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打得很激烈的成語

形容打得很激烈的成語


1爭先恐後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

解釋 爭著向前;唯恐落後。

出處 明 屠勳《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後。」

2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解釋 兵:武器。短兵:指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用刀、劍等一類短小武器近距離地麵對麵搏鬥。形容敵我相近;戰鬥激烈。也比喻進行針鋒相對的激烈鬥爭。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九歌 國殤》:「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3熱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釋 火熱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燒。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就象熾熱的火焰照天燃燒一樣。

出處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前進吧祖國》:「從祖國到朝鮮,我看見一麵是熱火朝天的建設,一麵是在炮火連天中奮不顧身的戰鬥。」

4槍林彈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解釋 槍杆像樹林;子彈像下雨。形容戰鬥激烈;炮火密集的戰場。

出處 清 孫雨林《皖江血》:「此時人心一半改,結局真難測。且畫策,槍林彈雨,木壞山頹,江城付劫灰。」

5龍爭虎鬥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解釋 龍與虎之間的爭鬥。形容鬥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呂太後,枉以後龍爭虎鬥,都是俺鸞交鳳友。」

6刀光劍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釋 刀的閃光;劍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現用於壞人就要行凶;幹壞事。也形容激烈鬥爭的場麵。

出處 南朝 梁 吳筠《戰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7大風大浪 [ dà fēng dà làng ]

解釋 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複雜、激烈、艱苦的鬥爭。

出處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大風大浪也不可怕。人類社會就是從大風大浪中發展起來的。」

8如火如荼 [ rú huǒ rú tú ]

解釋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出處 《國語 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9炮火連天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解釋 炮火: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後產生的火焰;連天:連接著天空。形容槍炮聲、光焰等與天空相接;戰爭十分激烈。

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就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10你追我趕 [ nǐ zhuī wǒ gǎn ]

解釋 形容競賽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後。

出處 《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們正處在一個你追我趕、飛躍向前的建設熱潮中。」

11唇槍舌劍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解釋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出處 元 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12金鼓齊鳴 [ jīn gǔ qí míng ]

解釋 金鼓:古時軍隊演習、作戰時用以助軍威、壯聲勢的金鍾和戰鼓。金鍾戰鼓一齊鳴響。形容戰鬥激烈;士氣高昂。

出處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聲氣也。」

13馬革裹屍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釋 革:皮;皮革;裹:包。用馬皮將屍體包起來。形容英雄戰死殺場的決心和無畏氣概。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14急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風雨。形容聲勢浩大;來勢凶猛。

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15血肉橫飛 [ xuè ròu héng fēi ]

解釋 形容因遭受戰爭或其他意外災禍死傷時;血肉四濺的慘狀。橫飛:亂飛。

出處 清 陳天華《獅子吼》第八回:「即有幾個如狼似虎的獄吏,各執竹條,縱橫亂打,打得血肉橫飛,足足打了四個小時,方才喪命。 」

16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釋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雙方鬥爭尖銳;不能共存。

出處 元 李壽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

17血肉模糊 [ xuè ròu mó hu ]

解釋 血流肉爛,無法辨認器官肢體。形容死亡或受傷的慘狀。

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們讓不開路,被火車碾的斷腰折骨,血肉模糊。」

18槍林刀樹 [ qiāng lín dāo shù ]

解釋 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鬥的場麵。

出處 清·無名氏《木蘭從軍·陷陣》:「來見這,槍林刀樹,殺人如麻。」

19駭浪驚濤 [ hài làng jīng tāo ]

解釋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堂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20金鼓連天 [ jīn gǔ lián tiān ]

解釋 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後退;連天:響徹雲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鬥激烈。

出處 明 陳汝元《金蓮記 焚券》:「金鼓連天,喊聲震地,不是赤眉嘯聚,定為碧眼橫行,待我出門一看,便知端的。」

21針鋒相對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釋 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的意見、觀點、策略、行動等尖銳的對立。也比喻在鬥爭中針對對方的言論、行動等采取相應的行動、措施。

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25卷:「夫一切問答,如針鋒相投,無纖毫參差。」

22力爭上遊 [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釋 上遊:江河的源頭。努力爭取處於上流源頭。比喻努力爭取先進。

出處 清 趙翼《閑居讀書作》詩:「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23響徹雲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解釋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鸞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24奮不顧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釋 奮:振作精神;鼓起幹勁。指勇往直前;不顧個人安危。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報任安書》:「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25熱氣騰騰 [ rè qì téng téng ]

解釋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那飯熱氣騰騰的。」

26萬馬奔騰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釋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麵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出處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27冤家路窄 [ yuān jiā lù zhǎi ]

解釋 冤家:仇人。仇人在狹路上相遇;來不及回避。

出處 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討了一命。」

28冷冷清清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

解釋 死氣沉沉,冷落、淒涼、寂寞。

出處 元·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冷冷清清瀟湘景晚風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潔潔照櫓篷剔留團欒月明。」

29生龍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釋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95卷:「隻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30地動山搖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解釋 大地高山劇烈的搖動。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聲音和劇烈的動作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出處 宋 歐陽修《論修河第一狀》:「臣恐地動山搖,災禍自此而始。」

31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 驚:驚異;濤:大波浪;駭:驚嚇。令人驚懼的大波浪。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

出處 唐 田穎《玉山常文集 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嚐不惕然。」

32天昏地暗 [ tiān hūn dì àn ]

解釋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雲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出處 唐 韓愈《龍移》:「天昏地黑蛟龍移,雷驚電激雄雌隨。」

33死氣沉沉 [ sǐ qì chén chén ]

解釋 形容沒有一點生氣。有時也形容意誌消沉;缺少活力。

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吳渤》:「上海有官立的書報審查處,凡較好的作品,一定不準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氣沉沉。」

34狼煙四起 [ láng yān sì qǐ ]

解釋 狼煙:古代邊境點燃狼糞以報警;即烽火。四處都有報警的烽火。形容外敵侵犯或內敵動蕩;到處是戰火。

出處 明 沈采《千金記 宵征》:「如今狼煙四起,虎鬥龍爭,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

35鬥誌昂揚 [ dòu zhì áng yáng ]

解釋 鬥:泛指做事;昂揚:情緒高漲。形容做事的熱情很高。

出處 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誌昂揚,意氣風發。」

36暴風驟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37熱熱鬧鬧 [ rè rè nào nào ]

解釋 景象紛繁盛大,氣氛活躍。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5回:「熱熱鬧鬧采蓮船,撒科打諢。」

38聲勢浩大 [ shēng shì hào dà ]

解釋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39和風細雨 [ hé fēng xì yǔ ]

解釋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出處 南朝 陳 張正見《陪衡陽遊耆闍詩》:「清風吹麥壟,細雨濯梅林。」

40狹路相逢 [ xiá lù xiāng féng ]

解釋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後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出處 元 無名氏《爭報恩》:「不如做個計較,放了他回去,狹路相逢,安知沒有報恩之處?」

41摩拳擦掌 [ mó quán cā zhǎng ]

解釋 形容行動之前心情激動;情緒高昂;急不可待。

出處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題起廝殺嗬,摩拳擦掌。」

42龍騰虎躍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釋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出處 唐 嚴從《擬三國名臣讚序》:「聖人受命,賢人受任;龍騰虎躍,風流雲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鹹係天者也。」

43你爭我奪 [ nǐ zhēng wǒ duó ]

解釋 指相互爭奪。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這些富貴公子,你爭我奪,依了張家,違了李家。」

44各不相讓 [ gè bù xiāng ràng ]

解釋 讓:歉讓。互不謙讓、讓步。

出處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於是兩方明爭暗鬥,各不相讓,一天利(曆)害一天。」

45戰無不勝 [ zhàn wú bù shèng ]

解釋 每次打仗沒有不獲勝的。形容軍隊每戰必勝;戰鬥力極強。也指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46屍橫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解釋 屍:屍體;橫:雜亂;遍:到處。屍體布滿四野;形容死人極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47疾風暴雨 [ jí fēng bào yǔ ]

解釋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48疾風驟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爭。

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何謂隱之天?大寒甚暑,疾風暴雨,大霧冥晦,因此而為變者也。」

49硝煙彌漫 [ xiāo yān mí màn ]

解釋 彌漫:充滿。指戰場上炮火充滿了整個空間。

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掌子麵炮聲轟響,硝煙彌漫,成千上萬的人二十四小時三班倒,輪番在地下作業。」

50血流成河 [ xuè liú chéng hé ]

解釋 形容被殺的人極多。

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51急風驟雨 [ jí fēng zhòu yǔ ]

解釋 急劇的風雨。常用以形容聲勢浩大而迅猛。

出處 章炳麟《五無論》:「至於神話,希臘、印度皆立男女二神,而急風驟雨則群指為天神戰鬥之事。」

52舌劍唇槍 [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

解釋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爭辯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各不相讓。

出處 元 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間,別無甚麼買賣,全憑著舌劍唇槍,說嘴兒哄人的錢使。」

53龍爭虎戰 [ lóng zhēng hǔ zhàn ]

解釋 同「龍爭虎鬥」。

出處 宋·孫光憲《河傳》詞:「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

54舌戰群儒 [ shé zhàn qún rú ]

解釋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55大浪淘沙 [ dà làng táo shā ]

解釋 淘:用水衝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出處 粟裕《激流歸大海》:「這支隊伍經過嚴峻的鍛煉和考驗,質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來的精華。」

56驚濤怒浪 [ jīng tāo nù làng ]

解釋 同「驚濤駭浪」。

出處 宋·韓拙《論觀畫別識》:「巔崖峻壁之間,一水飛出,如練千尺懸灑於萬仞之下,有驚濤怒浪,湧竑騰沸,噴濺漂流。」

57鯨波怒浪 [ jīng bō nù làng ]

解釋 猶言驚濤駭浪。

出處 清·昭梿《嘯亭雜錄·端午龍舟》:「乾隆初,上於端午日命內侍習競渡於福海中,皆畫船簫鼓,飛龍蠲首,絡繹於鯨波怒浪間。」

58驚濤巨浪 [ jīng tāo jù làng ]

解釋 同「驚濤駭浪」。

出處 清·李調元《大風渡黃河歌》:「我聞黃河天上來,驚濤巨浪相喧豗。」

59血戰到底 [ xuè zhàn dào dǐ ]

解釋 血戰:非常激烈地拚死地戰鬥。指激烈戰鬥到最後時刻。

出處 唐 杜甫《送靈州李判官》詩:「血戰乾坤赤,氛迷日月黃。」

60硝雲彈雨 [ xiāo yún dàn yǔ ]

解釋 硝煙如雲,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鬥。

出處 梁啟超《論自治》:「然則豈待與西人相遇於硝雲彈雨之中,而後知其勝敗之數也?」

61虎擲龍拿 [ hǔ zhì lóng ná ]

解釋 擲:掙紮跳躍。指龍虎互相爭鬥。比喻激烈的搏鬥。

出處 金 元好問《楚漢戰處》詩:「虎擲龍拿不兩存,當年曾此賭乾坤。」

62山呼海嘯 [ shān hū hǎi xiào ]

解釋 山在呼叫,海在咆嘯。形容氣勢盛大。也形容極為惡劣的自然境況。

63金鼓喧闐 [ jīn gǔ xuān tián ]

解釋 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出處 清 金捧閶《守一齋筆記 蘆花會》:「忽金鼓喧闐,儀衛甚盛,觀者踵接肩摩。」

64槍煙炮雨 [ qiāng yān pào yǔ ]

解釋 形容激烈的爭戰。

出處 《辛亥革命·安徽光複記》:「北皖以處於南北戰爭必趨之地,故鳳穎二府屬地仍在槍煙炮雨之中。」

65槍聲刀影 [ qiāng shēng dāo yǐng ]

解釋 指激烈廝殺的場麵。

出處 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三章:「梁建帶著家破人亡的仇恨,帶著年青人燙熱的心,和戰友馳騁在華北平原上的濃煙大火中,槍聲刀影裏。」

66擊搏挽裂 [ jī bó wǎn liè ]

解釋 攻打撕裂。形容爭鬥激烈。

出處 唐·陸龜蒙《五歌·水鳥》:「則有觜鈹爪戟勁立直視者,擊搏挽裂圖膻腥。」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