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漢語查 成語 形容誤會解開的成語

形容誤會解開的成語


1開雲見日 [ kāi yún jiàn rì ]

解釋 拔開雲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袁紹傳》:「銜命來征,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

2渙然冰釋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解釋 渙然:消散的樣子;釋:消散、解除。指像冰塊溶化流散一樣。比喻誤會、疑慮、隔閡等完全消除。

出處 晉 杜預《序》:「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渙然冰釋,怡然理順,然後為得也。」

3渙如冰釋 [ huàn rú bīng shì ]

解釋 猶言渙然冰釋。

出處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第75卷:「久即下部血出,並鮮血片,便無痛苦,渙如冰釋。」

4渙爾冰開 [ huàn ěr bīng kāi ]

解釋 猶言渙然冰釋。

出處 南朝·梁·何炯《答釋法雲書難範縝》:「鑽仰淵秘,渙爾冰開。」

5渙若冰消 [ huàn ruò bīng xiāo ]

解釋 猶言渙然冰釋。

出處 南朝·梁·王瑩《答釋法雲書難範縝》:「標理明例,渙若冰消。」

6渙若冰釋 [ huàn ruò bīng shì ]

解釋 猶言渙然冰釋。

出處 唐·權德輿《張隱居莊子指要序》:「蓋弘道以周物,闡幽以致用,內外相濟,始終相發,其文約,其旨明,累如珠貫,渙若冰釋。」

7是非口舌 [ shì fēi kǒu shé ]

解釋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幹淨,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8不虞之隙 [ bù yú zhī xì ]

解釋 不虞:沒有料到;隙:裂痕。指意外的誤會。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既親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毀。這日不知為何,二人言語有些不和起來。」

9明珠按劍 [ míng zhū àn jiàn ]

解釋 按:用手撫著。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卻手持寶劍。比喻由於誤會以敵意回報對方。

出處 清·朱之瑜《德始堂記》:「今與賢之相知也新,而又語言不能通,不當有明珠按劍之舉;萬一他時複有晤期,更當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10楊虎圍匡 [ yáng hǔ wéi kuāng ]

解釋 《史記·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嚐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楊,通「陽」。後因以「楊虎圍匡」指因貌似而產生誤會。

出處 《史記·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嚐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

11瞻前顧後 [ zhān qián gù hòu ]

解釋 瞻:向前望;顧:回頭看。原形容做事謹慎;考慮周密。現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離騷》:「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12張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解釋 冠:帽子。把姓張的帽子給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錯了事實或對象。

出處 明 田藝蘅《留青日劄 張公帽賦》:「諺雲:‘張公帽掇在李公頭上。’有人作賦雲:‘物各有主,貌貴相宜。竊張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13差強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解釋 差:稍微地;強:振奮。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誌。現形容某人某事還不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

出處 南朝 宋 範曄《後漢書 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歎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

14是非曲直 [ shì fēi qū zhí ]

解釋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出處 漢 王充《論衡 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15陰差陽錯 [ yīn chā yáng cuò ]

解釋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34回:「真是談督的官運亨通,陰差陽錯裏倒被他糊裏糊塗的撲滅了。」

16短小精悍 [ duǎn xiǎo jīng hàn ]

解釋 精悍:精明勇猛。指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勇猛。比喻文章等精煉簡短而有力。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遊俠列傳》:「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

17不絕如縷 [ bù jué rú lǚ ]

解釋 絕:斷;縷:細線。似斷未斷;像隻有一根細絲維係著。比喻情勢危急。後也比喻技藝等方麵繼承人稀少;也形容聲音微弱;但未中斷。原作「不絕若線」。

出處 宋 蘇軾《前赤壁賦》:「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18師心自用 [ shī xīn zì yòng ]

解釋 師心:以己意為師。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出處 唐 陸贄《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又況不及中才,師心自用,肆於人上,以遂非拒諫,孰有不危者乎?」

19耿耿於懷 [ gěng gěng yú huái ]

解釋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裏;不能忘懷。形容有無法排遣的心事。

出處 宋 文天祥《賀前人正》:「心繞賀星,遙指於軫中,拳拳公壽,雪立於門外,耿耿於懷。」

20胸無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解釋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處事的心機。

出處 《宋史 傅堯俞傳》:「堯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設城府,人自不忍欺。」

21不足為訓 [ bù zú wéi xùn ]

解釋 不足:不值得;訓:教導;規範。不值得作為行為的準則或典範。

出處 明 胡應麟《詩藪》:「君詩如風螭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

22苦心孤詣 [ kǔ xīn gū yì ]

解釋 苦心:用心良苦。孤詣:獨到的成就或境地。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鑽研學問或技藝;很有獨到之處。

出處 清 翁方綱《複初齋文集 格調論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獨運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詣戛戛獨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規仿格調者言之。」

23有口難辯 [ yǒu kǒu nán biàn ]

解釋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

24不忍卒讀 [ bù rěn zú dú ]

解釋 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出處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閩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聯,一字一淚,如泣如訴,令人不忍卒讀。」

25謙恭下士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解釋 舊時指達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出處 《陳書 始興王伯茂傳》:「伯茂性聰敏,好學,謙恭下士。」

26開雲見天 [ kāi yún jiàn tiān ]

解釋 見「開雲見日」。

出處 馬烽《呂梁英雄傳》第十回:「眾人一聽,如同開雲見天,興奮得一下把老武擁在當中。」

27煥然冰釋 [ huàn rán bīng shì ]

解釋 煥然:流散的樣子;釋: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熱消融一般。多比喻疑慮、誤會、隔閡等很快消除。

出處 《清史稿·梅文鼎傳》:「複取《授時曆草》觀之,乃煥然冰釋,駘名異而實同,非徒似之而已。」

28明日黃花 [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釋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出處 宋 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29以辭害意 [ yǐ cí hài yì ]

解釋 因拘泥於辭義而誤會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誌。」

30求其友聲 [ qiú qí yǒu shēng ]

解釋 朋友以意氣相投而結交,如昆蟲以同聲而相應。

出處 《詩經·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31以詞害意 [ yǐ cí hài yì ]

解釋 見「以辭害意」。

出處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七:「太白‘鬥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興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32危言危行 [ wēi yán wēi xíng ]

解釋 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

©2024 hgcha.net 漢語查 郵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詞典、成語等漢語國學資料僅供參考,最終以新華字典、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書籍為準