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山高的成語

形容山高的成語


1高不可攀 [ gāo bù kě pān ]

解釋 攀:攀登。高得無法攀登。形容很難達到。也形容高高在上;難以親近。

出處 漢 陳琳《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2山高水長 [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

解釋 象山一樣高聳,如水一般長流。原比喻人的風範或聲譽象高山一樣永遠存在。後比喻恩德深厚。

出處 唐 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

3崇山峻嶺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釋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險的山嶺。也作「高山峻嶺」。

出處 晉 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4千山萬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釋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艱險、遙遠。

出處 唐 宋之問《至端州驛見杜審言沈佺期題壁慨然成詠》詩:「豈意南中歧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5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釋 清:純淨;秀: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出處 宋 黃庭堅《驀山溪 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6懸崖峭壁 [ xuán yá qiào bì ]

解釋 形容山勢險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處 唐 劉長卿《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嫋嫋不可攀。」

7千岩萬壑 [ qiān yán wàn hè ]

解釋 形容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8重巒疊嶂 [ 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 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出處 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

9層巒疊嶂 [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解釋 巒:山峰;嶂:高聳、險峻像屏障一樣的山峰。形容山嶺重疊;峰巒相接;連綿不斷。也作「層岩疊峰」、「重巒疊幛」。

出處 宋 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簷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

10連綿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起伏:高低不平。連續不斷而且起伏不平。

出處 孫蓀《雲賦》:「連綿起伏的雲宛如浮動在海上的冰山。」

11巍然屹立 [ wēi rán yì lì ]

解釋 巍然:極高的樣子;屹立:山勢直立高聳。比喻象高山一樣直立地上,不可動搖。

出處 梁啟超《新民說》第三節:「吾國夙巍然屹立於大東,環列皆小蠻夷,與他方大國,未一交通。」

12排山倒海 [ pái shān dǎo hǎi ]

解釋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嶽;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處 宋 楊萬裏《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13山高水低 [ shān gāo shuǐ dī ]

解釋 比喻意外發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回:「若是留提轄在此,誠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轄怨悵;若不留提轄來,許多麵皮都不好看。」

14壁立千仞 [ bì lì qiān rèn ]

解釋 形容岩石高聳。

出處 晉 張載《劍閣銘》:「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

15東山高臥 [ dōng shān gāo wò ]

解釋 比喻隱居不仕,生活安閑。

出處 《晉書·謝安傳》:「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

16聳入雲霄 [ sǒng rù yún xiāo ]

解釋 形容山或建築物很高,都進了雲端。

17高山峻嶺 [ gāo shān jùn lǐng ]

解釋 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險的山嶺。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六回:「眾人打一看時,四麵盡是高山,左右是懸崖峭壁,隻見高山峻嶺,無路可登。」

18高聳入雲 [ gāo sǒng rù yún ]

解釋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雲端。形容建築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處 劉伯承《回憶長征》:「翻越了高聳入雲的雪山,跋涉了渺無人煙的草原。」

19高山仰止 [ gāo shān yǎng zhǐ ]

解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處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山窮水盡 [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

解釋 山和水都到了盡頭;已沒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絕境。

出處 清 蒲鬆齡《聊齋誌異 李八缸》:「苟不至山窮水盡時,勿望給與也。」

21頂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釋 頭頂雲天;腳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概豪邁。也形容敢作敢為;光明磊落。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育王裕禪師法嗣 道場法全禪師》:「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肩橫榔栗,到處行腳。」

22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釋 像是鬼神所為。形容技藝精湛高超;幾乎不為人力所及。

出處 清 屈大均《端州訪研歌和諸公》:「年來岩底采無餘,鬼斧神工多得髓。」

23變幻莫測 [ biàn huàn mò cè ]

解釋 變幻:不規則地改變。莫測:無法推測。變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王天君曰:吾‘紅水陣’內奪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變幻莫測。」

24千奇百怪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解釋 許許多多奇特怪異的事物。

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如人在州縣住,或聞或見,千奇百怪,他總將作尋常。」

25冷冷清清 [ lěng lěng qīng qīng ]

解釋 死氣沉沉,冷落、淒涼、寂寞。

出處 元·鄭光祖《蟾宮曲·夢中作》:「冷冷清清瀟湘景晚風生,淅留淅零暮雨初晴,皎皎潔潔照櫓篷剔留團欒月明。」

26堆山積海 [ duī shān jī hǎi ]

解釋 形容東西極多。

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別講銀子成了糞土,憑是世上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

27數以萬計 [ shù yǐ wàn jì ]

解釋 數:數目。以萬來計算。形容極多。

出處 《明史·彭韶傳》:「監局內臣數以萬計,利源兵柄盡以付之,犯法縱奸,一切容貸,此防微之道未終也。」

28連綿不斷 [ lián mián bù duàn ]

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

出處 明 朱國禎《湧幢小品》:「往餘再喪妻,四喪子,複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29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釋 形容沒有拘束;十分安閑舒適。

出處 唐 釋慧能《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頓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

30一葉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解釋 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處 毛澤東《論持久戰》:「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

31本性難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釋 移:改變。指長期形成的癖性習慣;難以改變。

出處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想他每無恩義,本性難移,著我向野田衰草殘紅裏。」

32恩重如山 [ ēn zhòng rú shān ]

解釋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出處 宋 陸遊《刪定官供職謝啟》:「及瓜以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33高山流水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解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出處 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4竭盡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釋 竭盡:用盡。用盡全部力量。

出處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35山水相連 [ 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

解釋 指邊界連接在一起。

36一無所得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釋 什麼東西也沒有得到。

出處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得。」

37連綿不絕 [ lián mián bù jué ]

解釋 連續而不中斷。

出處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神惠記》:「往餘再喪妻,四喪子,複喪妹,最後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38情深似海 [ qíng shēn sì hǎi ]

解釋 形容情愛像海一樣深厚。亦作「情深如海」。

出處 明·崔時佩《西廂記》:「春悶好難捱,畢竟情深似海。」

39山高水險 [ shān gāo shuǐ xiǎn ]

解釋 比喻前進路上的種種艱難險阻。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麼山高路險,水闊波狂。」

40長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釋 跋涉:翻山越嶺、趟水過河。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

出處 清 錢采《說嶽全傳》第66回:「妾身身犯國法,理所當然,怎敢勞賢姐長途跋涉?決難從命。」

41翻山越嶺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越:過;嶺:頂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過很多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行進途中辛苦。也比喻曆盡千辛萬苦。

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腳好,隻要肚子裏填飽了瓤子,翻山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42錦繡山河 [ jǐn xiù shān hé ]

解釋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鮮豔的絲織品一樣。形容美好的國土。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一回:「正是華麗境域,錦繡山河,好不動人歆羨呀!」

43雲消霧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釋 雲霧消失;天氣轉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隱晦、疑點、轉為明朗、通暢。也比喻疑慮、怨氣等消除得幹幹淨淨。

出處 唐 李世民《授長孫無忌尚書右仆射詔》:「幹戈所指,雲消霧散。」

44傲然屹立 [ ào rán yì lì ]

解釋 傲然:堅強不屈的樣子;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形容堅定挺拔;不可動搖。

出處 古華《芙蓉鎮》:「抽莖了,長葉了,鐵骨青枝,傲然屹立。」

45泰山北鬥 [ tài shān běi dǒu ]

解釋 泰山:東嶽,在山東省泰安市;北鬥:北鬥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出處 《新唐書 韓愈傳讚》:「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鬥雲。」

46萬丈深淵 [ wàn zhàng shēn yuān ]

解釋 淵:深潭。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處境。

出處 高玉寶《高玉寶》第13章:「玉寶身子一閃,隻覺得兩腳懸空,‘咚’一家夥,掉進了萬丈深淵。」

47直入雲霄 [ zhí rù yún xiāo ]

解釋 雲霄:指天空。直衝雲天。形容歌聲高亢嘹亮。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點起幾百盞明角燈來,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聲縹緲,直入雲霄。」

48登山越嶺 [ dēng shān yuè lǐng ]

解釋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出處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一百回:「幸虧他登山越嶺,跋涉崎嶇,去時騎坐,來時馱經,亦甚賴其力也。」

49江山如畫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解釋 江山:山河;常指國土。山河美如圖畫。

出處 宋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50箕山之節 [ jī shān zhī jié ]

解釋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名節,節操。指歸隱以保全節操。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誌」、「箕潁餘芳」。

出處 《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於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於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於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天下之色。」

51水色山光 [ shuǐ sè shān guāng ]

解釋 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淨。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出處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詩:「樓閣高低樹淺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52仙山瓊閣 [ xiān shān qióng gé ]

解釋 仙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瓊閣:精美的樓閣。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現在也比喻虛無縹緲的美妙幻境。

出處 唐 白居易《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53嘯聚山林 [ xiào jù shān lín ]

解釋 嘯聚:互相呼召著聚合起來。指反抗反動統治而聚眾起事。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我這夥好漢,非比嘯聚山林之輩。」

54不可動搖 [ bù kě dòng yáo ]

解釋 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出處 魯迅《而已集·革「首領」》:「雖然這‘北京文藝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學燈》上指定,隱隱然不可動搖了。」

55海沸山搖 [ hǎi fèi shān yáo ]

解釋 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同「海沸山裂」。

出處 明 無名氏《那吒三變》第三折:「小聖嘯起大風,刮的來天昏地暗,海沸山搖。」

56義海恩山 [ yì hǎi ēn shān ]

解釋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將人的義海恩山,都做了遠水遙岑。」

57疊嶂層巒 [ dié zhàng céng luán ]

解釋 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疊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58山溜穿石 [ shān liù chuān shí ]

解釋 山裏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隻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59死重泰山 [ sǐ zhòng tài shān ]

解釋 比喻死得光榮。

出處 語出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60下臨無地 [ xià lín wú dì ]

解釋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出處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61學如登山 [ xué rú dēng shān ]

解釋 學習象登山一樣。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出處 三國 魏 徐幹《中論 上 治學》:「夫聽黃鍾聲,然後知缶之細,視袞龍之文,然後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後知不學之困。故學者如登山焉,動而益高。」

62懸崖絕壁 [ xuán yá jué bì ]

解釋 同「懸崖峭壁」。

出處 方紀《三峽之秋》:「爬上懸崖絕壁,聽見虎豹的叫聲。」

63箕山之操 [ jī shān zhī cāo ]

解釋 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出處 《後漢書 趙岐傳》:「大丈夫生世,遁無箕山之操,仕無伊呂之勳,天不我與,複何言哉!」

64山崩鍾應 [ 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

解釋 比喻同類事物相感應。

出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第二卷:「此蜀郡銅山崩,故鍾鳴應之耳。」

65綿延起伏 [ mián yán qǐ fú ]

解釋 綿延:延續不斷的樣子。指高低起伏延續不斷。

出處 朱自清《序》:「加上綿延起伏的群山,錯落隱現的勝跡,足夠教你流連忘反。」

66移山拔海 [ yí shān bá hǎi ]

解釋 移動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出處 晉 葛洪《抱樸子 交際》:「勢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雲。」

67箕山之誌 [ jī shān zhī zhì ]

解釋 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

出處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誌,可謂彬彬君子者也。」

68移山填海 [ yí shān tián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填平大海。指仙術法力高超。現多比喻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出處 明 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俺眾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盡枯幹,教你無處潛藏。」

69海沸山裂 [ hǎi fèi shān liè ]

解釋 海水沸騰,山石崩裂。比喻聲勢或力量極大。亦作「海沸山搖」。

出處 明 張鳳翼《紅拂記 髯客海歸》:「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裏乾坤做夢裏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發,空跌雙靴。」

70登山涉水 [ dēng shān shè shuǐ ]

解釋 爬山過水。比喻曆盡艱難。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兩個商量了,徑望滄州路上來。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過府衝州。」

71關山阻隔 [ guān shān zǔ gé ]

解釋 關隘山嶺阻擋隔絕。形容路途艱難,往來不易。

出處 元 鄭德輝《 梅香》第一折:「不爭他回家去嗬,路途艱難,關山陰隔,這親事幾時得就。」

72高山仰之 [ gāo shān yǎng zhī ]

解釋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處 《管子 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極也。」《鬼穀子 符言》:「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德術正靜,其莫之極。」

73嘯傲湖山 [ xiào ào hú shān ]

解釋 嘯傲:隨意長嘯吟詠遊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遊賞。

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折攬勝登臨,亦傳嘯傲湖山之作。」

74積甲如山 [ jī jiǎ rú shān ]

解釋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同「積甲山齊」。

出處 清 張惠言《館試靈台偃伯賦》:「受降則積甲如山,振旅則執同聽凱。」

75積甲山齊 [ jī jiǎ shān qí ]

解釋 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劉盆子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

76淵停山立 [ yuān tíng shān lì ]

解釋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出處 清 錢謙益《太保都察院左都禦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順祥,篤誡明允,淵停山立,不苟訾笑。」

77升山采珠 [ shēng shān cǎi zhū ]

解釋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誤,一定達不到目的。

出處 《後漢書·劉玄傳》:「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采珠。」

78雲雨巫山 [ yún yǔ wū shān ]

解釋 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事。後稱男女歡合。

出處 戰國楚 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79眾喣漂山 [ zhòng xǔ piāo shān ]

解釋 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山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處 《漢書 中山靖王勝傳》:「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

80挾山超海 [ xié shān chāo hǎi ]

解釋 挾:挾持,夾著;刱:超越,跨過。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81關山迢遞 [ guān shān tiáo dì ]

解釋 關:關隘;迢遞:遙遠的樣子。指路途遙遠。

出處 明·王世楨《鳴鳳記》第八出:「賢弟!無限別情,不勝淒愴,關山迢遞,後會難期。」

82箕山之風 [ jī shān zhī fēng ]

解釋 指隱士的風範。

出處 清 王晫《今世說 雅量》:「[丁藥園]謫居五載,略無遷謫狀,躬耕自樂,灑然有箕山之風。」

83梯山航海 [ tī shān háng hǎi ]

解釋 登山航海。比喻長途跋涉,經曆險遠的旅程。

出處 《宋書 明帝紀》:「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風雨所均,削衽襲帶。」

84移山竭海 [ yí shān jié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使大海幹竭。比喻力量巨大。

出處 《雲笈七簽》卷二三:「力動乾坤,移山竭海。」

85水軟山溫 [ shuǐ ruǎn shān wēn ]

解釋 形容景色幽雅。

86山遙路遠 [ shān yáo lù yuǎn ]

解釋 形容路途遙遠。

出處 元 陳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遙路遠。」

87千溝萬壑 [ qiān gōu wàn hè ]

解釋 ①形容溝壑極多。②比喻道路坎坷不平。

出處 賀敬之《放聲歌唱》:「麵前,還有望不斷的千溝萬壑。」

88箕山掛瓢 [ jī shān guà piáo ]

解釋 用為隱居不仕之典。

出處 明 敬虛子《小隱書 許由》載:相傳許由隱居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掛於樹,風吹曆曆作聲,以為煩,棄之。

89聳膊成山 [ sǒng bó chéng shān ]

解釋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出處 宋 陸遊《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90移山造海 [ yí shān zào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出處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農村〉原韻》之二:「移山造海誌掀天,千萬人民湧向前。」

91泰山磐石 [ tài shān pán shí ]

解釋 比喻安定穩固。

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50回:「我算什麼,明相國不動聲色,卻出斯民於火熱水深,措天下於泰山磐石。」

92山寒水冷 [ shān hán shuǐ lěng ]

解釋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

93移山回海 [ yí shān huí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旋轉大海。比喻竭盡全力,克服巨大困難。

出處 《南宮詞紀 題情 琥珀貓兒墜》:「移山回海,招贅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煙月牌。」

94移山跨海 [ yí shān kuà hǎi ]

解釋 移動山嶽,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出處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諸子》:「《列子》有移山跨海之談,《淮南》有傾天折地之說。」

95高山景行 [ gāo shān jǐng xíng ]

解釋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處 《詩經 小雅 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96山高皇帝遠 [ shān gāo huáng dì yuǎn ]

解釋 指王法管轄不到。

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你們山高皇帝遠,幹的好事,隻當我姓白的不知道?」

97一山不藏二虎 [ yī shān bù cáng èr hǔ ]

解釋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出處 歐陽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

98入寶山而空回 [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 ]

解釋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卻一無所得。

出處 《先撥誌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寶山而空回,想嶽亦不能忘情也。」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