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達到目標的成語

形容達到目標的成語


1乘風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釋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誌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裏浪」、「長風破浪」。

出處 《宋書 宗愨傳》:「愨少時,炳問其誌。愨答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2百折不撓 [ bǎi zhé bù náo ]

解釋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出處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3鍥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堅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懈: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出處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複濮洲。」

5愚公移山 [ yú gōng yí shān ]

解釋 比喻做事有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出處 《列子 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6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釋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無畏懼地迎著困難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從俱摩拳擦掌,個個勇往直前。」

7堅韌不拔 [ jiān rèn bù bá ]

解釋 拔:動搖;改變。形容意誌堅定頑強;不可動搖。

出處 方毅《讀》:「需要的是刻苦學習,刻苦鑽研,始終不懈,堅韌不拔。」

8奮發圖強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出處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願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拚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9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釋 滴水可把石頭打穿。比喻雖然力量小;但隻要堅持不懈;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10繩鋸木斷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釋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隻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出處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11堅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釋 移:改變。形容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唐文宗開成五年》:「推心委任,堅定不移,則天下何憂不理哉!」

12分道揚鑣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解釋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誌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誌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13力爭上遊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釋 上遊: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於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出處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14臥薪嚐膽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釋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嚐一嚐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誌。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嚐膽也。」

15夜以繼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釋 以:用;拿;繼:繼續連接。用晚上的時間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16始終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釋 渝:變。自始至終一直不變。指守信用。

出處 《晉書 陸曄傳》:「格勤貞固,始終不渝。」

17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釋 廢:停止。顧不上睡覺;忘掉了吃飯。形容學習或工作積極努力;用心專一。

出處 南朝 齊 王融《曲水詩序》:「猶且具明廢寢,昃晷忘餐。」

18百發百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 ]

解釋 百:形容多;發:發射;也指射箭;中:正對上;恰恰合上。①指射箭技術高明;每次都能命中目標。②比喻料事準確;算計高明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19百煉成鋼 [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解釋 煉:冶煉。鐵經過反複錘煉便成為堅韌的鋼。比喻經過長期的、多次的鍛煉;使人非常堅強。

出處 郭小川《保衛我們的黨》詩:「點起鬥爭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煉成鋼。」

20糊裏糊塗 [ hú lǐ hú tú ]

解釋 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難道龔定庵就這麼糊裏糊塗的給他們藥死了嗎?」

21不可思議 [ bù kě sī yì ]

解釋 原是佛教用語;指神秘奧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語表達。後形容對事物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很難理解。

出處 《維摩詰經 不思議品》:「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慧遠義記:「不思據心,不議就口,解脫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為不可思議。」

22世外桃源 [ shì wài táo yuán ]

解釋 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是一個人間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詞,相當於西方的極樂世界或者天堂。千百年來,完美主義者無不苦苦追尋、刻意營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

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鬆鳳閣,這是俺的世外桃源。」

23堅貞不屈 [ jiān zhēn bù qū ]

解釋 貞:節操。堅定有氣節;絕不屈服。

出處 唐 韋應物《江州集 睢陽感懷》詩:「甘從鋒刃斃,莫奪堅貞誌。」

24好高騖遠 [ hào gāo wù yuǎn ]

解釋 好:喜歡;騖:從事;追求。喜歡高的;追求遠的。指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出處 《宋史 道學傳一 程灝》:「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25心滿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釋 稱心如意;非常滿足。

出處 宋 劉克莊《答歐陽秘書書》:「精義多先儒所未講,陳言無一字之相襲,雖累數千言,而義理一脈,首尾貫屬,讀之使人心滿意足。」

26指日可待 [ zhǐ rì kě dài ]

解釋 形容不要多久就可達到目的(指日:可以指出日期)。

出處 三國 蜀 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可待也。」

27殊途同歸 [ shū tú tóng guī ]

解釋 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28獨一無二 [ dú yī wú èr ]

解釋 隻有這一個;而沒有別的可與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處 宋 延壽《宗鏡錄》第31卷:「獨一無二,即真解脫。」

29玩物喪誌 [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釋 指迷戀於所玩賞的事物而消磨了積極進取的誌氣。

出處 《尚書 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誌。」

30登峰造極 [ dēng fēng zào jí ]

解釋 登:上;峰:山頂;造;達到;極:最高點。攀登到山峰的頂點。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幹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不知便可登峰造極不?然陶練之功,尚不可誣。」

31百尺竿頭 [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釋 桅杆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 唐 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32苦盡甘來 [ kǔ jìn gān lái ]

解釋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出處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

33融會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融會:融合領會;貫通:透徹理解。指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全書 學三》:「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34獨木難支 [ dú mù nán zhī ]

解釋 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起將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單薄的力量無法維持全局。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拉楞自欲壞,非一木所能支。」

35人窮誌短 [ rén qióng zhì duǎn ]

解釋 窮:困厄;短:短小。人的處境困厄,誌向也就小了。

出處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一回:「所謂人窮誌短,我那裏敢和他較量,隻索避了。」

36再接再厲 [ zài jiē zài lì ]

解釋 再:繼續;接:接觸;厲:即「礪」;磨快。原指雄雞相鬥時;每次交鋒前先磨磨嘴。現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出處 唐 韓愈《鬥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37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釋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出處 《尚書 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 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 蜀書 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38懸崖峭壁 [ xuán yá qiào bì ]

解釋 形容山勢險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處 唐 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嫋嫋不可攀。」

39意氣用事 [ yì qì yòng shì ]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清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40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處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41自強不息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釋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出處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2豪情壯誌 [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

解釋 豪邁的情懷;遠大的誌向。

出處 茅盾《溫故以知新》:「他們大多數兩鬢添霜,然而豪情壯誌,更見堅強。」

43雄心壯誌 [ 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

解釋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誌願。

出處 宋 歐陽修《蘇才翁挽詩二首》:「柳岸撫柩送歸船,雄心壯誌兩崢嶸,誰謂中年誌不成。」

44懷璧其罪 [ huái bì qí zuì ]

解釋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後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出處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45頓開茅塞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釋 頭腦本來像被茅草堵塞住;忽然被打開了。比喻因受啟發而忽然心思開朗;明白了道理或消除了疑團。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46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釋 戰馬一到陣前就取得勝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處 元 張國賓《薛仁貴》楔子:「憑著您孩兒學成武藝,智勇雙全,若在兩陣之間,怕不馬到成功。」

47鴻鵠之誌 [ hóng hú zhī zhì ]

解釋 鴻鵠:天鵝。天鵝所有的誌向。比喻遠大誌向。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48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解釋 指態度沒有變化;完全像從前一樣。一:完全;如:像;既往:從前。

出處 《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來,到海外求學的中國人何止千百,在學業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國又窮又弱的現狀一如既往,絲毫無所改變。」

49力所能及 [ lì suǒ néng jí ]

解釋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出處 唐 裴鉶《傳奇 韋自東》:「殿於宏壯,林泉甚佳,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似驅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50合情合理 [ hé qíng hé lǐ ]

解釋 符合情理。

出處 陳殘雲《山穀風煙》第11章:「黃為民心情顯得輕鬆,覺得周祺這個人很可愛,既有原則,又能合情合理地幫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51大處著眼 [ dà chù zhuó yǎn ]

解釋 著眼:觀察。指從整體;長遠或大的方麵觀察;考慮。

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隻感念姑娘救了自己的兒子,延了安家的宗祀,大處著眼,便不忍吹求到此。」

52天下為公 [ tiān xià wéi gōng ]

解釋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當成一家的私有。後指國家的一切都屬於人民。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53得其所哉 [ dé qí suǒ zāi ]

解釋 所:處所;哉;語氣詞。得到了合適的地方。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載!」

54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釋 生:生硬。指不從實際出發;生硬地機械地搬用別人的方法。

出處 《山村新人》:「我們反對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作風。」

55磨杵成針 [ mó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 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隻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出處 明 楊慎《七星橋記》:「矢磨杵成針之誌,徼折梅寄慲之靈。」

56竭盡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釋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57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釋 驥:千裏馬;櫪:馬槽。伏櫪:就著馬槽吃食。老的千裏馬雖然趴在槽頭吃食;但仍想奔馳千裏。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壯誌。

出處 三國 魏 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58精衛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解釋 精衛:古代神話中的小鳥名。古代神話;炎帝的女兒在東海淹死;化為精衛鳥;每天銜西山的木石來填東海。後用來比喻不畏困難;意誌堅決。

出處 晉 陶淵明《山海經》詩:「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59堅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釋 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誌堅定,毫不動搖。

出處 宋 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60堅持不渝 [ jiān chí bù yú ]

解釋 渝:改變。堅持到底;決不改變。

61大節不奪 [ dà jié bù duó ]

解釋 大節:臨難不苟的節操;奪:喪失。指麵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誌向。

出處 《論語·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62好惡不同 [ hǎo è bù tóng ]

解釋 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誌趣、誌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公卿大夫,好惡不同。」

63異端邪說 [ yì duān xié shuō ]

解釋 邪說:有害的學說。異端:不符合正統的思想或理論。與正統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觀或學說。

出處 宋 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異端邪說日交馳,聖哲攻之心費辭。」

64抱負不凡 [ bào fù bù fán ]

解釋 抱負:遠大的誌向。指有遠大的誌向,不同一般。

出處 宋 樓鑰《績溪縣尉樓君墓誌銘》:「念吾兄抱負不凡,不見於用。」

65無可比擬 [ wú kě bǐ nǐ ]

解釋 比擬:相比。沒有可以相比的。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江陵護國齊月禪師》:「窮外無方,窮內非裏,應用萬般,無可比擬。」

66稱心快意 [ chèn xīn kuài yì ]

解釋 滿足心意。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稱心快意了。」

67胸懷大誌 [ xiōng huái dà zhì ]

解釋 懷:懷藏。胸有遠大誌向。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68胸無大誌 [ xiōng wú dà zhì ]

解釋 心裏沒有遠大誌向。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於回、革等人,實係凡庸之輩,胸無大誌,三年來觀望風色,動搖不前。」

69計日程功 [ jì rì chéng gōng ]

解釋 計:計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出處 梁啟超《中國理法學發達史論》:「法治國雖進不必驟,而得過進尺,計日程功。」

70不可限量 [ bù kě xiàn liàng ]

解釋 限量:限定止境、數量。形容前程遠大。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6回:「鮑文卿向知府著實讚這季少爺將來不可限量。」

71人各有誌 [ rén gè yǒu zhì ]

解釋 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誌向。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管寧傳》:「太祖曰:'人各有誌,出處異趣。'」

72矢誌不渝 [ shǐ zhì bù yú ]

解釋 表示永遠不變心。

出處 《晉書 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誌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

73移山倒海 [ yí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倒翻大海。比喻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6回:「善能移山倒海,慣能撒豆成兵。」

74分路揚鑣 [ fēn lù yáng biāo ]

解釋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幹各的事。

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誌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75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 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係頭,懸屋梁。」

76文以載道 [ wén yǐ zài dào ]

解釋 載:裝載,引伸為闡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為了說明道理的。

出處 宋 周敦頤《通書 文辭》:「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

77超世之才 [ chāo shì zhī cái ]

解釋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蘇拭《晁錯論》:「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出處 宋·蘇拭《晁錯論》:「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78風風雨雨 [ fēng fēng yǔ yǔ ]

解釋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出處 元 張可久《普天樂 憶鑒湖》曲:「風風雨雨清明,鶯鶯燕燕關情。」

79淩雲之誌 [ líng yún zhī zhì ]

解釋 淩雲:高入雲霄的誌氣。形容遠大的誌向。

出處 《漢書·揚雄傳》:「往時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陵(淩)雲之誌。」

80生死關頭 [ shēng sǐ guān tóu ]

解釋 非生即死的緊急關頭。

出處 明·高攀龍《講義·仁遠乎哉章》:「此一轉念,是生死關頭,千聖都從此做成。」

81百中百發 [ bǎi zhòng bǎi fā ]

解釋 中:射中目標。發:發射。形容射箭、投擲或射擊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從不落空。同「百發百中」。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一:「回陳桐聞腦後鸞鈴響處,料是飛虎趕來,掛下畫戟,取火龍標掌在手中,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

82鐵杵磨針 [ tiě chǔ mó zhēn ]

解釋 比喻隻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處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83揆情度理 [ kuí qíng duó lǐ ]

解釋 揆、度:揣測、估計;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據情理來推測、估計。也作「揆情度事」。

出處 宋 彭龜年《止堂集 祭陳克齋先生文》:「揆情度事,如鑒之明;泛酬曲應,如衡之平。」

84未竟之誌 [ wèi jìng zhī zhì ]

解釋 沒有完成的誌向。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誌。」

85非池中物 [ fēi chí zhōng wù ]

解釋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出處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86勵精求治 [ lì jīng qiú zhì ]

解釋 振奮精神,盡力設法治好國家。

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擢禦史中丞,帝方勵精求治。」

87匹夫懷璧 [ pǐ fū huái bì ]

解釋 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8卷:「少資利薄多資累,匹夫懷璧將為罪。」

88厲精圖治 [ lì jīng tú zhì ]

解釋 圖:謀求,設法。厲:奮勉。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亦作「勵精圖治」、「厲精求治」、「厲精為治」。

出處 宋·邵博《聞見後錄》第23卷:「熙寧中,王介甫初參大政,神考方厲精圖治。」

89厚積薄發 [ hòu jī bó fā ]

解釋 厚積:指大量地、充分地積蓄;薄發: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積蓄,慢慢放出。形容隻有準備充分才能辦好事情。

90大廈將顛 [ dà shà jiāng diān ]

解釋 喻情勢危急,頻臨崩潰。

出處 隋·王通《中說·事君》:「[文中子]退而謂董常曰:‘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

91改操易節 [ gǎi cāo yì jié ]

解釋 改、易:改變。改變原來的操行和誌向。

出處 《三國誌·吳誌·黃蓋傳》:「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邃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奉禮請見,郡境遂清。」

92改節易操 [ gǎi jié yì cāo ]

解釋 改變原來的操行和誌向。多指喪失應當堅守的節操;也指去惡為善。同「改操易節」。

出處 明 歸有光《上王都禦史書》:「故以為人之賢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決於一見,而終其身不易。彼有改節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矯而為之者。」

93改轍易途 [ gǎi zhé yì tú ]

解釋 改變行車軌道,另走一條路。比喻改變方向、目標或做法。

出處 宋 楊夔《複宮闕後上執政書》:「前車已覆,後車豈可躡而行之,固當改轍易途,以取其不傾不蹶。」

94改途易轍 [ gǎi tú yì zhé ]

解釋 改變行車軌道,另走一條路。比喻改變方向、目標或做法。同「改轍易途」。

出處 清 朱之瑜《端亭記》:「勉吾子改途易轍而合同乎世俗,則告朋友不信,將如何而可?」

95放達不羈 [ fàng dá bù jī ]

解釋 縱放曠達,不受拘束。

出處 《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盧柟]一生好酒任俠,放達不羈,不輕財傲物之誌。」

96夢見周公 [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

解釋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為孔子哀歎自己體衰年老的辭句。後多作為瞌睡的代稱。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97登高望遠 [ dēng gāo wàng yuǎn ]

解釋 登上高處,看得更遠。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 《荀子 勸學》:「我嚐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 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98融彙貫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解釋 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彙合,得到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秦牧《藝海拾貝 獨創一格》:「鄭板橋學習任何東西,都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融彙貫通,發揚創造性。」

99融釋貫通 [ róng shì guàn tōng ]

解釋 把各方麵的知識和道理融化彙合,得到全麵透徹的理解。

出處 清 戴名世《〈讀易質疑〉序》:「世苟有通學古之士,潛心冥會,融釋貫通,其於程朱繼誌述事,能補其所未及,是亦程朱之功臣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