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能忍的成語

形容能忍的成語


1忍辱負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解釋 忍受恥辱;承當重任。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吳誌 陸遜傳》:「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

2忍無可忍 [ rěn wú kě rěn ]

解釋 忍:忍受;忍耐;無:無法。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

出處 晉 陳壽《三國誌 魏誌 孫禮傳》:「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3忍氣吞聲 [ rěn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忍:忍耐。吞聲:有話不敢說。形容受了氣而強自忍下;不能說出來。

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你不如休和他爭,忍氣吞聲罷!」

4能屈能伸 [ néng qū néng shēn ]

解釋 屈:彎曲;伸:伸直。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據環境變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負。

出處 《周易 係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5按捺不住 [ àn nà bù zhù ]

解釋 按捺:抑製;克製。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製。

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不想遇著許仙……按捺不住,一時冒犯天條。」

6屏氣吞聲 [ píng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猶言忍氣吞聲。

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9卷:「貧兒屏氣吞聲,蹲踞牆外,又被群狗嚎吠。」

7含垢忍辱 [ hán gòu rěn rǔ ]

解釋 含:包容;垢:通「詬」;恥辱。指容忍恥辱。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8能伸能屈 [ néng shēn néng qū ]

解釋 見「能屈能伸」。

出處 《荀子·不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

9包羞忍恥 [ bāo xiū rěn chǐ ]

解釋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與恥辱。

出處 唐 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10吞聲忍氣 [ tūn shēng rěn qì ]

解釋 吞聲:不敢出聲;忍:忍耐。形容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敢出聲。

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隻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11氣忍聲吞 [ qì rěn shēng tūn ]

解釋 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說什麼話。形容窩囊。

出處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兒為人,半世兒孤貧,氣忍聲吞,何日酬恩。」

12百忍成金 [ bǎi rěn chéng jīn ]

解釋 形容忍耐的可貴。

出處 《舊唐書 孝友傳 張公藝》:「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幸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

13忍尤含垢 [ rěn yóu hán gòu ]

解釋 遭受怨謗恥辱而忍耐著。

出處 《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14狼吃襆頭 [ láng chī fú tóu ]

解釋 狼銜去人的襆頭,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難言,強自忍耐。

出處 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一折:「你便罵我一千場,便拷我三十頓,我則索狼吃襆頭,心兒自忍。」

15慘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釋 睹:看。情景淒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處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屍首堆積,慘不忍睹。」

16仰人鼻息 [ yǎng rén bí xī ]

解釋 仰:依賴;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臉色行事;而沒有自己的獨立性。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猶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

17慘不忍言 [ cǎn bù rěn yán ]

解釋 慘:悲慘;言:講,說。不忍心把悲慘情形說出口。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數年,百姓死亡流離,如水愈深,如火愈熱,往往赤地千裏,炊煙斷絕,易子而食,慘不忍言。」

18委曲求全 [ wěi qū qiú quán ]

解釋 勉強地去將就別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為顧全大局而做出忍讓的姿態。委曲:曲意遷就。

出處 宋 歐陽修《滁州謝上表》:「知臣幸逢主聖而敢危言,憫臣不顧身微而當眾怨,始終愛惜,委曲求全。」

19忍饑挨餓 [ rěn jī āi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極其貧困。

出處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14回:「忍饑挨餓進廟殺僧,少水無茶開門揖盜。」

20按捺不下 [ àn nà bù xià ]

解釋 按捺:抑製,忍耐。無法抑製。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關閉房門,徑往夜來相遇之處。」

21忍饑受餓 [ rěn jī shòu è ]

解釋 忍受饑餓。形容生活極其貧困,艱難度日。

出處 元 關漢卿《五侯宴》第四折:「做娘的忍饑受餓,為子的富貴榮昌。可憐見看看至死,可來報答你這養育親娘!」

22忍辱偷生 [ rěn rǔ tōu shēng ]

解釋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回:「止因未與將軍一訣,故且忍辱偷生。」

23忍辱求全 [ rěn rǔ qiú quán ]

解釋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個大局

24不忍卒讀 [ bù rěn zú dú ]

解釋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25隱忍不言 [ yǐn rěn bù yán ]

解釋 把事情蕆在心裏不說。

出處 清 歸莊《與季滄葦侍禦書》:「即受侮嫚,亦為親屈,欲終隱忍不言。」

26忍辱含垢 [ rěn rǔ hán gòu ]

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出處 漢 班昭《女誡》:「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27忍辱含羞 [ rěn rǔ hán xiū ]

解釋 忍、含:忍受。忍受恥辱。

出處 《後漢書·曹世叔妻傳》:「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28痛不可忍 [ tòng bù kě rěn ]

解釋 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極點,以至於忍受不了。

出處 宋·洪邁《夷堅甲誌·人生鱉》:「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餘而死。」

29忍苦耐勞 [ rěn kǔ nài láo ]

解釋 經得起艱苦的工作和生活。

出處 鄒韜奮《萍蹤寄語》二五:「這不能說他們沒有冒險的精神,更不能說他們沒有忍苦耐勞的精神。」

30折腰五鬥 [ zhé yāo wǔ dǒu ]

解釋 折腰:彎腰。五鬥:五鬥米。為五鬥米而彎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鬥」。

出處 《晉書·陶潛傳》:「素簡貴,不私事上官。郡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歎曰:‘吾不能為五鬥米折腰,拳拳事鄉裏小人邪!’」

31撚著鼻子 [ niǎn zhe bí zi ]

解釋 形容克製忍耐,受了氣也不敢發作。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朝奉帶了舵公到湯少爺船上磕頭,謝了說情的恩,撚著鼻子回船去了。」

32隱忍不發 [ yǐn rěn bù fā ]

解釋 亦作「隱忍不言」。克製忍耐,不向人發泄、透露。

出處 宋·秦觀《淮海集·石慶論》:「特以太後之故,隱忍而不發。」

33含辛忍苦 [ hán xīn rěn kǔ ]

解釋 見「含辛茹苦」。

出處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至於商家,連疑心也不當人子,隻好含辛忍苦,自己懊悔怨悵,沒個處法。」

34安忍無親 [ ān rěn wú qīn ]

解釋 安心於做殘忍的事情,因而無所謂親人。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州籲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35含垢忍汙 [ hán gòu rěn wū ]

解釋 同「含垢忍恥」。

出處 《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我為三爺含垢忍汙的同牛馬落交,卻又因親近牛馬,得罪了三爺,豈不大失算嗎?」

36飲氣吞聲 [ yǐn qì tūn shēng ]

解釋 謂不喘氣,不做聲。形容憂懼惶恐。

出處 南朝·梁·任孝恭《為汝南王檄魏文》:「關東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淪蕪,室家顛殞,飲氣吞聲,誌申讎怨。」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