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有善心的成語

形容有善心的成語


1溫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釋 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溫柔:溫和柔順;敦:誠懇。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經解》:「入其國,其教不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

2心地善良 [ xīn dì shàn liáng ]

解釋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處 梁遇春《奧布倫摩夫》:「然而他們也是聰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卻終於草草一生。」

3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 ]

解釋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出處 老舍《老張的哲學》:「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4璞玉渾金 [ pú yù hún jīn ]

解釋 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5善氣迎人 [ shàn qì yíng rén ]

解釋 善氣:和藹可親的態度。形容用和藹可親的態度對待人。

出處 《管子·心術下》:「善氣迎人,親如兄弟;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6渾金白玉 [ hún jīn bái yù ]

解釋 見「渾金璞玉」。

出處 宋·戴埴《鼠璞·魏相許伯》:「士大夫出處,如渾金白玉,不可玷闕。」

7淑質英才 [ shū zhì yīng cái ]

解釋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質,非凡的才能。

出處 《後漢書·禰衡傳》:「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礫。」

8與人為善 [ yǔ rén wéi shàn ]

解釋 與:讚成;為:做;善:好;好事。原指讚成人學好。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醜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9善始善終 [ shàn shǐ shàn zhōng ]

解釋 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束。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

10獨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釋 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隻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1赤子之心 [ chì zǐ zhī xīn ]

解釋 赤子:初生的嬰兒。孩子純真無邪的心靈。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純潔。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2平易近人 [ píng yì jìn rén ]

解釋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寬廣;後比喻態度平和;沒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魯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13打抱不平 [ dǎ bào bù píng ]

解釋 在雙方爭執中;主動介入;幫助受到欺壓的人;打擊實施強暴者。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那黃湯難道灌喪了狗肚子裏去了?氣的我隻要替平兒打抱不平。」

14文武雙全 [ wén wǔ shuāng quán ]

解釋 文:文才;武:武藝。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

出處 《舊唐書·李光弼傳》:「蘊孫、吳之略、有文武之才。」

15治病救人 [ zhì bìng jiù rén ]

解釋 治療疾病;挽救病人。比喻真心誠意地幫助別人糾正錯誤缺點。

出處 晉 葛洪《神仙傳》:「沈羲,吳郡人,學道於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16源遠流長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釋 源:源頭;流:水的流程。河的源頭很遠;水流很長。比喻曆史悠久。

出處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誌銘》:「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

17和顏悅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釋 顏:麵容;悅色:高興的臉色。指溫和高興的臉色。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漢 鄭玄注:「言和顏悅色為難也。」

18愛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 ]

解釋 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處 續範亭《延安五老》詩:「愛憎分明是本色,疾惡如仇不寬恕。」

19設身處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解釋 設:假設;處: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著想。

出處 宋 朱熹《禮記 中庸》注:「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

20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釋 濡:沾濕;沫:唾沫。水幹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濕;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1悲天憫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解釋 悲天:悲歎時世;憫:哀憐;憫人:憐憫眾人。對混亂的時世感到悲傷;對困苦的人民表示憐憫。

出處 清 黃宗義《朱人遠墓誌銘》:「嗟乎!人遠悲天憫人之懷,豈為一己之不遇乎!」

22博施濟眾 [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釋 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23和藹可親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釋 指一個人的修養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

24個人主義 [ gè rén zhǔ yì ]

解釋 個人本身的利益應該高於一切的道德學說或原則,道德的自私自利。

出處 毛澤東《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這是小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表現。」

25樂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解釋 樂、好:喜歡;願意;善:做好事;施:施舍。樂意做好事;喜歡施舍。形容慷慨解囊;樂於助人。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26解囊相助 [ jiě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釋 囊:口袋。解開口袋拿出財物來幫助別人。

出處 明 張岱《琅孉文集 募修嶽鄂王祠募疏》:「若有賢士大夫解囊樂助,自為王所式憑。」

27從善如流 [ cóng shàn rú liú ]

解釋 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麼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於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28來者不善 [ lái zhě bù shàn ]

解釋 強調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範。

出處 清 趙翼《陔餘叢考 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

29善有善報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解釋 善:好的。報:報應。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30惡有惡報 [ è yǒu è bào ]

解釋 做壞事的人會得到不好的報應。指因辦壞事而自食其果。

出處 南朝·梁·蕭衍《新酒肉文》:「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

31濟困扶危 [ jì kùn fú wēi ]

解釋 濟:接濟;扶:扶助。幫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裏,憑著這濟困扶危書一緘。」

32善善惡惡 [ shàn shàn è è ]

解釋 稱讚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強國》:「彼先王之道也,一人之本也,善善惡惡之應也,治必由之,古今一也。」

33於心何忍 [ yú xīn hé rěn ]

解釋 怎能忍心。即內心不忍。

出處 明·王世楨《鳴鳳記》第十六出:「若如此,楊公命盡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監斬他,於心何忍。」

34口齒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解釋 口齒:說話、言談;伶俐:聰明,靈活。談吐麻利,應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素日雖然口角伶俐,此時一心卻為金釧兒感傷,恨不得也身亡命殞。」

35點頭稱善 [ diǎn tóu chēng shàn ]

解釋 道:說;善:好。表示讚同。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6回:「陳雚以下眾人,都點頭稱善。」

36多謀善斷 [ duō móu shàn duàn ]

解釋 多作謀劃;善於判斷。

出處 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谘俊茂,好謀善斷。」

37善眉善眼 [ shàn méi shàn yǎn ]

解釋 形容容貌善良。

出處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雖是吊死……倒比活的時節去了那許多的殺氣,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張的哲學》十一:「門房裏坐著一個老人,善眉善眼象世傳當仆人的樣子。」

38樂於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釋 很樂意幫助別人。

出處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她見他為人忠厚,樂於助人,也信任他,處處請教。」

39能說善道 [ néng shuō shàn dào ]

解釋 道:說,講。形容口齒伶俐,很會說話

出處 黃藥眠《自紀篇》:「他們都是能說善道的人。」

40大發慈悲 [ dà fā cí bēi ]

解釋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梁武帝累修歸極樂》:「伏望母親大人,大發慈悲,優容苦誌。」

41渾金璞玉 [ hún jīn pú yù ]

解釋 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出處 南朝 梁元帝《為東宮薦石門侯啟》:「點漆凝脂,事逾衛玠;渾金璞玉,才匹山濤。」

42菩薩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解釋 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麵貌慈祥善良。

出處 宋 龐元英《談藪》:「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43長袖善舞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解釋 袖子長,有利於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44遷善改過 [ qiān shàn gǎi guò ]

解釋 謂改正過失而向善。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遷善改過,是修德中緊要事。」

45遏惡揚善 [ è wù yáng shàn ]

解釋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出處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46左提右挈 [ zuǒ tí yòu qiè ]

解釋 挈:帶領。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照顧。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耳陳餘列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

47抑強扶弱 [ yì qiáng fú ruò ]

解釋 抑:壓製;扶:幫助。壓製強暴,扶助弱小。

出處 漢 袁康《越絕書 外傳本事》:「於是勾踐抑強扶弱,絕惡反之於善。」

48棄惡從善 [ qì è cóng shàn ]

解釋 丟棄邪惡行為去做好事。

出處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願意和韓勁合作,使吳迪棄惡從善。」

49待人接物 [ dài rén jiē wù ]

解釋 物:人物;人們。接待交往各種人物。指平時與人相處。

出處 宋 俞文豹《吹劍四錄》:「內而存心養性、立身行己無所歉,外而待人接物、處事應世無所戾。」

50能文善武 [ néng wén shàn wǔ ]

解釋 能:能夠,信任。指人文武雙全。

出處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四折:「憑著我能文善武才人敵,俺父親將我來許。」

51救困扶危 [ jiù kùn fú wēi ]

解釋 救濟扶助陷於困境危難中的人。

出處 元 劉君錫《來生債》第四折:「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注福消愆。」

52明眸善睞 [ míng móu shàn lài ]

解釋 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靈活。

出處 三國 魏 曹植《洛神賦》:「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53濟弱扶傾 [ jì ruò fú qīng ]

解釋 弱:弱小;傾:倒塌,比喻境遇困難。扶助弱小和處境困難的人。

出處 明 劉基《沁園春》詞:「江左夷吾,關中宰相,濟弱扶傾計甚長。」

54善門難開 [ shàn mén nán kāi ]

解釋 善門:為善之門。舊指一旦行善助人,許多人都會來求援,凡無法應付了。

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這太原一府是被災頂重的地方。大善士見機,善門難開。」

55溫良恭儉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

解釋 溫:溫和;良:善良;恭:恭敬;儉:節製。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6溫良儉讓 [ wēn liáng jiǎn ràng ]

解釋 溫:溫和;良:善良;儉:節製;讓:忍讓。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泛指態度謙恭,舉止文雅。

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57多情善感 [ duō qíng shàn gǎn ]

解釋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出處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隻有風流共古長。」

58至善至美 [ zhì shàn zhì měi ]

解釋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處 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著震撼著宇宙的大風暴,而且他又把這個理解作為翻掌間便立現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跡’,因而對於生活的實際的轉變——在矛盾混亂中所產生的向前進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醜惡。」

59天理良心 [ tiān lǐ liáng xīn ]

解釋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舊指人類純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一到院裏,隻聽鳳姐說道:‘天理良心!我在這屋裏熬的越發成了賊了!’」

60能歌善舞 [ néng gē shàn wǔ ]

解釋 擅長歌舞。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9回:「不論才人、美人、嬪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見者,許報名到顯仁宮自獻。」

61好施樂善 [ hào shī lè shàn ]

解釋 施:給予;樂:喜歡;善:好事。喜歡做善事和施舍,指樂於行善,喜歡施舍。

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5卷:「再說施家,自從施濟存日,好施樂善,囊中已空虛了。」

62改行為善 [ gǎi xíng wéi shàn ]

解釋 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

出處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下》:「天子悲憐其意,遂下令曰:‘夫訓導不純,而愚民陷焉。或欲改行為善,其道無由也。’」

63擇善而行 [ zé shàn ér xíng ]

解釋 謂選擇有益的事去做。

出處 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64遷善黜惡 [ qiān shàn chù è ]

解釋 猶言向善而去除邪惡。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考黜》:「考黜之政,謂遷善黜惡。」

65多錢善賈 [ duō qián shàn jiǎ ]

解釋 亦作「多財善賈」。謂錢多好作買賣。比喻具備充分條件,則事容易辦成。

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66多財善賈 [ duō cái shàn gǔ ]

解釋 賈:做買賣。本錢多就好做買賣。比喻具備充分的條件就容易把事情辦好。

出處 韓非《韓非子 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67掩惡揚善 [ yǎn è yáng shàn ]

解釋 謂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

出處 漢·班固《白虎通·諡》:「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諡之者何?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68扶善懲惡 [ fú shàn chéng è ]

解釋 扶:支持,幫助。幫助善良的打擊邪惡的。

出處 郭沫若《文學與社會》:「使人們明確地辨別是非,把愛與憎的感情深刻化,從而加強團結的力量,而移入扶善懲惡的行動。」

69多謀善慮 [ duō móu shàn lǜ ]

解釋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於智謀,又善於思考。

出處 清·李漁《凰求鳳·畫策》:「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一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70手滑心慈 [ shǒu huá xīn cí ]

解釋 慈:慈祥。手頭慷慨,心地慈祥。指樂於助人。

出處 清·袁枚《與林遠峰書》:「魚門當日,並不在酒場歌席妄費一錢,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71成人之善 [ chéng rén zhī shàn ]

解釋 成全別人為善。

出處 《魏書·禮誌四》:「況乃官曆士流,當訓章之運,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72淑人君子 [ shū rén jūn zǐ ]

解釋 淑:溫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賢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出處 《詩經·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73改行遷善 [ gǎi xíng qiān shàn ]

解釋 改變不良行為,誠心向善。同「改行為善」。

出處 《新唐書 張巡傳》:「巡下車,以法誅之,赦餘黨,莫不改行遷善。」

74蕙質蘭心 [ huì zhì lán xīn ]

解釋 蕙:一種香草;蘭:蘭花。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出處 宋·柳永《離別難》:「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75見善若驚 [ jiàn shàn ruò jīng ]

解釋 善:善良,美好;驚:震動。看見好人好事就會受到震動。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3回:「忠果正直,心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如仇。」

76為善最樂 [ wéi shàn zuì lè ]

解釋 做善事是最快樂的事。常用為勸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出處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日者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77善頌善禱 [ shàn sòng shàn dǎo ]

解釋 關於頌揚,關於祝禱。用來稱讚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意思。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檀弓下》:「北麵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78遷善去惡 [ qiān shàn qù è ]

解釋 見「遷善黜惡」。

出處 清·馮桂芬《序》:「《易》、《詩》、《書》、《禮》著其理,《春秋傳》兼言征驗,而四子書教人遷善去惡之道大備。」

79武不善作 [ wǔ bù shàn zuò ]

解釋 意思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出處 《西遊記》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隻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

80心慈好善 [ xīn cí hào shàn ]

解釋 好:喜愛。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出處 元·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我是個心慈好善的人,現如今吃長齋哩!」

81遷善遠罪 [ qiān shàn yuǎn zuì ]

解釋 猶言向善而遠離罪惡。

出處 漢·賈誼《治安策》:「然而曰禮雲禮雲者,貴絕惡於未萌,而起教於微眇,使民日遷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82一技之善 [ yī jì zhī shàn ]

解釋 技:技能;善:擅長。指有某種技能或特長。

出處 清·朱彝尊《贈筆公錢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沒焉者已。」

83親仁善鄰 [ qīn rén shàn lín ]

解釋 見「親仁善鄰」。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

84以沫相濡 [ yǐ mò xiāng rú ]

解釋 沫:唾沫;口水;濡:沾濕;潤澤。用唾沫互相濕潤。比喻在困境中以微力互相救助。

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85宅心仁厚 [ zhái xīn rén hòu ]

解釋 指人忠心而厚道。

86回心向善 [ huí xīn xiàng shàn ]

解釋 回心:轉過心意。轉變念頭,轉歸善良。

出處 宋·任伯雨《論章惇蔡卞》:「如卞在朝,人人惴恐,不敢回心向善。」

87夏雨雨人 [ xià yǔ yǔ rén ]

解釋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育。

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貴德》:「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88掩過揚善 [ yǎn guò yáng shàn ]

解釋 同「掩惡揚善」。

出處 《漢書·丙吉傳》:「[丙吉]於官屬掾吏,務掩過揚善。」

89徙善遠罪 [ xǐ shàn yuǎn zuì ]

解釋 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出處 西漢·戴聖《禮記·經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

90兼善天下 [ jiān shàn tiān xià ]

解釋 兼善:使大家都有好處。使天下人都得到好處。

出處 《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1不亦善夫 [ bù yi shàn fū ]

解釋 不也很好嗎!

出處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92工愁善病 [ gōng chóu shàn bìng ]

解釋 指很容易發愁得病。

出處 柳亞子《遺詩>序》:「君工愁善病,顧健飲啖。」

93一介之善 [ yī jiè zhī shàn ]

解釋 微小的善行。

出處 《西京雜記》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藝,居接士之館。」

94燮理陰陽 [ xiè lǐ yīn yáng ]

解釋 燮:調和;理:治理。指大臣輔佐天子治理國事。

出處 《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

95助我張目 [ zhù wǒ zhāng mù ]

解釋 張目:睜大眼睛,比喻張揚氣勢。比喻得到別人的讚助,聲勢更加壯大。

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墨翟不好伎,何為過朝歌而回車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96善善從長 [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

解釋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意思。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後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出處 《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97遷善塞違 [ qiān shàn sāi wéi ]

解釋 猶言向善而防堵邪惡。

出處 清·譚嗣同《劉淞芙跋》:「聞見既溥,法戒乃興,遷善塞違,教治以懋。」

98惡不去善 [ wù bù qù shàn ]

解釋 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點。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也。」

99進種善群 [ jìn zhǒng shàn qún ]

解釋 謂提高民族素質。

出處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後,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