋財。」

60鳥槍換炮 [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

解釋 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那個氣好比煙袋換吹筒,吹筒換鳥槍,鳥槍換炮,越吹越壯了。」

61鳥窮則啄 [ niǎo qióng zé zhuó ]

解釋 鳥陷於絕境就要反啄。比喻人走投無路就會冒險。

出處 《荀子·哀公》:「鳥窮則啄,獸窮則攫。」

62鳩占鵲巢 [ jiū zhàn què cháo ]

解釋 鳩性拙;不善營巢;而占居鵲所成之巢。

出處 《詩經 召南 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63驚弦之鳥 [ jīng xián zhī niǎo ]

解釋 見「驚弓之鳥」。

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

64蠶叢鳥道 [ cán cóng niǎo dào ]

解釋 指險絕的山路。

出處 清 戴名世《紀紅苗事》:「開其蠶叢鳥道,通其百工技藝。」

65越鳥南棲 [ yuè niǎo nán qī ]

解釋 從南方飛來的鳥;築巢時一定築在南邊的樹枝上。比喻難忘故鄉情。

出處 南朝 梁 蕭統《古詩十九首》:「葫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66先笑後號 [ xiān xiào hòu hào ]

解釋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後以「先笑後號」指命運先吉後凶。

出處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67檻猿籠鳥 [ jiàn yuán lóng niǎo ]

解釋 檻:關野獸的籠子。籠子裏的猿猴和飛鳥。比喻受約束的人或物。

出處 明·張鳳翼《紅拂記·相公完偶》:「聽他言詞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隻是檻猿籠鳥難親傍。」

68洞察秋毫 [ dòng chá qiū háo ]

解釋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鳥獸秋天身上新生的細毛,比喻極其細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處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69燕舞鶯啼 [ yàn wǔ yīng tí ]

解釋 燕子在飛舞,黃鶯在鳴叫。形容春光明媚。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此時正值暮春天氣,隻見一路上有的是紅桃綠柳,燕舞鶯啼。」

70魚驚鳥散 [ yú jīng niǎo sàn ]

解釋 見「魚潰鳥散」。

出處 《陳書·高祖紀上》:「公以國盜邊警,知無不為,恤是同盟,誅其醜類,莫不魚驚鳥散,麵縛頭懸。」

71魚潰鳥離 [ yú kuì niǎo lí ]

解釋 見「魚潰鳥散」。

出處 《周書·武帝紀下》:「王威既振,魚潰鳥離,破竹更難,見瓴非易。」後蜀·何光遠《鑒誡錄·知機對》:「一擊而魚潰鳥離,四合而豕分蛇斷。」

72鳥入樊籠 [ niǎo rù fán lóng ]

解釋 樊籠:鳥籠,比喻不自由的境地。飛鳥進了籠子。比喻自投羅網,陷入困境。

出處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恰便似魚鑽入絲網,鳥撲入樊籠。」

73鳥驚魚散 [ niǎo jīng yú sàn ]

解釋 見「鳥散魚潰」。

出處 《舊唐書·契宓何力傳》:「賊非有城郭,逐水草以為生,若不襲其不虞,便恐鳥驚魚散。」

74鳥驚魚潰 [ niǎo jīng yú kuì ]

解釋 潰:潰散。象鳥驚飛,象魚潰散而逃。形容軍隊因受驚擾而亂紛紛地四下潰散。

出處 《隋書 楊玄感傳論》:「民為凋盡,徭戍無期,率土之心,鳥驚魚潰。」

75鳥驚鼠竄 [ niǎo jīng shǔ cuàn ]

解釋 見「鳥駭鼠竄」。

出處 《明史·艾萬年傳》:「賊衣食易盡,生理一絕,鳥驚鼠竄。」

76鳥覆危巢 [ niǎo fù wēi cháo ]

解釋 鳥巢因建於弱枝而傾覆。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出處 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77鳥駭鼠竄 [ niǎo hài shǔ cuàn ]

解釋 形容驚恐逃竄。

出處 宋·曾鞏《救災議》:「彼知己負有司之禁,則必鳥駭鼠竄,竊弄鋤梃於草茅之中,以扞遊繳之吏。」

78鷗鳥忘機 [ ōu niǎo wàng jī ]

解釋 機:機心。指人無巧詐之心,異類可以親近。比喻淡泊隱居,不以世事為懷

出處 唐 陸龜蒙《酬襲美夏首病愈見招》詩:「除卻伴淡秋水外,野鷗何處更忘機。」

79鵠形鳥麵 [ hú xíng niǎo miàn ]

解釋 指饑疲瘦削的樣子。

出處 明歸有光《送宋知縣序》:「歲複薦饑,侯加意撫恤,向之逃亡者,鵠形鳥麵,爭出供役。」

80兒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釋 兒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豐富,年輕有為的男女英雄。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縱橫九萬裏,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一身兼備的,也隻見得兩個。」

81烏鳥私情 [ wū niǎo sī qíng ]

解釋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出處 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82獸聚鳥散 [ shòu jù niǎo sàn ]

解釋 比喻聚散無常。也比喻烏合之眾。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無匈奴之性,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影。」

83坌鳥先飛 [ bèn niǎo xiān fēi ]

解釋 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多用作謙詞。同「笨鳥先飛」。

出處 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三末雲]:二哥,你得了官也。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鳥先飛。」

84揮翰臨池 [ huī hàn lín chí ]

解釋 翰:鳥羽,借指毛筆;臨池:指寫字。指運筆寫字。

出處 晉·代衛恒《四體書勢》謂東漢的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85熊經鳥伸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

解釋 見「熊經鳥申」。

出處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呂岩》:「不損上藥,愈益下田。熊經鳥伸,納新吐故。」

86熊經鳥引 [ xióng jīng niǎo yǐn ]

解釋 同「熊經鳥申」。

出處 元·耶律楚材《繼武善夫韻》:「熊經鳥引聊終老,岩下疏鬆正好攀。」

87熊經鳥曳 [ xióng jīng niǎo yè ]

解釋 同「熊經鳥申」。

出處 《弘明集·正誣論》:「且夫熊經鳥曳,導引吐納,輟黍稷而禦英蕊。」

88熊經鳥申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

解釋 古代一種導引養生之法。狀如熊之攀枝,鳥之伸腳。

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89禽息鳥視 [ qín xī niǎo shì ]

解釋 比喻生活優裕而對社會不能做一點有益的事。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誌也。」

90窮鳥入懷 [ qióng niǎo rù huái ]

解釋 窮鳥:困窘的鳥;懷:投入懷抱。比喻處境困難而投靠別人。

出處 晉 孫盛《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

91籠鳥檻猿 [ lóng niǎo jiàn yuán ]

解釋 籠中鳥檻中猿。比喻受拘禁沒有自由的人。

出處 唐 白居易《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後》詩:「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92鶯啼燕語 [ yīng tí yàn yǔ ]

解釋 鶯:黃鸝。燕子的話語,黃鸝的歌聲。形容大好春光。

出處 唐·皇甫冉《春思》詩:「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93長頸鳥喙 [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

解釋 喙:鳥的嘴。長頸項,尖嘴巴。指陰險狠毒者的狀貌。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範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94魚爛而亡 [ yú làn ér wáng ]

解釋 魚腐爛從內髒起。比喻因內部禍亂而自取滅亡。

出處 《公羊傳 僖公十九年》:「梁亡,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魚爛而亡也。」

95鳥麵鵠形 [ niǎo miàn hú xíng ]

解釋 形容由於饑餓而身體軟弱,麵容枯瘦。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死者蔽野。富室無食,皆鳥麵鵠形。」

96鴞鳥生翼 [ qīng niǎo shēng yì ]

解釋 舊傳鴞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義。

出處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青蛙神》:「今老幼皆以溫飽,遂如鴞鳥生翼,欲啄母睛邪!」

97雲屯鳥散 [ yún tún niǎo sàn ]

解釋 如雲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

出處 《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雲屯鳥散,更相馳突。」

98倦鳥知還 [ juàn niǎo zhī huán ]

解釋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後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出處 晉·陶潛《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99鳳儀獸舞 [ fèng yí shòu wǔ ]

解釋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後用「鳳儀獸舞」表示聖賢教化的功效極大,能使神異的鳥獸奮然起舞。

出處 《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