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天不遂人願的成語

形容天不遂人願的成語


1事與願違 [ shì yú yuàn wéi ]

解釋 事實與願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出處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2不逞之徒 [ bù chěng zhī tú ]

解釋 不逞:不得誌,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師氏皆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

3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解釋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4懷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解釋 懷:懷藏;才:才幹;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沒有碰到賞識和重用他的人;沒有施展的機會。

出處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偏則自家懷才不遇。」

5適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解釋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出處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禦諸內河不若禦諸海口,禦諸海口不若禦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6悵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釋 悵然:失意;懊惱。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喪;好像丟了什麼似的。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牛成章》:「主人視其裏居、姓氏,似有所動,問所從來。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若失。」

7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釋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樣說;仍舊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處 西漢 戴聖《禮記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8謀事在人 [ móu shì zài rén ]

解釋 謀:謀劃;安排。計劃安排事情是屬於人的能力範圍之內的。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9盡力而為 [ jìn lì ér wéi ]

解釋 盡:全部用出;為:做。用全部力量去做。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10聽其自然 [ tīng qí zì rán ]

解釋 聽任它自然發展;不去過問。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觀規律。聽:聽憑。

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輝也不懊悔,聽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書。」

11壯誌未酬 [ zhuàng zhì wèi chóu ]

解釋 壯誌:宏大的誌願;酬:實現。宏偉的誌願未能實現。

出處 唐 李頻《春日思歸》:「壯誌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

12悵然自失 [ chàng rán zì shī ]

解釋 悵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誌迷亂,像失去什麼似的樣子。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清·蒲鬆齡《聊齋誌異·牛成章》:「忠泣訴父名,主人悵然自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殷悵然自失。」

13遷怒於人 [ qiān nù yú rén ]

解釋 受甲的氣向乙發泄或自己不如意時拿別人出氣。

出處 《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朱熹注:「怒於甲者,不移於乙。」

14救經引足 [ jiù jīng yǐn zú ]

解釋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願望相違背。

出處 荀況《荀子 仲尼》:「誌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聖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而引其足也。」

15達觀知命 [ dá guān zhī mìng ]

解釋 達觀:指一切聽其自然或看得開;命:命運;知命:指知天命。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任憑命運擺布,無所煩惱。

出處 茅盾《幻滅》十四:「達觀知命的思想,暫時引渡靜離開了苦悶的荊棘。天快亮時,她也沉沉入睡了。」

16達官知命 [ dá guān zhī mìng ]

解釋 達觀:舊指一切聽其自然,也指看得開。知命:舊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運是由天決定的。指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任憑命運安排,無。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